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道钉

2024-07-11 07:23辛野焦元
中国铁路文艺 2024年7期

辛野 焦元

作者简介:辛野,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局集团公司文联理事、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供职于沈阳局集团公司吉林车务段。作品散见于《人民铁道》《吉林日报》《沈阳铁道报》《江城日报》《江城晚报》等报刊。

焦元,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沈阳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作品散见于《中国铁路文艺》《沈阳铁道报》等报刊。

2023年冬天,长白山北风呼啸,滴水成冰。

白茫茫的大山里,一队人艰难前行。鞋子踩在雪路上的咯吱声,在大山间回响。

突然,他们发现一处涵渠被积冰堵住大半,若不尽快清除,将危及行车安全。一米高的涵洞,长三十三米,上壁与冰面之间空间很小。一名隧道工立即脱下棉袄,拿起电钻和手镐,弯腰爬了进去,趴在冰面上,一点一点地清冰。一时间,冰花四溅,他的脸上被飞溅的碎冰划出了伤口,衣服也浸湿了一大片。

此时,气温达到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大伙轮番上阵,打湿的衣裤瞬间结成了“冰甲”。整整刨了一天,他们终于清除了涵洞内的所有积冰。

2023年1月6日,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以“高寒铁路上的‘守护人”为题,将这组镜头搬上荧屏。

电视机前,桥隧工区的职工和家属兴奋不已,一个孩子指着镜头喊:“这是我爸,还有刘叔,都上电视了!”屏幕上,铁镐敲打冰面的撞击声扣人心弦。不久,画面转为一幅动人的场景:他们坐在雪地里,静静地啃起了面包……屋子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一位老母亲悄悄地抹去眼角的泪水,而妻子则紧紧握住丈夫的手,无声传递着彼此的温暖与坚定。

这是发生在沈阳局集团公司吉林通化工务段桥隧车间第一维修小组(以下简称第一维修小组)的故事。这个小组有十三名东北汉子,三十三年如道钉一样,“铆”在大山里,守护着高寒铁路。

这里条件艰苦,环境复杂,春天沙土漫天,夏天山洪频发,秋天低温霜冻,冬天滴水成冰。这里作业艰难,或攀上几十米高的铁路桥高空作业,或钻进狭窄的涵管刨冰,或悬身陡峭岩壁清理危石……这就是第一维修小组的工作常态。

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扎根大山、埋头苦干,硬是把地形复杂、基础薄弱、病害多发的“担心线”养护成了“放心线”。

2023年4月27日,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出向第一维修小组学习的决定,组织全省向他们学习。同时,第一维修小组被中宣部、国铁集团授予“最美铁路人”先进集体、“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光荣称号。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第一维修小组的组员,都出生在通化这座红色城市,生长在长白山区这条赤色山脉。他们从小听着杨靖宇将军的抗联故事长大,骨子里流淌着红色血脉。

平时,除政治学习外,第一维修小组每季度都要组织观看红色电影,以锤炼党性,坚定信念。他们把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当成班组座右铭,以此互相砥砺,共同战胜困难,守护大山。

他们将每年七月一日确定为班组“感悟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杨靖宇烈士陵园、红石砬子临时战地医院遗址等,都留下过他们追寻精神力量的足迹。

他们还经常请退休老党员回来上党课,对年轻人进行教育,以此引导党员和青工坚定信念,坚守岗位。

2021年7月中旬,通化地区被一场七十年不遇的暴雨突袭,位于火车站附近的佐安河的水位急剧上升。

暴雨引发山洪,进山的公路被冲断,情况危急。第一维修小组紧急集合,赶赴现场抢险。等到了梅集线214公里处,线路已经被冲空了一大截,湍急的洪水裹着山石和树枝不断冲击着桥台,再耽误一会儿,桥台基础就会被掏空。

险情就是命令!大家迅速将沙袋扔进缺口,可上百斤的沙袋瞬间便被洪水冲走。

“是党员的,跟我上!”

