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的社会认知与文化传承

2024-07-01 04:24于杰王凤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0期
关键词:编钟文化传承

于杰 王凤奇

摘 要:编钟作为我国古代音乐器乐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文化多元化和快速的社会变迁,编钟文化逐渐淡化,民众对其了解和认同度下降。因此,研究编钟的社会认知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旨在以汶上县博物馆为例,探讨编钟的社会认知与文化传承,深入了解传承编钟文化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探讨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其他地区博物馆对编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关键词:编钟;社会认知;文化传承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0.036

编钟作为我国古代传统乐器之一,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礼仪和音乐功能。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创造的产物,而且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随着时间的推移,编钟成为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重要展品之一。在汶上县博物馆,编钟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被妥善保护和展示,扮演着推动社会认知、传承文化的重要角色。本文以汶上县博物馆为例,探究编钟在社会认知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加深对编钟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推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一方面为公众提供了解和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推动其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为博物馆教育活动提供思路和借鉴,设计更具教育价值的展览和教育项目。

1 编钟的文化内涵表现

1.1 我国编钟的历史发展

编钟起源于我国古代,是一种具有独特音乐和礼仪功能的乐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历程。西周时期,编钟开始被广泛使用。西周王室将编钟作为一种重要的礼乐器乐,用于礼仪和宴会;同时,在宗教仪式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以其和谐美妙的声音受到赞赏。春秋战国时期,编钟的制作技术逐渐发展。编钟由多个铜钟组成,每个钟都有不同的音调,以奏出丰富多样的乐曲。编钟成为贵族、宫廷和宗庙中重要的乐器。秦汉时期,编钟的制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制造工艺和音乐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使用编钟的礼仪和音乐活动在宫廷和宗庙中得到广泛推广。魏晋南北朝时期,编钟成为寺庙和宫廷音乐的常见乐器。编钟的音乐风格逐渐丰富多样,融合了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元素。唐宋元明时期,编钟的制作和演奏技艺进一步提高。编钟成为宫廷乐团和皇家礼仪中重要的乐器,被广泛用于庆祝和重要场合。发展至清朝时期,编钟逐渐退出了宫廷音乐的舞台,但仍被一些地方寺庙和宗庙使用。编钟制作技艺逐渐减弱,至近现代,编钟得到了重新关注和研究。编钟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珍宝,被收藏和展示在各地的博物馆中。同时,编钟也成了一种重要的音乐教育和表演乐器,在音乐学院和乐团中重要地位。

1.2 汶上县博物馆编钟的文化内涵

1.2.1 简介

现存于汶上县博物馆的这组清乾隆辛酉年(1741)双龙纽编钟,是1988年在汶上文庙内发现的,一组共12件,形制大小相同,质地为铜,保存完整。编钟钟体为椭圆形,方形纽,纽部有双龙图案,腔面以凸弦纹隔钲、篆、枚区,共有36个泡形枚,每列泡形枚之间刻有八卦图案,其余部分对称刻铭文“圣庙乐器”“乾隆辛酉年东昌府同知潘珑监制”。腔体中间左右鼓部共有8个泡形枚,两侧有突出的弧形长棱,钟口为平口。每件编钟的尺寸为:高210毫米,平舞径107.2毫米,腹径145毫米,口径124.48毫米。

1.2.2 艺术特征

双龙纽编钟的整体造型结构十分宏大而庄严,通常由一个主钟和多个附钟组成。主钟通常较大,而附钟则较小,并通过编制方式相互连接。整体的布局和造型呈现出和谐、稳定和对称的特点,展示了我国古代钟表制作的精湛技艺和审美追求。

双龙纽编钟的装饰元素风格十分丰富多样,常见的元素包括龙纹、花纹和祥云等。龙纹的设计通常展现出龙的力量与神秘感,花纹和祥云的绘制则给人一种繁荣和吉祥的感觉。整体装饰风格以华丽、精细、对称为特点,体现了我国古代艺术的雅致和华贵。

双龙纽编钟的雕刻技法精湛,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雕刻采用底浮或高浮雕等方式,形成立体的效果。艺术家通过雕刻技法,将龙的形象、其他装饰元素以及细节表现得栩栩如生,展示了古代铜器雕刻工艺的精湛水平。

