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双 张亚萍 李锦颜 白广德
[摘要] 目的 探索BOPPPS+PAD课堂在诊断学理论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学、2018级临床医学、2019级中医学、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共328人,随机将其分为A组(传统教学模式)、B组(BOPPPS教学模式)、C组(PAD课堂教学模式)和D组(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每组各82人。比较各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和教学参与度。结果 四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959,P<0.05),其中D组学生成绩最好。四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908,P<0.001),D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优于A组和C组(P<0.05)。D组和B组学生的参与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D组学生的参与度评分显著高于C组和A组(P<0.05)。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创新力和内驱力等方面均获得较好的评价。结论 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诊断学理论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教师对课堂的把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诊断学;BOPPPS;PAD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R4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4.16.024
诊断学是通过视、触、叩、听四诊方法收集患者的信息,运用科学的诊断思维加以处理,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对疾病的病位、病性、发展趋势、预后进行判断的一门学科[1]。该学科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与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等临床学科联系起来,是医学人才培养中的桥梁学科[2]。诊断学思维和基础是医学生从事临床工作的基本功,其水平高低决定医生的临床水平[3]。不断提高诊断学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4]。为提高诊断学的教学水平和效果,笔者在理论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在诊断学理论教学中引入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严谨的设计和客观的评价方法,分析不同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参与感、获得感,评估教学质量和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学、2018级临床医学、2019级中医学、2019级临床医学的本科生共328人,随机分为A组(传统教学模式)、B组(BOPPPS教学模式)、C组(PAD课堂教学模式)和D组(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每组各82人。
1.2 研究方法
各组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进度均相同。收集各组学生的年龄、性别、课前基础知识得分等基线资料,在教学后通过课堂检测、课后测验、学期测验、知识竞赛、模拟诊疗、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主要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意见和建议等。
1.2.1 传统教学模式 按照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进行教学,无特定的教学模式。
1.2.2 BOPPPS教学模式 以BOPPPS教学为内核,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P1)、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P2)、后测(post-assessment,P3)和总结(summary)6个模块。以诊断学中胸痛章节为例,一个完整的BOPPPS教学流程设计见表1。
1.2.3 PAD课堂教学模式 将每堂课的课时对分,前半部分时间由教师进行讲授,授课方法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后半部分时间为互动环节,学生就该堂课内容进行讨论、分析、演练,教师适时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1.2.4 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 将BOPPPS教学模式和PAD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每堂课程均由教
讨论:顺口溜优化。学生认为原口诀不够押韵,讨论后优化为:胸痛发作都赖谁,胸壁心脏纵隔肺,心梗夹层要当心,炎症肿瘤气胸类
师按照BOPPPS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导入、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5个模块中加入学生参与的讨论、分析、演练等形式的交互式学习,其中以参与式学习模块为主,教学流程设计在表1的基础上增加讨论分析或演练内容,增加内容见表2。
1.3 教学评价
理论成绩:各组在每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均有课堂测验和课后测验,学期末有期末考试,前者构成平时成绩,总分均为100分,最终的理论成绩按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计算。
教学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比较满意和十分满意4个等级。
教学参与度:以0~10分进行数字评分,评分越高参与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人数(百分率)[n(%)]表示,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学生的基线资料比较
四组学生的年龄、性别、课前基础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3。
2.2 四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比较
A、B、C、D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分别为(75.9±4.73)分、(81.76±3.99)分、(79.71±4.87)分、(85.12±4.39)分,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959,P<0.05),其中D组学生成绩最好。
2.3 四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比较
四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908,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D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优于A组和C组(P<0.05),见表4。
2.4 四组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比较
A、B、C、D组学生的教学参与度评分依次为(5.47±1.63)分、(8.09±1.73)分、(7.32±1.47)分、(8.33±1.13)分,D组和B组学生的教学参与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D组学生的教学参与度评分显著高于C组和A组(P<0.05)。
2.5 四组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反馈
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在激发学习兴趣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创新力和内驱力等方面均获得较好的评价,见表5。
3 讨论
诊断学教学内容涵盖面广、教学难度大[3]。提高诊断学的教学水平和效果一直是各大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5-6]。近年来,为提高教学效果,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和临床教学中得以推广应用,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雨课堂、翻转课堂、三明治教学法、对分课堂等[7-9]。
