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桃 李俭
摘 要:为提升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效能,以活动反哺课堂,加强活动与课堂的有效衔接,课题组探索“一核两课”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一核两课”研究性学习模式框架、课外“四层”研究性学习活动框架和课内“四环”研究性学习反哺课堂教学框架,并以“公园绿地——感植物之美”主题环节为例,探索课外“四层”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以“走进横州郁江,探究河流奥秘”教学为例,探索课内“四环”反哺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一核两课;课外“四层”;课内“四环”;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4-0092-05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指南》)提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开放、探究式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1]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在真实且复杂的情境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基于此,笔者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结合课外、课内两个主要教学场景,构建和实施服务于课外活动与课内反哺课堂的“一核两课”研究性学习模式,促使课外、课内两个教学场景相互作用,促进课堂教学良性、有序、循环开展。
一、“一核两课”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集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于一体,是以跨学科融合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将研究型活动转变为研究型教学[2],以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研究,以研究性学习活动反哺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基于真实情境提升探究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素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一核两课”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框架
在“一核两课”研究性学习模式中,“一核”指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核心;“两课”指课外“四层”研究性学习活动模式、课内“四环”研究性学习活动反哺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课外、课内两个课堂循环作用,促进教师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真实的情境下互动学习、共同成长。
(二)课外“四层”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框架
研究性学习实施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1]5。这三个阶段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叉、交互推进。基于活动实践,这三个阶段的有效实施是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理念相一致。为此,笔者设计了课外“四层”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框架(如下页图2所示)。这一框架的设计,有助于教师基于真实情境指导学生稳步开展活动。在课外“四层”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项目设计”是开端,有利于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从中获得亲身体验,形成情境探究意识,从而产生积极情感,培育创新思维;“资料收集”是必备能力,强调学生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归纳、识别和利用信息,并学会交流心得,分享研究信息和创意成果;“情感升华”是学生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提炼,其与“意义建构”一致,可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科学态度与实践能力。
(三)课内“四环”研究性学习反哺课堂教学的框架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复杂情境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课内“四环”研究性学习反哺课堂教学框架,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B.Bloom)六个认知层次为理论基础,经实践整合设计而得。该框架体现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且体现在课堂中教师教学模式的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图3所示)上。
课内“四环”研究性学习反哺课堂教学框架中的“导—展—研—拓”教学流程,将学生对知识记忆、理解的浅层学习向应用、分析、评价、创新的深层学习发展,这与布鲁姆六大认知学习理论一致,即从识记到领会,将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间的框架及联系,获得对知识的价值判断力,促使学生基于真实情境提升跨学科综合素养。“导”是导入、引导,以活动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就活动的真实体验,通过记忆、理解整理形成个人的收获,为后面的展示环节做准备;“展”,即运用分析手法呈现活动中的收获,强调学生学会分析、整合活动收获,形成展示的重点与逻辑;“研”,是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形成对知识的价值判断及认识;“拓”,则是构建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形成规律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启迪智慧,引发深层思考与学习,不断发展创新思维。此外,研究性学习中实施阶段的“表达和交流”环节,为研究性学习反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依据,也契合了《实施指南》中“研究性学习实施中教师指导”的要求,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与需求,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1]7,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重视研究性学习反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核两课”研究性学习模式既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改革的需求,又促进了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的衔接。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载体,“课内”“课外”两个情境以活动强化实践探究,让学生通过解决真实、复杂情境中的问题,进一步建构新知,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与运用,提升核心素养;反哺课堂教学整合活动资源和课程内容,就是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前期实践探究活动为基础,设计观察、调研等活动任务,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养。
二、“一核两课”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集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以一门学科知识为研究基础,实现跨学科整合研究。以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为例,在课外场景学习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强化学生的学习实践性;在课内场景学习中,教师则可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构建跨学科知识框架。在这一模式中,两种教学场景相互作用,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开放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究、获得亲身体验,进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外“四层”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
为探究课外“四层”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笔者组织学生到南宁市人民公园开展以“人地和谐,美美与共”为主题的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活动。该主题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涉及政治、历史与文化融合的“望仙怀古——忆历史之美”主题;二是“毛主席接见广西各族人民纪念馆——忆波澜壮阔的党史”主题;三是“公园休闲文化探究——体验和谐之美”主题;四是“八角寨的‘时空之旅——探建筑之美”主题;五是地理与生物内容融合的“‘万绿丛中几点红——寻自然之美”主题;六是“公园绿地——感植物之美”主题等。下面,以“公园绿地——感植物之美”主题为例,进行课外“四层”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教学分析。
1.第一层:项目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测量公园内沙生植物园和荫生植物园的气温、湿度、土壤特性等自然要素,对比不同类型植被生活环境的差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导致两类植物形态差异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拍下自己最喜欢的植物景观图片,并向同伴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学会观察植物的生态特征,能使用形色App识别主要植被,能使用仪器测量两个植物园的自然要素,分析植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不同植物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综合思维,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的热情及智慧。
2.第二层:资料收集
教师指导学生采用观察法、文献综述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活动展开调研,以学习资料为引导,对照学习任务逐项开展调研,记录观察所得,提出问题,如“沙生植物园外植物叶片及根部腐烂的原因是什么”等,并对问题进行讨论;围绕测量沙生植物园与荫生植物园得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对比不同植被的形态及分析其原因。
【设计意图】以地理、生物学科融合研究为主,重视要素分析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调研整合资料,形成个人观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以学习任务为契机,以实践带动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该层次的学习,对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研究方法,坚持收集、记录,并合作研讨自制表格,归纳实践成果分类,从而培养学生务实肯干的科学探究精神。学生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强化自然生态“美”的感受,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协调发展、舒展了身心,认识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关联性,延伸了对人地协调观的深入理解,使综合思维得到了有效提升。
