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五大道”)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天津特有的复合型、立体式、活化版文化遗存。盘活用好“五大道”红色文化资源,协同推进天津红色文化资源“活态化”保护与“创新性”开发,推动文化创意与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紧密结合、有机互动,不仅会为天津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对健全天津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五大道”红色文化资源盘活利用的三大难点
1.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体系建设未能贯通。一是缺乏系统性管理。“五大道”拥有各式风貌建筑2185幢,聚集吉鸿昌、曾延毅、张自忠、张伯苓等名人旧居115处,但被列入革命文物资源数据库的红色旧址和遗址仅有10处。现存大量历史文化资源因未被列入《天津市红色资源名录(第一批)》而被忽视为一般性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相关管理分工不明、权责不清。二是缺乏学理性挖掘。对在地重要党史人物和重大党史事件背后的红色精神缺乏深入研究阐释,对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等挖掘深度不够,缺乏传承红色精神的精品力作。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匮乏,特别是讲解员理论素养不高。三是缺乏针对性研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多为公益性质,事业单位管理导向明显,存在进入门槛过高、多头管理现象,市场主体对红色文化REQCfQ4gq/ZdGEkgOOGB3Q==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度、参与度不高,难以形成品牌传播效应。
2.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与城市更新改造衔接不紧。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原址开发利用成本较高。现有名人旧居和旧址遗址中,办公、居住占用比例近八成,其中,产权为公产(含企业产)房屋占86.3%、文物保护点占61.9%。大部分建筑空间狭密,设施陈旧,腾退置换成本较高,产权流转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与域内民生需求相悖。“五大道”内常住居民有1.3万人,归属五大道街8个社区管理,红色文化资源民用比例约为60%。现有基础设施存量难以满足居民与资源开发双重叠加要求。
3.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业态转型需求难以契合。一是一般性开发利用模式难以凸显红色文化资源多重价值属性。现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与地区整体规划中的休闲旅游定位相对割裂,服务对象、方式、内容存在场域差异性,经济、社会价值转化存在难度。二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传统融合渠道难以适应新业态融通需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缺乏数智化服务体系,与产业资源对接不足,“红色文化+”场景和产品创意不足,产业横向拓展和产业纵向延伸存在断点、堵点。三是在地文化品牌未能与域外红色文化精品串联呼应。红色文化资源单体规模较小,内容相对单薄,仍处于分散状态,未能与在地其他文化资源、市内整体红色文化资源串联成线,不能支撑起实现产业转化和品牌塑造的需求。
二、盘活用好“五大道”红色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1.加强“五大道”区域内总体规划与整体设计,切实筑牢产业发展基石。一是积极融入城市更新提升行动。探索弹性交通模式,同步推动主街业态提质升级,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探索建立“景区+社区”街区管理标准,同步提高市民舒适度和游客体验感,提升历史城区活力。二是深化红色文化地域特色。整体谋划、统筹实施一批主题鲜明、整合度高、示范性强的红色文化产业项目。例如,盘活民园地下空间,引入红色经典故事沉浸式体验剧场;提升马占山旧居、王光英旧居展陈的“红色浓度”,用年轻态、流行化方式解读历史,使红色档案更加生动鲜活,焕发时代生机。三是强化与京冀红色文化资源的协同联动。发挥三地串联互补优势,推动建立跨区域、跨省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共享机制,打造一批如“赶考之旅”“抗战烽火”“寻迹名人”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线路,不断扩容红色“旅游圈”。
2.统筹红色文化资源有力保护与深度开发,打造更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精品。一是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核心价值。开展红色文化遗存及其人文生态、文化形态普查调研,有序构建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探索推进网络博物馆建设,全方位诠释其内涵特质和时代价值。同时,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标准,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列入精神文明创建和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有效推进红色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推进多元主体共建机制。鼓励公益基金参与红色文化保护,重点补助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维修,激励使用人(产权人)履行保护义务。鼓励利用周边优质公有物业建设红色文创空间等项目,支持红色文旅IP产品的专利、商标、版权注册申请及商品化衍生。三是推进红色文化产业集聚成群。围绕红色文创产品、民宿餐饮、教育研培、节庆活动等产业环节,加速产业链上下游链条互联、标准对接、品牌共建,提升产业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释放对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和倍增作用。
3.一体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与创新管理,持续涵养现代文化产业生态。一是强化基层治理与部门管理衔接。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进一步延伸基层治理“触角”,积极推动“属地管理”与文化治理、政务服务、综合执法相衔接,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治理管理能力。二是完善多元人才支撑体系。充分整合校、地、企资源,引入企业主、专家学者、乡贤能人(如大理道5号项目)指导参与资源保护开发。聚焦产品研发、技术指导、旅游接待与推广等开展专业培训,通过嵌入式精英带动,探索构建“创意—创新—创业”完整链条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拓宽社会资本合作领域。建立重大项目库,推动社会资本与红色旅游重大项目精准对接,围绕红色文创产品、教育研训等方面加强标准对接、品牌共建,探索红色展馆内部餐饮、商品、演艺、服务、住宿接待等特许经营,延伸红色产业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作者均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第13期)学员;李亚静系天津市五大道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逸群系中共天津市委编办登记处一级主任科员
指导教师:杨 童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