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4S落地指南”助力企业实现目标

2024-07-05 15:23李蓉平唐春祥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8期
关键词:理念建设文化

李蓉平 唐春祥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然而,许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面临理念模糊、落地不实、缺乏有效评估等问题,导致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文章基于“文化建设4S落地指南”,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建议,通过文化可视化深入人心,理念研讨深化认知,行为规范促进转化,团队协作共创价值。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员工潜能、塑造品牌形象、促进创新发展、培养员工忠诚度,赋能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这一思路顺应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关键词:4S;企业文化建设;文化落地;高质量发展;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主题。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领导者的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亟须探索符合自身特点、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建设策略。

一、企业文化价值

(一)塑造企业形象,传递品牌价值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塑造企业形象、传递品牌价值的关键要素。它不仅是企业内部凝聚人心、激励士气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对外展示自我、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窗口。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明确的文化定位和有力的文化宣传,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鲜明的企业文化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内在基础。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等核心文化要素,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进而决定了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一个以诚信为本、以客户为尊的企业,自然而然地会传递出专业、可靠、有温度的正面形象。反之,如果企业文化浮躁、价值观扭曲,也难免会在公众心中留下负面印象。可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良好企业形象的根基所在,唯有从文化入手,才能真正塑造出鲜明而持久的企业形象。

有力的文化宣传是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再好的企业文化,如果缺乏宣传,也难以为外界所感知。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将企业文化展示在公众面前。可以通过企业官网、宣传手册系统阐述企业的文化理念;可以通过企业宣传片、形象大使生动呈现企业的文化风采;也可以通过社会公益、体育赞助等方式彰显企业的文化担当。总之要让企业文化“动”起来、“活”起来,用生动鲜活的方式吸引公众眼球,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无形价值。当企业形象深入人心时,消费者自然会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信赖和好感,从而带来更多的品牌溢价和市场机遇。同时,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赢得合作伙伴,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反过来,企业的发展壮大又会进一步巩固企业形象,形成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法宝。

(二)凝聚团队力量,提升员工归属感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凝聚团队力量、提升员工归属感的关键要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使员工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共同奋斗。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出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当企业倡导“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价值理念时,员工们自然会摒弃个人主义,树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意识。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员工们会自觉地加强沟通协作,互相支持配合,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这种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也让员工们感受到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积极正面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企业的愿景和使命与员工个人价值观产生强烈共鸣时,员工就会将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高度统一起来。他们会自觉地将企业利益放在首位,勇于承担责任,甘于奉献付出。这种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能够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他们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人性化关怀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企业真正将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资源,关心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时,员工们就会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培训进修、职业规划等成长机会,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可以通过组织团建活动、文体比赛等,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还可以适时提供关怀帮助,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人文关怀。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员工们会对企业产生高度认同,视企业为自己的“第二个家”,从而更加忠诚地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才智。

(三)引领发展方向,助力企业长远规划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引领企业发展方向、助力企业长远规划的指路明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唯有以明确的文化理念为指引,企业才能始终保持清晰的头脑和坚定的步伐,在正确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定盘星”。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等核心文化要素犹如一座灯塔,指明了企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当企业面临重大抉择时,文化理念可以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企业做出正确选择。比如,一家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就会更加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而一以“客户至上”为宗旨的企业,则会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在服务质量上精益求精。可见,明确的文化理念能够为企业发展规划提供方向指引,确保企业不偏离正确航向。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当企业上下对文化理念达成高度共识时,全体员工就会形成统一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大家会自觉地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长远规划相结合,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这种团结一致的力量,能够让企业发展规划更加高效地落地执行,化愿景为现实。反之,如果企业内部文化理念不统一、发展方向不一致,就难免会出现内耗和掣肘,影响长远目标的实现。

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基业长青。那些经久不衰的百年老店,无一不是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价值主张,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或专注品质、坚持匠心,或诚信经营、服务社会,这些深入人心的文化理念,已然成为企业的金字招牌和竞争壁垒。可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所在,唯有厚植文化沃土,才能开创企业的美好未来。

二、基于文化建设4S指南分析企业文化现状

(一)文化理念模糊,缺乏明确指导

文化理念模糊的原因可能在于企业领导者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企业管理者过于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化建设的长远价值,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凝练企业的核心理念。还有一些领导者虽然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但缺乏系统的文化管理知识,无法准确提炼和阐释企业的文化内涵。在缺乏领导重视和专业指导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可能变得模糊散漫,失去明确的方向和号召力。