作为乐器,双龙纽编钟具有独特的声音特色。通过调音和捶打的技法,铜钟能够发出清脆、持久和和谐的音响。在编钟演奏时,乐师使用木槌逐个敲击铜钟,通过其声音共鸣、共振的效果,产生复杂的和声和音律,营造出庄重而壮美的音乐氛围。

双龙纽编钟常被用于重要的仪式场合,如宫廷庆典、祭祀活动和宗教仪式等。它在这些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音乐伴奏角色,用于表达庄重、神圣和吉祥的寓意。同时,铜钟也作为一种艺术品,展示了制钟工艺的美学追求和古代文化的传承。

1.2.3 文化内涵

双龙纽编钟作为古代乐器,代表了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音乐的审美观念和音律观念,是古代音乐表演和演奏实践的重要工具。通过编钟发出的声音共鸣和演奏技法,它展示了我国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编钟在我国古代的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圣庙乐器”,双龙纽编钟具有宗教仪式的象征和意义。它通过音乐表达对神明的敬仰和崇拜,为宗教活动增添庄严和神圣的氛围。

在古代,编钟常常被视为皇权和统治地位的象征。作为一种宫廷乐器,双龙纽编钟的存在体现了皇权的宏大和尊严。它在宫廷庆典和仪式中使用,承担着表现皇权威严和统治力量的重要角色,体现了古代帝王的权威与地位。

编钟是古代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的象征。编钟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演变、传播和交流,成为东亚地区乃至世界各地的乐器形式之一。双龙纽编钟的存在和展示,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递和交流,并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2 汶上县博物馆编钟的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影响着主体的心理活动,调节主体的社会行为。有学者提出“从内容上看,社会认知包含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人对自己和他人各种心理活动、观念等的认知;第二,对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如合作、冲突、友情等;第三,关于群体内部及群体关系的认知”。围绕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其代表的文化和民族认同感恰恰是社会认知过程中最为珍贵和重要的部分。由此分析,汶上县博物馆清乾隆辛酉年双龙纽编钟的社会认知角色及作用如下。

2.1 编钟作为文化符号的社会认知角色

2.1.1 从受众个体的心理观念看

对于个体而言,清乾隆辛酉年双龙纽编钟代表了历史的延续和传承。个体通过观赏和了解这件编钟,可以激发历史情感,产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对于一些文物爱好者和历史学习者来说,这样的编钟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加深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认知。

2.1.2 从受众个体的认知关系看

清乾隆辛酉年双龙纽编钟作为一件珍贵的文物,与观众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认知关系。观众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工艺,可以感受到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观众在观赏和了解编钟的过程中,不仅对编钟本身有了更深入的认知,还将自己与古代文化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情感共鸣和认同。

2.1.3 从受众群体的认知关系看

作为社会认知的一部分,清乾隆辛酉年双龙纽编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具有一定的群体认同和集体记忆的作用。观众作为一个群体,对编钟的认知与文化认同形成了一种共识,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群体认同感。在社会中,通过共同的认知关系,人们可以通过编钟的展示和交流,共同分享古代文化的魅力,增进社会凝聚力和文化共识。

2.2 编钟作为文化符号的社会认知作用

2.2.1 代表文化遗产和传统价值

编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代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通过对编钟的认知和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传统音乐和礼仪的发展演变。

2.2.2 激发文化自豪感和身份认同

编钟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之一。人们通过与编钟产生情感和认同,对自己的文化和民族身份感到自豪,增强了集体认同感。

2.2.3 促进文化交流和对话

编钟作为具有独特音乐特色的乐器,可以作为一种共同的语言,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通过学习和欣赏编钟音乐,人们能够超越语言和文化差异,增进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

2.2.4 提升艺术欣赏能力

编钟以其独特的音色、和声和韵律美,成为人们审美体验的重要来源。通过对编钟音乐的欣赏和学习,人们可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提升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

2.2.5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编钟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乐器,通过对其认知和传承,可以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编钟的展示、教育和演出等活动,能够将古老的音乐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带给更多的人,并推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再兴盛。

2.3 汶上县博物馆编钟的社会认知效果

2.3.1 文化独特性

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器乐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汶上县博物馆展示的编钟反映了当地地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展示了汶上县作为编钟之乡的地位和贡献。这种独特性为博物馆吸引观众提供了独特的魅力。

2.3.2 历史底蕴

汶上县博物馆展示的编钟具有悠久的历史,体现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观众通过了解编钟的历史背景和演绎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源流和变化。

