近日,由青岛市政协文史研究会主办的《为和平出征图片展》开展暨《青岛与一战华工》首发活动在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举行,将人们的视线带回了110年前。
202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0周年。青岛是一战东亚地区的唯一战场,也是一战华工赴欧的主要口岸之一,中国北方地区华工回国唯一口岸。一战华工的历史贡献举世瞩目,为中国跻身战胜国行列立下殊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也为青岛这座城市留存了独特的国际化元素。
然而,对一战华工这段与中国、山东及青岛关系极为深远的历史,以往重视挖掘不够,许多读者对一战与青岛的历史也知之甚少。本刊特别策划“青岛与一战华工”专题,摘编《青岛与一战华工》(青岛市政协文史研究会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一书部分章节,系统展现青岛与一战华工的历史真面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今天世界上仍有不少人,包括中国人自己,觉得那场战争与中国无关。然而,事实是那场战争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
“以工代兵”:中国精明的外交策略
在相当大程度上来说,一战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危机”——危险加机会。
一战之前,中国没有重蹈印度等国的覆辙,成为西方国家的完全殖民地,是因为列强在华力量相互制衡。一战爆发后,西方国家注意力转移,列强在华均势被打破,中国的命运就被控制在趁火打劫的日本手里。这当然是危险,但一战也是大机会。就中国而言,广义的一战可以说起始于1895年,终结于1919年。这期间正是中国人新旧更替、变法图强和寻求加入国际社会成为其中平等一员的重要时机。在当时的中国,东方的、西方的各种思潮,都有人拿来实验;共和政体、民主政体,杜威、罗素的哲学,各种学派和学者,都在中国粉墨登场。就在这个转折关头,对中国不利的旧的国际体系正在崩溃,新的国际秩序尚未形成。这对中国来说何尝不是机会?
就是在这种“危”“机”交加之际,一些先进中国人决心利用一战,奋力一搏。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诉诸“苦”和“力”。“苦力”本是指一战期间的华工。一战爆发后,民国一代政治家梁士诒于1915年提出一个极其精明的外交策略——“以工代兵”。1915年夏,西方列强已经为战争付出沉重代价,尤其是法国,伤亡率极高。战争还没有进入第二个年头,法国和英国已经意识到这将是一个持久战和整体战,战争的结局将取决于经济、军事实力和人力资源。而中国正是可以为法、英两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的国度。正是在这场决定西方文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14万中国农民在中国和法、英等国政府的安排下,背井离乡、远涉重洋,作为“苦力”来到战火纷飞的欧洲,来到法国,为英、法的生存,为拯救西方文明,赴汤蹈火、抛颅洒血,谱写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一曲壮歌。
中国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东西方交流的重要一章。虽然这些大都目不识丁的中国农民远赴法国的直接动机是谋生,但他们用自己的血汗甚至生命,参与到同西方文明的直接接触之中,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中国观、世界观,从而进一步为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国际社会,为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一战华工被西方人称为“苦力”。的确,他们很苦,甚至有大约3000名华工死在欧洲或途中。在法国南部,有一个至今保存完好的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等字样。战后,华工们在大批回国前举行了纪念去世华工大会。华工们亲手扎制了一个牌坊,上面的对联由一位中国驻法外交官所写,生动地表述了华工对东西方文明的贡献——“血洒欧西壮世运,魂归祖国挽神州”,横批是“流芳百世”。
除辛苦工作和流血牺牲外,华工还有在血染的西线战场戴瑞士表、太阳镜、绅士帽,身着各国军衣的浪漫,交法国女友的风流,以及为保卫自己的权益把欺负他们的美国大兵打得头破血流的威风。更主要的是,一战华工还有“力”。“力拔山兮气盖世。”他们在战争期间的主要工作是挖战壕、运军火。一战期间,坦克是尖端武器。起初,英国国防部不允许外国人接近英国军队的坦克。但后来发现,华工修理坦克比英国工人还要快,所以就有了三个华工团专门为英军修理坦克。虽然这些华工不懂英文法文,但他们心灵手巧。一战是战壕的战争,而华工是挖战壕的绝对好手。英国外交部有一份报告指出,如果把一个印度人、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英国人放在一起比较,中国工人挖战壕的效率是印度人的两倍,比英国人还高。
华工的“力”还体现在他们是中国走向国际化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以工代兵”是中国人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西方文明的创举。华工实际上是用他们的“苦”和“力”参与东西方文明的重建。尽管当初他们走出国门时并非怀着创造历史的抱负,但他们是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先行者,并直接参与创造了西方的历史。因为华工源源不断地到来,英、法诸国在大战危急关头才可以免去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因为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可歌可泣的经历,中国外交官才能够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义正词严地要求国际社会还中国以公道。一战华工甚至给中国最终直接参战提供了法理根据,为中国的战后外交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最终帮助中国政府以平等一员的身份走向世界。1917年8月,中国历经三年的参战努力,终以华工死于德国潜艇攻击为契机,正式向德、奥宣战。
中国对德、奥宣战,是中国利用外交进入国际社会,成为其平等一员的成功之举,并首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系统收复国家主权的先河。中国甫一宣战,不仅立即宣布废除与德、奥两国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复德、奥在中国的租界,终止支付德、奥庚子赔款,而且一举取消了德、奥在中国的治外法权。“五四运动”时的口号——“劳工神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与一战华工有关联的。
他们的历史属于世界
中国作出“以工代兵”的决定既是应对时势的权宜之计,也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这一前所未有的举措是年轻的中华民国富有远见的外交决策。许多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将“以工代兵”计划和他们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憧憬与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获得平等地位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战华工的故事是中西交流史上一段意义深远但很少为人所知的故事。今天,我们回顾和研究一战华工的“苦”与“力”的悲壮人生,可以透视他们与中国及西方文明密切相关的命运,探讨中国国际化历程中平民的参与和贡献,也可以通过华工同西方文明、同世界其他地区人民交往和密切接触的经历,分析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并试图回答“何为中国,谁是中国人”这个百年来中国人及世界其他国家人民所共同探讨的世纪之问。
一战华工的故事,也是1895-1919年期间包括华工在内的一代中国人为中国的国际化、为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复兴而奋斗的故事,是同西方人民为共创人类和平而奋斗的故事。华工虽然来自中国,但他们的历史属于世界。在纪念一战110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以他们为主角所创造的一段为人类所共享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在一战中的历史和一战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影响及地位的历史。由此,我们不仅可以重新恢复“一战与中国”及“华工与一战”这些被中国和世界历史遗忘的记忆,而且可以进一步帮助中国人及世界其他国家人民通过历史上这一精彩篇章,认识和理解中国人一个世纪以来重建中国文明及参与国际社会的历程。(徐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