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甘肃庆阳地处陇东黄土高原,这里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经,行走在乡间时,处处可以看见一种用来盛放小麦面、玉米面、荞麦面等的纸质容器,它们或靠着窑洞内墙,或放在桌子上,或放在支起的木板上,很是壮观。当地人形象地把它们叫作“纸缸”,而把制作纸缸的这种技艺称为“拍纸缸”。
纸缸很受庆阳人的喜爱,在过去是生活中必备的器具。因为面粉盛在纸缸里,不起潮、不发霉、不生虫,老鼠也很难进去,即使孩子碰倒了,不破碎也伤不到人,容易挪动,比有釉面的陶瓷缸强很多。纸是透气的材料,轻巧不说,还能吸收缸里的潮气,再把潮气传到外面。环境略显潮时,纸缸又能吸收一些潮气,保护盛在里面的面粉。纸缸还可以反复利用,即使用旧了,拿干净白纸把表面裱糊几层,又焕然一新。
纸缸在集市上有售卖,但大多为农家自做,做得多了,还可以当做送人的礼品。纸缸虽然结实耐用,但做起来却是个“费事的手艺活儿”。
第一步,要收集各种废旧的纸,如报纸、书籍、年画等,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不时搅一搅直至水变色,纸张泡成纸糊、纸浆,彻底沤烂。为了加快沤制速度,还可以撒少许石灰。也有人泡纸时加入一些面汤,为的是增加黏度。第二步,沤制一段时间后,倒去多余的水分,用竹扫帚将浸泡过的纸捣成纸浆。有些人还会用粗点的木棒捶打,以增加纸浆的黏度筋度,这跟和面时用力揉、用杠子反复压是一个道理。第三步,找一个小缸作为模具倒扣起来,将纸浆用手挤掉水分,一层一层均匀拍在小缸外面,自底到顶,将小缸用纸浆拍盖严实,用手拍的同时也可用木板或擀面杖拍打压实,这样表面既光滑又瓷实。第四步,把湿纸缸放在屋檐下通风晾干,纸浆稍微干燥后,取出做模子的小缸,一只看起来硬邦邦却又轻便的纸缸就成型了。第五步,待纸缸内外彻底干透后,剪修整齐,缸体就做成了。第六步,做盖。一般不用模具,多是将席片剪成一个稍大于纸缸缸口的圆,弯成轻微的弧形,再剪一个10厘米左右的长条,圈成与盖顶直径相同的圆圈,然后将二者内外用两层旧布粘糊在一起,便做成一个能套盖在纸缸口上的盖子。最后一步,美化。没有经过美化的纸缸外表灰白,看起来不美观还有点遗憾。但民间自有好办法,就地取材精饰。把稍有不平的地方再用稀的纸浆抹平,二次加工使它更光滑流畅。再通体内外用白宣纸糊两层,简单地在缸体和盖子上分别绘出一些花卉、鸟虫等图案。还有的用剪下来的艳丽年画、平时积攒的香烟盒、惟妙惟肖的庆阳剪纸贴上去,纸缸立马变得鲜艳夺目、活色生香、独具特色,还洋溢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纸缸多为妇女制作使用,就连最外面的美化装饰也都为妇女绘画。绘画一般是信手拈来,色彩多是大红大绿,有股山野的气息。妇女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由此及彼,在制作纸缸时,还制作一些其他生活器物,如针线笸箩、装烟叶的笸篮。当然,针线笸箩要比纸缸小得多,而且是浅底撇沿的,装烟叶的笸篮比针线笸箩还要小。制作针线笸箩、烟叶笸篮所用的原料与拍纸缸的原料相同,不同的仅仅是模具。
纸缸曾经陪伴了人们半个多世纪,是非常实用的生活用具,承载着庆阳人一代代的生活记忆。现如今,能看到的纸缸都被收藏在民俗博物馆里,已经浓缩成一种文化符号,记录了清贫岁月中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努力,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
(刘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