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李斯特的钢琴改编作品是“新”的作品,他对琴声极其敏感的洞察力也为这首钢琴改编带来了美妙的音乐色彩。李斯特善于运用精心编织的和声旋律效果使作品呈现为“李斯特”的音乐。在保留原作品的核心旋律和情感变化的基础上,李斯特用自己的方式将浪漫主义带到了钢琴之上。李斯特的钢琴改编套曲《致远方的爱人》(R124,SW469)将贝多芬声乐作品的内容忠实地搬到钢琴上,并将精巧的细节和强烈的情感通过黑白键表达得如歌如泣。本文从作品的美学意义及风格特征出发,对该曲的演奏思维进行分析,进而展露作品中细腻的音乐内涵。
〔关键词〕钢琴套曲;改编特征;演奏思维;艺术特征
一、《致远方的爱人》(R124,SW469)的创作背景
贝 多 芬 的 声 乐 套 曲 《 致 远 方 的 爱 人op.98》(An die ferne Gelibte OP.98)创作于 1816年,是贝多芬根据阿洛伊斯·吉特勒斯(Alois Jeitteles)创作的六首诗词谱写而成的一部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op.98》标志着贝多芬晚期创作生涯的开始,是贝多芬仅有的一部声乐套曲,也是西方音乐史意义上出现的第一部套曲。《致远方的爱人op.98》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过渡角色,因为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主题经常以英雄主义、浮夸、快乐等特色主题为主,这是贝多芬的一次新尝试。《致远方的爱人op.98》不仅是贝多芬对艺术作品的大胆尝试,更是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观照。套曲中的每首歌曲都有共同的主题关系,这有助于连接故事的概念。此外,六首歌曲都是通过钢琴伴奏的衬托,以突出主题并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整部套曲中的诗情画意与古典浪漫主义息息相通,成为套曲这种艺术结构的“先锋者”。
浪漫派主义音乐时期,许多著名作曲家以贝多芬的这部声乐套曲为范例,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声乐套曲。比如:舒伯特创作的《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女》《天鹅之歌》;舒曼创作的《浪游之歌》《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等。
贝多芬几乎在所有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的创作生涯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李斯特而言,其影响尤为强烈。贝多芬对于李斯特来说,不仅仅是音乐偶像,也是属于他的个人英雄。贝多芬虽然没有指导过李斯特,甚至和李斯特可能从未见过面,但在李斯特看来,贝多芬是其“整个艺术生涯的守护神”。因此,李斯特与贝多芬建立了一种微妙的关系,并在改编作品《致远方的爱人》(R124,SW469)中尊重了作曲家本身的风格,只是在原有伴奏的基础上增加了主旋律的形式,并在其中丰富了演奏技巧、和声变化等,使在原曲的基础上有着崭新的变化。
二、《致远方的爱人》(R124,SW469)的作品特征
李斯特作为欧洲杰出的音乐人物,活跃于几乎整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作为那个时代的伟大钢琴家和“多元”作曲家,他也会改编不同作曲家的音乐,如贝多芬的《致远方的爱人》、帕格尼尼的《主题大练习曲》、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等,甚至将交响乐也改编成钢琴作品。李斯特将这些音乐作品以钢琴独奏的形式重新改编并进行呈现。李斯特的改编作品虽然是衍生的,但同时也创造出了不同的钢琴作品体裁,因此,李斯特的改编作品也可以被视为作曲家原作的子集。因此,对李斯特改编作品的研究既能体现作品的自身音乐价值,也可以展现原作作品对它们的启发。
