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4-07-06 12:06王国辉
河南农业·科技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栽种大豆病害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用途,不但可以加工成各种豆制食品,而且可以从大豆中提取豆油,因此,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对我国豆类食品的质量和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大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方式和种植技术也更加科学规范,提高了大豆的产量,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农业发展。

一、大豆种植现状

(一)大豆生产量持续升高,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近年,我国的大豆产量持续增长,但相较于其他主要农作物,其单产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达到1.73亿t,同比增长0.9%。我国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吉林省是大豆的主要产区。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豆的单产水平仍然较低,这表明我国大豆生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加强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大豆的单产水平,还可以优化大豆的品质,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此外,通过研究和实践,还可以发现和解决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大豆生产的可持续性。因此,为了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加强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大豆的单产水平和品质,同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可持续生产。

(二)地域分布不均匀,南方地区发展潜力大

大豆生长发育时的环境温度和降雨量对大豆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各地气温、降水条件对大豆的成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造成大豆的生产量与区域分布不均匀。目前,我国大豆主要生产地区在东北、华北及其西北地区,而南方地区的大豆栽种发展潜力较大,南方地区气候独特、雨量充沛,既适宜早熟杂交大豆的栽种,也适宜套种培养晚熟大豆。因此,提升大豆在南方地区的推广与栽种,有利于扩大大豆的栽种面积。

(三)种植技术有待提高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广泛,但当前种植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1.从土地管理的角度来看,部分地区在种植大豆时仍采用传统的翻耕方式,这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而且容易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浪费。据研究,采用少免耕技术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减少水土流失,从而为大豆生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2.肥料施用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部分农户为了追求高产,过度施用化肥,会导致出现土壤盐碱化、有机质含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不仅可以提高大豆的品质和产量,还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病虫害防治是大豆种植中的一大挑战。随着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大豆病虫害的发生愈发频繁和严重。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由此可见,采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综合措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大豆栽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地施肥不够合理

在种植大豆之前,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土壤肥效和地势地貌等,来选择适合的优良品种。同时,合理整地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一些种植人员在使用耕作工具时存在不当之处,导致大量耕地土壤变薄,引发严重的土壤流失和水土肥效下降的问题。同时,土壤的透气性也受到严重影响,土壤中出现了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都对大豆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在大豆种植过程中,施肥管理也不合理。种植人员往往没有按照科学的施肥比例来进行施肥,而是过度依赖化肥,忽视了农家肥的使用。这种施肥方式导致大豆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不平衡,从而无法保证大豆种植的质量。

(二)重迎茬问题

选择重迎茬栽种大豆不但会导致大豆产量逐渐降低,而且会影响大豆的品质。此外,重迎茬大豆会降低粒质量,增加病害的风险,并显著降低大豆中的人体脂肪含量。大豆重迎茬减产、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根部病害加剧和土壤环境破坏,这干扰了大豆根部的正常生长和营养吸收,导致植株生长逐渐受到限制。

三、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与其他作物对比、大豆更适宜于深松栽种,而且大豆的生长发育状况与其有直接的影响。关于大豆栽种,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土地前茬作物的具体状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大豆开展种植。

(一)土壤层耕地

土壤层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大豆。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土地的耕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大豆的高产量和优质品质,需要精心设计并实施一套科学的大豆种植方案。这无疑给大豆种植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始种植大豆之前,对土壤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了解土壤的肥力、酸碱度、水分含量等关键因素。根据土壤的具体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大豆种植方法,这样才能为大豆的生长创造最佳的土壤环境,进而提高大豆的种植质量,确保产量稳定。这样的细致操作不仅能提高大豆的产量,更能提升其品质,从而增加种植者的收益。

(二)施肥工作

要想确保大豆的生产量,施肥是关键环节。近年,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这主要是土壤腐殖质减少导致的。这个问题会导致土壤板结,对大豆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产量。为了维持大豆的高生产率,必须进行科学的施肥。此外,土壤的翻耕也至关重要,以确保大豆获得充足的营养。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土地的翻整和施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土壤的松软度和肥效的充足直接影响大豆的品质。只有确保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充足,大豆才能健康生长。因此,在种植前,必须精心翻整土地,清理土壤中的石块,并使地表土壤平坦。此外,还需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并根据土壤的具体营养状况科学地配制基肥。为了提高大豆的品质,现在种植大豆时增加了有机肥的施用量。通常每667 m2基肥的施用量为1 t。施肥时,先将一半的化肥施放在种植区域15~20 cm深的土壤中,再将剩余的化肥施在种植区域5~10 cm深的土壤中。通过二次施肥的方式确保化肥效果最佳,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肥效。对于整地工作的标准要求是确保土壤松软,并将黏结在一起的石块充分打碎,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在整地过程中,需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晾晒。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种植区域的土壤中拌入一定量的石灰粉,通过生石灰消除土壤中的有害菌群。每667 m2加入石灰粉80 kg。

