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养分丰缺诊断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茶园土壤肥力质量的评价

2024-07-02 15:01陈清华罗鸿胡双玲张强向俊崔清梅何远军周洋马会杰
江苏农业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综合评价土壤肥力主成分分析

陈清华 罗鸿 胡双玲 张强 向俊 崔清梅 何远军 周洋 马会杰

摘要:为掌握恩施市茶园土壤肥力的水平,明确茶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和土壤肥力质量情况,以恩施市4个主要产茶乡镇的31个具有代表性行政村的茶园为调查对象,采集0~20 cm的土壤测定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大量元素(磷与钾)有效态含量、中量元素(钙、镁、硫)有效态含量、微量元素(铁、锰、铜、锌)有效态含量共12项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价恩施市茶园土壤肥力质量。恩施市茶园土壤全氮含量和微量元素有效铁含量充足,全部达到Ⅰ级茶园要求,分别为1.39~2.73 g/kg、135.05~514.00 mg/kg;但pH值和有机质含量处于Ⅱ级茶园土壤水平的占比较大,pH值为3.78~5.79,有机质含量为10.13~27.56 g/kg;中量元素镁含量与微量元素锰、铜的含量适宜,但大量元素钾和中量元素硫的有效态含量偏低,分别为51.06、7.62 mg/kg。恩施市茶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标(IFI)在0.273~0.713之间,平均值为0.444,有74.19%分布在中等水平(0.25≤IFI<0.50),IFI与pH值、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有效态钙、钾、镁、锌的含量共7项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有效态锰、磷的含量共2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因此,恩施市茶园0~20 cm 土层的土壤肥力质量为中等水平,在茶园管理中应注意改善pH值,加大有机肥的施入,合理增施硫钾肥,适当补充镁、铜、锰肥。

关键词:茶园;土壤肥力;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养分丰缺诊断

中图分类号:S571.1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4)09-0271-07

土壤养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1],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是以叶为输出产品,对养分的需求高[2],因此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茶园的产量、品质,以及茶企或茶农的收益。据统计,2021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了326.41万hm2,较上年增加了3.31%[3]。诸多学者对我国四大茶区的土壤肥力进行了多年的调查与评价,将茶园土壤肥力分为3级的标准[4],明确了各个指标的丰缺范围[5]。刘娟等调查了勐海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发现该县大部分茶园的土壤肥力达到了Ⅰ级和Ⅱ级标准[6]。陈迪文等调查了紫金县茶园土壤养分,指出该县茶园土壤养分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空间分布不均匀,且差异较大[7]。万人源等分析了昌宁县茶园土壤养分情况,结果显示,pH值、有机质都达到了Ⅰ级土壤水平,且土壤氮含量丰富,全钾、全磷的含量处于中上水平,但速效钾含量偏低[8]。王霆等对东阳市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同一土壤类型的养分含量与海拔高度无关[9]。吴志丹等调查了安溪县的不同土层的氮素情况,结果表明,耕作层的氮素含量处于中上水平,犁底层则处于中下水平[10]。通过对茶园土壤养分的调查针对性地提出了茶园施肥建议和措施,并对各个养分指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11]、聚类分析法[12]、地统计学法[13]、模糊数学分析法[14]、指数和法[15],对该地区茶园土壤进行评价,为茶农、茶企、市场主体乃至主管部门提出合理的施肥方案。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清江中下游,是恩施玉露的发源地。属于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湿润气候,且气候随着地形的垂直变化而变化,雨水充沛,气候适应,非常适宜种植茶。近来年,茶产业逐步发展成恩施市主要的地方经济支柱产业,2021年全市种植茶园面积2.58万hm2,产值26.2亿元,但是对该市的土壤养分调查和土壤肥力评价较少。本研究对该市4个主产乡镇的31个茶园进行土壤样本的养分状况测定与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从而实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定量评价,全面了解恩施市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和土壤肥力质量,为茶产业种植端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021年10月,在进入茶园冬管之前,分别在恩施市芭蕉乡、白果乡、屯堡镇、白杨坪镇4个主产乡镇31个茶园样地,按“S”形5~8个点取0~20 cm的土壤混合样,每个样点在行中间位置、偏中位置和靠茶行5 cm处共取3个土钻。样品充分混合后,剔除各种杂物后采用四分法反复取舍,保留1 kg 左右带回实验室。置于通风处自然风干,同时取50 g样品过0.1 mm筛网,分别用于土壤pH值和有机质、全氮、各类有效态养分含量的测定。

