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紫萱
[摘 要] 在人类艺术发展历史中,民族音乐既是民族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音乐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它是先辈们在我国广阔的疆域内不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并且能体现民族精神的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大体上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只有了解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关 键 词] 民族音乐;传承;文化
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熟悉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当今我们正处于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将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与发展,是民族音乐发展的关键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我国要培育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对这些优质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使命和任务。其中,民族音乐文化更是传统艺术文化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优质内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大大提升我国人民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一、民族音乐的定义及特点
(一)民族音乐的概念
我国的民族音乐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从民族性角度来看,它包括了汉族的民族音乐以及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从历史发展来看,它涵盖了古老的传统音乐以及现代的音乐创作;而从文化属性来分,则有民间自然流传的音乐和专业作曲家创作的音乐等多种类型。
其中,传统音乐指的是那些经过长时间流传,并非由当代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一般来说,清代以前形成的音乐,或者之后出现的具有传统音乐特点的音乐,都被归类为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发创作、表演,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音乐形式。它包括民间歌曲、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等,这些音乐形式真实地反映了民间生活和生产场景。
(二)民族音乐的构成与表现形式
中国民族音乐从构成上来说,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所谓五声调式,是指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的调式。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音乐一般都是由五声音阶写成的,如民歌《茉莉花》、器乐曲《春江花月夜》等。
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运用较少,基本上都是某一种乐器的独奏曲目。合奏音乐一般用在宫廷典礼、宗教仪式、迎神赛会等大型场合,这与讲求和声效果的西方音乐是有较大区别的。
(三)民族音乐的特点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展现了丰富的口语性和集体性特征。这种音乐形式,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广泛传播,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音乐,都在大民族、大文化的背景下,展现出了独特的乡土性。这种个性特征,使每一地的音乐都成为其文化的独特标志。
即兴性是民间音乐的另一大特点。由于没有固定的乐谱和形式,音乐家在表演中常根据情境即兴发挥,为音乐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和变化。
而民间音乐的流传变异性,则是由于其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及即兴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流传过程中,音乐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多样的版本和风格。
此外,民间音乐深深根植于劳动人民之中,充满了人民性。它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情感和愿望,成为人民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
多功能性是民间音乐的又一显著特点。它既能自娱自乐,也能为他人带来欢乐。无论是庆祝丰收、婚丧嫁娶,还是祭祀活动,民间音乐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音乐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的先辈们在我国广阔的疆域内不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并且能体现民族精神的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大体上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只有了解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本民族文化自信。
(二)有利于提升全民审美素养
首先,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和欣赏民族音乐,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从而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这种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是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基础。
其次,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它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和表演形式,展现出音乐的无穷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此外,民族音乐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人们的音乐才能和表演技能,还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传授历史文化知识、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等。
最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的文化进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和发展不仅丰富了音乐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也为社会文化的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民族音乐能够促进文化交流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和演绎民族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民族间的交流融合,更好地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尊重世界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学习借鉴国外音乐文化的优秀成果,探索各个民族间的音乐文化,促进多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三、民族音乐与社会诸因素的关系
(一)民族音乐与经济
随着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音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经济价值也被人们所发现;民族音乐可以带动本民族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在湖北宜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一个民俗村,通过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摆手舞”“傩戏”“吊脚楼”等吸引游客,体验感受当地的民俗音乐文化,在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也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二)民族音乐与文化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一颗灿烂的明珠。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地势复杂,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和民族文化,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在整个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三)民族音乐与群众生活
民族音乐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民族音乐是情感艺术,是满足感性需要所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民族音乐起着修身养性的作用,通过音乐审美活动,可以促进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和谐。
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一)民族音乐文化在群众层面的现状
在如今这个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民族音乐文化在群众层面的现状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和趋势。首先,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流行音乐的普及,年轻一代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和认知逐渐减弱。他们更倾向于追求时尚、潮流和国际化的音乐形式,而对于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民族音乐则显得相对陌生和疏离,甚至会认为民族音乐“土”,没有从内心接受本民族的音乐,使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就导致民族音乐在群众中的传播和接受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民族音乐文化在教育层面的现状
音乐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关系着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如果音乐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不高,就会影响到他们在教学中对民族音乐的教授和推广。许多教师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足,很难准确地向学生传达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并且难以认识到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民族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师并非民族音乐专业毕业,这就导致他们既不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也不熟悉其演唱风格。这种情况使音乐教师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时感到力不从心。
(三)民族音乐文化在社会层面的现状
随着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广泛传播,传统的民族音乐逐渐被人们忽视。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对民族音乐感到陌生,甚至产生疏离感。同时,记谱方法的转变也导致人们识读古谱的能力下降,这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障碍。民族器乐的传承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乐器革新进展缓慢,乐曲创作疲软,这使民族器乐既无法适应原生环境的变化,也无法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一些民族器乐甚至因为受到人为的西化改革而失去了原有的民族特色。这种情况使得民族器乐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存在感逐渐降低。
虽面临诸多挑战,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展现出一些积极的迹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传承活动。同时,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传播手段也被引入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我们需要加强音乐教育、推动乐器革新、创新教学方法和传播手段,并努力提升公众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五、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凝聚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团体
对于民族音乐团体的建设和完善,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来推进。民族音乐团体作为民族音乐传播的核心力量,通过其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将富有时代特色或地域风情的民族音乐文化展现给广大民众。相关部门应着力打造专业化的民族音乐团体演出平台,将具备民族音乐才能的各类人才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汇聚在一起。这个团队将广泛吸纳具备音乐天赋和民族音乐知识的人才,无论是资深的教师、才华横溢的学生,还是热爱音乐的普通民众,都将获得展示自我、提升技艺的机会。同时,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以及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此外,我们还需充分调动一切热爱民族音乐的力量,让音乐文化从基层开始,深入民众生活,潜移默化地提升人们的音乐素养。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兴趣。设立专门的民族音乐课程,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的民族音乐教师进行授课,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举办民族音乐培训班和研讨会,为音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学校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教育特色和学生需求,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学校教师根据学校要求去当地采风或进行田野调查,发现有关当地特色的音乐,再根据当地音乐特色自主研发以民族音乐为内容的课程,有效地将当地的民族音乐通过课堂、课间操等形式展现出来。
(三)对民族音乐进行保护与创新
对传统民族音乐进行保护和挖掘,整理和记录濒临失传的音乐作品和演奏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和技术手段,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作品。鼓励跨界合作,将民族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如舞蹈、戏剧等相结合,产生更加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四)进行市场推广与文化交流
通过举办音乐会、音乐节等活动,向公众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社会认知度。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舞台,增进国际间的文化理解。
(五)资金扶持与政策保障
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项目,或制定相关政策,为民族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民族音乐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六)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加大对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设立奖学金、举办比赛等方式,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民族音乐事业中。加强与国际间的音乐教育合作,引进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我国民族音乐的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六、结束语
民族音乐文化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财富,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文集》中写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其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与保护,不仅是对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捍卫与弘扬,更是推动其与各类艺术资源融合共生,进而促进艺术资源向产业化方向迈进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实际的发展道路上,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技术手段的局限以及资金支持的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艺术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鸿沟。鉴于此,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彬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3(12):161-164.
[2]吴佳.高等教育体系中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特色发展策略[J].人民音乐,2024(2):52-55.
[3]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