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开旺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创作的一部叙述鄂温克族人,为生活生存抗争的长篇小说。通过年届九旬的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讲述了鄂温克族人百年的沧桑和波澜起伏的历史。该书文字清新优美、如诗如诉,看似平淡的叙述却饱含着挚爱、温情与浪漫,蕴藏着激情和刻骨铭心的爱与恨。
“右岸”源于书中“我”的姑姑依芙琳向后辈的讲述,左岸曾是我们的故乡,三百多年前俄军入侵,鄂温克族人只好渡过额尔古纳河,在右岸开始了新的生活……作者以“右岸”打下伏笔,进而告诉后人一段沉重的历史。
额尔古纳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地区,流域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额尔古纳河本为蒙古帝国时期中国的内陆河。公元16世纪末,俄国入侵,康熙皇帝为了同卫拉特的噶尔丹争夺蒙古地区的控制权,于1689年同俄罗斯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割地求和,将额尔古纳河以西划归俄罗斯,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天然深山丛林,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
在深山老林里鄂温克族人世代过着采集、放牧和狩猎的生活,他们热爱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生命和食物。姑姑依芙琳告诉“我”,河流的左岸曾经是我们的领土,那里是我们的故乡,我们曾是那片深山密林的主人,人们与世无争,过着以驯鹿、打猎为生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三百多年前的一天,俄军入侵了我们生活的领地,他们挑起战火,抢走了我们的貂皮和驯鹿,烧杀、奸淫、掠夺……无恶不作。鄂温克族人被迫从雅库特州的勒拿河一路迁徙,渡过额尔古纳河,在右岸的森林中开始了新生活。他们原本有十多个部落,在迁徙的过程中一路勇敢斗争与反抗后,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仅剩下六个部落了……姑姑依芙琳不仅诉说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还讲述了鄂温克族人的坚韧意志、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以及他们面对艰难困苦勇于抗争,勇敢、坚贞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书中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生动饱满,“我”的母亲叫达玛拉,父亲叫林克。伯父是尼都萨满,他是乌力楞部落的族长。尼都萨满和林克当年同时看中达玛拉,达玛拉年轻时是氏族里最爱跳舞的姑娘,格外讨人喜欢。林克和尼都萨满是一对兄弟,却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达玛拉。兄弟俩经过一番射箭较量后,林克获得了胜利,成为达玛拉的丈夫。两人在一起恩爱多年,且育有子女。原本以为日子可以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下去,不想林克不幸被天雷劈中,带着不舍和遗憾离开了人世。夫君林克死了,他把达玛拉的笑声和裙子也带走了。
失去林克的达玛拉是孤独的、失落的、痛苦的,她烙饼的时候,泪珠常常溅在烙饼的热石上,发出“吱啦吱啦”的响声。她头上再也不喜欢戴鹿骨簪子,头发乱蓬蓬的。尼都萨满则对达玛拉悄悄地倾注他满满的爱意,他用羽毛为她制作美丽的裙子,用心呵护达玛拉,总是在达玛拉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她身边……达玛拉逐渐被尼都萨满的真情打动。
但部落里有习俗,“弟弟去世后,哥哥不能娶弟媳为妻”。他俩的感情违背了部落的风俗,这不被亲人和族人许可的“爱情”开启了达玛拉悲剧的下半生……两人深藏心底的爱情就像黑夜的点点星火,不仅扑不灭还时不时闪着光,烧灼着两颗心发烫、发疼、发痴、发疯、发癫。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是一见钟情;人世间最凄惨的爱情,是爱而不得。相爱却永不能爱让人肝肠寸断,终身惆怅……
达玛拉长期被世俗和道德束缚,爱而不得使她身心俱疲。长期压抑的身心无法释怀,于是她抉择了了却此生期待来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一次篝火晚会中,达玛拉勇敢地突破了心中世俗的枷锁,当着族人的面,穿起了心爱的羽毛裙,跳起了多年想跳未敢跳的舞……从林克死去后达玛拉这么畅快疯狂地跳舞还是第一次,她一遍又一遍地跳着,篝火渐渐淡了,跳舞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达玛拉仍在篝火旁旋转着,直跳到仰面倒下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世上病有千万种,唯有相思不可医。世人皆知相思苦,奈何却作苦相思”,“爱情”两个字,苦了这世间多少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书中达西和杰芙琳娜的爱情故事,也同样感人至深。依芙琳和坤德是一对不幸的夫妻。丈夫坤德在婚姻中喜欢过别人,依芙琳为此耿耿于怀,长期拒绝丈夫的求欢,依芙琳不但在内心深处排斥丈夫,还把自己的恨转移到儿子金德身上。长大后的金德心里有自己喜欢的女人,但依芙琳全然不顾儿子的感受,非让他娶歪嘴姑娘杰芙琳娜。金德多次与母亲争吵和抗争,但都无济于事,便在自己婚礼的当晚上吊自杀。
歪嘴姑娘杰芙琳娜在结婚当晚成了寡妇,悲痛欲绝。在焚烧金德尸首的时候,杰芙琳娜想要跳进火堆追随金德而去。但让人没想到的是,长期和金德同在乌力楞营地的达西,突然走到杰芙琳娜面前,跪下对她说:“金德不要你,你就是跟着他走,他也是不要你的。你去追一个心里没有装着你的男人,是不是太蠢了?你嫁给我吧,我不会让你往火堆里跳的!”在金德火葬的现场,达西突如其来的求婚,让在场所有人都呆住了。达西的妈妈玛利亚一时愣住了,片刻醒悟过来,她抱住达西,连声叫唤着:“达西,达西,你醉了吗?你疯了吗?杰芙琳娜比你大那么多,还是歪嘴,你不要糊涂啊!”
