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林璋
【导读】禅宗是直指人心的佛教修行法门,其中“禅”是梵文“禅那”(Dhyāna)的简化。达摩祖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创立禅宗,到六祖慧能时期,禅宗逐渐融入中国文化之中。慧能禅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他的身世,还是在黄梅作偈的经历,这些史料都具有传奇色彩。本文基于历史考证,还原慧能在黄梅得衣钵的历史真相,以学习慧能的人生智慧。慧能之后,无论是怀让还是神会,他们都将禅宗推向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最高点,禅宗的发展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慧能禅师年少时生长在广东岭南地区,家境贫寒,只能以捡拾木柴为生。慧能禅师得到衣钵的历史事件,直到现在也被人们广为流传。不过,大部分人只是把慧能禅师得到衣钵经历当成历史故事,或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没有去理解其中思想。实际上,慧能得法的过程就是开“悟”的过程,开“悟”也就是继承弘忍法师的思想。慧能主张“见性开悟”,悟的本质在自己心性。
一、慧能禅师在黄梅得法的记载
有关慧能禅师的籍贯、父母、人生经历,是否是虚构的人物等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可以了解到慧能少年时期的经历和他在成年后去往黄梅得法的过程。在东山法门开始传播时,慧能禅师还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仅在部分史料中被偶尔提起。慧能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岭南度过,唯一一次出远门就是他到湖北黄梅向弘忍禅师求法。据考证,慧能禅师的名气是在其弟子神会在唐开元年间的滑台大会之后逐渐传开的:“神会在滑台大云寺设无遮大会,攻击神秀门下普寂大师自称七代之谬妄,指出慧能为衣钵真传之六祖,北方人士始知有南宗。”
(一)慧能与母亲告别去往黄梅
根据《坛经》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慧能出生于唐贞观十二年(638年)新州(广东新兴县)夏卢村。在中国古代的知名人物,常有关于其出生时天降异象的传说,这些传说为知名人物传奇的一生增添了神秘色彩,出生时候的异象预示着知名人物与普通人的天生差别。慧能出生时天降祥瑞:“毫光腾空,异香满室。”祥瑞并没有给慧能童年和少年带来好运,慧能三岁时父亲去世,他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着上山砍柴,然后将柴背往城镇售卖,维持生计,生活窘迫使慧能未能读书。有一天,慧能将刚捆扎好的柴背到集市上售卖,不经意听到有人念诵经文:“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上前询问此句出自何处,那人便说:“《金刚经》。”慧能又问这本经文是从哪里得到的?那人说道:“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慧能遂心中开悟,想去往黄梅求得正法。此时,让他最牵挂的问题是母亲该怎么安顿。在不同版本的《坛经》中,记载安顿“母亲”的方式各不相同。部分学者认为慧能是先赡养母亲,等到母亲离世、安葬后才去黄梅求法。宗宝本《坛经》则称:“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慧能,令充老母衣粮。”按宗宝本之说,这是一个巧合,而《祖堂集》认为这个客人名为安道成,是他支持慧能去湖北黄梅求佛法的。当时慧能报云:“缘有老母,家乏欠阙,如何抛母,无人供给?”安道成从兜里递给十两白银,“慧能领得其银,分付安排老母讫,便辞母亲”。
(二)慧能的坠腰石
慧能历尽万难到达黄梅,拜见弘忍法师,关于这一点,众多文献资料的记载基本一致。弘忍禅师问慧能:“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立即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这回答使弘忍心中明白他的衣钵后继有人。慧能的回答符合佛教教义。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观念,说明此时慧能对佛教有基本的认识。弘忍禅师将慧能默默记在心中,让慧能去往碓坊干活。
碓坊就是舂米坊。舂米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一块巨大碓石,上面系着木棒。用脚踩下去,碓石往上抬起,当石头放下这一过程就是舂米。那时慧能禅师身体瘦小,为了舂米,他在腰上系坠腰石。坠腰石在《坛经》的通行本中有所记录,且在宋代以后的文献中越发频繁地出现。关于坠腰石记录有两块,一个在湖北黄梅,另外一个在广东曲江。据金石家叶昌炽的考证,黄梅坠腰石和曲江坠腰石都是宋人所见坠腰石的遗存,两块坠腰石均出自明清时期。