工长刘传双将安全绳拴在腰上,扛着沙袋,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洪水里抢堵缺口。七名党员应声下水,其他职工紧随其后,堵缺口的堵缺口,清河道的清河道,他们在狂风暴雨中夯木桩、搭堤堰,筑起堵水墙,对长达十几公里的数十段河道进行了彻底清淤,保证了河水排泄通畅。缺口堵住了,大家又开始用石块回填路基。

一筐筐淤泥运到岸上,一袋袋河沙筑起堤坝,脸上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他们争分夺秒地与山洪赛跑,与天公抗争,一条河道清完立即冲向下一条河道,淤泥积满又返回来再清理,沾满泥水的衣裤紧紧裹在身上,他们却浑然不觉。就这样,大家的手掌磨出了血、双脚泡得肿胀发白,每个人都成了“泥人”。

整整三天三夜,他们坚守在河滩之上,最终战胜了洪水,守住了桥隧涵洞。第一维修小组负责的所有桥梁安然屹立,隧道坚不可摧、畅通无阻。在那场水灾中,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抗洪一线,飘扬在每个人心里。哪里有危险,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在抢险阵地上,最响亮、最鼓舞人心的呼声就是:“我是党员,我先上!”

多少年来,无论面对洪水还是暴雪,只要有险情,第一维修小组这支铁打的队伍,都能冲得上、豁得出、打得赢。

党员宫汝文,是班组里年龄最大的。可别看他岁数大了,却凡事都会给大家带个头。涵洞清淤往外抬土,别人两人抬一筐,他一个人就扛一筐。有人要伸手帮忙,他却说:“不用,不用,一人扛着得劲儿!”涵洞整治,和水泥、拌砂浆、抹面勾缝,他都抢在前面,他开玩笑说:“这是我的‘独门绝技,你们这些小嘎豆子还没出徒,可别想着‘偷师。”

党员赵宝臣,特别乐于助人,不但工作干得好,还是通化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兼职队员,也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他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多次无偿献血。

2018年9月的一天,下午五点多,赵宝臣接到通化市110求援,说是有“驴友”在市区最高峰白鸡峰上迷了路,消防员因为已经备勤,无法上山。刚下班到家的赵宝臣,顾不上吃饭就赶到现场,进山搜救。

夜里的大山伸手不见五指,山高路陡,很多小路人迹罕至,且常有蛇虫和猛兽出没。赵宝臣顾不上这些,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努力搜救,终于把两名游客安全护送下山。加入蓝天救援队十年来,赵宝臣参加过上百次救援,帮助过很多人脱离险境。他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在第一维修小组的学习室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荣誉证书。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段安全生产标兵……三十多本闪光的荣誉证书,写满了他们的励志故事。他们将党员的责任与义务代入工作和生活,将入党誓词融入生命和灵魂,他们的身影始终熠熠发光。

个个身怀绝技

一人一生择一事,一技一艺钟一生!

养护桥隧设备设施,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在第一维修小组,无论工作再忙、条件再苦,大家都会坚持学技术、练业务。每个人都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记在心里,付诸行动。

一个集体不是简单的个体相加,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各自的“长板”加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强大的集体能量,才能为集体增光添彩。

李志光是名电焊工。刚加入第一维修小组时,他发现工作中时常需要电焊作业,可大家都不太擅长。他就自费买来专业书籍,晚上在家啃书本、学理论,周末就去单位练功场,一个人用废料练焊接。不管夏天太阳炙烤,还是冬天严寒大雪,他始终坚持操练,经常被灼热的焊花烫伤,废料也被他戳得“千疮百孔”。2018年,他考取了电焊工职业资格证,成了班组的“电焊大拿”。有电焊作业时,他当仁不让。

赵宝臣擅长电工,之前在房产段时他就考了电工证。来到第一维修小组,修理维护的主要对象变成了水泵,需要知识升级。当别人玩手机看娱乐视频时,他搜索的却是水泵怎么修、各类故障代码怎么处理等专业问题。光看并不够,他还自己画线路图,边画边琢磨电路原理。他知道,只有自己把图画明白了,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知识点。

第一维修小组里还有杨若明这样的多面手——经验丰富、技术精湛,什么活儿都学,什么业务都懂,什么岗位都能干。哪个岗位缺人,他随时都能顶得上去。

后来加入第一维修小组的关龙喜欢各类机具,油锯、棘轮扳手、发电机等机械设备他都爱不释手,他主动承担起保养机械设备的责任。遇到不懂不会的,他经常会求助于老师傅孙立。在业余时间里,他也总是学习机具养护维修方面的知识。像棘轮扳手、发电机、打草机的日常应用和保养,都是他业余时间在网络上学会的。

有一次砍树时,关龙发现油锯总是掉链子。下了班,他就赶紧去“取经”。“孙叔,这个油锯老掉链子,你说是为啥?”经指点,关龙开始检查油锯导板和链条,挨个环节排查,终于解决了掉链子问题。每次用完油锯,关龙都会根据使用程度用锉刀处理锯口。工区有四把油锯,全部处理完至少需要一个小时,这也意味着关龙总要比别人晚下班。

