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让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呢?焦作市山阳区人民路小学以中医药文化传承为主题,实施课程化实践研究,构建了课程化学习空间,把家校社实践基地、多学科课程融合作为课程化学习的有效载体,引领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医药文化小传人。
课程浸润,传承文化血脉
学校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五育”并举课程体系,融入跨学科课程建设,让学生在丰富的中医药课程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种植中药。百草园是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一个小园区。在这里,劳动课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种植菊花、艾草等中草药。师生挥锹铲土、扶正药苗、填土压实、提水浇灌,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通过中草药种植,学生在劳动中求知、健体、尚美、成长。
诗画中药。在诗词节活动中,学生以诗画中药为主题,诵读元稹的《菊花》、李商隐的《送阿龟归华》等,将诗和画融为一体,在诗画作品中感受中医药文化。
美绘中药。美术课上,学生用菊花、枸杞等中药材,通过拼、贴等方式组合成生动的美术作品。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和家长共同创作中药画的过程中,增进了亲子关系,共同传承中医药文化。学生创作的《李时珍》《杏林春暖》中药画在区艺术节获得了一等奖。
吟唱中药。“黑芝麻、白扁豆、紫苏黄连与青蒿,小茴香、大青叶、半夏三七加八角……”中草药名被旋律串成《本草歌》。孩子们用自己创编的手势舞将音乐和中药知识结合起来,在吟唱和律动中感受中草药的魅力。
强体养生。我们创编了少儿八段锦、太极拳,并将其融入体育大课间,师生同练,强身健体。学校的武术特色大课间多次在区教育系统特色大课间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品味中医药文化,点亮文化自信之灯
2022年,学校被确定为焦作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校。两年来,学校打通家校社企,共同打造中医药文化学习空间,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走进中医院研学。学校与焦作市中医院建立共建机制,组织学生到中医院开展研学活动。学生走进中药房通过摸、看、闻、问等,了解中草药的特性;参观自动化熬药馆,了解中药的熬制过程……
聘请校外辅导员。学校积极挖掘家长资源,聘请学生家长侯医生为中医药文化校外辅导员。侯医生把菊花、陈皮、蒲公英、甘草等中草药的疗效详细讲解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在中医药文化普及活动中了解中医,爱上中医,传承中医。
创建特色班级。学校将二(4)班定为中医药特色班,在家长的支持下,建立“百草家园”体验区,将中草药融入班级文化,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闻中药、看中药、讲中药……
丰富中医药活动,厚植传统文化之根
神农剧场讲中医。神农辨药尝百草的故事广为流传。学校专门开设了神农小剧场,组织学生演绎“起死回生”“讳疾忌医”“对症下药”等中医成语故事,使学生在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培养艺术素养,弘扬治病救人、医者仁心的优秀品质。
养生饮食品中药。学校将中医药文化与家务劳动相结合,设计了“双休日,我当家”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将中药材融入日常饮食。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做山药炖排骨、泡菊花茶等,既了解了中草药的特性,还树立了健康生活理念。
心有榜样画中医。学校开展中医榜样卡制作活动。孩子们把张仲景、李时珍等作为榜样,在寻榜样、画榜样活动中了解中医的伟大成就,争做中医药小传人。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校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医药文化课程化推进模式,不仅促进了教师中医药文化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还激发了学生爱中医、讲中医、传中医的热情。
(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