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南?康冰心?李静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及创新创业大赛,形成乡村振兴类项目的选拔、培育、孵化及竞赛为一体的“选育孵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与创新创业教育搭建起一座贯通的桥梁。
关键词:乡村振兴;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培养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生态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2021年,我国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加大农村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1]。显然,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已成为发展趋势,为契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本研究以双创教育为抓手,将乡村振兴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按照“创新与创业教育基础课—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主线,构建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的“选育孵赛”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培养学生扎根祖国大地、服务乡村振兴的创业报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一、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双创基础课程
由于基础教育涉及创新创业的内容有限,学生步入高校后首先接触的创新创业教育便是课程。为培养乡村振兴型人才,可将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入创新创业基础课中,引导学生设计乡村振兴类创新创业项目,并模拟运营。具体融入路径如下:
(一)课前热身
课前可以通过预习的方式,让学生去收集一些自己身边或网上宣传的乡村振兴案例,开展乡村需求调研活动,了解不同地区乡村发展现状。
(二)课程案例
传统创新创业基础课中的案例多偏向于一些已经成功的企业案例,为了激励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可以适当融入一些贴近学生专业的乡村振兴案例,整理并建立不同专业的乡村振兴案例库。
(三)课堂活动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要上得生动有趣,需要在课程中融入适当的课堂活动,而每个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可在部分课堂活动中将主题设定为与乡村振兴相关,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关注到乡村的需求,并思考能为其做什么,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并有所创新;例如,在思维发散训练中,常使用思维导图作为课堂活动的工具,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主题进行发散,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都非常了解,特别是家乡特产、人文地理、美食等,发散完成后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其是否能通过学到的专业知识为家乡做贡献。
(四)课后作业
创新创业基础课的课后作业也丰富多彩,在课后作业中融入与家乡的发展相关内容,将乡村振兴的种子埋在学生心里;例如,布置“我为家乡代言”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以表演、歌舞或者绘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为家乡代言的活动;或是布置一分钟家乡宣传短视频,让同学们拍摄一分钟的短视频来介绍自己的家乡;这些作业不仅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创新设计,也让他们在宣传自己家乡的过程中心系家乡,为后期激励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振兴乡村埋下伏笔。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与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融合,在思想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学生群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行为上强化大学生创新思维机会识别和创业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将专业创新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从而开发乡村振兴类创新创业项目[2]。
二、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双创第二课堂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负责人”,除了创新与创业教育基础课之外,高校还可在第二课堂中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乡村振兴主题,从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创业人物引领及创新创业实践等3个方面的第二课堂系列活动,促使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
(一)创新创业项目培育
高校在选拔培育创新创业项目过程中,可以将乡村振兴类项目单独分为一类。通常乡村振兴类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能紧密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2)注重生态环保,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发展;(3)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乡村文化振兴;(4)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能够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机遇。
在选育乡村振兴类创新创业项目时:(1)教师要引导项目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选择符合乡村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项目;(2)注重项目的创新性,优先选择具有独特创新点、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3)考虑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确保项目能够在乡村长期稳定发展,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创业人物引领
为更好地激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热情,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可以通过邀请一些返乡就业创业的学长、学姐回校分享创业体会,或者邀请乡村企业家来做创业讲座,从而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与创业者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与创业者相关的真实故事、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从而更加了解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能动性,逐渐产生创业热情,还可以为学生们今后的创业之路提供宝贵的经验。返乡创业人物讲座可以分享创业者的创业理念、经营策略和管理经验以及返乡创业对家乡的产业振兴带来的正面影响,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职业生涯做好规划。通过此类活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三)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是将创业想法和知识技能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校团委开展的“返家乡”“三下乡”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创业想法与知识技能,回到家乡进行实践,帮助广大学生上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在“返家乡”活动中,(1)联系当地企业为返乡大学生对接岗位需求,采取企业实践、政务实践、公益实践等方式,实现实习企业与返乡学子的双向奔赴;(2)组织学生到家乡当地企业开展参观调研活动,从工业、农业、旅游业等方面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还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交流座谈,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3)通过返家乡活动,让参与的学生分享实践感悟,吸引更多青年人返乡就业创业。在“三下乡”活动中,学生团队将先进的文化、科技和卫生知识带到乡村中去,推动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团队需要调研当地的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实践方案,在需求中探索创新创业项目。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增强对农村地区的了解和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乡村振兴类双创项目孵化