架梁作业,需要人工使用活口扳手拆卸马凳螺丝,每次光是卸螺丝,就需要一个多小时,非常耗时费力。关龙发现使用棘轮扳手可以提高效率,便提出了建议。刘传双逐级提报计划,采购了两个棘轮扳手,现场使用后对比发现,同等作业量,拆卸时间节省了近40分钟,作业效率提高了近60%。这件事让大家都对关龙刮目相看,刘传双更像捡到了宝,笑着对他说:“看来你小子对机具研究还真有两下子!”关龙感受到大家的信任,更加努力地学习机具养护维修技术。

只要用心钻研,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在日常作业中,第一维修小组遇到过很多难题,有作业质量方面的,有与行车安全相关的,甚至有需要临时改造设备的,大家凭借各自的拿手好戏,总能轻松破解各类棘手问题。

大桥水位线长期被水流冲刷,每年都需要重新粉刷。这项作业需要组员悬挂于桥上,通过绳索降至下方,脚下便是汹涌的激流。由于缺乏稳固的支撑点,在进行粉刷时,必须努力克服来自绳索和身体晃动的不稳定性。这活儿不仅考验心理素质,也考验体力和手法。

“要是有个篮子就好了,坐在里面能节省体力,还稳当,不怕抖动。”

“对,焊个作业篮,人就坐在里面。”

“绳索怎么绑需要好好研究,安全第一位,必须稳稳当当的。”

就这样,大家说干就干、各显神通,会钢筋活的扳钢筋做型,会电焊的焊花飞舞焊铁篮,会油漆的挥着刷子刷篮面……

作业篮焊好了,坐在里面画水位线稳稳当当、不急不慌。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发明,让这项作业变得更优质、更安全,也更轻松。

大山里的天气反复无常,冬天风吹雪、冰叠冰,夏天云搅云、雨淋淋。对桥隧人来说,汛期是每年工作压力最大的时段之一。

2022年8月的一个深夜,暴雨倾盆,短时强降雨导致梅集线一处下穿立交路面严重积水。赵宝臣和关龙接到通知,冒雨赶往现场。

漆黑的夜,肆虐的风,雨衣阻挡不住四面八方刮来的雨,脸上、脖子里都是雨水,鞋袜全部湿透。

现场比想象还糟糕,雨大风急,杂物淤堵在排水口,两台水泵被烧坏了。仅剩的一台水泵还没有自动控制系统,也就是说不能在抽水至水位线以下时自动停止。他们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现场盯守,手动操作水泵;二是在现场改造,实现水泵自控功能。

“我来试试。”赵宝臣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一次性解决问题。

“我配合你!”关龙坚定地说。

作业面比较窄,两个人挤在漆黑的夜色里摸索着电源线路,琢磨着怎么改才能更好地将控制器、传感器连接到水泵。一根一根电线摸索,不停地在脑海里画电路图,忙活了将近两个小时,他们终于为水泵安上了自动控制系统。看着积水水位一点点下降,他们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每一场攻坚克难,都以精湛的技术为支撑;每一次化险为夷,都以出色的业务做基础。

在钻研业务的路上,第一维修小组始终深耕细作,日复一日淬炼技艺,打磨匠心。第一维修小组先后有三十四人荣获集团公司和段技术状元、技术标兵等殊荣。

关键时刻冲上前

大山里,受自然环境、天气等因素影响,各种危及行车安全的险情频发。抢险,就是第一维修小组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铁路线穿行于连绵的山岭,沿线分布着千姿百态的奇岩怪石,或如云霞轻盈,或若灵猴欲跃,或似蛟龙出水……这些岩石背后潜藏着巨大隐患,它们随时有可能脱落,成为危及列车安全的“定时炸弹”,第一维修小组必须及时处理这些潜在风险。

峭壁上,杂草密布,组员们披荆斩棘,仅靠一根安全绳悬身,攀来荡去,敲打岩石,测量裂缝。每次作业,李志光都主动承担起这项“命悬一线”的高风险任务。他手持沉重的钢钎,荡身崖壁。