1.2 样品检测方法

所采土样均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检测中心分析,其中土壤pH值采用电位法测定;全氮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Vario Max CN分析仪测定;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用Mehlich-3联合浸提剂提取,按照土 ∶液为1 g ∶10 mL混合,180 r/min振荡30 min,滤液过0.45 μm滤膜,最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Thermo Jarrell Ash Ltd.,USA)测定。

1.3 茶园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及依据

结合NY/T 391—202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853—2004《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3项内容整理了茶园土壤养分评价标准(表1),然后对本研究各茶园土样进行养分丰缺性评价。

1.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

本研究选取pH值、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大量元素(磷、钾)有效态的含量、中量元素(钙、镁、硫)有效态的含量、微量元素(铁、锰、铜、锌)有效态的含量共12项土壤养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土壤肥力质量。

1.4.1 隶属度函数

本研究指标中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全氮等营养指标的含量符合“S”形隶属度函数的特征。恩施茶区地土壤为酸性土,pH值在7.0以下,因此同样适用该函数[16]。计算过程为

式(1)、式(2)中:x为测定的土壤指标观测值;xa、xb、xc、xd为函数转折点取值。结合恩施茶区土壤特性以及相关资料[5],转折点取值见表2。

1.4.2 茶园土壤肥力单项指标权重及土壤肥力综合指标IFI值计算

对恩施茶区土壤12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据进行检验,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各项土壤指标的公因子方差,以及各个公因子方差占公因子方差总和的比例,将其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ai。因此,土壤肥力综合指标的计算公式[17]为

式中:ai为第i个土壤肥力指标的权重系数;n为指标数量;F(i)为土壤指标的隶属度值。

1.5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软件SPSS 19.0和Excel 2016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情况

恩施市茶园0~20 cm土层的土壤pH值显示,茶园土壤偏酸性(表3),土壤平均pH值为4.45±0.43,其变化范围为3.78~5.79,变异系数为9.60%,表明茶园整体pH值变化不大,整体偏酸,在Ⅱ级茶园要求范围内占比最大,为61.29%,尤其是4.0~4.5之间的分布最多。

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13~27.56 g/kg,平均值为(17.82±4.60) g/kg,变异系数为25.81%,表示不同茶园有机质含量变化差异小,整体含量较低。大部分土壤样本符合Ⅱ级茶园要求,占比45.16%,符合Ⅰ级茶园土壤要求的只有25.81%,剩余29.03%的茶园有机质含量低。

2.2 土壤氮、磷、钾含量情况

茶园土壤0~20 cm土层全氮含量为1.39~2.73 g/kg(表3),平均值为(2.02±0.03) g/kg,变异系数为16.84%,100%的茶园全氮含量符合Ⅰ级茶园的要求,表示恩施市茶园氮含量充足。

茶园土壤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范围为5.46~399.65 mg/kg,平均值为(100.50±99.52) mg/kg,变异系数为 98.55%,变异系数大,表明不同茶园之间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有93.55%的茶园有效磷含量符合Ⅰ级茶园要求,而仅有6.45%的茶园在Ⅱ级茶园要求范围内。说明恩施市绝大部分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高,而且丰富,不存在土壤缺磷现象。

茶园土壤0~20 cm土层有效钾含量为6.87~186.15 mg/kg,平均含量为(51.06±42.11) mg/kg,变异系数大,只有9.68%符合Ⅰ级茶园要求,符合Ⅱ级茶园要求的仅只有6.45%,83.87%的茶园土壤有效钾在Ⅲ级茶园要求,说明恩施市的茶园土壤有效钾含量严重偏低。

2.3 土壤钙、镁、硫含量情况

本次调查中茶园土壤0~20 cm土层有效钙整体含量水平较高,变化范围为34.33~1445.5 mg/kg,平均值为(266.09±341.42) mg/kg,变异系数为118.16%,表明土壤有效钙含量差异较大,而且其中87.10%的茶园符合Ⅰ级茶园要求,剩余12.09%的茶园都符合Ⅱ级茶园要求,表明绝大部分茶园土壤有效钙满足茶树生长。

茶园土壤0~20 cm土层有效镁含量平均值为(39.51±52.11) mg/kg,变化范围为9.82~288.30 mg/kg,变异系数为131.90%,变异强。表示有效镁在恩施市茶区土壤空间上分布不是很均匀,其中仅有22.58%的茶园符合Ⅰ级茶园要求,Ⅱ级和Ⅲ级茶园占比均为38.71%,恩施市的茶园需要补充镁肥才能满足茶树正常生长。

茶园土壤0~20 cm土层有效硫含量整体偏低,变化范围为3.54~14.66 mg/kg,平均值为(7.62±2.90) mg/kg,变异系数在50%以内,表明恩施市不同茶园土壤之间有效硫含量相差不大,茶园土壤有效硫含量都在Ⅲ级茶园范围内,要及时大量补充硫肥。

