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及相应对策措施

2024-07-01 01:08:38管贤俊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7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农业

管贤俊

农村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措施,为了发挥农村信息化的作用与价值,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农村信息化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现状,同时详细阐述了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包括降低市场风险、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等。之后提出农村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应用策略,通过增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意识、重视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改善乡村信息化应用环境等措施,将信息化技术推广普及,为农业经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一、农村信息化概述

农村信息化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打造现代化特色农业经济,因此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农村信息化建设大多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互联网信息技术、卫星通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全面开发农村地区的信息资源,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促进农业经济活动开展,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目前来看信息化技术主要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包括种植、灌溉、收割等,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并且开发了各类保鲜技术,满足了农业市场的生产与销售需求。

二、农村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现状

1、乡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落后

目前来看乡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相对落后,受到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导致无法推动农业经济改革。虽然农村信息化建设成为主要方向,但是在缺乏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很难打造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或有效运用各类信息技术,无法助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比如缺乏完善的网络信息体系,导致各类农业技术无法得到普及推广,并且阻碍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

2、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

当前乡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速度相对缓慢,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未能在区域内普及应用,这也是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乡村地区的农户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不足,所以很难主动参与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另一方面受到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没能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经济建立联系,导致出现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信息化水平低是乡村地区的薄弱环节,农户无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从而限制了农业经济增长。

3、缺乏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可以说人才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决定了农村信息化建设高度与农业经济发展质量。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乡村地区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由于缺乏丰厚的薪资福利,很多年轻人才选择走出乡村地区寻求发展,因而本地的人员缺乏专业学习,大部分农户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并不利于乡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乡村地区最大的困境,在缺乏信息化人才的支持下,很难将信息技术融入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严重限制了乡村地区的农业经济潜力。

三、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1、减少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收入

乡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存在密切关联,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标,其原因在于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市场信息,加大农业技术的宣传普及,提高农业生产的针对性,规避市场中的交易风险,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尤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农产品市场不断变化,若盲目生产必然会影响经济效益,不过随着农业信息网络的应用,农户可以直接获取市场信息,增加更多交易机会,促使农业经济大幅度增长,同时促进了农业生产、销售的衔接,减少市场交易的繁杂流程,节约更多交易费用。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能力

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农业资源配置,同时深入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传统农业生产主要借助个人经验,并且呈现出高投入和以生态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发展状态,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下,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利用率,除了强化生产能力以外,还可以解决区域生态失调等问题。比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资金等,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能力,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3、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农村信息化能够针对性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比如借助现代科技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和质量,都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农业销售渠道,为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农村信息化的影响下,农业经济发展打破众多限制和阻碍,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充分掌握市场动态与最新的生产技术,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并且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利用网络渠道将各类技术传输到农户手中,包括了解各类农业发展政策,以便做出正确判断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农业市场竞争力。

4、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农业发展

农村信息化建设彻底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力重大,近些年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并且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彻底打破生产限制,有效解放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投入。另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了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并且朝着多方面延伸拓展,增强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这也是提高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挖掘更多潜在买家,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四、农村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应用策略

1、增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意识

农村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主要打通乡村地区的信息壁垒,充分掌握农业市场发展现状、减少市场交易风险,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减少流通环节,改善以往的盲目生产,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和养殖,并且加大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基层农业科技水平。因此要加大宣传增强农村信息化服务意识,明确农村信息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力,引导各单位部门参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包括政府部门、村委会以及农户等,给予农村信息化更多关注。比如在农村地区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平台,让当地居民能够及时获取农业科技信息、市场经济信息以及社会发展信息等服务,紧紧抓住农村信息化发展契机,尤其是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必须加大推广互联网媒体技术,依托信息产品获取先进的农业知识与技术。另外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规划设计,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点内容,提高当地农户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农业部门应构建相应的官方网站,主要用于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技术信息,帮助乡村地区调整农业结构,最终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2、重视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

农村信息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对农业发展有着较高价值,不过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时常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难题,如基础网络覆盖不足,严重限制了农村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当下应根据乡村地区农业需求,引进各类网络基础设施,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水平,将网络进行全方位覆盖,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将网络宽带铺设与光纤建设等工作纳入当前的发展计划,从而实现农村信息化全覆盖目标。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利用好卫星传输网络、互联网平台等,为当地农业提供优质服务,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农业市场信息采集,积极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同时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手段,以信息化平台为主要渠道展开传播。另外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农业信息网,以局域网平台为载体连接乡村站点、省市单位以及国家信息中心等,确保农业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乡村地区。相关部门要加大经济投入,可以提前深入乡村做好调研,根据发展现状给予资金保障,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除了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外,还应颁布相应法律政策,提高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效,避免存在表面化工作,确保信息化体系能够在乡村地区全面覆盖,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3、改善农村信息化应用环境