文化理念模糊也可能源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调整和人员变动。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经营重心和战略方向都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文化理念,就会出现文化与战略脱节的问题。同时,企业的快速扩张也可能带来大量新员工,他们与老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差异,导致文化传承和执行的偏差。如果不能及时统一文化认知,企业文化就会逐渐变得模糊,丧失原有的凝聚力。

文化理念模糊还可能因为企业在制定文化口号时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些企业热衷于提炼高大上的文化口号,却没有考虑这些口号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空洞的文化口号不仅无法引导员工行为,反而会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疑惑和不信任。久而久之,企业文化就会沦为一纸空文,失去实质意义。

(二)文化落地不实,形式主义严重

文化落地不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领导层对文化建设的态度不够端正。一些领导者虽然口头上重视文化,但实际行动中却缺乏真正的投入和践行。他们可能只是为了追赶管理潮流或应付外部检查,而急于制定一些表面化的文化方案,没有真正理解文化建设的内在意义,也缺乏长期坚持的决心。在领导层“重形式、轻实质”的态度影响下,企业上下自然也难以形成重视文化、践行文化的良好氛围。

文化落地不实也与企业缺乏健全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机制有关。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企业在制度层面予以保障和推动。然而,许多企业在大张旗鼓地提出文化口号后,却没有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没有形成“软硬兼施”的文化落地方案。在缺乏制度约束和机制保障的情况下,再好的文化理念也难以真正扎根企业、指导实践,最终难免流于形式。

文化落地不实还可能源于企业在文化宣贯和培训中存在偏差。一些企业在推行文化理念时,过于依赖口号标语和宣传海报等形式化的手段,却忽视了员工的真正理解和认同。表面上看,企业上下都在讲文化、学文化,但实际上可能只是在机械地重复一些空洞的词句,并没有真正理解文化的精髓,更谈不上自觉践行。这种“喊口号、走过场”的做法,无疑加剧了文化落地的形式主义倾向。

(三)缺乏有效评估,文化效果难衡量

文化评估机制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化建设本身的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文化建设的效果往往是潜移默化、难以量化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是一个长期渗透的过程,其结果可能在员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有所体现,但却难以用具体的数据和指标来衡量。这种效果的“软性”和“隐性”,加大了文化评估的难度,导致许多企业在制定评估机制时缺乏明确的思路和方法。

缺乏文化评估的专业人才和工具,也是导致评估机制缺失的重要原因。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组织行为学专家来规划和实施。然而,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传统的招聘、培训、绩效等方面,缺乏专门的文化管理人才。同时,文化评估也需要借助专业的测评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但许多企业尚未引入或开发出成熟的文化评估工具。在人才和工具都不到位的情况下,文化评估自然难以有效开展。

一些企业管理者对文化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是导致评估机制缺失的原因之一。在快节奏的商业竞争中,一些管理者更关注短期的经营业绩,而忽视了文化建设的长期价值。他们可能认为文化评估是一项耗时耗力、见效慢的工作,与企业的当务之急无关,因而不愿在这方面投入过多资源。在管理者的战略视野和资源配置中,文化评估往往被放到次要位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评估机制缺失的局面。

三、基于文化建设4s指南发展企业文化路径要点分析

(一)上眼——文化可视,深入人心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上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强调通过视觉呈现的方式,让企业文化变得可视化、具象化,从而深入员工的心灵,引导员工的行为。文化墙、标语等就是“上眼”的重要载体,它们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向员工传递文化理念,使文化建设更加立体和深入。

文化墙是企业文化“上眼”的重要阵地。一面设计精美、内容丰富的文化墙,能够充分展示企业的历史沿革、发展愿景、核心价值观等文化要素。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每次路过文化墙都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久而久之,文化墙所传递的理念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特别是一些创意独特、视觉冲击力强的文化墙,更能给员工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企业文化的亮丽名片。

标语口号是企业文化“上眼”的另一利器。一句朗朗上口、意味深长的文化标语,能够浓缩和提炼企业文化的精髓,给员工以强烈的感召力。当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以标语的形式出现在办公室、车间、会议室等场所时,员工就能时时感受到文化的存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文化理念,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除了文化墙和标语,企业还可以利用更多视觉元素来实现文化“上眼”。如在企业的产品包装、宣传册、官网设计等方面融入企业文化元素,使文化渗透到企业对外展示的方方面面。又如在办公环境中融入企业特色的色彩、图案,营造与企业文化相得益彰的氛围。这些视觉化的文化表达,能够从多个角度感染和影响员工,使文化建设更加立体和全面。