2.4 土壤铁、锰、铜、锌含量情况

茶园土壤0~20 cm土层有效铁含量极为丰富,本次调查的所有样本有效铁含量均达到Ⅰ级茶园土壤水平,平均值达到(330.05±112.30) mg/kg,变化范围为135.05~514.00 mg/kg,且变异系数较小。茶园土壤0~20 cm土层有效态锰含量变化范围为4.35~174.00 mg/kg,平均值为(47.07±45.67) mg/kg,变异系数为 97.08%,表明有效锰空间分布不均,各茶区差异较大,但有51.61%的茶园有效态锰含量达到了Ⅰ级茶园要求,35.48%的茶园样本在Ⅲ级茶园要求范围内。茶园土壤0~20 cm土层有效铜含量变化范围为 0.34~5.80 mg/kg,平均值为(1.97±1.37) mg/kg,变异系数为69.39%,空间分布不均,有45.16%的茶园在符合Ⅰ级茶园要求的范围内,但还有32.26%的茶园在Ⅲ级茶园范围内,不能满足茶树生长对铜的需求;0~20 cm土层有效态锌含量变化范围为1.62~11.23 mg/kg,平均值为(3.16±1.73) mg/kg,变异系数为54.69%,

也表明分布不均,但有87.10%的土壤样本在Ⅰ级茶园以上水平,Ⅱ级茶园的土壤样本占比只有12.90%,这也说明有效态锌的含量是能满足茶园生长发育所需的。

2.5 土壤肥力单项指标评价

茶园土壤0~20 cm土壤肥力单项指标情况用雷达图(图1)显示,单一项指标肥力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远[18]。 本次调查所有样本中,有机质含量隶属度函数值离原点最远,值最大,为0.711,肥力水平最高;其次是pH值,隶属度函数值为0.673,中量元素有效镁含量离原点最近,隶属度函数值最小(0.226),肥力水平最低。

2.6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土壤主成分分析常用于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19],是由于主成分分析法能够较好地处理变量间的多重相关性,抽取主成分,并赋予不同主成分不同的得分。本研究对所测定的12个土壤肥力指标的KMO检验结果为0.534,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系数0.00,说明本次所有样本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前5个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4.950%、22.197%、13.937%、9.445%、8.563%,累计贡献率达89.091%(表4),完全可以代表原始数据所要表达的信息。因此,用这5个主成分作为综合变量来评价此次土壤肥力状况。第1主成分含有pH值、有效钾含量、有效钙含量、有效镁含量、有效锰含量这5项指标的系数明显大于其他7项指标,主要表达的是这5项指标含量状况;第2主成分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的系数较大;第3主成分是有效铜含量、有效锌含量;第4主成分是有效铁含量;第5主成分是有效磷含量(表5)。

恩施市茶园耕作层IFI在0.273~0.713之间,平均值为0.444,土壤样本的IFI值有74.19%分布在中等水平(0.25≤IFI<0.5)[8](图2),只有25.81%分布在较高水平(0.5≤IFI<0.75),高水平(IFI≥0.75)和低水平(IFI<0.25)均没有分布,说明恩施市茶园土壤肥力主要处于中等水平,没有肥力特别高的茶园,也没有特别低的茶园。不同土壤样本之间IFI变异系数为25.07%,表明恩施市茶园总体土壤肥力质量差异为中等,差异不是很大,都需要施入外源肥料或者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肥肥力。

把IFI值与各养分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表6),IFI与pH值、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大量元素钾有效态含量、中量元素(钙、镁)有效态含量和微量元素有效锌含量这7项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大量元素有效磷含量和微量元素有效锰含量这2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但与中量元素有效硫含量和微量元素(铜、铁)有效态含量这3项指标则没有显著相关性。表明pH值、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大量元素有效钾含量、中量元素(钙、镁)有效态含量和微量元素有效锌含量这7项指标的任意波动都对土壤肥力质量影响极大;大量元素有效磷含量和微量元素有效锰含量这2项指标也对土壤肥力质量影响较大;而中量元素有效硫含量和微量元素(铜、铁)有效态含量这3项指标的波动对土壤肥力质量影响较小。

