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符号学”的出现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电影的认知,凭借“电影符号”的书写模式,导演可以通过具象的情节、场景、事物,将电影内在的主题、含义、象征体系等隐匿于事物的表象之后,从而为电影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唤起观众对电影影像背后所隐含的深刻含义的探索。以“电影符号学”作为研究方法,从电影符号学、电影符号意指系统等方面分析当代中国电影中符号元素的运用。
[关 键 词] 符号学;中国电影;失语;意象
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中国电影‘隐喻手法’研究”(立项号:L2023Q0419029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文化最讲究的就是对意境的表达。古往今来,从诗词歌赋到戏剧再到当代电影,艺术家都在研究如何将具象事物作为一种符号去意指抽象的概念和情感,从而创作出饱含深意的艺术作品。符号学的创立者索绪尔将人类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理解为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指出,“能指”现实的符号本身与“所指”代表的引申含义之间拥有着的二元对立的关系。在索绪尔看来,意义一般是由符号和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的,意义是一个符号对另一个符号的解释[1]。由符号延伸出来的“意象”则是电影语言体系中对电影美学表达方式的重新建构过程。
一、中国电影的“意象”美学建构
中国人最擅长隐喻的表达形式,这与人们的思维模式最契合。因此,我国的电影理论多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充分运用隐喻电影理论,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融入电影创作中,以其独特的“意象”美学形式展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丰富中国电影的创作体系,提升观众的观感,更好地向世界展示独具中国特色的电影美学世界。
(一)民族化的“象征”表达
艾柯曾在其著作《符号学理论》中指出,符号是有意义的感知,意义只有通过符号才能得以表达。[1]寓情于景,借物抒情,用象征的手法去表情达意,一直是中华民族审美创作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点。因此,民族化的“象征”表达,就是指将艺术表现寄寓一种淡雅、优美、精致的电影形式之中,使电影的故事感与影视艺术的美感达到和谐统一。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电影都十分注重影视内容的象征性表达,从画面表现到声音表达再到场景造型都在追求民族化的“象征”表达。从《小城之春》(1948)中一幅幅框式构图之下展现的狭窄、保守、陈旧的萧瑟小城与人物落寞命运的共鸣;到《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中在高墙中摇曳着的红色灯笼象征的被压抑的女性悲惨命运;到《卧虎藏龙》(2000)中极具东方美学的满目青翠的竹林;到《百鸟朝凤》(2017)中恰同唢呐一样即将谢幕的落日残阳;再到2023年票房冠军《满江红》(2023)将传统戏曲与节奏强烈的乐器相结合,如豫剧的插曲、民间的走马灯等,导演都在极力营造中国电影影像表达中的“双关”意象,构建起中国电影民族化的象征性表达。
(二)现代化的“隐喻”表达
随着世界电影的发展革新,中国电影行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巨变。新时代的思想、价值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伴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对现代中国电影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仅仅依赖“旧瓶”,传统的创作模式已经无法带领中国电影实现质的飞跃和发展。要让中国的电影隐喻手法乘上时代的快车走出一条“旧瓶装新酒”的全新模式,讲当代人感兴趣的、切合时代价值观念的故事,选择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和类型。所谓现代化的“隐喻”表达就是指创作者能够赋予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不常见”的内涵。作为近年来较为成功的利用隐喻手法的影片,《我不是药神》(2018)中神像、橘子、口罩等特殊符号的设置和运用为观众打造了一部关于生与死、生命价值与个体利益,且极具人文关怀色彩的现实主义题材佳作。电影《无名之辈》(2018)中的“桥”也是将平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一种电影符号,以隐喻空间的形式展现出剧中人物在生活中的痛苦挣扎、奋力拼搏,从而表达出对跨越底层社会的向往。网络电影《远山淡影》(2022)以警队画像师的故事为基础进行创作,影片将全片的画面都设置在中国传统水墨画审美风格的“迷雾”一样的场景中,晃动、慢长的镜头表现手法将真相错综复杂地呈现出来,导演将这些隐喻贯穿整部电影中,让观众在悬念重重的推理氛围中体验到一种全新的解谜乐趣。将现代故事情节用制作精良的隐喻手法予以展现,使影片充满了曲折而又深刻的表现张力。
二、中国电影“意象”美学的发展现状
当代中国,各种民族文化的衍生产品已然占据了各主流平台。对于中国电影来讲,如何利用中国美学的表达形式创造属于中国的“象征”体系和“隐喻”模式,这是中国当代电影“价值回归”的重要基点。然而我国的很多电影却在电影市场繁荣的当下,失去了原本独具特色的民族语言与艺术特色。中国电影从来不缺市场,也从来不缺观众,然而“失语”“缺席”似乎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电影发展路上最大的阻碍。
(一)“失语”的中国电影
