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静
【关键词】中法关系 中法精神 中欧关系 元首外交
60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打破冷战坚冰、跨越阵营鸿沟,架起了中法友谊的桥梁,打开了中西方交往合作大门。60年来,中法关系在“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建交精神指引下,[1]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的第三次法国之行,不仅体现了对两国友谊的珍视,更是对新时代中法关系的全面深化和拓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法关系也受到美国对华战略遏制、欧洲地缘政治局势变化、法国政治格局调整等因素影响。鉴此,中法两国需聚焦共同利益、携手合作,在政治上求同存异、巩固双边关系,在经济上拓展领域、挖掘潜力,在人文交流上“双向奔赴”、实现“民心联通”,在全球治理上凝聚更大共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多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回首过去60年,自建交以来,中法两国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着眼,为中法关系擘画“做真诚的朋友、共赢的伙伴”的蓝图,留下“尼斯夜谈”“豫园偕行”等外交佳话,[2]以元首外交引领中法友好根基持续加深、中法关系迸发生机,铸就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互利共赢、协同前行的双边关系典范。
一是以元首外交引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2013年以来,中法两国元首通过互访、在重要多边场合举行双边会晤、视频会晤、通话、互致信函等方式频繁互动。2014年,在中法两国庆祝建交5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法国。2015年,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时,中法两国发布了《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多边谈判,为这一协定最终达成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马克龙就任法国总统后首次访华,并于次年来华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开启了中法关系的新篇章。此访期间,中法两国元首就打造更加牢固、更富活力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双方还发表了《关于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2022年,马克龙以视频方式出席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并作为主宾国领导人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发表视频致辞。2023年,马克龙再次访华,两国元首在保持双边关系稳定,坚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全面重启人文交流,相互支持、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并推动两国在农业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续发展、文化等领域合作进一步深化。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习近平主席应邀第三次出访法国,双方一致认为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弘扬中法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开启中法关系新征程。
2024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新华社图片)
二是建立和完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三大支柱性合作机制。2001年中法开启战略对话机制,通过定期举行高层对话、交流军事信息、探讨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等方式,增进双方了解和信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2013年11月,两国举办首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并发表联合声明,至今共举办9次,共同构建起两国活跃平衡、互利共赢的经济和财金关系。2014年,两国元首宣布建立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以深化两国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旅游和地方合作等八大领域的合作,为中法关系发展奠定深厚的民意基础,也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和谐共处积累了有益经验。由此,中法关系三大支柱性合作机制,即战略对话、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和高级别人文交流正式形成,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不断推动中法关系迈向新高度。
三是形成了底子厚、领域广、潜力大的经贸合作大格局。60年来,中法双边贸易额增长近800倍,2023年达到789亿美元,两国双向投资额累计超260亿美元,有2000多家法国企业在华经营,所涉领域涵盖电力、汽车、通信、化工、医药等。[3]在全球经济面临日益加剧的不稳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双重挑战下,中法双边贸易往来依然稳健。2024年第一季度,两国贸易额已超180亿美元,同比增长2.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目前,法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中国是法国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这进一步彰显了中法经贸合作在两国关系中的“压舱石”作用。
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受美国不断调整其对华战略、欧洲及中东地缘政治形势日趋紧张、法国政治格局持续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中法关系也随之不断调整。
美国是法国最重要的盟友之一,两国都是北约成员国,始终保持着既合作又竞争的状态。近年来,美国持续强化对华战略遏制,裹挟盟友搞阵营对抗,不断破坏国际规则,搅乱全球治理秩序,给中法关系造成诸多困扰。
一是美国大搞意识形态武器化以维持霸权。随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美国对维持其“一超独霸”地位日益感到力不从心,采取包括意识形态武器化在内的各种招数,试图维持自身霸权地位。2021年以来,美国打着构建“民主联盟”旗号连续举办三届所谓“民主峰会”,炮制“反对威权主义”“保护新疆人权”等议题,企图制造“民主对抗威权”“自由对抗独裁”叙事,将民主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假借民主之名挑动分裂对抗以维护自身霸权。同时,美国还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构建排他性经贸合作体系(如“印太经济框架”),拉拢欧洲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大搞“脱钩断链”“近岸外包”“友岸外包”,强调发展与“价值观相同”的所谓“友好国家”的经济关系。
二是美国刻意强调战略对抗和大国竞争。从特朗普时代开始,美国刻意将其国内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不但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而且试图通过制裁和“极限施压”等手段迫使中国让步。拜登上台后,在其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将中国定义为唯一既有意愿重塑国际秩序,又有日益增强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来支撑的竞争者。在此背景下,美国通过推进北约“亚太化”、拉拢欧洲介入亚太事务等,挑拨中欧、中法关系。