19世纪,将音乐作品进行改编以获得新的表演力量受到广大听众的力捧,对于快速发展的钢琴而言,这种方式尤其备受欢迎。这种音乐转变的过程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并不新鲜,因为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就经常通过演绎已有的作品来创造新的表演可能性。但在当时,改编作品仍会带来颇多争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是什么动力促使李斯特投入这么多的创造力来改编“难以理解”的作品呢?原因在于浪漫主义音乐早期钢琴音乐的重大发展和艺术大师的迅速兴起。在19世纪专业钢琴家的演绎和创作下,钢琴呈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而李斯特通过其非凡的创造性和独特的表演能力,能巧妙地将许多类型的作品塑造成统一的、可理解的、令人愉悦的钢琴作品。因此,除了原创作品之外,李斯特在其钢琴独奏中编排了为管弦乐队、室内乐团、声乐等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原创作品或改编作品的精确再现和全新演绎,它们同时也反映了李斯特的钢琴作曲风格及其作品中的不同流派。
当然,李斯特并没有像勋伯格那样,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体裁,从而完全“篡夺”过去的音乐体系。相反,李斯特制定了一种新的音乐思维模式,并以尊重原作曲家作品的态度成功地创造了一系列在艺术层面令人满意的改编作品。李斯特在原曲的基础上,凭其对作品的理解而加以改编。在这些改编作品中,原曲的调性及和声等不再是强制性的必要条件,相反,还加入了一些全新的改编主题思路。任何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的个性转化为声音的反映,是“灵魂”的镜子。当声音的投射到达目标听众后,就会产生“心灵共鸣”,传递作曲家的情感。而李斯特的改编作品,是作曲家音乐“灵魂”的进一步扩展。
李斯特的改编作品有着特殊的重要影响,也传播了原作曲家的其他作品。通过改编原作曲家的作品,李斯特为那些可能没有机会听到原创作品的听众提供了了解的渠道和欣赏的机会。李斯特不仅以超越钢琴演奏技术边界的水平进行演奏,而且努力创造出超越习惯钢琴音乐限制的创新作品理念,为今后的一连串的改编作品以及表演注入了生机,同时也能帮助原作曲家的作品进入主流并延续至今。
三、《致远方的爱人》(R124,SW469)的演奏思维
(一)诗歌与钢琴
在作品的创作背景中,诗人往往被视为作曲家的合作对象,为其音乐点缀上美好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诗歌需要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谱写旋律,让其内容得以升华。由此,诗歌的质量和音乐性对于作曲家能谱就的意境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作曲家与诗人之间的持续进展和紧密关联,让这两者都应该被视为作品的共同创作者。
钢琴套曲《致远方的爱人》(R124,SW469)共由六首作品组成,分别是:“我坐在山岗上凝望着”“那里的山是如此的蓝”“小鸟展翅飞翔”“飘在天上的云彩”“五月的金色绽放”“请接受这爱意之歌”。《致远方的爱人》中的辞藻简单纯净,但又深刻地体现着诗歌中的早期浪漫主题及精神与自然的交流。笔者下文结合诗歌来分析这首作品的演奏。
从第一首分节歌作品“我坐在山岗上凝望着”来看,诗人是从远处“望着”相隔很远的恋人,苦思着与爱人之间的天悬地隔。同时,利用自然作为一种安慰,让安静的山谷平复着他的“灵魂”。为了引出旋律,李斯特特意将第一小节修改以空拍进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识别主题旋律的入口,让强烈的情感得以输出。第三节右手主题音符分割式的处理,将诗的内容的表现音乐化。内心的怅然以右手的分解和弦形式出现。当进入主题再现时,琶音创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气氛,右手低声部主题与左手相互出现,层层递进,两个声部完美融合且表达了主人公的惋惜之情。第五节与第三节旋律唯一不同的是右手从单音的主题变为八度,主题的旋律从来都不会被抛弃,也不会被伴奏的音所淹没。比起第三节单纯的优美旋律,此处将内心的痛苦以八度的演奏方式升华,随后进入第一段的高潮。