达西不管不顾母亲的反对和阻拦,最终娶了杰芙琳娜。但伴随而来的是母亲玛利亚对杰芙琳娜的刁难和折磨。所有的活都派给杰芙琳娜,稍有不从,就惩罚她。不给她吃的,离间达西与杰芙琳娜的感情,让杰芙琳娜流产……但不管母亲如何折磨杰芙琳娜,达西没有食言,一直对杰夫琳娜予以呵护、疼爱、温暖。两个人一生相亲相爱,在苦难中相守相伴。日子到了1968年,因为一张从日本集中营带回的地图,达西被造反派定为特务抓去关押和毒打,他的一条腿被打断。出来后,不能再劳作的达西一直郁郁寡欢,最后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怜的杰芙琳娜,看到达西血淋淋的头颅时,深深地跪了下去,满怀怜爱地把达西的尸体抱在怀里亲吻着。当大家为达西净身换衣服的时候,她用舌头温柔地舔舐干净达西脸上的血迹,后来杰芙琳娜采了林中的毒蘑菇吃下,为达西殉情。
《额尔古纳河右岸》能勾起读者对生与死,神力与人性的思考。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这一规律仿佛一年又一年轮回着。“太阳已经落了一半,他把向西的水面染黄了,所以那条河看上去好像一分为二,一面是青蓝色的,一面是乳黄色的。”在我惊叹于额尔古纳河右岸得天独厚的美景之时。眼前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额尔古纳河畔,向人们述说着鄂温克族百年来的历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这样的轮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温克族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他们的命运和自然的轮回紧紧地连在一起。一个氏族千百年来的历史中最不缺乏的就是生命的轮回与过往。
有生理缺陷的拉吉米,从马厩捡回一个女婴并将其养大,取名马伊堪。随着岁月的增长,马伊堪长得美丽又娇艳。先后有不少条件不错的求婚者踏上门来。小学老师高平路就是马伊堪的求婚者之一。他对马伊堪一见钟情,他频频上门求婚,却接连遭到养父拉吉米的拒绝。数次求婚不成,他心灰意冷,不再登门,最后他另外娶妻生子。
由于身体的残缺,拉吉米与马伊堪的父女之爱带着偏执带着畸形,他怕任何人从他身边抢走自己一手抚养大的马伊堪,总不放手也不让她嫁人,总想长期“圈养”马伊堪。内心无比痛苦的马伊堪,对生活绝望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她30岁那年,终于忍无可忍,出逃与人私奔,回来后便有了身孕。孩子出生长到两岁后的一天,马伊堪决绝地跳崖自尽了。这朵盛开在鄂温克部落里最美的花,终于还是凋零了。这时族人才明白过来,马伊堪早已不想活了,只是不忍养父拉吉米年老无依,所以才选择出逃“借种”生个孩子,让拉吉米的后半生有人陪伴不孤独终老。拉吉米虽然从马厩里救了马伊堪,但他却以“圈养”为枷锁,亲手害死了马伊堪。畸形的父爱,直到死亡才得以摆脱。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书中,作者以大量的笔触将鄂温克族人的内心情感和生命、生存的顽强抗争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让人琢磨不透的“跳大神”救人,不少情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总有我们想象不到的许多未知,它需要人们去探索、去破解、去发现。
迟子建笔下的额尔古纳河是一条悲伤流血的河流。全书的时间跨度,从三百多年前俄国入侵,到清政府与其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民国政府的无能到日寇入侵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接着又从新中国成立再到现代生活的开启。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小说,但它也是一部记录鄂温克族人三百年风雨与沧桑的历史作品。在阅读中思绪与情感一次又一次完全融入了故事情节中去,特别是对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刻画上尤其入微,在描绘女性命运的不幸时,尤为凄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