3.第三层:成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演示文稿、视频等形式呈现研究方法、现状、过程及结果等,重视生生、师生、师师间的思想交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本层教学对学生的调研内容进行呈现,引导学生根据调研的一般路径提升其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拓宽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特别是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学会倾听,从与他人的交谈中获得启发,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及收获成果。
4.第四层:情感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活动主题撰写研究心得,形成《感受植物与环境融合之美社会实践研究》论文。学生通过撰写论文表达研究体会,结合调研实际,谈一谈活动对个人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及思想发展作用的看法。
【设计意图】本层教学强调活动对学生外在行为与内在思想带来的变化,以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探究的习惯以及务实勤勉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本层教学加强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注重以青年人的视角,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建设的责任担当,渗透和谐社会意识;更重要的是,本层教学活动产生的思想情感效能在学生生活、学习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课内“四环”反哺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笔者组织学生到南宁横州市郁江西津水库附近河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后,紧扣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形成“四环”思维递进关系(如图4所示),并根据真实的研学情境实施“走进横州郁江,探究河流奥秘”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挖沙业”问题,能够从多角度考虑区位因素,在各个复杂的问题要素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增强学生对人地协调的感性认识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
图4 “四环”之间的思维递进关系图
1.环节一:导
教师以西津电厂的地理位置及价值内容切入课堂,通过出示郁江(横州河段)卫星地图,由学生代表展示在活动中录制的真实河流地貌视频。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西津电厂地理位置及价值内容的介绍资料,引导学生整合活动中收集的资料,学会有效筛选信息;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制作视频,视频内容包含对河流地貌的相关介绍,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课堂以视频导入,再次将学生置身于活动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环节二:展
教师引导学生解析沿岸地貌,思考:河流沿岸以什么岩石为主,依据是什么;解释河流沿岸花岗岩地貌的形成过程;从气候、地形、地质等条件分析西津电厂选址建设的原因。
【设计意图】该环节以真实情境下的问题为导向,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间的团队合作,同时把活动所得与学科知识、技能衔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3.环节三:研
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横州市的挖沙业:①挖沙船集中在水坝的上游,为什么?②运沙船都往下游走,由此推测大量的沙子沿着西江运到了哪里(出示西江流域的政区图,图略)?③横州市发展挖沙业有哪些区位优势?
【设计意图】该环节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由课外向课内不断循环,让学生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厘清挖沙业的知识涉及政治、历史及经济等学科,提升学生构建多学科知识框架的能力,实现对多学科知识的迁移运用。
4.环节四:拓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出现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方案:①大规模挖沙会给当地带来哪些环境问题?②当地挖沙业能不能持续发展?如果不能,可以开发其他什么产业呢?
【设计意图】该环节不是课堂的终止,而是新课堂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城市建设,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培养了学生的城市主人翁精神。“拓”是“研”的延伸,是开展新研究的契机,使研究性学习不断实现良性循环,并以一个研究为起点触发新的研究点的产生。
课内“四环”教学模式创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真实情境下的研学活动,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提供足够的研学背景材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真实特定情境下增加学习体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综合思维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反思
(一)确保“两课”中会话的真正实施
会话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如课内“四环”反哺课堂中的“展”“研”环节强调了会话的实施,可以促进师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一方面,强调师生讨论。教师在课内活动中要让学生实话实说,主动谈自己的感受和建议。由此,教师既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又能及时纠正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想法;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造精神,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要耐心激励学生通过创新努力实现个人价值;要创造条件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迎接挑战的勇气,使学生张扬个性、增强信心,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意识和团队精神。
另一方面,强调生生讨论。学生要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需要依靠集体力量“协作”完成。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动手,多种研究方法并用,注重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活动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由此激发思维灵感,增强与同学间的沟通,使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变得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二)不断完善研究性学习反哺课堂教学模式
一方面,要启迪智慧,真正实现对问题的深“研”。在真实且复杂的情境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对那些无法直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结合具体学情及学科知识特点,整合并形成反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不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查资料、实地调研,通过假设、论证等方式形成结论,以深“研”促使学生针对同一类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完成对某一学科或者多学科问题的综合探究,加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学科知识框架,从而改变思维方式,有效提升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要注重“拓”,真正实现跨学科研究。开展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活动,并不意味着教学局限于单一学科。开展项目式学习聚焦某个大主题,其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但其蕴含的学科内容及知识是丰富而多样的。教师围绕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设计多个跨学科子主题,以跨学科理论为研究主线,吸引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活动,使反哺课堂深研学科多样化,拓展延伸跨学科研究,既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又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性,促成研究性学习反哺课堂学科的多样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及学科核心素养。
(三)强化情感升华,注重价值观培养与形成
情感升华不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终点,但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适当地实施情感熏陶,帮助学生升华情感。在项目式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以“交流与表达”的方式,对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德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等产生深刻的认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另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不断激发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热情,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重点关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基于“一核两课”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以活动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反哺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共成长。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注重活动育人,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良好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7.
[2]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52.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研究性学习五育渗透的实践研究”(2021ZJY1778)的研究成果。
(责编 杨 春)
作者简介:覃桃,1986年生,广西马山人,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李俭,1968年生,广西平南人,本科,正高级教师,广西模范教师、南宁市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