电影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媒介平台,在电影与观众之间能巧妙地建立起一种“能指”与“所指”的交流方式,电影创作者设计电影语言、叙事结构、思想价值、主题意蕴,并通过电影荧幕,形成观众观影后解读影片、讨论影片的社会性活动,从而使观众与电影创作者之间形成一种“交流关系”,也促成观众和影片创作者之间良好的双向互动。“点映”“口碑”“观影后置”,这些高频出现的热词背后,反映了观众对电影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观众已不再满足于电影单纯地营造视觉、听觉等感观刺激的初级娱乐模式,需要从电影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观众已经逐渐习惯通过“动脑”的方式与电影之间形成交流关系。然而,当下许多电影创作者却抛弃了与电影观众之间天然的良性互动,许多当代电影更是近乎出现了一种“失语”的状态。这种“失语”是一种近乎“直白”的表达,缺少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一种单向的信息输出,无法通过镜头语言的符码向观众传递信息,将中国电影美学中的特色审美表达、独特意象符码、极致东方美学进行舍弃。特别是中国电影中深沉的意蕴感和意象化的美学表达,更是消失不见。
(二)“缺席”的中国电影
回望当下,在世界各大电影节的奖项中很难见到中国电影的身影。当代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背后实则没能明确自己的核心特色和价值体系,放在整个世界电影市场的“风暴中心”,其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若将时光追溯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前,中国电影却能在世界电影之林中杀出重围,如《小城之春》《霸王别姬》《红高粱》《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都是耳熟能详的优秀电影。对于大多数西方观众来说,中国电影中隐喻的使用是一种新鲜的方式,来自中国的东方文化以及蕴含着“神秘”意旨的影像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特别是电影中隐喻着的东方情感的表现方式以及悠久文化的展示,让西方观众不停留于表面的影像,而是进一步去挖掘、思考其背后更深层的含义。其中展现出来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感,以及东方文化的隐喻性带来的神秘感,更能引起西方观众、西方电影市场对中国影片的关注,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因此,中国电影何以在世界电影之林中站住脚跟?归根结底无非是要用中国的“电影技法”讲好“中国故事”。
三、“意象”美学的历史经验与当下重构
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然而在民族区域文化日趋弱势,大众流行文化、网络流行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电影的“意象”美学正逐步被消解甚至消失。“跨国主义”正造成当代艺术创作上的双重后果:一是趋同逻辑。万物互联、瞬息千里,媒体全球化和技术具身化缩短了人类的时空距离,进而缩小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2]如何才能在世界电影的浪潮中保持“遗世而独立”?如何才能做到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创新表达手法,满足当代观众对电影提出的更高质量的要求?如何在好莱坞影片“横行世界”的当下依然保持自己的态度?韩国电影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观众时常会在韩国电影中感受到电影对人与自然、人与BFyom8nGs0phFqNWmLJALQ==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和人文关注。不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韩国电影往往带着深刻的“意象”表达进入观众视野,“解读”“感受”“体会”“顿悟”是观众看完电影之后最强烈的观影感受。作为相同溯源的东方文化,韩国文化虽然作为中国文化的衍化和分支,但却衍生出自己的民族特色。坎坷的民族经历和窘迫的时代境遇造就了韩国人的“反思文化”,深刻地烙印在每一个韩国人身上,致使他们将这种“反思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哲学思考与行为表达方式,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常以艺术的表达方式在各个领域发酵,也是构建韩国电影民族悲情传统的精神内核。韩国电影经常性地将“反思文化”通过音与画的表现手法,通过隐喻向观众表达出来,不论是先后斩获国际诸多大奖的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还是处处埋藏着隐喻、处处充满了象征的李沧东导演的《燃烧》,都将隐喻技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对于中国电影来讲,这无疑是很好的学习对象,我们可以发掘独属于中国电影的独特的隐喻手法和审美价值体系。
四、结论与反思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市场,票房和口碑都取得了不小的收获,中国电影市场爆发出的活力,使国外电影市场纷纷投来艳羡的目光。“保持活力”但必须“时刻清醒”,中国电影既应当保持自身的商业活力,又要使电影的艺术审美和民族性表达有非常高的水准,彰显中国民族电影在国际化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旺盛生命力。
中国电影需要在国际文化相互碰撞的时代洪流中不被外来文化侵蚀,同时在时代的文化洪流中时刻保持“自省”,甚至能在世界电影节的“世界大战”中逆袭成功。中国电影需要在其他国家电影中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要为中国电影找到一个既有民族身份符码又能通行全球,既有独特的中国民族美学审美特征又符合当代大众流行文化趋势的发展方向。[3]换句话说,发现中国电影“意象”美学的现代性表达至关重要,这正是推动新世纪民族文化繁荣的终极密码。中国电影创作者应从民族文化、当代社会中找到属于中国情境下隐喻语言的“语汇”与“语法”,最终总结出中国化的“电影隐喻技巧”。
参考文献:
[1]谢琴.从符号学角度看短视频对国家形象的传播效应:以《中国一分钟》系列短视频为例[J].传媒,2020(23):94-96.
[2]邢祥虎.隐藏的象征:中国电影视觉隐喻的艺术史传统[J].当代电影,2021(7):161-167.
[3]范小青,张颖,曹楠.韩国电影民族美学的现代特征与历史溯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12):72-81.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