山峦起伏,从弥漫的云层中隐约透露“那里的山是如此的蓝”。诗人的思想转向别处,他希望在那里能找到心灵的避难所,并决心坚持他的爱,哀求云彩、小溪、鸟儿和微风扬起他的叹息和泪水。李斯特在改编这段三部曲时并没有添加多余的和声音程,只是在伴奏和弦的基础上突出主旋律。中段的速度变化也体现出诗人的焦急与不安,回声般重复和强调着主题。本段的最后两句重复音也和诗歌完美地契合,诗歌大意为“与你朝夕相处,朝夕相处”,此处巧妙地运用了符点的节奏加深了感叹的语气,体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望眼欲穿。尤其注意的是,主题之间的连贯性,犹如山间回荡的声音连绵不断,也为连接第三部分做好了准备。
“小鸟展翅飞翔”当然是“最轻的”、有弹性的能量表达。最开始间奏为轻快富有弹性的和弦,是用作此段的动机,也可以看作是前奏对旋律的提前表示。此分节歌提到小鸟、荒林、小溪,李斯特在此处特意标注了轻快的非连奏,使连续的快速三连音更具有跳动性,从而体现出小鸟滑翔时的状态,好似它渴望自由,迎风飞翔,也昭示了诗人心理旅程的开始。另外,第四、五节间奏标记了ritard(逐渐渐慢)的进行,将轻快的旋律暂时中断,以静谧的流动感起到了氛围对比的作用。秋天的到来,让诗人更因相思痛苦,甚至陷入了焦虑纠结的幻想,请求小鸟在他爱人的耳边低语他的痛苦,祈祷着痛苦的结束。这也直接导致了第四首分节歌的衍生。
“飘在天上的云彩”延续了前一首的“浮力”,也是本首套曲最短的一首。主题装饰音犹如清脆的鸟鸣声在琴键上唱歌,李斯特在第一节做出一个巧妙的设计,将左手和弦整体向上移动一个八度,并与左手和弦的根音移动至第六拍与右手形成一组双音,这样从听觉上更加丰富了旋律的层次感。
第五首分节歌提到了更多的自然风光,让啁啾声和阳光延续到了“五月的金色绽放”。其中,第一、二节为反复段,为凸显情感的变化,要轻快、富有弹性地演奏,并适当使用弱音踏板加以区分。在激动的旋律中,结束句突然变为小调慢板,再次展现了诗人的沉重心绪和黯然神伤。五月回归,一片繁花似锦,在这样一个盛开的季节,爱人却没有出现……
最后一首三部曲是最悲伤的,也是六首里面最庞大的一首。歌曲在每个层面上都引入了新的内容。在第一节里,李斯特将主题运用到中声部,以凸显“请接受这爱意之歌”的主题支柱。更重要的是,第一首主题在结束段循环,导致此首套曲以同一个调开始和结束,从而巩固了和声完成的形式,句尾由很弱(PP)——突强(sf)的和弦冲向了情绪的高点。
(二)演奏技巧
套曲《致远方的爱人》(R124,SW469)有几个演奏难点需要注意:
首先,第一和第六首中大量出现了八度与和弦的持续连贯形式,在和谐的旋律中,两个及两个以上音符的声音以一种制造紧张或放松的方式平稳地引导到下一个和弦。由此,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放慢速度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在慢速练习中可以体会和弦的音色持续性以及精准度,速度越慢、精度越高。慢速练习能让全身都参与进来,通过大臂、小臂和手腕的力量输送到手指尖,将和声主题的层次感体现出来,当演奏者能轻柔、放松并没有任何疲劳感地弹奏时,也就取得了进步。
其次,当作曲家想要给一段音乐添加节奏变化时,他们可以使用一种称为连音的音符时值,最普遍的连音是三连音。但如何解决第三首以及第五首中出现的快速三连音的持续跑动呢?先将一拍分为三个“子拍”,也称为细分,且非常均匀地输出和弹奏这些子拍,不要比另一个弹得更短或者更长。想要正确演奏三连音,就要将三个音符视为一个整体的相同部分,适当突出第一个主音。同时还要避免第一个音的过分强调,否则会妨碍三连音成为真正的一个整体。也可以使用节拍器来确保所有三个音符时值的长度完全相同。也许还可以直接加快速度,但这也是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
