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星
摘要:文章主要从中法两国建交的历史背景和双方建交后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近期由于法国单方面做出了很多不利于中法关系健康发展的事情,文章也对原因进行了简要剖析,并对中法两国双边关系的未来发展做了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中法关系;国际格局;世界多极化
中图分类号:D8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3-0103-02
2009年,是中国和法国建交45周年,应该说这是非常值得纪念的历史性事件。中法两国在当时“冷战”的背景下建立外交关系,充分体现了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当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同时宣布建立外交关系这一消息时,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当时的法国正谋求独立自主的大国地位,而中国则处在被西方世界封锁的状态,两国都有建立双边外交关系的诉求,经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谈判,两国最终建立了外交关系。中法建交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当时两国的双边关系,其意义深刻地影响了国际政治和世界格局的发展。
从中法建交这45年的历史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64~1988年,是中法关系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由于两国都希望打破两级格局,超越集团政治,而且又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所以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了顺利的发展,双方高层交往增多,两国贸易额大幅增长,而文化、艺术代表团也来往频繁,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法关系进入了更为良好的发展时期。1989~1993年,中法两国关系出现了比较大的波折,原因主要是,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而当时法国又错误地判断了形势,认为中法关系已然失去了战略意义,因此单方面采取对中国不友好的行动,其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一再坚持向台湾出售武器,从而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因此中国方面也宣布撤销两国正在谈判的大型项目,关闭法国驻广州的总领馆等措施,中法关系深陷低谷。从1994年开始,中法两国关系逐渐走出了困境,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此外,1993年希拉克上台执政,表达了对中国的友好态度,而中国方面也表现出了要恢复和发展中法双边关系的决心,在经过一系列的磋商后,两国领导人实现了互访,中法在各领域的合作开始恢复正常,而且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这些年来,中法两国关系之所以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如此大的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二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不断向前发展,而中法两国都反对单级世界,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这就从战略高度保证了两国对世界发展趋势的一致性认同。此外,两国均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很多国际问题上有着相似的观点和态度,这就使两国在国际社会有很多“共同语言”。
其次,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中法两国分别处在不同的大洲,相隔较远,不存在领土争端,也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共同点远多于分歧。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中法两国都对国际事务负有重大责任,此外两国也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着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此外,中法两国也是重要的经济技术合作伙伴。两国在经济上具有很多互补性,中国需要法国的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而法国则需要中国不断扩大的市场和物美价廉的商品。此外,双方也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合作,比如共同进行研发和在第三国开拓市场,从而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最后,从文化角度来看,中法两国都主张文化的多样性。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是灿烂的文明古国,双方都主张通过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然,中法两国领导人在这一时期为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是直接的,而且也是富有成效的。
2008年,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和调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际体制正处在转型时期。西方的实力和地位相对下降,对国际事务的控制能力受到削弱,而另一方面,新兴大国群体崛起,而且影响不断扩大,对国际格局的演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四国”变现更为突出。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法关系出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最不稳定的局面。法国媒体利用“3·14事件”抹黑中国,法国当局还将北京奥运会与“涉藏问题”挂钩,巴黎市政府还授予达赖“荣誉市民”称号。法国方面不顾中方的一再交涉,竟然在中欧领导人会晤前夕高调地宣布法国领导人要会见达赖这个长期从事分裂祖国活动的政治流亡者。众所周知,西藏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法国方面的做法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直接导致中法关系陷入困境。
那么,又是什么促使法国做出如此多有损中国主权的事情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第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国际社会的号召力在增强,中国在非洲国家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这在某种程度上给法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忧虑,法国会认为这是对其自身利益的损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仅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解决贫困问题,更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不过中国所采取的是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对西方的话语权形成了挑战。法国是非洲的前殖民地宗主国,一向认为即使非洲独立了,也仍然是其势力范围,而中国处于传统和现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与非洲的关系近年迅速发展,这就让法国方面感到不满。但是,由于中法双方的经济领域的联系已经非常密切,所以法国往往就利用“涉藏”等政治性问题向中国施压。
第二,法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法国经济近些年持续低迷,民众积怨较深。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转移民众视线和缓解自身压力,法国某些执政者就会将法国经济的不景气归罪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的快速发展,而此时的法国媒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肆意抹黑中国,并且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突出意识形态的分歧,在中国西藏问题上大做文章。
第三,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思维方式,包括其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会对双边关系造成影响。自从法国新总统萨科奇上台执政以来,中法关系就呈现出来了与希拉克时代不同的特点,当然这也和法国自身的价值观外交的特点有关系,法国在外交上往往富有理想主义色彩,而萨科奇更是认为价值观外交可以给法国带来更大的利益,于是把价值观外交凸显出来,并且扩大到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与中国这样与其价值观不同的国家产生冲突。
第四,美国因素。从中法关系的历史来看,美国因素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某种意义上可以界定为法美关系与中法关系存在逆相关性。中法两国建交已经近半个世纪,只要法美关系出现问题,则中法关系就会升温。1964年,中法建交之际,法国正在竭力推行独立于美国之外的外交路线,而在和中国建交后不久就毅然退出了北约。反观2003年,法国由于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而对应的是中法关系却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自从萨科奇上台执政以来,法美关系开始恢复正常,而此时的中法关系则开始充满摩擦。可以说,美国因素势必会在更长的时间里影响中法关系的进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法关系的未来前景呢?
首先,尽管两国关系受到了法方诸多错误做法的影响,但是双方关系不会走到不可收拾的境地,因为中法两国的经贸合作与双向投资不断扩大,而且中法关系已经成为中国与欧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的人员往来也日益频繁,这在客观上保证中法关系不会走向反面的极端。
其次,中法两国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会,双方在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问题上有着相似或者相同的观点和主张,都希望全球向多极化和多变主义发展,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需要中法双方都能够从战略的高度去重新审视两国双边关系的未来发展。此外,在气候变暖,能源安全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上,也需要中法双方共同担负起全球治理的使命来,这些因素也会积极触动中法两国的建设性合作。
最后,从政治层面来看,中法两国的政治家们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尽管双方在特定的领域会有摩擦和分歧,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法关系会逐渐从现在的低谷中走出来的。
当然,从社会制度角度来看,中国与西方社会包括法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导致的。双方都应该尊重这样的差异,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态度加强人文和社会的交流,积极开展文明的对话,这样才是一种建设性的观点和态度。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西藏和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国家从任何角度进行干涉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这是中国所不能容忍的。总之,只要中法两国都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本着建设性的诚意发展双边关系,势必会有产生“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蔡方柏.国外理论动态[J].2009,(4).
[2]中法关系转折——大国加强战略合作成必然[N].新华报业,2009-04-07.
[3]中法关系如何开创下一个45年[N].国际先驱导报,200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