(三)慧能作偈
慧能作偈是《坛经》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慧能与神秀为争夺衣钵相互作偈。许多学者认为慧能不可能与神秀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学习,其次,有众多学者相信慧能作偈是禅宗派系争夺衣钵而编的故事,但这不妨碍慧能与神秀相互作偈的流传,相关偈句至今也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先是神秀作偈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在神秀偈句的基础上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立马凸显出高于神秀偈句的境界。烦恼即灰尘,并不是世界产生烦恼,而是心产生了烦恼。慧能相较于神秀的不同之处,就是强调净心在妄念中。慧能认为,成佛修行并不是克制妄念,而是在妄念中修行成佛。神秀偈句属于“渐悟”,而慧能的偈句是“直指人心”的顿悟法门。20世纪50年代对敦煌本《坛经》以及早期《坛经》版本的研究发现,慧能的偈句有更早的版本。敦博本和旅博本《坛经》中记载,慧能在听到神秀的偈句后,作了两首偈句子:“童子引能至南廊,能即礼拜此偈。为不识字,请一人读。慧能问己,即识大意。慧能亦作一偈。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壁上题著:呈自本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慧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又偈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这与宗宝本还是有所区别的,或许经历了许多人的修改,慧能作偈的故事才呈现出如今模样。
二、慧能禅宗对后世的意义
(一)将禅宗正统思想带到南方
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是与政治紧密相连。在商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集中在中原地带,到封建时期,秦汉、隋唐也都是以北方为政治、经济、文化的聚集地。岭南广州地区历代被认为是蛮夷之地,由于在古代南方多瘴气并且人烟稀少,一般是被贬官员的去处或者是刑徒发配徭役场所。慧能的父亲为北方士人,后来到新州。慧能的母亲则是新州本地之人。慧能幼年丧父,成年卖柴靠维持生计,只是一介文盲樵夫。中原地区将广州土著称为“獦獠”。这种身份正是禅宗所需要的。佛教是讲众生平等,不可轻视任何人,当慧能禅师对答时说“佛性本无南北”,将佛教的教义用得很是巧妙。慧能南渡,将禅宗的真传带到了南方地区,使得岭南的广州、韶关、新兴一带成为顿教的佛教中心。禅宗正统的南移丰富了当地思想文化,而且打破了中国佛教在北方一家独大的局面。
(二)宋代士大夫诗词受到禅宗的影响
熙宁时期,士大夫普遍受到禅宗的影响。据禅宗灯录典籍的记载,许多参禅士人位极人臣(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务),如富弼、文彦博、王安石、吕惠卿等人,北宋中期文坛的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等也对佛禅有所了解。士大夫修禅学佛,他们的相关著作也得到了禅师们的认可。如王安石的《楞严经解》就受到了惠洪的赞赏:“其文简而肆,略诸师之详,而详诸师之略,非识妙者莫能窥也。”苏轼本人喜欢结交佛门人士,对于禅宗的自性有自己的理解,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词风。苏轼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下:“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对佛禅思想的接受,他通过禅宗了解内心,把握世界,打破了诗词之际的隔阂。马祖道一提出“平常心是道”,他觉得修禅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佛印禅师在绍圣二年(1095年)写信给苏轼曰:“(佛法)在行住坐卧处,着衣吃饭处,屙屎撒尿处,没理没会处,死活不得处。”在《跋王氏华严经解》苏轼也提到:“若一念清净,墙壁瓦砾皆说无上法。”因此在苏轼看来,俗与真只是心中一念。这种禅宗思想,能够启发诗人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日常生活,将俚俗纳入诗词之中。
(三)推动王阳明思想的形成
