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声·知音·知乐”:音乐作品欣赏的深度解析与审美升华

2024-07-10 00:00关月婵
名家名作 2024年14期

[摘 要] 音乐是一种诉诸听觉的艺术,正如汉代刘向在《说苑·修文》篇中所说:“乐非独以自享也,又以乐人。”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中也如此表达:“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都说明了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供人欣赏。而音乐作品的欣赏,仅仅用耳朵倾听,还不够,在倾听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感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发现音乐作品的美或者瑕疵,从而与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实现思想感情的交流。

[关 键 词] 知声;知音;知乐;音乐作品;欣赏;审美

“知声”“知音”和“知乐”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对应“音响感知”“感情体验”和“理性认知”。其最早见于《乐记·乐本篇》:“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音乐作品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人们进行了一种美的享受,或是实现心灵的宁静,抑或是实现思想的升华。换句话说,我们欣赏音乐作品,最终目的就是寻求美的快感和乐趣。许多人在进行音乐作品欣赏时,都将其作为生活的调味剂,仅仅满足于感性的欣赏。因此,才有了孟浩然的“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的感叹。

一、“知声·知音·知乐”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对音乐的欣赏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古人认为,音乐是一种能够表达情感、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艺术形式。在这些典籍中,有一些观点和理念与现代智能语音技术有些相似,可以用“知声·知音·知乐”来概括。

(一)知声

典籍中提到的“知声”指的是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理解音乐需要对音符、节奏和曲调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将其与情感共鸣相结合。古代音乐鉴赏家要能够听出音乐中的内涵和意境,能够体察其深层次的情感和情绪表达。这种对音乐的领悟和理解,在现代智能语音技术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智能语音助手能够通过语音交互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人进行深入的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意图。

(二)知音

“知音”指的是对音乐表演的欣赏和赏析。在古代,音乐表演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唱、奏乐或舞蹈来传达情感和意境。古时候的文人雅士能够欣赏音乐表演的技巧与演绎方法,还能够赏识演奏家或歌手的才华。类似地,现代的智能音乐系统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知音”。它能够通过智能合成和演唱技术,实现对音乐的自动创作和表演。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与智能音乐系统进行互动,欣赏和赏析自动生成的音乐作品。

(三)知乐

“知乐”指的是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古代音乐欣赏注重修身养性,通过聆听音乐来培养人的情操和美感。而现代的智能音乐系统也可以帮助人们与音乐建立更深入的联系,通过欣赏音乐来达到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慰藉。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音乐欣赏的观点与现代智能语音技术有着一定的关联。无论是对音乐的理解与领悟、对音乐表演的欣赏与赏析,还是通过音乐修养情操,都与现代智能语音技术中的“知声·知音·知乐”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这种共通性使得智能语音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音乐的欣赏与需求,丰富人们的音乐体验和文化交流。

二、音乐作品分类及欣赏标准介绍

(一)主要音乐作品分类

音乐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包括创作形式、演唱形式、音乐风格和流派、音乐用途和场合等。这些分类方法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也为音乐创作和演奏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依据。

1.按照音乐创作形式分类

分为单曲形式、交响乐形式、套曲形式和变奏曲形式等。单曲形式指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篇幅可大可小。交响乐形式通常由几个有不同音乐构思和结构的乐章组成。套曲形式是由几个有同一主题但又各自独立的音乐作品组合而成。变奏曲形式是由一个音乐主题进行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成。

2.按照演唱形式分类

分为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声乐作品是指以人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音乐,如合唱、独唱等。器乐作品则是指以乐器演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音乐,如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等。

3.按照音乐风格和流派分类

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电子音乐、民族音乐等。古典音乐包括巴洛克、古典、浪漫等风格。流行音乐包括流行、摇滚、嘻哈等流派。爵士音乐是一种源于非洲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的风格,具有即兴演奏的特点和复杂的和弦结构。摇滚音乐是一种以节奏强烈和由吉他等演奏为特征的音乐风格。电子音乐是使用电子乐器和电子音效合成的音乐风格。民族音乐则是特定地域和民族独有的音乐风格,如阿拉伯音乐、印度音乐等。

4.按照音乐用途和场合分类

分为背景音乐、舞台音乐、电影音乐、游戏音乐等。背景音乐是用于营造氛围和提供背景声音的音乐,如餐厅、商场等场所的背景音乐。舞台音乐是为舞台表演和戏剧等演出而创作的音乐。电影音乐是为电影配乐而创作的音乐。游戏音乐是为电子游戏配乐而创作的音乐,随着游戏的发展,游戏音乐也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形式。

(二)音乐作品欣赏标准

音乐作品的欣赏标准包括曲调和旋律、节奏和和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结构和发展、创新和风格等方面。这些标准帮助我们评价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的能力和品位,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和沉浸在音乐的魅力之中。

1.曲调和旋律是欣赏的重要方面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应该有富有感染力的旋律,旋律应该优美、易记且富有个性,能够引发听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此外,曲调的变化和发展也是音乐作品的关键之一,通过曲调的起伏和转折,可以为作品增加动态和张力。

2.节奏和和谐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好的音乐作品应该有明确而富有节奏感的节奏,能够引起听众的身体共鸣和自然舞动。和谐是音乐中不同音符、声音和乐器之间的相互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应该有和谐的声音编排和发展,使听众感到音乐流畅、统一和完整。

