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塑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的价值意蕴与路径研究

2024-07-10 10:39:55邓娉兰茹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爱国主义青少年

邓娉 兰茹

一、体育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事业坚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基本方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成为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和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追求。1978年,中国体育事业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981年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中国女排开启了“五连冠”的辉煌岁月,“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成为当时全社会的口号。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充分彰显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体育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十四届全运会提出的“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充分体现了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新时代体育要求,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为“强起来”而努力拼搏的精神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2021年11月16日是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40周年纪念日,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犹如一面旗帜,永远高高飘扬在祖国的天空。[1]

二、体育精神塑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的现状

体育实践熔铸的体育精神具有的育人价值属性只有通过相应的路径传播,得到青少年内心的认同,才能内化为他们心中的一种信念追求和精神特质。[2]让爱国主义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才能夯实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根基。目前,应进一步加强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项研究,提升体育精神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梳理各学段体育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有经验、实践逻辑,厘清体育精神夯实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的现状,为体育精神塑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的路径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利于打通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学段瓶颈。

1.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体育健儿在各类大赛中所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增加了丰富的元素。目前,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已经起步,针对某个层面的研究较多,系统地针对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的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研究还需提升。

2.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开放性

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符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具有独特研究价值,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精神融入大学思政课教学,而融入中小学思政课研究较少。在“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关于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应该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有序推进,考虑其整体性和开放性。

3.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

体育精神是在体育实践中孕育、发展、形成的精神,体育精神的魅力体现于它的实践性,在实践过程中彰显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如何在实践中践行这些精神还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将体育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元素融入中小学“大思政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关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

三、体育精神塑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的价值意蕴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并实现自我超越。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体育精神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勇担时代使命的内生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体育精神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体育发展史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就体育精神而言,它已不再是单纯的体育历史记载,而是超越了体育的器物层面、制度层面,代表了与人相联系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道德规范。体育精神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有团结协作的价值取向。体育可以跨越性别、年龄、种族、国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力和推动力。纵观中国体育代表团从19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88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二,在彰显中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提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营养剂。

2.体育精神有助于厚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青少年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主体,必然要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落实到具体、实际的行动之中。纵观中国体育百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切都着眼于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增进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及有关工作人员将充满朝气、生机勃勃的崭新中国人形象呈现在了全世界人民面前。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精神强大的感染力,引领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自觉投身于伟大祖国建设,唱响主旋律、厚植爱国情、振奋强国志、外化报国行。

3.体育精神有助于提振青少年的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3]比如,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女排夺得了世界冠军,更重要的是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用她们的拼搏精神续写了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内涵。体育实践所孕育的体育精神的内在属性与青少年的奋斗精神相契合,能够鼓舞青少年积极进取,提振青少年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

四、体育精神塑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的探索

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建设内容、方法、载体、原则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的路径研究,才能为实践提供有益指导和借鉴。[4]

1.将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

课堂教学是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此,必须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知识传授与精神启迪、价值追求与使命担当的真正融合。

(1)坚持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一体化建设

将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在遵循大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学校教育规律和爱国主义教育固有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大中小学学生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需要,组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在体育精神与教材内容之间寻找契合点,将体育实践所蕴含的党史故事、红色故事、体育人物励志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教育资源,设计课程模块,实现体育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育人的全过程。

通过体育精神有关元素的创新运用,贯彻落实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推动思政课教育资源开发与运用理论的完善,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使爱国主义教育端口前置,从娃娃抓起,解决“第一粒扣子”问题。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增强体育精神引领大中小学爱国主义一体化教育的有效性。

(2)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将体育精神融入“大思政课”设计中,实现体育精神育人的全课程覆盖,形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效应。一方面,发挥思政课程建设,守好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增强思政课传承体育精神的主动性和生动性。[5]另一方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体育故事融入各学段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育教学中,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将体育精神的相关元素融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增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价值导向性。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纳入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学生投身民族复兴事业的家国情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帮助青少年增强个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意识和自觉性,强化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功能。

(3)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一体化建设

将体育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深化第一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青少年形成爱国信念,助力体育精神塑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

一是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和学生红色社团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把体育精神所蕴含的故事、人物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升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各类主题教育之中,讲好红色体育故事,构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大节日,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等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6]

二是针对大学生实际,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体育精神融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融入思政课的“行走课堂”。[7]

另外,组织参加体育赛事志愿服务,让青少年在服务大型体育赛事的切身实践中,弘扬和践行体育精神,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2.将体育精神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之中

学校体育对于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增强体质、提高综合素养,还能够引领和带动青少年明晰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明确人生的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1)学校体育为爱国主义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利用好学校体育课和经常性的体育赛事,在培养青少年体育技能的同时,将体育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表现欲、探索欲,加强青少年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家国情怀滋养,不断筑牢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根基。

(2)创新体育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手段

要实现体育精神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必须将影响力向互联网空间延伸,将体育精神融入“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微课堂、云课堂、奥运场馆、体育博物馆及大型体育赛事等,让青少年在光影的魅力中感悟体育魅力,不断彰显爱国主义情怀的时代性和鲜活性,增强体育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命力和时空感。

(3)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学校体育课

通过体育课程引导青少年放下电子产品,走出虚拟网络世界,走向操场,走向生活,充分利用体育课堂主渠道,帮助青少年在享受体育运动乐趣的同时,体质得到增强、人格不断健全、意志品质得以锤炼;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领会“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精神内涵,以体育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努力成长成才。

3.在“四史”教育中传承红色体育精神

体育实践是优秀的教科书,处处蕴含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将体育实践熔铸的体育精神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通过沉浸式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青少年心田,增强他们的价值判断力和价值选择力,从而强化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五、结语

推进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大思政课”要求的系统化实践,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更要注重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和手段,夯实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基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冯刚,张发政.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精神谱系引领时代新人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21(5).

[2]方新荣.基于易班平台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35).

[3]如何爱国?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Z].http://www.dangjian.

[4]胡沥丹.新时代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5]周丽纷.高中思政课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1.

[6]黄岩,穆佳玮.高校仪式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及其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12).

[7]汪晓东,王洲.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综述[N].人民日报,2021-0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JKDY070)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广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项目编号:2022CXCYXY004)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广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根铸魂——打造乡村学校国旗护卫铁军”(项目编号:2022CXCYJH028)的阶段性成果。通讯作者:兰茹。]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爱国主义青少年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青少年发明家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创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