慧能禅师以“自性”境界阐明人人皆可成佛的理念,与孟子提出的“人人皆可为尧舜”很相似。两者都体现了人性平等的思想。悟道体现了禅宗顿教的特色,强调“悟”与“行”的一致性。在慧能禅师的理论基础之上,慧能弟子先后发展出了保唐宗、菏泽宗、石头宗、洪州宗以及“五家七宗”(五家:曹洞宗、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七宗:五家外加黄龙派、杨歧派)等各有特色的禅宗思想。慧能明确指出了禅宗修行关键是“自性”,往后无论禅宗怎么发展,总方向上均没有脱离这个核心思想。王阳明心学,是继承陆九渊相关思想和受到慧能禅宗的启发下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慧能禅宗与王阳明心学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是禅宗对心学的影响关系;二是禅宗与心学的相似关系。王阳明心学发展成为七个学派(江右学派、南中学派、北方学派、闽越学派、楚中学派、浙中学派、泰州学派)。当中属“泰州学派”影响力大,流传时间久。由王阳明心学发展而来的思想分支,既是对王阳明心学的继承发展,而且大多表现出与禅宗顿悟之间的潜在关联。
(四)使中国有了自己的佛教理论
在南北朝时期,天竺佛教兴盛,成为世界佛教理论的输出地,天竺佛教的“中边论”,冲击了中国人认为河南洛阳是天下中心的中心论,拓宽了古代中国人的视野,理解到了不一样的文化内涵,本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众多高僧将中国贬为蛮边,导致中国寺庙中的众多僧人也认为中国是“蛮边”之地,产生了自卑感的消极情绪。因此,东晋时期的中国佛教高僧释道安就提倡中国僧人整体改姓释迦牟尼的释字,以表明“自己”是释迦牟尼的嫡系子孙,用“释”来提高中国僧人的自信心。实际上,“释”并不是释迦牟尼的姓,印度僧人也没有统一姓“释”的规定。此外,高僧法显去天竺取经,但被天竺僧人认为是蛮边之人,法显觉得自己被轻视。在他的团队中,有些中国僧人选择了留在天竺,不回故土。到唐代以后,天竺本土佛教逐渐消失,从玄奘法师担任与外道论战的主力可以看到,天竺佛学已缺少后继者。慧能主张“佛性无东西之别”,释迦牟尼可以在天竺悟道成佛,中国人也可以在东土悟道成佛。《坛经》认为:“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随其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远。”这种思想确立了中国人与印度人在佛性以及悟道成佛的平等地位。慧能禅师肯定众生的佛性,促进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顿悟成佛”简化了成佛的修行方式,让人性与佛性相互融合,迎合了急功近利修佛人的需求。“无休之修”则使佛教活动更加世俗化。慧能禅师突破了传统的佛心论,使佛教修行活动更为快捷。中国佛教有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在唐朝以后,中国成为世界佛教的主要输出地。
三、总结
慧能禅师将禅宗中国化,改变了人们对禅宗的印象,让禅宗思想深入日常之中,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从诗词歌赋到哲学思想,禅宗都占有一席之地,禅宗思想也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重要产物。传统思想驱动着禅宗为中国所用,表明了中国人吸收外来事物,并不断创新,形成适合“自己”的思想体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曼涛. 禅宗史实考辨[M]. 台北: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
[2] 董诰. 全唐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赖永海. 金刚经[M]. 北京:中华书局,2010.
[4] 尚荣,译注. 坛经[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5] 蓝吉富,主编. 禅宗全书·史传部[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6] 郭富纯. 旅顺博物馆藏敦煌本六经坛经[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7] 释惠洪. 林间录[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 苏轼. 苏轼词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9] 孔凡礼. 苏轼年谱[M]. 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 苏轼. 李之亮,笺注. 苏轼文集编年笺注[M]. 成都:巴蜀书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