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西南联大历时九年,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出大批栋梁之才,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深入挖掘西南联大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联大精神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影像时代,也使影像成为21世纪人类历史记载的主要方式之一,影视史学已经进入历史学研究的前沿,用影像书写西南联大历史将成为受众了解西南联大历史最常用的渠道。
一、影视史学的诞生与发展
(一)影视史学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西方一些历史学家开始关注影像作品的史学价值,法国历史学家马克·费罗指出,有些影视作品本身就很有学术研究价值,这样的对照研究是很科学、很有价值的。在他编著的《电影和历史》中,围绕史学方法论和认知论,指出影视作品存在的一些缺陷,虽然客观性不足,但是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影视作品能够为历史发展提供佐证,这是一种“社会与历史角度的诠释方式”,有助于摆脱社会权威的固有限制,为思想独立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和指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历史研究机构创设了“历史电影委员会”,并创办了以研究电影和历史为主的名为《电影和历史》的刊物,其目的在于“探讨好莱坞和欧洲的制片人怎样去描述历史并报道这些(历史)电影的真实与错误”①。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A.罗森斯通将自己撰写的两部历史著作拍摄成为电影,他认为,电影这一现代媒体不仅能表现历史、传递过去,还可以挽留住广大观众。他认为,今天大多数民众是通过视觉媒体获得历史知识。而电影这一现代媒体既能传递过去,又能挽留住广大观众。②戈达尔·勒纳也曾说过:“电影和电视深刻影响了人们与历史的关系,这一点在近几十年里最为明显。”③
1988年12月,《美国历史评论》开设了“影视史学讨论”专栏,邀请罗森斯通、海登·怀特、赫希利、陶普林、约翰·伊欧·科勒针,对历史学与影视形象的关系、历史学与影视的结合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在他发表的《书写史学和影视史学》一文中创造了“historiophoty”一词,与传统的“书写史学”(historiography)相区分。他认为,书写史学是“利用口传的意象以及书写的叙述所传达的历史”,影视史学是“通过视觉影像和影片的方式,来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观念”④。这是西方学术界最初对影视史学这一概念下的一个明确定义。
(二)影视史学进入中国
周梁楷教授最早将“影视史学”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在他的《影视史学:理论基础及课程主旨的反思》一文中,首次把海登·怀特的“historiophoty”译为“影视史学”,并提出“‘史学这个名词来强调‘historiophoty是门学问,它也有(或应有)自己的知识理论基础”⑤。之后,周梁楷教授开始了对影视史学的专门性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书写历史与影视史学》《影像中的人物与历史——以〈白宫风暴〉为讨论对象》等,除此之外,周梁楷还开设了影视史学课程,试图建立起真正的学术类别,涵盖的内容也逐渐广泛和清晰。
1996年,复旦大学历史系张广智教授首次向内地学界介绍了这一新概念,在其论文《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领域》中,他将“影视史学”的定义翻译为“以影视的方式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并指出“影视史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历史学与现代影视,特别是现代影视技术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①。之后,在其著作《影视史学》中,剖析了影视史学兴起的时代环境,探讨了影视史学的历史意义和功能,在《重现历史——再谈影视史学》《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之异同——三论影视史学》两篇文章中,对这一学科进行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研究。
(三)影视史学在我国学术界的发展
1.关于“影视史学”定义的争议
学者蒋保指出,目前国内外在影视史学研究领域里存在一个误区,即“以现存的历史影视作为影视史学研究的对象”,并认为“历史影视都不能称为影视史学,影视史学是指历史学家‘以视觉影像和电影话语表现历史和我们对历史的见解的一门学问”②。陆旭在研读了海登·怀特原文的基础上,对周梁楷翻译的影视史学定义提出异议,并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将其翻译为“以视觉构图和胶片话语表现历史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③。孙逊在肯定了周梁楷所下定义的严密性后,认为“还是应该回归怀特的定义,不追求将影视史学当成如同计量史学或口述史之类的研究方法,而单纯当作一种历史叙事的表现手段。从定义范围上将不适宜的静态视觉材料全部舍弃,只保留电影等动态资料”④。吴琼在其专著中将“historiophoty”译为“影像史学”,并定义为“是以影像史料即视听觉史料为主要对象研究历史问题的学科方向”⑤。