(三)选种与处理

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种子的品质至关重要。优质的种子能够促进大豆的生长和发育,而品质差的种子则可能影响大豆的产量。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那些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并定期进行大豆的培育工作。此外,适时更换大豆种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豆的质量和种子的性能。在选择好种子后,我们还需要通过拌种的方式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

1.选种。在对大豆种子进行选择时,要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种子。只有确保种子的质量,才能提高其产量。为了挑选高品质的大豆种子,需要进行严格的挑选。剔除受病害侵蚀的种子和杂种,提高种子的纯净度,以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完善选种工作可以促进大豆的出苗率,进而提升大豆的质量和产量。

2.种子处理。通过增加根瘤的数量,可以有效地解决大豆的病害问题。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种植大豆,可以确保大豆的质量稳步提升,同时,还能提高大豆的整体产量。

3.及时播种。在确保大豆栽种区域的土地翻整、施肥、选种与拌种工作准备就绪后,便可进行播种。播种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播种时间。对于北方地区,大豆的播种工作通常在5月才开始,此时室外的温度应保持在7~9 ℃;而对于南方地区,由于室外温度较高,播种时间较早,通常在2—3月进行,以确保大豆能在7月左右完成播种。当然,具体的播种时间还需根据当年的气候状况来确定。在播种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注意。首先,要确保播种深度适宜,一般为4.5 cm。其次,需要检测土壤的湿度。如果湿度过低,必须进行人工洒水,以提高土壤湿度。最后,为了确保幼苗能均匀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并有良好的光照条件,播种时必须确保种子播撒均匀。在大豆种植中,还需要注意不要连续在同一区域播种大豆。例如,在第一季大豆收获后,不应在此区域内再次种植大豆。因为大豆生长需要吸收土壤中大量的养分,连续播种不利于第二季大豆的生长,不仅会影响生长速度,还会影响大豆的品质。因此,合理轮作是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4.密植。要想提升大豆栽种的产量,必须重视并做好密植作业。在栽种大豆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密植方式,即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种子数量,确保种子的出苗率,有助于提高大豆栽种后的生产效率。为保证密植作业的科学合理性,需要根据栽种地的土壤营养成分、种子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合适的种植密度。在春季栽种大豆时,应在5月中旬进行露地播种。如果播种时间过早,由于温度较低和水分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种子的出芽率。播种过深则可能导致闷芽、烂种等问题。播种时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大豆栽种的生产量和质量。因此,应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在播种时,土壤深度应保持在4 cm左右,以确保大豆苗整齐且健康地生长。对于气温和阳光照射条件较高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选择29 cm×49 cm的行距。在北方地区春季播种时,由于大豆植株高大且稀疏,会生长出大量分枝。因此,行距应保持为39 cm×59 cm。播种时,每穴应播种两粒种子,出苗后选择一株健壮的幼苗保留,其余移除。

5.田间管理工作。大豆成功播种后,就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大豆在生长发育阶段对于土壤层肥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而在发现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营养成分不足时,应开展大豆追肥工作,根据大豆生长发育情况,开展合理的化肥配制。比如,在大豆的苗期阶段,发现小苗生长发育过慢,小苗偏弱,能够追加氮肥,从而确保对大豆小苗氮营养物质的及时填补,确保小苗生长发育。应拔除田间野草,及时发现病害,通过相应的措施,控制病害的发展,确保大豆健康生长发育。

6.补苗与除草。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补苗和除草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提升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和质量。种植人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补苗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并提高大豆的单位产量。此外,还需要重视并做好大豆种植的田间管理工作。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应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避免杂草与大豆争夺养分和水分。在大豆开花前,应彻底清除田间的杂草,以确保大豆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在雨季时,由于田间降雨量增加,需要做好及时的排水工作,以避免出现断垄等问题。

7.防治病虫害。大豆在其生长发育周期中极易受到病害的侵害,常见的病害包括菌核病、灰斑病和蚜虫病等,这些都可能对大豆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大豆种植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并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一旦发现大豆作物出现病害症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以防止病害对大豆作物的损害。

种植人员可以施用农药杀菌剂和杀虫剂等来预防病害。例如,可以施用辛硫酸等化学药物来预防大豆病害,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等,以确保大豆的正常生长。在我国农业领域,大豆种植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尽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但与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农业发展和其他相关方面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提高大豆种植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改进大豆种植方式,可以促进我国大豆产量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可以满足国内对高品质大豆的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应加大对大豆种植技术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更高效的种植技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豆种植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学问。为了实现大豆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并执行每一个种植环节。从土地准备到基肥施放,再到品种选择和播种方式,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此外,精心的田间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大豆生产的优化,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丰富和健康的食材。希望广大农民朋友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王国辉(1978—),男,辽宁凌源人,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种子信息、品种管理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栽种大豆病害
等该拉练时再拉练吧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