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
一、引言
AI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AI的发展势如破竹,现在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医疗诊断、智能家居、教育等行业,快速地渗透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各年级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因此,利用AI赋能日常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根据现有文献显示,AI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辅导、辅助教师开展教学、实时评价和反馈等方面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
二、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短视频制作教学现状和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短视频平台应运而生,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给用户提供了展现自我、分享生活、社交互动、产品推广、商业盈利等机会和载体,也就意味短视频市场经济的崛起。结合经济的发展和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改革,将“视频制作”调整为“短视频制作”,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通过开展项目化学习掌握构思文案、撰写脚本、前期拍摄、后期剪辑等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表达以及创新等能力。
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中职学生撰写的文案、脚本等平铺直叙,没有吸引力;比较缺乏创意,难以制作出有趣的、有故事性的短视频,创新能力不足;素材再加工、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能力有所欠缺,导致在制作短视频的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和困难,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低、作品质量低。
AI技术在短视频制作方面的发展日益完善,能较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因此笔者将AI技术引入短视频制作课程教学中,赋能短视频制作各大环节,以期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三、 AI赋能短视频制作教学的应用
制作短视频需要经过策划、拍摄、后期制作、推广分享等过程,在该过程中AI技术赋能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AI辅助构思文案、脚本等
AI技术可以协助创作者构思短视频文案、脚本等。文案、脚本策划尤为重要,因为视频内容、故事类型、主题、情节等都是根据文案、脚本制作,决定着该作品的吸引力、完播率等。
(二)AI辅助素材检索和处理
AI技术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语义分析,自动筛选和分类素材,提供高质量、针对性强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还可以对已有的图像、视频等进行再次加工处理,形成新图像、新视频素材,节省制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三)AI智能剪辑和特效应用
AI技术可以通过视频分析和深度学习算法,自动提取关键镜头、剪辑视频片段,如自动剪辑、自动配乐、自动字幕生成等,并应用特效、滤镜和转场效果,帮助非专业人士快速制作出高质量的短视频,提升视频的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四)AI语音合成和字幕生成
AI技术可以将文字转化为自然流畅的语音,并与视频同步,提供多样化的声音解说和配音效果。同时,AI技术还可以自动生成准确的字幕,为观看者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和辅助理解。
(五)AI数字人语音播报和展示
AI数字人是一种虚拟的人类形象,能模仿人类外貌、声音和行为等,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可以添加AI数字人进行语音播报或者展示,担任视频主持人、视频角色扮演等。
四、AI赋能短视频制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结合学情分析,以“为校企合作电商平台的零食产品创作推广短视频:为项目开展专题教学,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心一言、剪映等工具中的AI技术进行短视频制作创作,降低创作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利用AI技术二次加工和处理图像、视频素材的技能,通过创作短视频有效地传达产品的特点、优势和价值,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提问、创新和再创造能力等,见表1。
(一)课前
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课程任务,即为校企合作电商平台的零食产品(饼干、辣条、各式饮料等)创作推广短视频,并提供AI提问指令攻略以及文心一言、剪映等工具中的AI技术使用教程。
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预学课程中要使用的AI技术操作要点,小组合作开展课前活动,选定要拍摄的产品,利用文心一言提问,获得与所选定产品相关较高且与小组创作理念一致的短视频案例,通过学习优秀案例,为课堂活动奠定基础。
(二)课中
1.新课导入,引出任务
分析校企合作项目,展示现有优秀的零食产品短视频作品,引导学生再次明确课程任务,创作出能准确传达产品卖点的短视频。
2.任务驱动,渐次递进
将课程任务分成基础、提高和拓展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零食产品的推广短视频,掌握AI技术应用于短视频制作的技能。
(1)基础任务
利用剪映软件里的“智能写文案”协助完成零食产品短视频的拍摄文案,在AI技术提供的文案上结合小组实际拍摄需要进行文案二次编辑,然后根据新文案使用“创作脚本”为脚手架撰写分镜头脚本。
(2)提高任务
进行素材拍摄和处理。能拍摄的素材则拍摄,如需使用网络图片、视频等,但因知识产权的关系不能直接使用的,可利用剪映中的“AI商品图”“AI作图”创作图片,或使用Runway人工智能模型进行视频处理,实现添加视频特效、视频场景合成等。
智能剪辑制作短视频。学生可以选择将素材导入剪映,按照分镜头脚本进行短视频作品的粗剪;也可结合文案使用剪映中的“一键成片”辅助初步剪辑。
录制旁白,生成字幕。利用剪映软件的“录音”功能录入旁白,然后点击“识别字幕”,将录入的旁白转化为字幕,并按需设置字幕的样式。
语音合成,AI解说。利用剪映软件的“文本朗读”功能进行语音合成,选择合适的音色朗读旁白,并添加“AI数字人”进行展示、解说,完善零食产品短视频作品。
五、教学效果分析
在本次专题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以其解决学生在短视频制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作品质量得到提高
结合校企合作任务开展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AI技术辅助学生创作作品,使作品的质量得以提高。本次专题教学共创作了8个零食产品推广短视频,通过分析各大平台的播放数据、受众反馈等,可得知作品质量均为良好,且得到合作企业认可,作品的质量有较大的提升。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得以提升
通过AI赋能教学前后的访谈得知,在结合AI技术开展短视频创作前,有82%的学生认为创作短视频难度大,主要在文案难写、创意难寻、素材有限等方面,这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但开展AI赋能短视频课堂教学后,有95%学生认为通过适当地运用AI技术,结合AI技术提供的文案、脚本、广告语初稿,有了学习脚手架,他们再进行二次构思、创作,大大降低了创作短视频的难度,同时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三)学生的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得以提高
AI赋能短视频制作课程教学,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与AI不断对话,获得实时反馈与指导,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思考和沟通能力;通过语言文字使用AI技术进行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创作或者利用AI技术对现有的图像、视频、音频等素材的二次创作,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六、结语
AI技术在短视频制作课程教学研究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创作脚手架和技术支持,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创作空间。但AI技术是一个工具,将其融入教学中解决教学现存的问题,教师也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AI技术,不能过度依赖而使失去自己的批判思维、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教师,应该重新思考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原理与方法,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时代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