2.关于影视史学与影视体裁及其实践的研究
有的纪录片导演将影视史学的观念和方法注入影像创作中,较著名的影视史学理论的实践者是美国当代历史学家塔莉·泽蒙·戴维斯,她在影片《马丁·盖尔归来》中担任历史顾问,为了进一步交代影片故事的历史背景以及呈现当时法国农村的实际状况甚至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她还出版了《马丁·盖尔归来》一书,该书被认为是影视史学实践的一个成功范例。2000年,戴维斯又出版了关于历史上奴隶问题的著作《奴隶、电影、历史:还原历史真相的影像实验》。在我国,导演任学安曾撰文谈其创作纪录片《大国崛起》和《复兴之路》时就借用了影视史学理论作为指导:“我们不仅希望用电视来表现历史,更希望明确传递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观点。两片所对应的500年世界近代史和167年的中国近现代史,过去一直以历史教科书的形态植根于人们脑海之中。那么,如何才能以电视纪录片的语言方式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呢?……我们正是试图在创作中找到使用视觉影像来传达历史和观点的‘词汇‘语法‘句法。”⑥
有的学者则将历史类纪录片和历史题材影视剧放在影视史学的视域进行关注。谢勤亮通过对纪录片文本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影像如何表现和阐释历史以及其给历史学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常仕本也认为:“对于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实践而言,在创作中引入影视史学的理念,对于纪录片创作的一些观念会形成一定的冲击,这无疑会扩大纪录片创作的空间。此外,将纪录片、影视史学以及史学研究结合起来,也必将会拓展影视史学研究的空间和内涵,并且衍生出新的史学研究空间及方法。”⑦张有平将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放到影视史学理论框架中研究,指出这一类电视剧“给大众提供了一种认同的空间,也会构建或重新唤起观众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共同记忆,是培养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的有效方式”,“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作为一种新的史学范式,正在更多地参与构建和还原中国革命历史的原貌中去,显示出了影视史学的独特魅力”⑧。黄朴民在反思历史影视作品创作时也指出:“必须有一种科学理性的观念与方法,来规范与引导历史影视作品的创作及其发挥影响,这就是影视史学。”⑨
3.关于影视史学与历史教育的研究
随着影视媒体影响力的扩大和影视史学研究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影视史学在历史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张广智在其著作《影视史学》中用一章的篇幅论述了影视与历史教育的关系。1990年,影视史学课程在我国台湾各大学历史系开设起来。各位学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历史系开设这门课程是必要的,“电影可以给一线教师提供用影像建立起历史教学的素养导向模式。使学生更深度地思考电影不只是娱乐,而且是一种可以被检视、质疑与讨论的历史描述与历史理解”①。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影像史学实验室,其主任吴琼长期开设影视史学相关课程,并在实践中对影视史学的基本问题、意义、功能、实践及未来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学者冯李媛②、乔敬③则从影视史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提高历史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通过上述文献的梳理,学界虽然认识到了影视史学的前沿性及其对当代历史学发展的重要性,但在研究上仍更多纠结于影视史学定义和内涵的界定,引入中国后,学者在争议其定义的同时将其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开始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深入知识论层次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影视史学是研究影像话语表现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见解的学科方向,以视听觉影像材料和影像完成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影像材料、影视剧、视频流媒体等多种视觉文化产品。
二、西南联大影像研究概述
目前,西南联大影视作品有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2003)、《西南联大八年记》(2008)、《满江红:西南联大75周年再回眸》(2012)、《西南联大》(2018),纪录电影《九零后》和拍摄完毕还未播出的电视剧《我们的西南联大》。除上述以西南联大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外,还有部分作品是将西南联大作为历史人物或者历史时期叙述中的一段经历或部分阶段讲述,如纪录片《大后方》第九集“流动的课桌”,《大师》《先生》中介绍的西南联大作为人物生命历程中的一段经历,电影《无问西东》则是将西南联大作为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故事的背景,电视剧《我亲爱的祖国》中西南联大是主人公从抗战爆发到1949年这一时间段中的一段人生经历。