这项作业,是对体力、耐力与灵活度的极限挑战。要在相对安全的石脊上找准落脚点,动用全身力量,去撬动并击落那些风化、松动了的岩石。每完成一处清理,李志光便向上大喊一声,上面的同伴就松一些绳子,然后他再手攀脚挪去寻找下一个支点。就这样,他像壁虎一样紧贴在崖壁上,不断寻找着落石和支点……

又一个夏日,太阳如炽热的火球悬挂天际,金色光线穿透稀薄的云层,洒在蜿蜒的山路上。在这条被绿荫覆盖的铁路旁,第一维修小组正在与时间赛跑。几棵枝繁叶茂的老树被昨夜的暴风雨击倒,横亘在铁路上。情况危急,时间紧迫,远处的列车正呼啸着驶来。

一台台油锯被连续启动,这些钢铁巨兽的嘶吼声震耳欲聋,如同雷鸣在大山中回响。当油锯锋利的链条穿透倒树的表皮,挤压进树脉中时,木屑随之飘洒,浸染着大家的汗水。这些陈年老树,很快就成了破碎的木段,被撤下线路。在这场与自然的抗争中,这群桥隧汉子的汗水与轰鸣的油锯声一道,刻入这片深林的胸膛。

每年春运前后,长白山区的大量物资需要通过铁路运输,火车的往来更加频繁。此时,第一维修小组会根据“天窗”命令,对铁路桥进行检修。他们身背工具,腰系安全绳,一层层打开铁路大桥的盖板,从狭窄的桥梁到墩脚,他们一步一步、一处一处、一寸一寸地巡检。这项复杂的作业,要求他们多次攀上爬下,不断垂身弯腰,在极为狭窄的地方,还需要匍匐前行。一天下来,他们或直立或迂回的重复动作,要循环上百次。这样的作业,每周至少重复两次。

经验丰富的宫汝文,能通过目测、敲击、听声,判断隧道病害的等级与特点。他自创的桥隧检查法,不仅是技艺的积淀,更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传承。组员们经常向他请教,汲取宝贵经验,以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宫汝文说:“隧道也是有生命、有语言的。能听懂它们的语言,就能判断出它们的使用状态。”敲击隧道墙壁时,发出清脆的啷啷声是正常,表示隧道壁坚固。但是,如果敲击时鸣响沉闷,发出咚咚的回声,则预示着空洞的隐患。他说:“铁路安全无小事,每发现一个潜在的隐患,就是在拯救千百人的生命,拯救千百个家庭。”这些声音对他而言,比任何语言都更真实、更真切、更扣人心弦。

一月的一个清晨,第一维修小组在巡检过程中发现,老岭隧道侧拱顶出现了大面积结冰。他们迅速反应,立即调整作业班次,以最快的速度组织起人力,开始现场打冰。

零下三十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下,大家轮番上阵。四米多长的打冰杆异常笨重且冰冷,举不了几分钟就两臂酸麻。但是,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坚持仰着头举杆打冰,直到脑袋晕眩、双眼模糊、手臂僵硬。在体力流失和极寒天气的双重挑战下,他们斗志不减,将肉体与精神推向极限。整整十五个小时,直至最后一块冰被挑落,最后一袋冰被搬出,他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十五个小时里,车厢中温暖如春,乘客们透过车窗欣赏着水墨画一样的冬日美景,或畅谈诗与远方,或思念即将见面的亲友、恋人……他们又怎会想到,第一维修小组的桥隧工正在怎样的险境中抗争,怎样的冰凉刺骨穿透着他们,怎样的辛苦汗水浇灌着这块冻土。

一列列火车轰鸣着穿过隧道,乘客们安然自得地享受着舒适惬意的旅途。第一维修小组的这些“隐秘英雄”,始终站在大山的背后,守护着这一切。

难关面前,这支队伍展现出了超凡的果敢和无私。这场与冰雪的战斗,大家互相依靠,每个人手中的那把锋利冰镐,都依仗着队友的力量。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简单重复的动作里,流淌的不仅是汗水,更是共鸣、互助和坚定。

他们或旋转,或挥动,或抛掷,以手臂和铁镐作笔,在长白山余脉一页页厚重冰层上,勾勒出一幅幅充满活力的画卷,那是一种无形的艺术,一种跨越自然、战胜极限的鲜明印记。

冰层尽去,危险解除。在这样的应急处置中,每一次的胜利都是弥足珍贵的。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协作才能创造奇迹。

大山里的坚守

梅集铁路悄无声息地伏卧在崇山峻岭间,如同一条蛟龙静静地游走于天地之间,绵延不绝。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对面声相闻,见面走半天”是生活常态。但是,在这看似宁静的大山里,第一维修小组默默守护了三十三年。

