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纪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纪律是党的生命线,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旗帜鲜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大的战略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下大气力抓纪律建设,不断完善纪律规矩,充分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彰显出我们党把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我们党肩负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开拓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要通过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全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要抓住学习重点,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上下功夫见成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基础性法规。要通过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纪律规矩,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学习条例内容,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要加强警示教育,运用典型案例和身边人身边事深刻剖析,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真正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纪律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纪律教育、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纪律自觉,始终做到戒尺高悬、警钟长鸣,真正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来源:2024年4月21日 新华网)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成等人认为,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关键是让党纪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需要在思想上统一,更需要在行动上自觉遵守、时时检视,把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印刻于心,真正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行动。把握目标要求,突出学习重点。心中的标尺清晰,行动才能得到校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指引。认真学习《条例》内容,必须发扬“钻”的精神,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遵规守纪牢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将新旧《条例》进行对照学习,明确变更内容,掌握新增条例,进一步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解决好为谁用权、怎样用权的关键问题,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各级党委(党组)要扛起主体责任,切实把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实施好、督促落实好。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以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条例》的主旨要义,加强对《条例》的宣传解读。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发挥领导干部领学促学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聚焦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对象分层分类开展纪律教育,推动纪律教育“精准滴灌”。
(来源:2024年4月24日 《光明日报》)
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增强道德定力
陈睿认为,道德高尚是党员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增强道德定力,自觉抵制错误、腐朽思想侵蚀,保持清正廉洁。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如何应对诸多挑战和各种各样的诱惑,考验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道德定力。道德定力是一种在道德上坚定不移的行为能力,是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的能力,是能够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慎独慎微、心存敬畏的能力,是在面对诱惑或身处困境时依然坚守道德底线的能力。党员干部的道德操守,不是体现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现实中,有的人“道而不得”,虽然谈起道德头头是道,却没有放在心上,没有把道德要求内化为行为准则;有的人“得而不定”,虽然考虑到道德要求,却不是想办法、作决定时的关键因素,“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有的人“定而无力”,真正遇到困难挑战、诱惑考验时,轻易动摇退缩、丧失底线。党员干部要坚决避免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现象,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实践、上升为内在约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把党的初心使命转化为价值标准,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最高追求,在无人时细微处严格自律,在歪风邪气前明辨是非,在诱惑考验中严守规矩,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来源:2024年5月8日 《学习时报》)
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
人民日报评论员陈凌认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学习党纪是领导干部的事,与普通党员关系不大。《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不管党龄多长,不论职务高低,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每个党员都应该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深入领会《条例》的重要内容和着力方向,知边界、明底线,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纪律是一面镜子。经常对照党规党纪,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能够照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我们正衣冠、端品行。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好了、掌握了,自觉遵守了,才能防患于未然。“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内无妄思,方能做到外无妄动。对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才能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与重托。
(来源:2024年5月13日 《人民日报》)
念好党纪学习教育的“常”字诀
魏顺庆认为,将党纪学习教育抓在经常,使之成为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长鸣钟”。党的纪律执行情况,直接影响党的建设效果,必须多念“紧箍咒”、常敲“警示钟”,在常严上见真章求实效。一方面,要强化警示教育,把“看在眼里的教训”转化为“刻在心底的敬畏”。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要充分运用反面案例,创新警示教育方式,丰富载体形式,不断增强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效性。针对不同地域、领域、层级特点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揽镜自照,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引导,破除“学规是为了不违纪,不违纪就不需要学规”的模糊认识。现实中,一些党员违纪,与对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掌握不够、脑子里没有“紧箍咒”不无关系。无数案例证明,党员违法,无不始于违纪。督促党员干部从严从实检身正己,经常用纪律这面镜子正衣冠、端品行,加强自我检视,不断校正坐标,保持纪律定力。将党纪学习教育落在平常,使之成为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的“压舱石”。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必须把遵规守纪与敢作善为统一起来,力戒形式主义,防止学归学、做归做,在实学、实干、实效上下功夫,落在平常、学用结合。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使党员干部成为守纪律、讲规矩的老实人、实干家。
(来源:2024年5月20日 人民网—观点频道)
“三省吾身”学党纪
庞宇静认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同各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都息息相关。学习贵在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对照《条例》“三省吾身”,在反躬自省中,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一问是否本根不摇。学出忠诚,锤炼坚强党性,筑牢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回首奋斗征程,我们党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机勃勃,靠的就是广大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和对初心使命的执着坚守。学习《条例》,就要从字里行间感悟信仰的味道,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二问是否守牢底线。学出敬畏,加强自我约束,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学习《条例》,要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一旦干了不能干的,会受到什么样的处分,从而引起重视、得到警醒。要把《条例》变为约束自己言行的“紧箍咒”,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勿以恶小而为之”。三问是否知行合一。学出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日用而不觉。我们党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要逐章逐条学《条例》,从中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维护”这一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融入思想深处、变为言行准则、始终坚决做到,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来源:2024年5月29日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