(一)关于西南联大系列纪录片的研究
由于以西南联大为题材的纪录片创作较多,因此学术界对西南联大题材纪录片的研究也较多。何启治观看《西南联大启示录》后发表观后感,这部纪录片“就是对这所中外闻名的战时大学所做的,颇有深度而又生动形象、感人至深的历史记录”④。康鑫、郭智超从叙事结构、影像史料运用与人文关怀三个方面分析了纪录片《西南联大》的创作,并认为“民族性、时代性、人文性,是纪录片《西南联大》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当代大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和面临的自身选择,影片都用历史的声音给予了很好的回应,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历史命题的审视、对人文发展的走向都是这部影片带给观众的思考”⑤。康锐以纪录片《西南联大》为例,从其选题、创作手法和审美三个角度探讨影像如何“作为传递时代精神、寻找民族自信之根源、重塑国家信仰的有力手段”⑥。
(二)关于西南联大影视剧的研究
针对纪录电影《九零后》的讨论,学者们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如何通过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交融互构表现那个年代的历史记忆与家国认同。张早早认为:“纪录片《九零后》通过口述历史的叙事主导、历史影像的创新表达、极富寓意的视听美学建构手法,完成了历史记忆的美学复现和个体与集体的情感表达,激活了深藏在国人记忆里家国认同的精神共识。”⑦张芸指出:“《九零后》对西南联大进行了历史与记忆的双重追寻,体现了对联大时代青春往事和精神传承的铭记。”⑧刘畅在探究影片民族记忆叙事的同时,更探讨了影片“在‘弦歌壮古今的希冀中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文化框架下的特色社会建构,发挥民族记忆叙事于时代发展的重要作用”①。李政对《西南联大》与《九零后》从视听语言、微观叙事和传播策略方面进行分析后,认为:“历史题材纪录片意在传达的不仅仅是对动荡年代的历史追忆,更是对西南联大学子及其理想精神的传扬与传递。”“‘西南联大系列作品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而以‘西南联大这一宏大历史主题所打造的影视文化矩阵,也为国产纪录片行业的探索与传播积攒了宝贵经验。”②
电视剧《我们的西南联大》还未开播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其进行研究的论文已有两篇见刊,其一是王永利讲述了电视剧的选题背景、创作过程和故事内容,并高度评价了该剧:“精准传达正能量、大情怀,首度呈现中国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文化抗战史诗,是一曲炮火硝烟下的青春之歌,是知识分子铮铮铁骨的传记,是民族精神的丰碑。”③其二是可可通过对电视剧内容和叙事手法的分析,认为该剧“呈现着中国现代史上波澜壮阔文化抗战史,艺术表达了个体价值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共鸣”④。
关于西南联大纪录片及其影视剧的研究,学界持有赞扬的基调,研究从影视艺术的视角出发,围绕作品的主题、视听语言运用和叙事策略三方面,大多流于对作品创作的探讨,未能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深挖。在影视作品的创作方面,虽然有新的突破,但是不足之处也较明显,如纪录片的创作仍跳不出其固有的创作模式、吸引力不强、传播效果弱、影视剧作品较少、如何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之间的问题等。若能将影视史学理论引入西南联大影像研究和指导作品创作中,将会为西南联大影像作品的创作打开新的视野,为西南联大影像历史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三、西南联大影像研究总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研究成果覆盖历史学、教育学、文学等领域,近年来,学界在西南联大史料整理、挖掘及跨学科视角研究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仍有着较大的探索空间。
(一)影视史学还需在实践中构建理论体系
影视史学虽然在国外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还较短,研究还集中在对其定义、研究对象和功能等基本问题的探讨方面,且较为零散。虽然有的学者运用影视史学理论分析历史类纪录片和历史题材影视剧,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很难深入和鲜有创新。因此,影视史学还需在实践中建构起系统的、可行的理论框架体系。
(二)西南联大影像还未受到重视
作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西南联大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就出现了对其进行研究的成果。近四十年来,学界对西南联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热点问题:联大精神、联大人物、联大师生活动、历史贡献、教育教学实践、史料、相关文学作品等。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从纸张和音频中了解历史,而是转向有图像和色彩的影像,由于影像具有逼真性、现场感等特征,必将成为历史的常态书写方式。通过上文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已有纪录片导演对健在的西南联大学者进行抢救式采访记录,保存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也有导演为了再现那段峥嵘岁月,拍摄了电影和电视剧,当前以及今后用影像再现西南联大历史的作品会越来越多,因此学界对西南联大影像的关注仍需加强。
