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煜琰 刘国庚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要解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则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这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还能够有力推动高等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水平。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的路径,以期为高等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大学生作出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厚重积淀与独特精神标识,其精髓理念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它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其内涵深邃而广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理念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广泛而深刻的领域。
和谐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而“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则强调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中的和谐共生原则,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和平、平衡、包容的深深向往。在道德伦理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诚信、友善和孝道等价值观念。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以及道家提出的清静无为、尊重生命等观念,共同构建了以德治国、以德修身的社会伦理基石,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人格和高尚情操。在艺术美学方面,中国传统绘画、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追求自然、简约且含蓄,注重表达情感和意境,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在社会习俗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丰富多样的节日和传统习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如拜年、赏花、赏月等活动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信仰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社会变迁、科技进步以及治理经验,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参考,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历史和根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伦理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可以为构建现代国家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和节约理念能够为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思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紧密结合,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的新一代青年。
道德教育与人格塑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经数千载历史积淀和智慧凝练的瑰宝,其内核蕴含了丰富而深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如仁爱、礼义、诚信、孝道等。将这些富含人文精神和道德力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高等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上深化对民族传统的理解,更能够在实践中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使这些抽象的道德观念生动化、具体化,从而加强大学生个体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这样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不断吸收和内化这些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出具有高尚品格、坚定信念和良好道德情操的时代新人,使大学生不仅能够坚守个人品行的底线,还能够在未来服务社会、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中展现卓越的精神风貌与担当意识。
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特征。在此大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和强化国家认同感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智慧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不仅彰显了我们党在推进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高度自觉性和创造性,也为我们坚定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路径。
高等教育不仅能够对学生传授中国历史知识,更可以通过解析传统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社会伦理道德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内容,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内在价值和世界意义。这一过程不仅能增进大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深层次认知,更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育创新与实效性提升
当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相结合,不仅是一项必要的举措,更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实践。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将这些文化瑰宝融入教学内容中,能够显著提升课程的内涵质量和教育层次,使原本可能较为抽象的理念和理论知识变得更为具象化、生动化。如通过讲述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事迹、剖析经典文献背后的哲理智慧、欣赏并解读传统艺术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观。这种以历史故事、经典文献及传统艺术为载体的教学方式,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得以借助具体情境和案例得到直观展示,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增强了知识的可接受性。大学生们在接触和学习过程中,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逐步将其内化为自己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一部分,进而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的路径
理念引领
在当前高等教育阶段,我们积极倡导一种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理念强调在追求知识技能提升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以期塑造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历经5000年的悠久岁月积淀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生命线,其深远影响渗透到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性之中,为民族精神的成长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财富,其蕴含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以及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人文精神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扩大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理论知识体系的认知。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同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强化他们对传统文化底蕴的领悟,理解并内化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融入
在构建和完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尤其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独立且核心的教学内容板块进行精心设计和深入拓展。这一策略的核心目标是让当代大学生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地接触并理解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积淀下来的丰富智慧与精神财富,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具体而言,在课程设置上,通过研读源远流长的《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儒家倡导的人伦道德观、社会责任感以及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同时,对道家、法家、墨家等中国传统哲学流派的思想理念也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探讨,让大学生能够从源头上把握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伦理观念演变的历史脉络。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方式显得较为单调,主要是通过理论讲授来传授知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求教师将这些经典名篇中的精华部分及蕴含的哲理深度融入教学,更提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大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如鼓励大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就经典篇章展开深度交流与研讨。
文化建设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尤为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元素巧妙而系统地融入校园景观设计、公共空间布置以及各类日常活动之中。如在设计校园建筑时,可以采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布局校园绿地与休闲区域,雕刻富含寓意的传统吉祥图案装饰建筑立面,以此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审美意蕴。同时,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可以设置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艺术装置、历史长廊或文化墙,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古代先贤的智慧故事、重要历史事件以及民间习俗等,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环境中随时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
为了持续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和传承,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并通过定期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些活动不仅限于专题讲座,还包括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研读与交流的读书会,以及旨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展示诗词歌赋才情的比赛活动。
队伍建设
通过对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分析,可发现一些教师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的现象。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工作。这一举措旨在使教师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5000年文明史中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历史智慧等丰富内容,并能够将这些传统元素与现代教育课程进行有效融合。
首先,通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研讨会以及高级研修班等形式,系统地向教师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阐释力。其次,强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能力培养,鼓励他们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模式,设计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以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时代价值。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进而培育出一批既能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将其成功运用于实践,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团队。
综上所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在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以及增强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展望未来,我们倡导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丰富教育形式,深化教学改革,以更科学、更生动、更贴近时代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努力培养更多兼具深厚文化底蕴和全球视野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