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霞?李忠伟
摘要:《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数次误认他人为诸葛亮,这种写法被称为不写之写。诸葛亮出场之前,他人吟唱诸葛亮创作的诗文,对塑造诸葛亮形象有重要作用。刘备为何“三顾茅庐”,可从刘备和诸葛亮双方来探析。“三顾茅庐”研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构建高参与性课堂,有助于展示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育。
关键词:“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人才; 《三国演义》
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既可以从写作手法角度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又可以从刘备“三顾”诸葛亮的角度分析“三顾”的原因和影响,还可以结合课程思政的角度,谈其中蕴含的人才观,各个集团对人心、人才、战略的重视。
一、从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看《三顾茅庐》的写作手法
布置任务,研读《三国演义》第37回。
安排课堂讨论:讨论“三顾茅庐”的写作手法,即反复皴染,于无处写人。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请诸葛亮时只用了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嘉靖本《三国演义》卷八用4则讲,毛评本《三国演义》用3回写“刘玄德三顾草庐”。
教师提出问题:小说《三国演义》为何用较长篇幅写“三顾茅庐”?刘备见诸葛亮前,分别误会了哪些人是诸葛亮?找诸葛亮所写诗词,体会所含情感、所起作用。
刘备见到诸葛亮之前,分别误会了诸葛均、黄承彦、农夫等人。
诸葛均所唱:“凤凰翔于万里兮,非梧不栖。吾困守于一方兮,非主不依。自躬耕于陇亩兮,以待天时。聊寄傲于琴书兮,吟咏乎诗。”诸葛均吟唱的是诸葛亮创作的诗,运用了《庄子·秋水》里惠子恐庄子代相的典故。庄子去见惠子:“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这首诗写凤栖梧桐,不食腐鼠,隐喻诸葛亮是一位高洁隐士,拥有兼济天下苍生的抱负。诸葛亮与荆襄八大家族关系十分密切,想要做官并非难事,但他始终隐居卧龙岗,等待出山时机,等待诚意相邀的当世英雄。
黄承彦唱道:“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想是玉龙斗……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灞桥风雪、诗人蹇驴、梅花凌寒既是自然之物,亦是社会动乱的表征。梅花是诗人高洁品质的象征。诸葛亮化身充满诗意的文人,悲悯天下苍生。
农夫唱道:“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上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者,高眠啸不足。”该诗突出隐士的超逸情怀和独立精神。可见诸葛亮高瞻远瞩,观天下,悯众生。
从他人口中吟唱出诸葛亮的诗歌,造成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独特效果,对诸葛亮形象塑造起到了衬托作用。
讨论后出示材料:
1.毛宗岗评:“玄德望孔明之急,闻水镜而以为孔明,见崔州平而以为孔明,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见诸葛均、黄承彦而又以为孔明,正如永夜望曙者,见灯光而以为曙也,见月光而以为曙也,见星光而以为曙也。……玄德求贤如渴之情,有类此者,孔明即欲不出,安得而不出乎?”
作用:反复皴染。显示刘备求贤若渴,孔明必出。非无用之笔,充满诗情画意与世情雅趣。如同《陌上桑》对罗敷之美的描写,是一种不写之写,突出罗敷美貌。
2.毛宗岗评:“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写其人如闲云、野鹤之不可定,而其人始远;写其人如威凤、祥麟之不易睹,而其人始尊。且孔明虽未得一遇,而见孔明之居,则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极其古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见孔明之丈人,则极其清韵;见孔明之题咏,则极其俊妙。”
作用:贤人不易得,必先尊之、敬之。通过对其师友、家人、家居反复刻画,诸葛亮高超、旷逸、俊妙,丰神俊朗与绝世高才完美统一。丰富了诸葛亮的形象内涵,并非仅仅忠、智,而是充满文人气息的形象。该形象不仅有当世文人的儒雅,还有运筹帷幄的智慧,更有死而后已的忠义。
3.传神阿睹:“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飘飘然当世之神仙也。”纶巾,成为后世儒将标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就用“纶巾”塑造了儒雅的周瑜。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对诸葛亮形象塑造,擅用反复皴染,既突出诸葛亮高洁超逸,又彰显其治国理政才能与三分天下的智慧。
二、从专业素养培养看《三顾茅庐》的思想内涵
组织学生讨论:“刘玄德三顾茅庐”为何要“三顾”?
