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1”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4-07-10 05:09:11王少丽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检修中职情境

王少丽

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以及人才培养标准构建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程序。教学模式具有特定逻辑步骤和操作顺序,规定了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注意任务和完成这一任务的途径、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表明,教学模式本质上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规范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操作化,便于应用;另一方面它源于实践,是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我们所构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1”教学模式是依据我国经济社会汽车产业和服务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构建的,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实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基本途径。

一、教学模式构建背景

1.“1+X证书”制度要求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重构

教育部根据“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启动了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中职毕业证书,是中职学生在中职学校完成学制系统规定的学习任务后获得的学历文凭;“X”是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标志,是从事专业技能工作的证明。也就是说,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既获得中职学历证书,也同时取得X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显然,这种改革给中职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变革,对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业评价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必须认真研究“1+X证书”制度,重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

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需要构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一直是专业教师不断努力、不断创新的主要领域,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到行动导向教学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系统研究,形成了比较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之需要在专业课程常规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都要求我们构建简单实用,并且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

3.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的提高也需要构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汽车运用与维修及相关专业是规模发展、内涵发展和质量发展都比较突出的专业,几乎每所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该专业。需要大量的师资支撑,现阶段的师资结构中有大量经验不足的新教师。面对此种情况,构建教学模式,可以给他们备课以引导,讲课以规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课教学质量提升十分有利。

二、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构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1”教学模式,我们一方面坚持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作为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有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汽修专业教学的发展要求,还要有构建教学的基本要求,即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构建专业教学模式要贯彻三项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这个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恰当安排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教学情境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感受体验、主动探索、感悟知识,形成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2.任务驱动原则

构建教学模式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高度重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核心素养的发展。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把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完成任务为主线,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渗透思政元素和工匠精神教育。

3.根本实用原则

构建教学模式程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做到简约有效,切忌繁琐复杂、程序重复;“1+4+1”教学模式规定了教师上课的一般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专业教学,但也不能刻板,要灵活运用。

三、教学模式基本内容

在开展广东省教育学会小课题“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1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和总结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1+4+1”教学模式,并同时研究了汽修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策略,也恰当地渗透了思政元素。“1+4+1”教学模式的逻辑顺序和操作步骤是一致的,基本含义是:“1+4+1”是一个教学内容的完整链条,前面的“1”代表上课前的学习活动,中间的“4”是指上课的四个教学活动,即“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学习探究——总结评价”,后面的“1”是指下课后的巩固拓展学习活动。

“1”是教师创设工作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情景性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或学习小组围绕工作任务查找资料,实操探究。如“检修起动系统”学习任务可以这样设计:一辆轿车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起动发动机,检查蓄电池、灯光、喇叭都正常,旋转点火开关到起动档时,听不到起动机运转的声音,发动机无法起动,请你解决该故障轿车的问题。

“4”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构建知识训练技能。上课包括:“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学习探究——总结评价”四个教学环节,既是发现、构建相关基础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专业技能,提高岗位职业能力的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本质。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思考,引领学生进入角色,讨论引起此故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哪些?最后明确工作任务是起动系统出现故障。

第二,老师发布工作任务单,鼓励学生制定操作计划。列出起动系统的检修工具,列出起动系统的检修操作步骤。学生讨论后制定实训器材:整车、万用表、测试灯、常用维修工具(套筒扳手、梅花扳手、游标卡尺)和维修手册等。起动系统的检修操作步骤:起动系统的就车检查——起动机的拆卸——起动机的分解——起动机的检修——起动机的安装。

第三,教师鼓励组长带领组员探讨学习,起动机的分解注意先拆后装、螺栓与零件归类、戴手套、正确使用工具、7S管理等。起动机的检修用排除法,如定子的检修、电枢轴总成的检修、电刷总成的检修、单向离合器的检修、电磁开关的检修,一步一步排除,判断以上零部件是否正常,直到找出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第四,以安全/7S/态度、专业技能能力、工具及设备的使用能力、资料查询能力、数据判断和分析能力、表单的撰写能力等方面进行自评与互评,促进学习。

“1”学生应用知识技能,巩固拓展所学知识。下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把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系统化,把实操技能自动化,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同时要善于动脑把课堂所学拓展到其他模块或课程中去。

显然,“1+4+1”教学模式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1+4+1”教学模式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和系统操作程序,突出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是要求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学习、实践和研究,从课前完成前置任务,到课上进行实践探究,以至到课后的拓展应用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

三是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一体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知识,在知识学习中联系现实的工作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适合“1+X”基本要求。

可以说,“1+4+1”教学模式适合学生职业发展要求和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也适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

四、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以我们构建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是清楚的,基本上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要想做到课堂教学生动自然、顺畅和谐、富有活力,还需要恰当地采取教学策略。“1+4+1”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有情境引入策略、任务驱动和多媒体运用三个教学策略。

1.情境创设策略

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认知矛盾,推动学生学习的作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大都与汽车故障相关的,这些情景都是具体的、真实的,一般都与工作任务相关。如,学习“检查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故障”内容可以创设以下的情境。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任务单:一辆北汽EV160纯电动汽车的车主报修该车无法行驶,仪表报警灯常亮,报警音鸣叫。维修工用故障仪初步检测,读出POA3FOO故障码,查阅维修手册其故障名称为:MCU位置信号检测回路故障,现需进一步检修以确定故障原因。你应该如何检修?这个工作任务就具有教学情境的作用,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试一试”的探究心理。

2.任务驱动策略

“1+4+1”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以岗位职业为重点而设计的教学程序。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策略。

第一,必须以“任务”为抓手,让学生课前了解任务,引起自主学习;课上要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组织完成任务的活动;课后把完成任务所获得的技能和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从而发展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第二,教师要善于运用“任务”这个杠杆,启动和推动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任务本身具有教学情境的意义。教师要善于从完成任务的各个环节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和构建知识,形成技能。

第三,教师要注意以任务为载体,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检测和维修技术,练习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从操作过程中感悟和发现知识,使学生理解专业基础知识。

3.多媒体运用策略

多媒体主要是指计算机多媒体,可以综合运用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为课堂教学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校园的出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也得到了普遍应用。贯彻媒体教学策略,第一,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以视频的形式介绍工作情境,视频的形式较文字叙述更生动。第二,可以用多媒体影像展示一些不拆卸的汽车部件,把一些汽车内部系统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第三,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模拟检查和维修,可以解决实训设备不足或时间不够等教学问题。第四,学生展示完成任务的成果时,也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可以生动灵活,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在“1+X证书”制度实施和专业教学中,我们构建、研究和应用“1+4+1”教学模式,比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职业能力,也使教师备课和上课有章可循,提高了工作效率。虽然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该模式还存在不少问题,这是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去不断研究和完善。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1教学模式的研究”(编号:GDXKT30675)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检修中职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检修
当代工人(2019年24期)2019-01-17 03:13:38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电子制作(2016年19期)2016-08-24 07:49:56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
茂名式大修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