在第一维修小组,每一名组员都始终坚守岗位,他们像一颗颗道钉,牢牢地夯进铁路沿线,用手中的扳手和钳子来巡逻维护,编织起牢不可破的铁路安全网。

在大山深处守护铁路安全,不仅要忍受工作的艰辛,更要守得住。老岭隧道离工区七十多公里,荒无人烟,手机没有信号,山上的值守点一年四季都离不开人。隧道看守两人一班,七天一换,白天要清理线路两旁的落石和倒树,晚上要巡检隧道进行打冰,时不时还会碰到各种野生动物。

老岭隧道口有一间小屋,是第一维修小组日夜守护的岗位,也是组员们心中的第二个“家”。简陋的小屋是他们心灵的港湾,也是他们责任与忠诚的象征。

平时还好说,逢年过节老岭隧道也要留人值守。值守意味着无法与家人团聚,大家却争先恐后,都希望能够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留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责任,更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装着班组里的兄弟。

赵若明是第一维修小组的普通一员,他言语不多,干起活来却从不含糊,连续几年主动要求值班守隧。有一年,原计划值班的同事临时生病,赵若明没有一丝犹豫,立刻挺身而出,替他值守。

在老岭隧道小屋,赵若明沿袭传统,在门上贴好春联、福字,在炕上摆满瓜子、花生和糖果,玻璃窗上如约结满冰花,桌上则摆有丰盛的年夜饭。但他不能放松戒备,还需要在山里、隧道内反复巡查,确保每一寸轨道安然无恙,每一处隧道畅行无阻,哪怕是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

深夜,大山静得让人心颤,时针指向凌晨三点,山谷的沉寂被赵若明咯吱咯吱的脚步声打破。巡线时,他带着镐把、铁锹,谨慎地穿行于隧道和钢轨间,丝毫不敢懈怠。巡线结束时,晨光已照进小屋。

因为没有自来水,赵若明把水桶放在雪爬犁上,前往两里外的河沟取水。他的脚步略显急促,爬犁在雪地上拖拽出两道长长的划痕。到了取水点,他用水舀子敲开薄冰,轻轻舀起满满一瓢。清冽甘甜的空山水,入喉爽润。

赵若明拿出手机,拨通了爱人的视频电话。取水点是大山里唯一有手机信号的地方,这里有守隧汉子眼中最美的风景和最甜的山泉。

手机屏幕上,孩子在喊着爸爸,说妈妈煮了螃蟹和大虾。妻子则笑着伏在孩子肩头,向他拜年:“老公过年好,祝你们和隧道都能平平安安的。”听得这个铁打的汉子,眼圈泛红、满眼爱怜。

返回小屋,赵若明又忙碌在灶台旁,煮起香气四溢的饺子,柴火在炉膛里噼啪作响,像是爆竹声在为过去的一年点赞。尽管身处大山,这里却总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一个寒冷的冬天,第一维修小组又迎来了新生力量。“80后”的潘洋被调到第一维修小组,他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段不愉快的经历。这里的工作环境艰苦,被冰雪覆盖的线路需要时刻维护和清理。对他这个转岗职工来说,一切都太新,太不同,甚至有点不尽如人意。

于是,他向段里提出要调走。可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段里要调他去其他岗位时,潘洋却坚决不走。他说:“跟着这么好的工长,这么好的老大哥,我心里踏实,哪也不去了。”从最初的抗拒,到现在的情感依赖,潘洋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年时间过去了,潘洋一直感受着这个班组的温度。组员们虽然表面看起来是粗糙的桥隧汉子,但个个充满着浓浓人情味儿,他们是可以托付生命的好兄弟、好战友。

无数个春夏秋冬,从冰天雪地到烈日炎炎,作为班长的宫汝文始终带领班组,在大山里披星戴月,检查、修理、确保平安。他习惯每天在铁道边走上几万步,理由很简单:“一天不走,心里就像缺点啥,感觉有啥事没干似的。”这样的生活节奏,对于宫汝文来说,早已成为生活常态,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班组里的“90后”

随着时光的流转,“90后”也已进入而立之年,开始承担起更多的职责。在第一维修小组的十三人里,六名“90后”也理所当然地逐渐成为中坚力量。

王宏志,这名“90后”青年在铁道边长大。经过三年军旅生涯的磨砺,他带着荣誉和梦想,来到第一维修小组这片热土,续写他的青春篇章。

王宏志的工作生涯始于一个凌晨,他满怀期待地赶到单位报到。工长林桦最初让他做些杂活,帮助他熟悉周边环境。但很快,他便认识到这份工作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充满传奇,而是需要踏实勤奋,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

