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荣华
摘 要: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应用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驾驶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育环境下的思政教育需求,结合城轨交通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课程改革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做法和思考,对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 城轨车辆驾驶 专业课 课程改革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引入思想道德的培养,通过一种隐性的教育方式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思想先进、素质过硬的优秀技能型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
近年来,全球政治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美国实力相对衰落的同时,我国、俄罗斯和印度等新兴国家逐渐崛起,这一变化使得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更加均衡,也引发了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在这种背景下,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共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2-3]。思政教育作为育人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作为培养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列车司机的重要课程,为深化专业课程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该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课程,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真正贯彻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技术人才保障和支持。
1 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
1.1 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要求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城轨专业人才需求大,因此,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大量德技并修的城轨交通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深刻领悟高等职业教育“育人”的本质,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驾驶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注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电客车司机不但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还应具备不断学习与遵守规则的素养。因此,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这门课程的专业特色体现在其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课程内容涵盖了城轨车辆的结构与性能、驾驶技术与操作规程、安全运行与应急处置等方面,紧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实际需求和技术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包括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1.2 科学设计课程模式,便于实施课程思政
本课程采取“ 三大教学主题切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1.2.1 三大教学主题切入
从整备作业切入,从正线载客作业切入,从行车故障处理切入。
1.2.2 先进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融合信息化教学和模拟驾驶系统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程成为一门科普化、实用化的精品课程。结合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采用讲授、讨论、实践操作、模拟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1.2.3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在课程现有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对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接受。主要教学活动有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城轨车辆驾驶技术、应急处理原则和方法等。采用演示、示范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各项知识。2)实践操作:安排实地考察或模拟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城轨车辆的驾驶和应急处理过程,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模拟驾驶舱、应急演练场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3)案例分析:选取真实案例,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能力。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就特定主题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5)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相关项目实践活动,如参观城轨车辆驾驶控制室、参与应急演练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实际工作环境,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6)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或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就特定主题进行讲解和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对城轨车辆驾驶和应急处理领域的了解。
1.3 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课程思政的设计案例
课程中培植与践行工匠精神设计案例如表1所示。
1.3.1 案例背景
在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课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1.3.2 案例内容
学生在课程中参与模拟驾驶操作,在模拟的真实驾驶舱中学习和实践驾驶技术,注重细节和技术要求,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安排学生参与应急处理演练,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学生需要迅速反应、冷静应对,体现出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城轨车辆的实地考察,了解实际运行情况和工作环境,感受行业氛围,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1.3.3 案例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强调工匠精神中的匠心、匠艺和匠人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卓越;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行车故障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强调集体荣誉和共同发展。
1.3.4 案例实施:
由专业教师组织实施,利用模拟驾驶器、应急演练场等设施进行实践活动。在系统分析城轨车辆驾驶岗位技能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和实际岗位要求相结合,科学选取教学内容和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参与度。
1.3.5 案例效果
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了工匠精神,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学生在应急处理演练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实践锻炼和成长。学生对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通过以上设计的案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2 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2.1 思政教育与课程的结合点
本课程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深度挖掘提炼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主要有:
(1)城轨列车司机必备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勤奋的工作作风,积极向上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2)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热爱祖国、科技报国等思政教育元素。
(3)技能实践中所蕴含的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教育。
深挖本课程思政元素,使其与教学大纲的知识点相对应,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准确定位课程思政映射点,将专业知识点的“经”与思政育人元素的“纬”深度融合,从而形成课堂教学案例库[4-6]。
2.2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有效途径
针对本课程特点和“三全育人”的整体要求,打破原有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安排了延伸课堂教育,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2.2.1 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可利用新闻联播、“工匠”走进课堂等丰富本课程的教学手段。
2.2.2 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得到不断强化
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和实践操作等对专业知识进行理解,增强自身对城轨列车司机这一职业的认同,促进学生爱岗敬业素养的养成。
2.2.3 加强自身学习
思政能否真正融入教学过程,教师是关键。只有教师自己做到思政内容入脑入心,才能在教学中将看似随意的将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融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3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主要教学手段
2.3.1 课前新闻播报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与城轨列车司机相关的充满正能量时事热点,通过播报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相关的新闻实施课前5分钟课程思政教育。
2.3.2 多媒体视频教学
选取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教育视频,如《伟大工程》,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最新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
2.3.3 案例教学
通过聘请地铁运营公司乘务中心的工程师、司机长作为校外兼职教师,让其走进课堂,参与课程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更好掌握本课程知识,还能感受榜样的力量,感受一线工程师们的工匠精神,提升专业认同感。
2.3.4 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利用模拟驾驶系统设备开展实训课程,不但培养学生驾驶与应急处理的能力,还可提升学生利用所学服务社会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2.3.5 头脑风暴
以小组为单位,对国内外城轨车辆应用技术专业相关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并就此进行讨论,通过对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进行充分了解,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课程思政的改革成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政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对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有效实施途径的探索,课程教学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地融入了课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等。具体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
通过思政教育,学生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和提升,增强了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观念,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3.2 学习动机的提升
思政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投入度,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成绩。
3.3 综合素质的提升
思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升,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4 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思政教育强调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作为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责任,增强了对职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愿意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做出贡献。
3.5 课程质量的提升
思政教育的融入提升了课程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以上改革成效的体现,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课程思政的改革成效是全方位的,教育目标得到了有效实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支持,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城轨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课程实践性极强,通过参观、体验、讲座与操作等方式完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该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之魂,通过课程思政教育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生能力的培养、世界观的塑造和工匠精神的培植。作为教育主题的教师还应该在总结、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积极探索,钻研和改进育人体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可靠接班人[2,7]。
基金项目: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城市车辆驾驶与应急处理”(项目号:JX2169)。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2]毕晶.构建“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以《经济学》课程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2):57-60+71.
[3]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4]王小红,张弘,张勇.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35(2):75-85.
[5]陈丽英.会计学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元素——以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精品改革领航课程)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0(9):52-55.
[6]张伟,常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价值导向,评价原则及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23(11):38-43.
[7]高芬.高校教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J].教育研究,2024,7(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