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翔实资料说明山东华工的准确人数,要想弄清这个问题还必须从华工总人数中析出。
在华工人数的确定上,尽管史料上说法不一,但近年来学术界的14万人之说已得到广泛认可,因此,我们在这个数据基础上作出推论是有一定依据的。
事实上,一战华工的分布主要为东西两个战线。西线为法国比利时战场,在这个战场的华工主要为英、法联军所招募;东线则为俄罗斯的西部边界战场,俄罗斯招募的华工大部分都在这个战场。而本文讨论的重点则是西线华工,俄罗斯的东线华工暂且不论。但这并不妨碍14万这个基本数字的确定,因为14万之说也主要是指西线。
一
关于山东华工的人数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919年2月《时事周刊》第1卷第1期《侨工之成绩及其惨史》一文中记载,欧战之方殷也,“英国在威海卫、青岛两处,设立招工局,拟招募华工十五万人,运往法境,作各种备战工业。阅时五个月,计运送到法作种种备战之工业者,已达五万余人;其他作苦力者,不下三万人。以招募地点,系在鲁省,故十之八九皆山东人”。1918年国务院侨工事务局《第一次调查在法华工情形书》称,“由惠民公司介绍前往者三万五千人”“由威海各口岸自由赴法者约十万人”“由上海、香港、坎拿大(即加拿大)或南洋各地转赴法国者约一万余人”。华工“十之七八系山东人,余则江北、安徽人”。1935年《新生》周刊第2卷第18期《旅法中国土人状况》一文记载:“华工人数……总在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大多数是山东、河北及东三省,南方各省人很少。”1985年版《山东省情》记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法国、俄国于1916年到1917年共招募参战华工23万,其中约90%是山东人。”
看来,华工队伍中山东籍贯居多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十之八九”“十之七八”“大多数”这些描述,我们可以将14万的华工总数作基数,按照60%-90%这个比例,把山东华工的人数锁定在8.4万-12.6万之间。不过,通过阅读更多的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总数如何变化,用“十之八九”的比例描述山东籍华工比较普遍。如果按这个比例计算的话,范围可以缩小到11.2万-12.6万之间。通过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这个数字有些夸大,用这样的比例计算不够科学,更不合乎实情。
我们可以先看法国的招工情况。法国的招工主要靠惠民公司来运作,招工数基本上是该公司完成的。而惠民公司招募的是31656人。其中,天津惠民公司5047人,香港惠民公司3221人,浦口惠民公司18970人,青岛惠民公司4400人。在这组数据中,基本可以肯定的是,青岛惠民公司招募的4400人是山东人;天津惠民公司的5047人中有多少是山东人不能确定;而浦口的招募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香港的招募区主要在广东,因而这两个公司招募山东人的可能性很小。其他为法国招募华工的公司,如香港利民公司、沙面志利洋行、上海同业洋行、上海道信洋行以及与法国招募有关的公司大都设在上海、广州和香港,招募的华工都很少,招募山东华工的可能性就更微乎其微了。由此可以作这样的推测,即便是天津惠民公司所招的人员中半数是山东人的话,法国招募的山东籍华工也不过在4400-7000人之间。即使把英国招募华工总数10万人加在一起,也无法达到“十之八九”的比例。
事实上,英国招募的山东华工不仅不能按百分之百来计算,而且也不能按“十之八九”来计算。
徐国琦先生所著《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一书后,随附了一份英国招募华工死亡名单,按照名单信息,我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该份名单共有死亡华工2397人,其中包括不明籍贯者684人。在籍贯确切的1713人中,山东籍的占75%,计为1285人。由于数据统计存在方方面面的局限,该统计亦非完整,我们只能据此得到山东人的大体比例在53.6%-82.1%之间。如果要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字,我们则可以根据已载明籍贯的山东人所占比例,大致估算籍贯尚不明确的山东人约占75%。由此推断,在上述资料统计的死亡华工总数中,山东籍贯者占75%。
即便是按照“十之八九”的普遍说法,上述推断仍较之该说法的最低限——80%还是少了5个百分点,但我们还是认为该推断是科学的,因为这个计算方法完全符合数理统计原理,即现在广泛使用的抽样统计。影响这个概率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所抽取样品中是否含有随机事件。我们从所标注的死亡时间、死亡地点和死亡原因看,并没有发现大面积集中死亡事件,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它的分布是均匀的,概率的误差不会太大。
有了75%这个概率,我们就可以算出英国所招山东华工的大致数量。根据目前专家比较一致的估算,英国招募的华工应该在10万左右。如果按10万计算的话,英国招募的山东华工应该是7.5万人。加上青岛惠民公司为法国招募的4400人,山东华工的最低保守数为79400人。考虑到天津惠民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公司为法国招募的华工中可能有山东华工的因素,山东华工的人数应在8万以上,但很难超过9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山东华工的人数为8万多,但这并不包括去俄罗斯的那部分。
二
山东华工的统计方法,是采用抽样调查的统计方式来进行的。一般讲,这样的方法是科学的、合理的。但影响数据正确与否的因素很多,比如华工总人数、死亡人员中的随机事件、法国所招那部分人不明籍贯及所抽“样品”人数不是太多等。因而所计算出的8万多人只能是一个大概数,并且,按照数据统计原理,这样的抽样调查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个数据比人们通常估算得要少,这样也符合常理,当一定特征的人数出现优势时,一般情况下会出现高估的情况。
致使山东华工人数居多的成因很多,但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来自招募方的外力,一是来自华工自身的内力。
在外力方面,主要是英、法两国的招募力度。把招募地点设在山东,利用传教士进行宣传发动,利用威海卫与青岛两大输出港及时地组织运转,这些有效的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招募效率。而“丰厚”的待遇无疑对华工产生极大的诱惑,所产生的引力更是招募方外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内力方面,灾荒、动乱和人口稠密产生的不良生存环境,使大多数山东人的生活处于极端贫穷的状态。他们“都是衣衫褴褛的,他们的棉袄都破得不能穿了,有的简直是破烂不堪,用旧布把破口将就补缀起来”。虽然所招收的是35岁以下的壮年,但“形容憔悴,满脸皱纹和饱经风霜”。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服苦役。谋生是山东华工出洋最基本的动机,也是最基本的内力。
内力与外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山东人在一战华工队伍中的绝对优势。
山东华工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一群农民,出国动机非常单纯、朴实,但他们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功绩不容低估。正是由于有了以山东人为主体的华工队伍的积极参与和艰苦努力,才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有了发言权,才敢于面对列强国家的不公说“不”。换句话说,是山东人给了中国说“不”的胆量与底气。中国代表团成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中《山东问题说帖》的演讲词中陈述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理由时,用14万华工浴血欧洲战场的事实驳斥了列强国家“中国没派一兵一卒”的谬论。他说,在这14万华工中,占绝大多数的山东人曾经为一战流血牺牲,为自己家园的和平与安宁背井离乡,因此,巴黎和会在讨论山东问题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中国基本的合法利益,必须考虑到其主权和领土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不会得到安宁!山东华工的地位由此可见。(张建国 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