对于部分可落地的乡村振兴类双创项目,学校应从孵化平台与设施、孵化服务与支持等方面制定项目孵化方案,并做好相应资源对接。
(一)孵化平台与设施
前期已经完成项目落地验证的乡村振兴类双创项目可进入到孵化阶段,高校对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基地有两种,(1)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作为高校主要的孵化平台,其整合了丰富创新资源和创业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孵化平台。通过大学生创业园,可以获取项目对接、资源共享、技术支持等服务,同时可以链接企业资源、专家资源和培训资源,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乡村旅游开发、农村电商等多个领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工作。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孵化优质乡村振兴类创新创业项目,为乡村地区引入了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为乡村地区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2)校企合作产业孵化基地,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校可以联合校企合作孵化基地给予大学生创业项目支持,针对乡村振兴类项目,孵化基地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放一定比例的免费孵化空间,并且提供优质、专业的孵化服务。
(二)孵化服务与支持
对于校内乡村振兴类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可以从创业支持、技术支持及资金场地支持等三方面帮助新项目进行落地。创业支持主要给予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培训,了解创业流程,学会进行市场分析,规避创业风险等。技术支持是针对项目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大学生创业园可以提供对应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帮助新创项目解决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资金场地支持是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项目落地的核心问题,大学生创业园可以通过项目申报、项目评估与项目选拔,给予优质项目启动资金,对接相应的企业投融资,并且提供场地给项目团队作为办公空间、生产空间及实验室等区域使用,减少前期创业风险。
四、乡村振兴类项目参加双创大赛
根据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要求:大学生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3]。为吸引大学生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门设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促使大学生双创项目聚焦“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本研究将着重从乡村振兴类项目的参赛特点以及双创竞赛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
(一)乡村振兴类项目的参赛特点
双创大赛对于乡村振兴类项目参赛的要求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参赛项目必须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关注农村的产业发展、教育发展、医疗健康、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通过创新实践去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突出科技创新,参赛项目更加关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及服务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模式创新及服务创新可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3)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参赛项目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到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企业收入的增长,需要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取得平衡。
(二)竞赛对乡村振兴项目的推动作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不仅仅是双创大赛的口号,而是通过大赛将双创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连接。(1)大赛为乡村振兴类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展示交流平台,学校也通过大赛组织学生去开展乡村振兴类活动,在实践中发现乡村的痛点,平台可以为参赛团队整合资源,吸引更多人关注乡村振兴事业,有效地解决乡村发展的问题;(2)大赛能不断促进项目迭代更新,通过大赛的评审与反馈机制,参赛项目能获取教育专家、企业专家及创业导师的指导,能快速地发现项目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方案;(3)大赛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大赛以创新为核心,要求学生用新技术、新手段去解决农业农村的问题,带动农业科技研发,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例如,用智能制造技术给传统的农业赋能,提高生产效率等。
综上所述,双创竞赛为乡村振兴类项目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机会,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类项目的培育与支持力度,推动更多优秀的项目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撑。
结语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从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新创业大赛4个方面进行改革,形成的创新创业教育“选育孵赛”新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热情,将优质乡村振兴项目孵化落地,促进“课岗赛”融通,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新模式的实施与应用,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创新型工匠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更加关注乡村的需求,学以致用,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当中,孵化落地一批优质的乡村振兴类项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智慧和才干。
本文系1.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选育孵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ZJY2698);2.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超效率DEA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研究与实践——基于岗位胜任力视角》(项目编号:GXGZJG2020B02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孟迪.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双创”教育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6):57-61.
[2]王博文.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选择与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3(08):146-149.
[3]丁雅诵.以青春和理想谱写信仰和奋斗之歌[N].人民日报,2022-06-18(5).
(作者单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