三是美国“退群废约”不断破坏国际规则。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多次“退群废约”,拜登上台后虽重新加入了部分国际组织,但并未改变其对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本质,更多是为其国内政治和对外“长臂管辖”服务。例如,美国虽重回《巴黎协定》,但并不是为改善美法关系,而是为其推行《通胀削减法案》《清洁能源法案》等一系列国内法规铺路;美国重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不是反躬自省,而是试图以“人权”为幌子干涉他国内政;美国重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的则更为明确,是为推行其科技标准和规则,利用国际规则围堵、遏制、打压竞争对手科技发展。
在美国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行为影响下,法国虽一再强调战略自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华战略,试图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寻找平衡。一方面,紧随美国脚步用所谓“产能过剩”“强迫劳动”等谬论抹黑中国,参与美澳等国举行的南海联合军演,强调同美国盟友关系及共同价值观,并声称不寻求在中美之间维持“等距外交”。[4]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更是在2023年7月的阿斯彭安全论坛上表示一旦台海开战,法国将与美国站在一起。法国这些“随美起舞”的言行无疑对中法关系正常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另一方面,马克龙政府主动缓和与中方关系,马克龙多次访华期间强调加强与中国对话,推动两国在气候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宣称要从战略利益的角度来思考欧洲要多大程度向中国开放市场,尽一切可能在全球重大问题上与中国展开对话,并讨论建立在互惠原则基础上的经济关系等。
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使欧洲边境面临的地缘政治危机不断深化,无论是由此带来的移民、难民危机,还是粮食、能源安全问题,都对中法关系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是乌克兰危机使欧盟整体对华友好度下降。2019年,欧盟发布《欧盟—中国:战略展望》文件,不但不再承认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而且将中国定位为“伙伴、竞争者和制度对手”,欧盟对华认知与政策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中欧关系也进入持续调整的阶段。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在政治上将中国与俄罗斯绑定,对“中俄合作无上限”产生明显误解与曲解,将中俄合作诬称为“反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对维护国际秩序和各国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都构成了挑战”。作为欧盟和北约的双料成员,法国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欧盟对华态度,如表达对“中俄合作无上限”的担忧、支持欧盟对华所谓“去风险”政策、配合欧盟通过《外资审查法案》就中国对欧投资进行审查,冻结《中欧投资协定》,对中国产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等。但法国也强调战略自主,对华态度较其他西方国家积极,不但强调要以两国建交60周年为契机,密切沟通协调,深化交流合作,将中法关系打造得更具战略稳定性和战略前瞻性,在全球发挥引领作用,而且表示要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开放合作,反对“脱钩断链”,通过协商妥善处理分歧,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二是新一轮巴以冲突使欧洲地缘环境受到进一步冲击。随着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本就因乌克兰危机而不堪重负的欧洲地缘环境更加恶化,不但要面临来自乌克兰和中东的新一轮难民潮,而且受巴以冲突外溢影响,红海航运线遭冲击,许多原本途经苏伊士运河的船只不得不绕行好望角,运费增长数倍,[5]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因此飙升,导致全球粮食和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欧洲首当其冲。在此背景下,法国先于欧洲诸国改善与中国关系,不但邀请习近平主席访法,通过元首外交引领两国关系发展,而且同中方一道发布《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一致呼吁推动加沙立即实现可持续停火,以决定性、不可逆方式重启政治进程,具体落实“两国方案”,实现中东地区持久和平。同时,法国还表态要深化与中国在航空航天、核能、农业、金融等传统领域合作,积极挖掘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等新的合作增长点,与中国携手办好建交60周年和文化旅游年活动,强化与中国在科学、教育、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合作,为两国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洲接连受到欧债、难民、能源等多重危机冲击,右翼民粹主义趁机泛起且影响力不断扩大,对欧洲各国政治格局造成不小冲击,法国也不例外。
近年来,法国国民联盟强势崛起,其候选人勒庞在2017年和2022年两次法国总统选举中均位居次席,第二轮得票率从2017年的约34%提高到2022年的41.45%;在国民议会选举中,国民联盟所获议席则由2017年的8席跃升至2022年的89席。[6]伴随国民联盟影响力提升,法国右翼民粹主义思潮也不断泛起,主张“法国优先”“移民回家”的呼声高涨,甚至有一些人还反对欧洲一体化,主张法兰西民族高于一切,法国的主权和民族利益高于欧洲,并对移民管理提出重塑边境、堵塞渠道、取消身份、停发社保、取消宪法规定的出生地国籍权等系列建议;主张“文明归化”,希望利用欧洲基督教文明来归化外来人群,消除异教文化影响力等。
整体来看,法国右翼民粹主义崛起和影响力上升,对马克龙政府形成不小的掣肘,尤其是强调本国利益至上,推动法国在对华政策上更为强硬,不利于中法关系发展。一方面,法国右翼民粹主义主张身份异化和文明价值差异,忧虑中方资本损害本国产业,不利于拓展两国贸易发展空间,中法贸易逆差的增加也会使其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这将进一步冲击两国贸易环境。另一方面,右翼民粹主义更为保守,相较于当前法国政府将中国视为合作者、竞争者及对手的立场,右翼民粹主义对中国是“系统性竞争对手”的观念更为固化。但也应该看到,右翼民粹主义也认为法国不能成为美国的“卫星国”和“小伙计”,其对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反对,更多是借力中国来平衡美国压力以实现“本国优先”。
经过60年风雨的中法关系总体平稳向好,但在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时也需作出相应调整,做到与时俱进,更好推进稳定、互惠、开拓、向上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一是在政治层面求同存异,继续以元首外交引领双边关系发展。建交60年来,元首外交一直是中法关系的“领航舵”和“定盘星”。特别是2014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与法国国家元首的多次互访,开启了中法关系的新篇章。面向未来,中法两国应当秉持建交初心、敢于有所作为,共同建设既满足两国人民需要,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的伙伴关系。首先,继续发挥元首外交的引领作用,一方面为新时代新征程两国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彰显中法精神的影响力、感召力;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政治互信水平,调动双方更高层次、更多领域的力量深化合作,不断凝聚发展共识,推动双方经济贸易、人文交流高质量发展。其次,中法双方应继续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排除第三方干扰,利用好两国在政治、经贸和人文等领域的多层次、多维度交流渠道,及时沟通和协调对外政策立场,坚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实现双边关系“超越意识形态、跨越阵营对抗”相向而行,保持战略稳定。
