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大约发生150万起髋部骨折。临床上髋骨骨折的病死率非常高,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高达8.4%~36%。其中老年人髋骨骨折多见,且由于各种原因,病死率远比年轻人高。术后并发症是导致髋骨骨折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其中术后坠积性肺炎是髋骨骨折患者最常见和最重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
坠积性肺炎是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多因骨折、脑卒中、脑损伤等原因需要长期卧床。其是由于患者呼吸道清除功能减弱,导致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难以咳出,蓄积在肺部而诱发的肺部感染。
年龄因素 老年人是坠积性肺炎发病率最高的人群。老年人因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衰退,咳嗽无力,气管顺应性下降,导致呼吸道内的痰液不易咳出,随重力流向肺底部,形成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 患者因各类原发疾病需要长期卧床,日常活动受到限制,胸廓活动度降低且血流速度减慢。由于重力及体位因素,双肺野后部长期处于充血、瘀血、水肿状态而引发炎性反应,进而诱发坠积性肺炎。有研究指出,长期卧床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与卧床时间呈正比。
原发疾病 患者昏迷、颅脑损伤等,易出现咳嗽反射减弱及吞咽障碍,口腔内分泌物容易误吸进入气道,致使细菌入侵肺部,引起坠积性肺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肋间肌、呼吸肌麻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胸式呼吸,造成呼吸困难、呼吸变浅,加重气道分泌物在肺底的蓄积,引起坠积性肺炎。此外,老年人群钙质流失,引起骨质疏松,发生骨折致使长期卧床,是坠积性肺炎发生的重要原因。
手术切口疼痛 外科尤其是心胸外科及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术中使用气管插管,术后转送至ICU继续监护治疗。在患者复苏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后,由于手术切口疼痛的限制,常不敢用力咳嗽排痰,导致痰液淤积肺底,引起坠积性肺炎。
口腔清洁程度 部分手术后的患者及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及经口进食能力,难以自行完成口腔清洁,或是通过食物咀嚼吞咽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导致细菌残留于口腔内并繁殖;残留的细菌随着口腔分泌液移行至下呼吸道,可导致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和咳痰为主,尤以咳痰不利、痰液黏稠为其主要特点。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导致脓毒血症、败血症等,甚至威胁患者生命。临床实践中即使给予标准治疗和严密监测,坠积性肺炎患者仍有较高的病死率和不理想的结局。临床统计数据显示,约14%伴有坠积性肺炎的髋骨骨折患者会在30天内死亡。相比之下,没有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死亡率只有1.7%。
坠积性肺炎是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长期卧床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原因主要包括:①长期卧床导致痰液积聚于肺深部,很难咳出,在肺内成为细菌或病毒的良好培养基,使肺部炎症加剧;②老年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降低,呼吸肌的活动受限,不能自主排痰,加重了肺内分泌物的积聚;③髋骨骨折使机体的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抵抗细菌或病毒感染能力下降;④骨折处疼痛,患者不敢轻易咳嗽排痰,导致痰液淤积肺底,引起坠积性肺炎。
坠积性肺炎临床治疗比较困难,如控制不好,可引起败血症、毒血症、呼吸窘迫;还可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心脏负担,患者病死率较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积极干预,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
积极治疗原发病 大部分坠积性肺炎属于并发症,常继发于脑卒中、骨折、昏迷等疾病。临床应尽早对原发病展开积极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尽快恢复意识和自主活动的能力,缩短卧床的时间。
早期预防性护理 针对坠积性肺炎的发病因素,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①变换体位:骨折术后需要长期被动卧床患者,由于长期保持仰卧位,肺长期处于较低位置,呼吸肌机能下降,肺内分泌物不易咳出肺部,积聚在肺底部,形成坠积性肺炎;需要告知患者每1~2小时更换体位,增加胸腔容积和降低肺组织的压力,有利于进行肺的扩张运动,增加肺泡气体交换量。②叩背咳痰:叩背有助于患者将肺深部的痰液有效咳出,防止痰液淤积。③吸痰:对昏迷或者自主咳痰功能受限的患者,定时吸痰可以有效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病风险;若卧床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需及早对其采取留置胃管或鼻饲等措施,防止因为进食引发的误吸或呛咳,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病风险。④保持口腔健康可以预防坠积性肺炎:骨折患者术后由于需要长期卧床,口腔中的常驻菌是坠积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不卫生的口腔环境会增加坠积性肺炎的风险;通过口腔卫生管理,包括口腔保湿和舌头、上颚的机械清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负荷,改善进食功能,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风险。⑤湿化气道: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能保持气道内的温湿度,维持气道纤毛运动,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⑥健康宣教:对清醒且能配合的患者,可对患者进行预防坠积性肺炎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患者了解坠积性肺炎的危害及各项护理措施的目的,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士进行各项预防护理措施;护士与患者的真诚沟通还能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患者进行早期床旁康复活动,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
药物治疗 ①常规护理措施对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时,通常需要通过药物进行干预。多数坠积性肺炎属于混合细菌感染,对病程较轻的患者可以经验性用药;而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可根据痰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②用雾化吸入方式给予化痰药、抗感染药、激素等其他必要的药物,能够使药物进入肺深部吸收,到达支气管和细小肺泡组织,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痰液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泡通气功能和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坠积性肺炎的相关症状或避免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