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者春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全国引起热烈深刻的响应,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人大工作明确了努力的新方向、发力的新空间、助力的新任务。面对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当前国际经济、科技激烈竞争,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胸怀“两个大局”和“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把准职能定位,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立良法,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规制度供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防止一哄而上,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地方人大要结合区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遵循和把握立法规律和重大事项决定规律,深入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和决策,既着力破除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又有效引领和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发挥人大立法和重大事项决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引导推动和规范保障作用。
强监督,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部署安排落实。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地方人大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紧跟地方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安排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优化相关监督项目,推进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各级党委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安排在本地区落细落小、落地见效。
优服务,支持代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长期任务,离不开群策群力。“众智谋事必明,众力举事必成”,各级人大代表是各行各业的优秀分子,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工作的推进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抓手,以代表的广泛参与提升人大工作质效。地方人大要创新举措,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特别是经济、产业和教育、科技一线代表的作用,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共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善调研,提高人大机关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是人大代表中的“代表”,无论是从党政重要领导岗位上转岗而来,还是来自基层、党群和社会组织,都具有丰富深厚的阅历、经验和智慧,是党和国家重要的干部人才资源。要对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组成人员的职责知于心、担于肩、履于行,树立一线的意识,保持一流的状态,聚焦新质生产力的新领域新课题,勤于学习钻研,善于调查研究,实现人代会、常委会会议审查审议高质量,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内容和办理高质量,对地方发展建言献策高质量,更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