(三)可对西南联大影像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的深入研究
当前学界针对西南联大影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纪录片《西南联大》和纪录电影《九零后》如何运用视听手段真实地再现西南联大历史,这类研究只是基于戏剧与影视艺术学科对影视作品创作方面的探讨,研究分散、视角单一。另外,学界关于西南联大题材文学作品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对西南联大题材故事片和电视剧的研究却凤毛麟角,若能将西南联大题材纪录片、影视剧放在影视史学理论框架下对其的历史呈现和艺术创作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将会在西南联大研究上取得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云南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法]乔治·萨杜尔:《电影通史》(第二卷),忠培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②Robert A·Rosenstone:History in Images History in Words: Reflections on the Possibility of Really Putting History onto Film.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93, No. 5,1988.
③④Hayden White: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3, No.5,1988.
⑤周梁楷:《影视史学:理论基础及课程主旨的反思》,《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99年第6期。
注释:
①张广智:《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领域》,《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6期,第116-122页。
②蒋保:《影视史学刍议》《安徽史学》2004年第5期,第5-9页。
③陆旭:《影视史学再探讨》,《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第49-52页。
④孙逊:《杂谈影视史学》,《学理论》2010年第33期,第157-158页。
⑤吴琼:《影像史学概论》,华夏出版社,2021。
⑥任学安:《用纪录片的语法重现历史——兼谈影视史学在〈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中的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8期,第22-24、29页。
⑦常仕本:《影视史学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现代传播》2009年第2期,第69-70页。
⑧张有平:《历史、再现与认同——影视史学视阈中的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国电视》2015年第7期,第73-77页。
⑨黄朴民:《依违于历史与艺术之间——为中国影视史学号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23-27页。
注释:
①蒋竹山:《影像、历史教育与公共史学——透过电影建构当代世界公民的历史意识》,《中国公共史学集刊》2019年第00期,第132-158页。
②冯李媛、高峰:《影视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1期,第178-179页。
③乔敬:《影视史学与高中历史教学》,《高考》(综合版)2013年第10期,第37页。
④何启治:《文献片〈西南联大〉观后》,《传媒》2003年第5期。
⑤康鑫、郭智超:《纪录片〈西南联大〉:历史叙述与记忆建构》,《电影评介》2018年第24期,第58-60页。
⑥康锐:《用影像展现文化的力量——以纪录片〈西南联大〉为例》,《传媒》2019年第14期,第56-57页。
⑦张早早:《文化记忆与国家认同:纪录片〈九零后〉的影像表达》,《电视研究》2022年第7期。
⑧张芸:《〈九零后〉:青春记忆与历史抒写的影像互涉》,《电影评介》2021年第23期,第44-47页。
注释:
①刘畅:《口述历史纪录片〈九零后〉民族记忆叙事》,《电影文学》2022年第5期,第80-82页。
②李政:《从〈西南联大〉到〈九零后〉——试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表达与精神传承》,《电视研究》2021年第9期,第49-51页。
③王永利:《〈我们的西南联大〉:震撼呈现知识分子救亡爱国的苦难风流》,《中国广播影视》2020年第13期,第58-61页。
④可可:《烽火中的青春故事狼烟里的不屈灵魂——电视剧〈我们的西南联大〉》,《青春期健康》2020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