当下政府部门应转变自身观念,以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目标,将现代科技落实到乡村农业发展过程中,努力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主动配合、积极作为,根据乡村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将各类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引导农民农户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农业信息,增强当地的农业市场竞争力。另外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丰富农业生产活动,比如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打造以县、乡为单位的服务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农业生产,改变以往信息接收的被动状态,进一步扩大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实现数据信息的传递共享。对于农村信息化应用来说,打破信息传递屏障,关注信息化建设成本,应做好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构建统一的标准规范,引领各类涉农部门协调配合,切实提高信息服务效率。不过需要注意强化信息采集质量,目前来看农村地区仍有很多农业网站存在信息雷同、虚假信息等问题,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应针对性化解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的信息,开通多方面信息渠道,如农产品市场预警平台、农业生产与市场监管平台以及智能专家系统等,助力我国农业良好发展。

4、加强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引进信息化人才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应构建农村信息化队伍,保证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从而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目标。首先要从拓展人才获取渠道入手,吸引更多专业、优质信息化人才进入乡村地区,强化基层工作队伍的整体实力,比如优化招聘制度、提高聘用门槛,做好人才引进过程中的审核,应采取考核评估制度,确保信息化人才符合工作岗位要求,并具备良好的责任心,能够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贡献力量,自觉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其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农村信息化人才进行学习,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培训教育活动,掌握最新的农村信息化理论与技术,包括现代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各类软件的操作方法,同时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开展培训活动,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奠定扎实基础。除此之外调整农村信息化队伍结构,其中涵盖农业技术研发人员、信息管理人员等岗位,通过完善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增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观念。最后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增强爱岗敬业意识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自觉维护农户经济权益。

5、发挥政府部门的引领职能

在乡村地区农业发展转型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充分参与,调动基层部门与农户的积极性,将信息技术的引入作为重点任务,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政府引领为核心,辐射到整个乡村地区,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利用现代化科技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根据乡村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展开统筹规划设计,借助信息技术逐步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发挥出自身的号召力,加上相关政策引领各部门参与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升级,逐渐改善落后的农业经济,利用信息化手段在乡村地区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政府部门应把握好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为主导进行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发挥出农村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生产中的作用,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监督管理,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确保农村信息化有效服务于农业生产。

6、构建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

现阶段应认清形势把握好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尤其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市场发展速度加快的条件下,应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以便提高农村信息化的主导作用,因此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必然选择,有利于技术推广、信息流通以及市场拓展。当下应对农村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完善,确保农村信息化的功能性得到发挥,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农业信息收集、整理的准确性,针对性筛选发挥出最大价值。另外从多个层面入手,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展开管理,比如在资金投入过程中,应提前做好市场调研,构建相应的专项资金,根据农业发展现状给予奖励和补贴,为信息化建设战略提供支持,将信息化手段落实到农业发展过程中。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应落实安全保障管理体系,由于农村信息化离不开网络数据的支持,虽然能够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便利,但互联网与数据信息的应用会降低安全系数,并且乡村地区的信息化普及率较低,农户对互联网信息化手段缺乏防范意识,因此要健全网络安全体系,实施电子签名、电子印章以及各类加密技术,定期对农村网络展开更新维护,落实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系统,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

7、明确农村信息化建设目标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理清思路,明确建设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以及总体目标,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持续推广稳定农业生产。另外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逐步推进、协调发展,根据提前设计好的方案逐步完善,基于因地制宜原则,立足当地经济与农业发展现状,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补充,打造开放化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经济增添发展活力。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控制,狠抓工程、标准、资源以及应用,最终实现对信息化技术、资源的最大化运用。

总而言之,现代农业正在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当下应将农村信息化技术引入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提高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深入探索农业信息化发展道路,对我国乡村地区进行优化布局,切实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发挥引领作用,正确认识农村信息化,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环境,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将农村信息化手段落实到农业经济增长过程,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035100山西省忻州市丰润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