3 讨论

3.1 茶园土壤pH值与有机质

土壤pH值指土壤的酸碱度,能调节土壤养分中各个营养元素的有效性,pH值不同,土壤的供肥能力也不一样[20]。本调查研究中,土壤耕作层pH值与土壤肥力质量呈极显著相关性,而茶树又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最适pH值是4.5~5.5[21]。但是根据本次调查,恩施市茶园土壤pH值在最适于茶树生长范围内的较少,只有32.25%,大部分茶园土壤pH值在4.0~4.5之间,大于6.5的土壤样本没有,小于4.0的土壤样本只有2个,而且变异系数低,充分说明恩施市绝大部分茶园耕作层土壤pH值处于Ⅱ级茶园要求范围内,茶园土壤酸化情况较好。因此,在pH值上,恩施市茶园土壤还有很大管控空间。在土壤肥力单项指标中,pH值也排位第二,说明茶园土壤pH值如果上升到Ⅰ级茶园要求,可以有效提高恩施市茶园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质是陆地最大的碳库,是保障土壤健康和粮食安全的基础资源[22]。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与土壤肥力相关性高。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恩施市茶园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肥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在单项土肥肥力指标评价上排位第一,土壤肥力权重指标上也是排位第一,但是恩施市茶园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Ⅰ级茶园要求范围内的占比并不是很高,而是在Ⅱ级茶园要求范围内稍多点,其次是符合Ⅲ级茶园要求的,说明恩施市茶园整体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不是很高。一是可能茶园土壤pH值在4.0~4.5范围内,影响了土壤有机质矿化,改变碳周转过程,减缓有机质分解速率[23];二是可能外源有机肥施入量少;三是茶园种植年限较长,耕作方式大多单一连作,导致土壤板结,微生物多样性差,有机质含量低。

3.2 茶园土壤大量元素

氮、磷、钾作为土壤中的大量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命元素[24]。本次调查研究中,恩施市茶园耕作层土壤全氮含量高,全部在Ⅰ级茶园要求范围内,而且变异系数较低,同样表示恩施市茶园土壤含氮量整体较高,全氮是作为氮的一个库,库充足,供给茶树生长发育也就充足。有效态磷含量有93.55%的样本是符合 Ⅰ 级茶园要求的,但是其变异系数大,反映了恩施市茶园土壤有效态磷含量高,但是空间分布不均匀。有效态钾含量偏低,83.87%的样本处于 Ⅲ 级茶园要求范围内,而钾是大量元素,也是必需元素,因此恩施市的茶园要适量补充钾肥。

3.3 茶园土壤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钙、镁、硫作为土壤养分中的中量元素,是影响茶树生长、茶叶品质的重要矿质元素,钙元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和根系的生长,而镁元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25-26],硫元素则参与了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27],因此中量元素对茶树生长发育也至关重要。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恩施市茶园耕作层土壤严重缺硫,有效硫平均含量只有7.62 mg/kg,含量较低,所有样本土壤都处在Ⅲ级茶园要求范围内。微量元素中有效态的钙含量较高,绝大部分茶园土壤含钙丰富,有效态镁在Ⅰ、Ⅱ、Ⅲ级茶园分布平均,但是变异系数大,属于超强变异,分布严重不均。因此,恩施市茶园土壤要补充镁肥和硫肥。

恩施市茶园耕作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较好,大部分茶园都符合Ⅰ级茶园要求,尤其是有效态铁含量较高,平均含量达到了330 mg/kg,远远超过了Ⅰ级茶园4.5 mg/kg的要求,因此恩施市茶园是不需要补充铁元素的。而锰、铜、锌肥则可根据茶园长势因地而异适量补充。

3.4 茶园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

土壤肥力是土壤各项指标值的综合表现[28],本研究主要以茶园的化学指标为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恩施市茶园土壤12项指标提取了5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9.091%,说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来衡量恩施市茶园土壤肥力是可靠的。通过主成分分析明确了每一项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出恩施市茶园土壤肥力IFI值为0.273~0.713,大部分茶园土壤肥力处于中等水平。根据分析,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钙含量、有效钾含量、有效镁含量、有效锌含量、全氮含量与IFI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pH值、有机质含量在单项指标评价和权重指标值上都排位靠前,恩施市的pH值、有机质含量也处于中等水平,因此与土壤肥力IFI值也相吻合。

4 结论

根据本次调查分析,恩施市茶园土壤0~20 cm土层全氮含量和微量元素有效铁含量充足,全部达到Ⅰ级茶园要求,分别为1.39~2.73 g/kg、135.05~

514.00 mg/kg;大量元素有效磷、中量元素有效钙、微量元素有效锌的含量丰富,分别有93.55%、87.10%、87.10%的茶园达到了Ⅰ级茶园要求,但pH值和有机质含量处于Ⅱ级茶园土壤水平的占比较大,pH值为3.78~5.79,有机质含量为10.13~27.56 g/kg;