(二)上脑——理念研讨,深化认知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上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强调通过理念研讨和培训活动,帮助员工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只有员工真正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才能自觉地将文化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中,推动企业文化从口号走向行动。

定期开展文化研讨是“上脑”的重要方式。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员工座谈会、主题讨论等形式,鼓励员工畅所欲言,交流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在研讨过程中,员工不仅能够加深对文化内涵的认知,也能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思考文化落地的路径和方法。通过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员工对文化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和全面,进而形成更强的文化认同感和践行动力。

开展文化培训是“上脑”的另一利器。企业可以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员工,设计有针对性的文化培训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员工将文化理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对新员工,更要进行系统的文化入职培训,帮助其尽快了解和融入企业文化。通过培训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提高员工学习文化的兴趣和主动性,使文化理念真正入脑入心。

领导者的言传身教在“上脑”中发挥关键作用。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缔造者和践行者,其言行对员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和研讨文化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率先垂范,用行动诠释文化的真谛。当员工看到领导者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和自觉践行时,也会更加认真地对待文化学习,并以领导者为榜样,努力将文化落实到工作中去。

(三)上心——行为转化,规范自我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上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强调引导员工将文化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并通过行为规范和考核机制,推动文化在员工日常工作中的落地生根。只有文化从“心”入手,内化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理念的行为转化是“上心”的核心所在。再好的文化理念,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没有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文化理念的行为转化,引导员工将文化内化为行动指南。一方面,要帮助员工深刻理解文化理念的实践意义,鼓励员工结合岗位实际,思考如何将文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另一方面,要树立文化践行的标杆和榜样,通过先进事迹的宣传和表彰,激发员工的行为自觉,营造人人践行文化的良好氛围。

制定行为规范是推动文化“上心”的重要抓手。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在员工行为层面的具体体现,是指引员工行为选择的风向标。企业要根据自身文化理念,制定明确、具体的行为规范,对员工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进行细化和量化。这些行为规范要涵盖员工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服务标准、质量要求、协作准则等,使员工对文化践行有明确的行动指南。同时,行为规范的制定要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其可操作性和接受度,让员工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践行。

绩效考核是强化文化“上心”的有力保障。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对引导员工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将文化践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有效传递企业对文化落地的重视,激励员工自觉将文化落实到工作中。考核指标的设置要与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相呼应,重点考察员工在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同时,考核结果要与员工的职业发展、薪酬福利等挂钩,形成践行文化的正向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上手——团队协作,共创价值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上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强调鼓励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文化理念,通过团队协作和共同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只有文化在员工的实际行动中得以践行,在团队的协同努力中得以彰显,才能真正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前行。

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文化是“上手”的核心所在。文化理念只有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得以落实和体现,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要营造鼓励实践、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将文化理念与岗位职责紧密结合。要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和流程,为员工践行文化提供制度保障和平台支持。同时,要注重实践过程中的总结和提炼,鼓励员工及时分享文化实践的心得体会,推动文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团队协作是践行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的真正力量,在于能够凝聚员工力量,激发团队协作。因此,在推动文化“上手”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团队协作的作用。一方面,要在文化理念中突出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倡导员工之间的沟通协调、互帮互助,形成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团队氛围。另一方面,要完善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通过团队目标、团队绩效等方式,引导员工自觉践行协作文化,在团队合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共创价值是践行文化的落脚点。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为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在推动文化“上手”的过程中,要引导员工树立价值创造的意识,将个人努力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要鼓励员工在文化实践中勇于创新,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要建立科学的价值分配机制,让员工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形成践行文化、创造价值的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上下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地推进。本文基于“文化建设4S落地指南”,从文化可视化、理念研讨、行为规范、团队协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策略,旨在帮助企业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员工潜能,塑造品牌形象,促进创新发展,培养员工忠诚度,最终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企业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只有将先进文化理念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建设路径,才能真正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新时代的发展大潮中,让我们以文化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奋斗者的姿态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企业力量。

参考文献:

[1]伍绍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探究[J].商场现代化,2024(08):79-81.

[2]黄薇.数智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策略研究[N].河南经济报,2024-03-16(011).

[3]郑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上海企业,2024(03):77-79.

[4]韩楚楚.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现代商业,2024(05):51-54.

[5]陈黔波.企业文化:内涵、重要性与建设思路探析[J].市场周刊,2024,37(07):47-50.

(作者单位:巨星农牧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理念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