提示:从刘备和诸葛亮两方面谈论。
(一)刘备为何三顾诸葛亮于草庐
首先,刘备“三顾”印证了诸葛亮的才德。正如徐庶所评:“有经纶济世之才,补完天地之手”,“乃当世之大贤”。水镜先生司马徽也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听闻司马徽举荐,试图寻找卧龙、凤雏二人,也就有了多次误认他人为诸葛亮的情节。其次,徐庶和司马徽对诸葛亮的推荐。这让刘备判定诸葛亮确实是当世贤才。“四海苍生在倒悬,豫州天下谩求贤”,司马徽却在刘备面前多次卖关子。刘备问得愈急,水镜答得愈缓。玄德曰:“卧龙、凤雏何人也?”水镜抚掌大笑曰:“好!好!”深夜有朋友拜访水镜,候至天晓,玄德求见水镜:“昨夜来者是谁?”水镜只说是他朋友。玄德问其姓名,水镜笑曰:“好!好!”玄德再问:“卧龙、凤雏,果系何人?”水镜笑曰:“好!好!”这样限知视角的叙事方式,既为下文设置了悬念,又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刘备未拜见卧龙凤雏之前,心中就已认定二人是经纶济世之才。刘备多次光顾茅庐,体现了他对人才的渴慕,也反映出刘备阵营中经世人才的极度缺乏。再次,刘备等待诸葛亮之时,表现了愈发恭敬的守望。就连关羽都说:“兄之敬贤,如文王谒太公也。”毛评将刘备见诸葛亮比作齐桓公见东郭氏:“五返,然后见焉。”刘备的守望,守出了蜀国的江山,守出了君臣契合的佳话。
(二)诸葛亮为什么让刘备三顾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反复陈说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计划让刘备三顾自己于草庐之中,有其政治考量和人生规划。
一是考验刘备的诚意。“亮久乐耕锄,不能奉承尊命”。诸葛亮无论如何拒绝,都不能阻挡刘备追寻的脚步。这也衬托出诸葛亮的治世之才。刘备一定要等到诸葛亮出山,为自己的江山未来擘画,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在纷争中占据一片江山。有了君主的高度肯定和极度信任,诸葛亮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也为君臣坦诚相待做了铺垫。最终才能实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是诸葛亮自己未来的托付。刘备“献上金帛礼物”,诸葛亮“固辞不受”。诸葛亮是有大志之人,不为眼前小利所动。天下苍生的安危、江山社稷的巩固才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提出“定三分”隆中决策,其未来与刘备集团命运紧密相连。诸葛亮深谙乱世求存之道,对未来深思熟虑,才能做出与刘备集团共命运的决定。
三是为帝王师的抱负。刘备“兴仁义之兵”目的是“拯救天下百姓”“匡扶生灵”,以至于经常“泪沾衣襟袍袖,掩面而哭”,这种真诚打动了诸葛亮,他们具有相同的“仁”,融儒家济世理想与仁爱情怀于一身。“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诸葛亮辅佐刘备,虽鞠躬尽瘁,奈时运不济,诸葛亮难复伟业,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是诸葛亮得明主、不得其时的感慨。司马徽仰天大笑曰:“虽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诸葛亮听说庞统向刘备推荐自己:“作色而言曰:‘汝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拂袖而入。”原文后有小注:“所言享祭之牺牲者,乃郊祀之牛,闲当以草料喂养,以衣绶锦,临期杀之。此言因庶所相轻也。”诸葛亮交代了对未来的预测,此去恐凶多吉少。尽管他对诸葛均临行叮嘱:“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去也。……待吾功成名遂之日,即当归隐于此,以足天年。”功成身退,诸葛亮未能实现。诸葛亮的犹豫,既是他对政治形势的合理评估,又是对自己命运的准确预测。
(三)如何看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
提示学生:可结合《三国演义》整本书,结合看过的三国故事、影视戏曲等来谈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
一是古往今来的君臣关系。纵观历史长河,有的君主能跟臣子共患难,但不能同享乐,如汉高祖刘邦与开国功臣;有的君主不但不能跟臣子同享乐,还对功臣大加杀戮;最理想的君臣关系,莫如周文王和姜子牙、齐桓公和管仲。
二是刘备诸葛亮二人的关系。二人相遇,成就了霸业,这一切都离不开刘备对诸葛亮的充分信任,也离不开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刘备对诸葛亮人格的敬仰、智慧的赞赏、忠贞的颂扬,促成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耿耿。这是一种知己型的君臣关系。
三是刘备诸葛亮二人关系对后世的影响。中国古代士人,一直追求上下契合、和谐信任的君臣关系。“士为知己者死”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认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
《三国志通俗演义》表现了儒家君臣观,寄托了作者明君贤臣、忠君爱国的政治理想。
三、从文化传承弘扬看《三顾茅庐》的人才观
研讨:从“三顾茅庐”看人才观,符合课程思政中“尊重人才”这一理念。
《三国演义》作者通过对历史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作者着眼于人心、人才、战略,凡是这三方面有杰出表现的历史人物,作者都加以开掘和渲染。
《三国演义》中,曹操在《短歌行》中感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欲包举宇内,想让天下英才为我所用。曹操欲成就霸业,人才是其中极为关键的因素。曹操对待关羽,是想表明自己对人才的重视爱护,放走一个关羽,天下还有千百个像关羽这样的人才对自己忠心耿耿。曹操放关羽的过程,也是曹操重视人才形象的建构过程。刘备“三顾茅庐”的过程,也是刘备爱才形象的建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千秋基业,人才为先。要不断发现人才,善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人才动力。我们要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将治国理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将人才强国与尊重人才相统一,重用人才,从而达到得民心得天下、人才兴则国强的境界。
四、从《三顾茅庐》看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建构范式
《三国演义》借史演义,虚实相生。从作品、思想与思政三个角度来解读《三顾茅庐》,为建构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范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一)文本细读与审美鉴赏相结合
《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中,前后用了卷八里的4则;毛评本《三国演义》用了3回的篇幅来写刘备恳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巧妙引用古典诗词,借刘备误认诸葛亮的亲友,为塑造诸葛亮的艺术形象服务,达到了不写之写的艺术魅力。
(二)明君贤臣与知遇之恩传佳话
以古知今,读史有智慧,读史长学问。历史上的明君贤臣,引得后世效仿。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就是明君对贤臣的态度,更是儒家政治理想的体现。这种知遇之恩,成为君臣关系的佳话。若知己般契合,成为历代君臣追求的目标。
(三)得民心得人才得天下成至理
《三顾茅庐》,由刘备对诸葛亮的三顾,想到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扶持。先是得民心,一切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向背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刘备的仁政爱民、以人为本、以德引领,牢牢掌握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这样,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晋)陈寿.三国志(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明)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三国演义会评本(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5]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