中量元素有效镁含量与微量元素有效锰、有效铜的含量适宜,而大量元素有效钾含量只有51.06 mg/kg,

中量元素有效硫含量只有 7.62 mg/kg,均偏低。恩施市茶园土壤IFI在0.273~0.713之间,平均值为0.444,有74.19%分布在中等水平(0.25≤IFI<0.50),与pH值、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大量元素有效钾含量、中量元素(钙、镁)有效态的含量和微量元素有效锌含量这7项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大量元素有效磷含量和微量元素有效锰含量这2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有机质含量、pH值、有效钾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限制性因子,故恩施市茶园土壤0~20 cm土层肥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恩施市茶园土壤可以通过改善pH值,加大有机肥施入,合理增施硫、钾肥,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镁、铜、锰肥,以整体提高茶园土壤肥力。

参考文献:

[1]王海伦,文仕知,何功秀,等.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与林木器官养分含量及林龄的关系[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2,42(10):119-128.

[2]郑 楠. 氮肥施用及采摘标准对茶树新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杭州:浙江大学,2021.

[3]梅 宇,梁 晓. 2021年中国茶叶生产与内销形势分析[J]. 中国茶叶,2022,44(4):17-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853—2004[S].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 中国土壤[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6]刘 娟,张乃明,邓 洪. 勐海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质量评价[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38(1):79-86.

[7]陈迪文,周文灵,李继虎,等. 紫金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评价[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8):23-30.

[8]万人源,周大鹏,杨 恺,等. 昌宁县茶园土壤养分及肥力质量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2022,35(9):2114-2123.

[9]王 霆,王 芸,蒋迎晓,等. 东阳市‘木禾群体种生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J]. 茶叶,2021,47(3):158-160.

[10]吴志丹,江福英,张 磊,等. 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氮素状况[J]. 土壤,2020,52(1):16-24.

[11]陈 吉,赵炳梓,张佳宝,等.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长期施肥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土壤,2010,42(3):415-420.

[12]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等.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黑土肥力质量评价[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24(2):325-334.

[13]杨全合,安永龙. 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通州区于家务乡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4):882-891.

[14]亓 丽,潘继花,郇志飞,等. 基于熵权的模糊评价法对日照市茶园土壤养分分析与质量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6):54-61.

[15]Sun B,Zhou S L,Zhao Q G.Evaluat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soil quality based on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in the hill region of subtropical China[J]. Geoderma,2003,115(1/2):85-89.

[16]冯嘉仪,储双双,王 婧,等. 华南地区5种典型林分类型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39(3):73-81.

[17]叶少萍,李 铤,张俊涛,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古树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 生态科学,2022,41(1):196-205.

[18]叶回春,张世文,黄元仿,等. 北京延庆盆地农田表层土壤肥力评价及其空间变异[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5):3151-3160.

[19]许仙菊,马洪波,陈 杰,等. 基于养分丰缺诊断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桑园土壤肥力评价[J]. 土壤,2013,45(3):470-476.

[20]张丽芳,胡海林. 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20,48(8):40-43.

[21]张翔宇,尹彤云,周少奇,等. 中国植茶省份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分析[J]. 贵州科学,2022,40(3):81-85.

[22]张 斌,张福韬,陈 曦,等. 土壤有机质周转过程及其矿物和团聚体物理调控机制[J]. 土壤与作物,2022,11(3):235-247.

[23]Malik A A,Puissant J,Buckeridge K M,et al. Land use drivern change in soill pH affects microbial carbon cycling processes[J].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9(1):3591.

[24]杨建秀,张念念,燕 迪,等. 红火蚁营巢对不同生境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2020,33(2):161-167.

[25]吴 洵. 茶树的钙镁营养及土壤调控[J]. 茶叶科学,1994,14(2):115-121.

[26]张亚莲,常硕其,傅海平,等. 茶园土壤镁含量对茶树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贵州科学,2008,26(2):30-33.

[27]李海云,张复君,齐 辉,等. 植物硫营养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09(7):143-145.

[28]赵伟霞,栗岩峰,张宝忠,等. 土壤肥力提升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J]. 灌溉排水学报,2022,41(9):1-5.

收稿日期:2023-07-04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19)。

作者简介:陈清华(1987—),女,湖北建始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茶树栽培与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研究。E-mail:364546602@qq.com。

通信作者:张 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茶树栽培研究。E-mail:289367900@qq.com。

猜你喜欢
综合评价土壤肥力主成分分析
拉萨市土壤肥力变化趋势与改良策略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郑州市各县(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安吉白茶园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不同有机物料培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不同种类绿肥翻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