一周后,林桦在点名会上,首次向大家正式介绍王宏志。林桦叮嘱他:“从今天起,你的师父,就是我们的技术高手,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宫汝文。”

严冬时节,铁路桥上积雪如银,冰层如镜。林桦和宫汝文带头,王宏志不远不近地紧随其后。探测不久就发现了需要换新的螺栓。宫汝文掏出扳手,王宏志满脸期待地说了句:“师父,我来行不?”宫汝文与林桦交换了个眼神,心意相通。扳手从师父的手中传递给了徒弟。

狂风中,王宏志忽略了高处作业的危险。随着扳手加力,他的身子随之倾斜。宫汝文和林桦瞬间出手,立刻拉住已经向外倾斜出半个身子的王宏志。

“拧螺栓,不能往桥外使劲!很容易把人晃出去……”师父的肢体动作里充满严谨、严肃和严格。被吓出一身冷汗的王宏志,慢慢体会到,每一个简单动作的背后都承载着桥隧人的血汗和智慧。

他跟随师父认真面对每一项任务,全神贯注地学,扎扎实实地干。没过多久,他已然掌握了大部分的业务技巧,越来越能体会到工匠精神的真谛。

对于王宏志来说,理论学习是另一个挑战。他反复咀嚼那些既枯燥又生涩的规章制度。师父的电话成了他的定时器,时刻提醒并勉励他不断复习,让每一个惯性的记忆在脑海里始终盘旋,直到深刻。就这样,王宏志每天都在重复着自己的努力。

2017年,王宏志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段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技术状元的殊荣。2018年到2022年,他接连被集团公司评为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

对于王宏志而言,辉煌只属于过去。他不仅关注着脚下的钢轨,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90后”孙浩晰和肖政桐,是从客运段一起转岗来到第一维修小组的,面对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难免手足无措,一时无法适应。在组员们的鼓励和期待中,他们选择了迎难而上。经过汗水和岁月的磨砺,他们逐步成长、日益成熟。

2022年8月,“90后”葛昊明来到第一维修小组。乐观向上的他,为这个集体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对工作上的困难与不便,他没有退缩,反而始终保持着对本职工作的热情。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成为第一维修小组不可或缺的一员。

工长刘传双满怀深情地关照着每位组员,尤其是新加入的“90后”。当青工在重体力作业下显得力不从心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扛起重担,为他们遮风挡雨。他坚信,时间与经验会将每名青工都锻造成铁骨铮铮的桥隧汉子,锻造成第一维修小组组员该有的样子。

班长宫汝文,对待青工有着同样的感慨与责任,“孩子们是我们带出来的,我们必须把安全看紧,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他深知对于每一名青工的成长而言,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作为最早投身班组的“90后”,王宏志以其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睿智,帮助和爱护着师弟们。不管谁表现出力不从心时,他都会站出来,为其缓解压力。业余时间聚在一处时,王宏志便会分享自己在班组里的成长经历。

“90后”的成长,为第一维修小组注入了生机。他们一方面在老师傅的教导下学习经验,一方面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推动自我成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熟练和专业,最终以自己的实力和毅力,书写了一串串感动人心的足迹。在这些故事里,有的不仅是他们的成长,更是第一维修小组跨越时代的最强音。

2023年10月,段里给班组增加了四名新成员。其中,有两名是“90后”,还有一名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的“00后”。

张津瑞,这个代表“00后”的新面孔,渴望挥洒汗水的机遇,通过不懈地“软磨硬泡”,终于调到这个充满传奇的班组。他知道,在这里能够学到更多技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些新加入的组员,就像一股新鲜血液,为班组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草木发芽,岁月流逝。

大山里,一趟趟列车带走了时光。第一维修小组一代又一代人,始终扎根在隧道岩石间,坚守在高寒铁路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铁路的发展,各种装备不断更新,第一维修小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也随之不断变化。然而,他们扎根大山、守护安全的决心始终不渝,如同磐石般坚定。

在长白山脉的崇山峻岭间,第一维修小组迎着风雪继续出发,铁道边的脚印延伸向远方,很快被风雪淹没……

人生很美,大山很美,扎根大山的高寒铁路人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