2023年4月6日,中国船舶与法国达飞海运签订210亿元合作协议。图为2019年12月3日,观众在上海一船舶专业展上参观中国船舶的展台。
2024年2月6日晚,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办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2024年春节招待会。图为来宾在招待会现场观看中法建交60周年图片展。
二是在经济层面深挖合作潜力,不断拓展经贸合作领域。面对美欧以所谓“去风险”为名割裂产业链供应链和以单方面加征关税制造贸易壁垒等狭隘和短视行为,中法两国应排除干扰、相向而行,深化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食品、金融、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传统领域合作,如推出联合研发项目、扩大双边贸易额等。同时,拓展在半导体、清洁能源、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资产保护等领域合作,携手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例如,针对《欧盟氢能战略》围绕氢能全产业链环节部署的840个相关项目,[7]中法两国可尝试在绿氢制取、氢燃料电池、氢燃气轮机、储运等领域开展合作。在第三方市场合作领域,中法两国可依托《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和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开辟共赢新路径,继续深化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联合开发,充分发挥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作用,深入落实已签署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建立健全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和平台,开展从政策到项目的一揽子合作。
三是在人文交流层面促进两国“双向奔赴”,推动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中法两国应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共同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反对意识形态对抗;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保持文明与时俱进和传承发展;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增强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架起人民情感沟通桥梁。持续推进中法、中欧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打造一批涵盖公共卫生、绿色发展、科技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小而美”“惠而实”民生工程,开展友谊使者、技术培训等一批暖心民生项目,惠民生、聚人心,持续营造中法友好和谐氛围。在文化交流方面,以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扩大两国人文交流、人员往来;依托互设的文化中心和互办的文化年、语言年,深化文化、教育、语言、影视、旅游、地方、青年、体育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中法关系凝聚磅礴力量;支持法国担任今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主宾国,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
四是在全球治理层面凝聚更大共识,共同应对重大全球性挑战。针对全球治理体系失能愈演愈烈,中法应在全球事务中携手务实合作,不断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中法两国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基石的世界贸易体系,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以整体平稳、协商一致的方式朝着各方认同、普惠共赢的正确方向发展,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加强战略协调和合作,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坚决反对阵营对抗和“小院高墙”以及“新冷战”思维,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此外,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危机、土地荒漠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挑战,两国应深化交流合作,在双多边层面共同发力,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法两国均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东西方文明的典型代表,更是中欧合作交流的中坚力量,双方共同利益大于分歧。面向未来,中法应排除干扰、携手合作、凝聚共识,坚持伙伴关系定位,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持续打造新时期互信稳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双边关系,推动中法及中欧合作稳中求进、向好发展。
[1]《“中法精神”指引两国关系不断前进》,新华网,2024年5月4日,http://www.news.cn/world/20240504/58431de19ab942169e0a7ee870cc8c47/c.html。
[2]《历史长河中的又一次“中法相遇”——习近平主席对法国第三次国事访问纪实》,新华网,2024年5月12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40512/26f2fb49fcb348a7af1a9d140ff9d60f/c.html。
[3] 《中法两国贸易额60年来增长近800倍》,新华网,2024年5月9日,http://www.news.cn/world/20240509/05f3c172f2b34473a2fcf331b43bd0de/c.html。
[4] Media Library of the Embassy of F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sident Emmanuel Macron Interviewed by Fareed Zakaria on CNN,” June 25, 2023, https://media.franceintheus.org/12405/.
[5] 《海运价格再迎上涨“加速度”:相关期货半年翻5倍 不少干线已处于满载状态》,新华网,2024年5月17日,http://www.news.cn/finance/20240517/ebb96c253f2c46c39d14ec7fbecf1d44/c.html。
[6] 《法国官方公布2022年议会选举最终结果》,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官网,2022年6月20日,https://www.idcpc.gov.cn/wdzs/sjzd/202206/t20220624_149182.html。
[7] 《欧盟推出新计划 大力发展氢能》,人民网,2024年2月28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28/c1002-4018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