2.3.3 艺术价值

编钟作为一种音乐器乐,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博物馆展示的编钟不仅以器物本身为展示对象,还通过音乐表演、图文展示等方式,展示编钟的音乐艺术魅力和音乐演奏的技巧。观众可以欣赏到编钟特有的音色和音乐表演的美妙,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3.4 教育功能

汶上县博物馆展示编钟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字说明、解说员讲解等方式,向观众传授编钟的历史、制作工艺、演奏技巧等相关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观众对编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促进文化教育和学习活动的开展。

2.3.5 非遗保护

编钟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通过博物馆展示编钟,能够促进对编钟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编钟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2.3.6 综合价值

汶上县博物馆展示的编钟,作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之一,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同时,通过编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3 汶上县博物馆编钟的文化传承

3.1 编钟社会认知与文化传承的关联

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音乐器乐,编钟在我国文化中有着独特重要的地位,其社会认知角色对文化传承有着深刻的关联作用。

首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编钟被赋予了“国宝”的地位。通过对编钟这一珍贵文化实物的展示,人们可以更好地感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深刻地体验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神韵,对文化意识的传承有重要思想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次,编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成为其独特的社会认知角色。编钟作为一种古老的音乐器乐,其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通过编钟的传承和发展,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文化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发展。

此外,编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成分,承载着我国古代社会的各种文化信息和艺术审美。通过观看编钟,人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礼仪文化、音乐文化、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内容,对维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礼仪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通过对编钟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增加人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道路的热爱,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承担着非常关键的历史和文化责任。

3.2 汶上县博物馆编钟的文化传承的目标

3.2.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汶上县博物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通过编钟文化传承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编钟作为我国古代乐器的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博物馆应立足于文化保护和传承,通过展览、研究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递编钟文化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引导人们重新认识、热爱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3.2.2 提升文化自信

在新时代,文化自信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体精神追求的重要方向。汶上县博物馆可以通过编钟文化意识的传承,引导观众深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独特之处,提升公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展示编钟在音乐艺术、制作工艺、礼仪文化等方面的优秀特点,让人们更加自豪地认同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3.2.3 培养观众的审美素质

编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音乐美感和艺术韵味。通过编钟文化意识的传承,汶上县博物馆可以培养观众的审美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让观众了解音乐之美、艺术之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提升公众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3.2.4 促进社会凝聚力

编钟文化意识的传承可以成为推动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通过编钟文化意识的传承,开展各种公共活动,包括观展、讲座、研讨会等,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共同关注和参与编钟文化,增进公众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文化共识,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增强。

3.3 汶上县博物馆编钟的文化传承的途径

3.3.1 展览与解说

博物馆可以通过编钟展览来展示编钟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展览中,可以搭配详细的解说文字和图片,向观众介绍编钟的起源、演变、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加深观众对编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3.3.2 现场演示和互动

博物馆可以组织现场的编钟演示活动,邀请专业演奏家现场表演编钟音乐,以展示编钟的独特音色和演奏方式。同时,观众也可以参与到编钟演奏的体验中,通过亲身参与和操作编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编钟文化的独特魅力。

3.3.3 文化活动和教育项目

博物馆可以举办与编钟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和教育项目,如编钟艺术展示、讲座、工作坊等,邀请专家学者、艺术家等分享和传授编钟相关的知识和技艺。通过这些学习和体验活动,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编钟文化,并深入参与其中。

3.3.4 多媒体技术应用

博物馆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创造出身临其境的编钟展示和体验环境。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让观众以更直观、互动的方式了解编钟文化,并感受编钟演奏和音乐所带来的美妙体验。

4 结语

编钟的社会认知与文化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博物馆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创新与探索,我们相信博物馆编钟文化的社会认知与传承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仓海栗.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 行走的研学课堂[J].东北之窗,2023(7):23-25.

[2]陈锐洋.发挥仿古乐器的社会功能:东方乐器博物馆仿制古老编钟的功能研究[J].乐器,2020(7):30-33.

[3]刘莎.编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现状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学院,2020.

猜你喜欢
编钟文化传承
金石齐鸣话编钟
曾侯乙编钟
曾公编钟铭文补说
Stories of the Chime-bells—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State
叶家山西周编钟的年代及所反映的若干问题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