BOPPPS教学模式由北美地区高校教学技能培训机构提出,后传入国内,目前已在生理学、外科学、病理学、护理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收效良好[10-17]。PAD课堂又称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心理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由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3个部分有序结合而成,其核心理念是将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则分配给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演练等形式的交互式学习[18]。PAD课堂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又不过度弱化教师的作用,且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19]。已有相关实践证明其在中医妇科学、组织胚胎学、医学遗传学、中医护理学等课程教学中收效显著[9,20-22]。但如何提高对时间的科学分配及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如何保证围绕授课主题,是PAD课堂面临的挑战[20]。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和PAD课堂的特点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一方面可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精密把控,另一方面可实现对授课内容、主题的高度中心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契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的全过程都以学生为中心,着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包含但不限于讨论、分析、演练等形式的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参与者、讨论者;而且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引发涟漪效应,带动那些不热爱讨论的学生打破思维禁锢,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②以胜任力为导向,着重培养能解决问题的人。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是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标志,摈弃仅仅灌输知识的传统观念,强调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医学知识、医疗技能、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职业素养正是住院医生岗位胜任力的主要内容。诊断学作为重要的桥梁学科,是培养学生胜任力的理想载体。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六大模块有机串联授课内容,由具体的临床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油然而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强大的内驱力,在尝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沟通,搜集信息并进行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岗位胜任力得到加强。③深化医教协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医教协同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是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大胆尝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不断更新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呈现形式、着力思考医学临床思维培养的底层逻辑,并在持续的师生相互反馈中不断优化。故而,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可顺应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综上,BOPPPS+PAD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将来可在更多的医学课程中进行推广、实践和优化,以促进医学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张兰芳, 周金娜. “诊断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初步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49): 72–73.
[2] 肖袁, 罗湘杭, 吴静, 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诊断学在线混合式见习教学实践与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 19(6): 701–704.
[3] 武庆杰, 张蕾, 张晓静. 立德树人背景下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 38(15): 32–34.
[4] 汤景坡. 后MOOC时代思政理论课SPOC教学研究[J]. 福建电脑, 2021, 37(1): 49–51.
[5] 张敏. 浅析模拟问诊在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4): 240–241.
[6] 石运莹, 左川, 万学红, 等.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现状及意见调查情况分析[J]. 华西医学, 2020, 35(6): 705–711.
[7] 李启立, 冷丽梅, 王建磊. 基于“对分易”平台的对分课堂联合CBL和TBL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 38(21): 89–92.
[8] 梁芳芳. “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构建与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 38(18): 94–96.
[9] 杨榆玲, 罗兰, 龙莉, 等. 基于对分课堂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效果评价[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 18(2): 114–117.
[10] 黄卫东, 吴群红, 付文琦, 等. BOPPPS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卫生政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 38(3): 51–53.
[11] 赵志纯, 张世超, 李硕, 等. 基于多学科交叉的BOPPPS教学共同体构建研究与实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 18(24): 29–31.
[12] 罗双, 练祖平, 谢有科, 等. 临床教学中应用改良中英双语教学新模式的教学效果[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23(4): 90–94.
[13] 陶维, 王维. BOPPPS联合PBL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 12(16): 39–41.
[14] 赵红晔, 赵堃, 王月飞, 等. BOPPPS教学模式在生理学MOOC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 38(7): 58–60.
[15] 赵云, 高宏君, 曾晓东, 等. BOPPPS教学模式在外科理论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实施策略[J]. 吉林医学, 2021, 42(1): 255–256, 封3.
[16] 孙玉荣, 王显艳, 韩丽君, 等.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病理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3): 79–80.
[17] 李慧, 党雁, 李云峰, 等. BOPPPS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研究进展[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 26(9): 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