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明确要求“天津要认真总结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实情况,结合形势任务发展变化,谋划实施新的改革举措,切实提升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干什么、怎么干?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视察讲话,为天津在新时代新征程走好改革开放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要求天津统筹抓好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特别要在健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
一、健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着眼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不论是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还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都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照抄,需要依靠改革创新来提供动力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才能有效应对新形势新要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经济体制保障。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展开、系统性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明确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健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动力支持。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天津要在健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就需要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社会信用制度等方面下功夫。既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重点,抓好功能性改革,完善国有经济安全责任、质量结构、资产和企业管理,构建顶层统筹、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国有经济管理体系,切实发挥国有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又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引导民营企业找准市场定位提升发展质量。加强政策协调性,不断深化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科技、人才、金融等各类资源集聚的“两业”融合生态系统,积极参与和引领在研发、物流、金融和信息等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
二、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坚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制度型开放成为当前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点。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制度型开放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既是拓展我国自身发展空间的需要,也是主动作为彰显我国大国担当、为全球经济治理作出贡献的需要。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时代变化和动力变革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天津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牢牢抓住“更高水平”这个关键词,塑造通道型、平台型、制度型、都市型、海洋型开放新优势。高质量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发挥先行先试制度优势,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对标国际先进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着力加强贸易投资领域的监管改革,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数字营商环境便利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和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效,在推动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优势领域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与此同时,“更高水平”与“新”字紧密相连,要抓住“新”字发力,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开放平台创新发展,不断拓展对外开放领域和层次,最大限度聚集全球创新资源,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三、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为其深入推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十年来,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再到“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宏伟蓝图变为实景图。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在经济实力、空间结构优化、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交通一体化及公共服务协同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协同发展合力持续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基本形成。
天津拥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优势,拥有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等产业承载和政策创新优势、产业配套基础优势以及超大城市市场需求优势。十年来,依托临都、近海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天津加快“一基地三区”建设,打通供需堵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成效明显。在这个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对天津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提出了新的要求。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北京和天津作为“双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强调要进一步强化京津联动,全方位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加快实现同城化发展,共同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天津将紧紧围绕自身功能定位,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注重市场化引聚资源要素,发挥京津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优势,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在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领域唱好京津“双城记”,积极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新动力。全力推动各区结合产业定位,加强与央企、央院精准对接,谋划央企与地方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承接优质制造业、科技创新资源、现代服务业企业和项目。全力推进区域合作提质提速提效,深入推动新产城、新商圈、新运河带融通互促,统筹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效贯通区域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供应链。全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天津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
改革开放焕发了团结奋斗的激情,催动了向前奔跑的步伐,虽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新征程上,天津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抓准抓实事关天津长远的大事要事为主攻方向,以破解制约天津发展难题难事为关键任务,以激发激活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动力源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谋划实施一批改革举措,提升“善”的能力、细化“作”的措施、确保“成”的效果,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勇担使命、开拓进取,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创造历史的道路不断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
作者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