最后,钢琴的整体旋律声部控制是最难掌握的,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运用娴熟。由于整首套曲是以声乐为蓝本改编而成的钢琴独奏作品,所以,在演奏作品时需要有意识地通过哼鸣主旋律,有意地加入内心的声音,来充实这些有共鸣的旋律。起伏的女高音、柔和的男低音,在弹奏过程中化身为一名“歌唱者”,梳理主旋律线条结构的编织。这种关于发声的决定被综合成一个听觉、动态和情感(情绪)的主要框架。
四、《致远方的爱人》(R124,SW469) 的艺术特征
奥地利音乐理论家爱德华·汉斯力克(Eduard Hanslick)在其著作《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新议》中认为:“音乐没有传达思想信念的能力,表现特定的感情完全不是音乐艺术的职能”,并提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的著名论断。
李斯特对声乐作品的钢琴改编使其更能专注于旋律声乐色彩,以独特的钢琴方式扩展了声乐线。同时,阐述了伴奏,并找到了同时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李斯特用钢琴声代替人声,不仅能在织体和谐的线条中表达音乐更深层次的内涵,更能表达乐曲中的诗歌意境。有效地选择了哪些元素将保持不变的技巧、哪些元素将通过自己独特的触摸来改变,将多首情感歌曲连接成更大的音乐结构的美学问题。
对这首套曲的结构分析、音乐布局、和声技法进行深入解析,就会发现,每一个“微观世界”都呈现出李斯特为表达作品本身体现的精神内容所展示的创新思维,以及对作品追求完美境界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这让演奏者及听众对作品内容产生了更为直观的情感体验。李斯特通过这些多元化的编排来推广自己对音乐美学的看法。李斯特在他的改编中煞费苦心地重新定义了贝多芬的原创作品,并审视了艺术、技艺的概念。孤独和痛苦,爱情的折磨和渴望——是这首套曲的关键所在,但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者需要通过爱和音乐将“灵魂”联系起来。真正的艺术家的核心特征是创作“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这也是当今美学领域中将情感的宣泄表现为音乐艺术本质的美学思想。
李斯特的音乐主题具有表现意义,他的音乐原料首先是乐思。一个完整无缺地表现出来的乐思已具备独立的美,其旋律线条非常注重将音乐的情绪和内容进行呼应,而这就是音乐的目的。其次,是从作品的审美理解和二度创作角度出发,扩展了关于概念和直觉的观点。没有感觉的理智是空虚的,没有理智的感觉是盲目的,美感和再创造想象力的提升可以改变陈旧的“习俗”和“信仰”。这些大胆的想法神奇地镌刻在李斯特音乐语言的每个音符中,带来了丰富的声音纹理和色彩之美。一种真正的美学意义隐藏在音符的背后,只有从作曲家的角度来观察,才能被理解。
李斯特改编作品的艺术构思给世人带来一种既可以在同一空间驰骋于古今之境亦可以在同一时间纵横于苍茫宇宙的感觉,演奏者更是在纷繁复杂的音符里时而电闪雷鸣、时而昆仑流沙、时而秋月春花……这种艺术作品的表演思维也就是一种想象的思维,具有无拘无束的偶然性和任意性。
结语
李斯特大多数的改编作品个性鲜明,演奏技法高超,和声运用极具个人特色,格调颇高。他的改编作品不只以一种正确的方式表达,而是期望演奏者能够探索并找到最适合作品的美学和技术特征的选择。只有采取这种态度,演奏者才更有可能成功地吸引听众。
在《致远方的爱人》(R124,SW469)中,李斯特遵循了浪漫主义艺术的各种情感表达方式,包括灵性、想象力、热情等,也充分尊重了作曲家对于音乐审美本质的看法。而其对音乐内容的特殊性有着深层次的理解和表达,这也是这部钢琴改编套曲作品中所蕴含的特有的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
朱晨飞,四川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钢琴表演、钢琴教学、钢琴艺术指导。
责任编辑:任丽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