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新征程中贡献宁河力量

2024-07-05 00:00:00朱健
求知 2024年6期

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天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天津发展指航定向。如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落实,近期,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天津市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同志。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指导工作,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其中第一个就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宁河区作为“涉农涉生态区”,还拥有天津未来科技城,将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白凤祥: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系统部署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路径,为全市上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明确了“施工图”“任务书”。宁河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把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升链、支柱产业强链、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部件、新食品、新经济“五新”产业,着重打造三个增长极。一是低空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空域资源、丰富存量载体等优势,精准聚焦低空经济技术服务类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未来科技城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推动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天智行(天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生资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落地开工,探索打造低空物流、湿地巡查、消防检查、农药喷施等应用场景,以场景引项目、强产业,推动低空经济成链集群发展。二是新能源装备制造增长极。依托新能源项目迅猛发展之势,提速产业链招商,引进风电机组、光伏组件、氢能存储等装备制造项目,加快推进正泰集团制氢装备、远景集团风电主机、晶源集团光伏焊带、英利集团光伏组件等46家链上企业重点项目开工投产,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三是功能食品增长极。围绕打造京津冀功能食品产业园,坚持外引内育两手发力,一方面鼓励岳川食品、三商食品、齐心食品等本土企业尽快入园,投资一批功能食品生产线,全力保障金世神农米制品精深加工项目顺利开工;另一方面加大精准招商力度,重点围绕“宁河蟹面”,鼓励三商食品与国内产业链龙头企业合作,创新产品制作工艺,全面构建“初级产品+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将“宁河蟹面”推向全国。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中也提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宁河区作为京津唐城市群几何中心,下一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有哪些举措?

白凤祥:改革才有出路、开放才有发展。宁河区坚持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大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制度型开放,构建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一是打通协同发展“效率关”。围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以京冀“飞地”为载体,强化规划对接、政策衔接、交通连接、产业承接,年内落地北京企业项目70个以上,打造一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性项目。重点引进北京京赢科技集团,投资95亿元建设北方国际农产品产业园,并与东疆港保税区、北京新发地市场合作,共建进口食品冷链仓储、加工销售产业链。二是打通产业创新“生态关”。加快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建立健全“亩均论英雄”与“创新论英雄”相结合的项目评价机制,推动嘉禾产业园发展科技服务业,不断提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联动效能。强化“项目+人才”一体引进,与北京大学、北京通州区签订人才引育、成果转化、产业协同协议,积极引入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实验小学等名校资源,推动总投资14.4亿元的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完工,优化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布局,让人才能就近上岗、生活有保障,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支撑。三是打通营商环境“服务关”。深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面推广全程帮办、定制代办、证照联办、分段审批,打造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促进中集集团、中国民航大学宁河校区二期等100余个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推动金轮集团年产20万辆电动自行车项目主体完工、特味浓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调味品项目投产,年内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记者:宁河区有300多年的建城史,积淀了10余种特色文化,孕育了于方舟、于敏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人文气息十分厚重。请您结合宁河区实际,谈一谈未来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宁河区将有哪些亮点行动?

白凤祥:宁河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把文化传承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彰显宁河文化事业新风貌。一是用“老物件”守住根。坚持内涵式发展,以芦台、宁河、丰台、潘庄4大古镇为重点,注重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加强对天尊阁等历史风貌建筑的系统性保护,适当修缮传统民居,合理改善居住环境,尽可能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加大对镇村文脉的发掘保护力度,统筹推进村史镇志、部门志、专业志等编纂工作,重振芦台大集、街镇灯会等民俗文化IP,常态化开展相声、评剧等文艺活动,充分融入互动式场景,让文化传承有载体、有内涵、有新意。二是用“好传统”留住魂。创新开展秉承“三个争先”、践行“宁河三问”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宣传“氢弹之父”于敏、全国“诚信之星”金万昆等宁河名人的先进事迹,扎实开展“宁河精神”大讨论,让宁河人民更加了解宁河过往的光荣传统、发展的奋斗历程、未来的广阔前景,汇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全面实施树立文明新风三年行动,集中整治高价彩礼、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引导全区上下把文明素养融入点滴小事、日常习惯。三是用“新形态”拴住人。结合天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启动建设宁河七里海镇等12个乡村旅游示范片区”要求,坚持市场化方向,纵深推进“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七里海“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七里海国际科考研学基地等“生态+科创”项目,办好七里海半程马拉松、自行车生态巡回赛、轮滑大赛、“村掼”、音乐节等133场七里海文化体育节系列活动,建成开放七星岛湿地风景区,更好地吸引人流、刺激消费。

记者:近年来,宁河区坚持“惠民福区”发展路径,荣获“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在今后工作中,宁河区在民生工作上有哪些新举措?

白凤祥:民生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密切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是2024年机构改革成立了社会工作部,进一步表明党中央对于群众工作的重视。宁河区坚持人民至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是当好群众的“当家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总结推广“见面工作法”“书记来评理”等经验做法,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上门服务、解忧解难,切实把问题隐患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全面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经验做法,鼓励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二是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标准实施“二十项民心工程”,全面打赢年度“六大攻坚战”,用足用好金融工具、社会资本,加快推进麒麟桥、综合农副产品市场等总投资近500亿元的民生项目建设,高标准建成白云酒店、维也纳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重点推进七里海新家园项目搬迁安置,加快完善医疗、教育、商超等配套服务设施,有效保障6000余户群众喜迁新居。三是当好群众的“守护人”。坚持“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持续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建筑施工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管控,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强化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加快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应急物资、应急设施、应急队伍、应急能力储备机制,不断提高安全保障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