3.表现力和情感传达

好的音乐作品应该能够通过音乐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清晰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图。音乐作品应该能够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引发听众的情绪和思考。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可以通过演奏技巧、音色选择和演唱方式等方面进行体现。

4.结构和发展

好的音乐作品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和丰富的发展,包括引子、主题、变奏、转场、高潮和尾声等元素。音乐作品的结构应该有机、自然而流畅,能够给听众带来听觉的愉悦和满足。同时,音乐的发展应该有张力和层次感,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保持听众的兴趣。

5.创新和风格

好的音乐作品应该具有创新性和独特的风格,能够展现作者的个性和思想。音乐作品的创新可以体现在曲调、节奏、和声以及使用的乐器和音色等方面。同时,音乐作品的风格应该能够与其所属的流派和文化背景相契合,使听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音乐作品审美现状

当前音乐作品审美的特点包括多元化和个性化、跨界融合和创新、情感表达和情绪共鸣以及科技的影响等。人们对音乐作品的偏好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尊重和支持具有独特创意和艺术追求的音乐作品。

(一)多元化和个性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音乐产业的发展,人们对音乐的选择越来越宽泛和多样化。不同乐种、风格和文化的音乐作品都可以被接受和欣赏。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趋势也更加注重个人喜好和情感共鸣,追求与自己内心世界相契合的音乐作品。

(二)跨界融合和创新

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元素进行跨界融合,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例如,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结合、摇滚音乐与电子音乐的融合等。同时,音乐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音乐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使音乐作品能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三)情感表达和情绪共鸣

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和压力加大,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更加强调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宣泄。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带给人们安慰和舒缓。因此,当前音乐作品审美更加注重音乐对听众情感的触动和情绪的引导。

(四)现代科技的发展对音乐作品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

音乐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音乐作品。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还促进了音乐创作和制作技术的进步,使音乐作品的制作更加灵活和便捷。这也促使音乐作品审美更加注重音乐的商业价值和流行趋势。

四、音乐作品审美出现的问题

商业化和大众化导致音乐作品的质量和独特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音乐作品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和迎合大众口味,缺乏原创性和艺术追求。此外,由于数字平台的普及,音乐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人,品质良莠不齐,人们很难找到符合自己审美的音乐作品。

(一)商业导向严重

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一些音乐制作公司和艺人追求商业成功而忽视艺术的独立性和艺术追求。他们过于迎合大众口味,注重制作流行、商业化的音乐作品,导致音乐市场充斥着缺乏创新和深度的音乐作品。

(二)缺乏原创性

一些音乐作品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过于模仿已有的成功作品,缺少新颖的想法和新的音乐元素。这种缺乏原创性的音乐作品让人感到审美疲劳,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三)音质损失

随着数字音乐和在线音乐平台的普及,许多音乐作品以压缩格式传播,导致音质的损失。压缩音乐文件使音乐的动态范围和音质变得有限,无法完全展现音乐作品的细节和感染力。这种音质损失让人们难以真正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受。

(四)审美浅薄

一些音乐作品注重外在的视听效果和流行元素,而忽视了音乐作品背后的深层情感和艺术追求。一些音乐作品追求即时的热卖和瞬间效果,而缺乏长期的艺术价值和内涵。这种审美使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变得肤浅,无法真正领略音乐作品所带来的情感和思想启迪。

五、引导音乐审美深度发展对策

引导音乐作品审美需要音乐行业、音乐制作人、观众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通过鼓励原创性、强调艺术价值、提升音质和推广多元审美,可以促使音乐作品的审美发展朝着更加多样化、独立性和艺术性的方向前进。

(一)鼓励原创性

音乐制作公司和艺人应该鼓励原创作品,并给予更多机会和资源支持独立音乐人的发展。同时,音乐制作公司也可以推出策划更多以音乐艺术为导向的项目,鼓励艺人挑战传统,创作出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的作品。

(二)强调艺术价值

音乐行业应该推动和强调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内涵,让观众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音乐制作人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具深度和感染力,让观众能够通过音乐作品与之产生共鸣。

(三)提高音质

音乐制作公司和在线音乐平台应该致力于提高音乐作品的音质,确保音乐作品能够以高质量的形式传播。同时,观众也应选择高质量的音源,如无损音乐文件,以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所带来的细节和感染力。

(四)推广多元审美

音乐行业应该积极推广多元审美,鼓励和支持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的发展。音乐制作人和艺人也应在创作中尝试不同的音乐元素和风格,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和喜好。

(五)提升观众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育和社会机构可以开展音乐鉴赏的培训和教育,提升观众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推动音乐教育的普及,培养更多对音乐有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听众。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形式,具有极多的社会功能。在很多情况下,音乐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娱乐和装饰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由“知声”上升到“知音”和“知乐”,从而更好地感知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在真正意义上去享受音乐美,进而丰富我们的精神文明生活。

参考文献:

[1]胡远慧.多元文化视野下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探微:以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为例[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3):95-96.

[2]于学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课程的反思与构建[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3):165-168.

[3]杨甦,陈燕.普通高校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86-190.

[4]张梅.新疆六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8(6):525-528,532.

[5]樊学峰.音乐教育: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6]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07.

[7]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8]杜庆岩.高职医专护理专业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中共广西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