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认知诗学将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应用到文本分析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文学作品的视角,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视角入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和认知隐喻理论对唐诗《琵琶行》进行分析和解读,体会作者构建场景时的创造力以及全文的音乐和人物隐喻。
【关键词】认知诗学;图形/背景理论;认知隐喻;《琵琶行》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3-00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3.002
唐诗作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赏析。他们大多从韵律、音乐、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而从认知方面对其进行赏析解读的研究较少,从新的视角出发,能让读者全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韵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认知诗学
认知诗学作为一门新学科,是从认知的角度看待文学,它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应用到文学中。认知诗学的渊源要追溯到以色列的学者Tsur,他首次提出认知诗学这一术语。随后,Stockwell在2002年出版的Cognitive Poetic:An Introduction是其标志性代表作[1]。他认为,认知诗学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文本进行分析解读,研究心理认知和文学文本的关系,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作者的写作过程或写作技巧,而是研究读者是以何种方式对文本进行解读分析的。但学者熊沐清提出:“认知诗学是直接基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建立起来的,后两者都是认知科学的组成部分,跨学科是认知诗学的基本属性。”[2]
认知诗学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它不是认知语言学的具体运用,它的目的是探究读者和作者如何站在不同的角度,完成对语篇的共同理解,它讨论的是不同的认知是如何在作者的语篇中体现出来的。文学不是少数文人墨客的阳春白雪,而是根植于生活,是从日常生活的具体经验出发去解读和赏析文学作品,是基于认知世界体验万物的一种独特手段,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赏析离不开日常生活和独特的认知手段。学者蓝纯在研究认知诗学时提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的分析应该参照人类普遍的语言机制和认知机制。”[3]
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认知,基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对于世界的感知体验,认知诗学将文学和认知结合了起来。因此,对文学文本的分析离不开对语言的研究,而对于语言的研究离不开对于认知的探索。其中主要的分析方法有图形/背景理论、认知隐喻理论。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最初是应用在心理学方面的,随后认知语言学家将其应用到语言分析中。它是由Rubin所提出来的,其基本原理是指人在使用视觉系统获取知识的时候会本能地将其分为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且它们的划分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凸显原则)。这是指一个不容易分割,易于移动,体型较小,色泽鲜明的物体是图形。“图形”是指人在视觉系统中更容易感知到的部分,这一部分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背景”与此相反,它指的是人们在认知中更容易被忽略掉的部分。同时,图形和背景依据凸显原则进行区分界定,在整个画面中,“图形”是相对比较突出的部分,它是被强调的,在人们观察某一场景时所聚焦的事物就是图形,而“背景”则是不被强调的,一般指的是图形所处周围的环境。
学者蓝纯在研究图形背景时提出:就形状而言,一般情况下图形的形状是固定的,而背景与此相反,没有固定形状,由于图形具有固定形状这一特征,也就限定了它有清晰的轮廓,它是有边缘的,而背景相对来说比较模糊[3]。 就结构而言,图形拥有完整的结构,是一件天然和谐的东西,而背景则没有,导致看起来模糊不清。就位置关系而言,一般来讲,图形在背景之前,或者是囊括在背景里面的,而背景则在图形身后延展开来。当这一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时,图形和背景又会相互变化,相同场景,同一事物,不同焦点,会产生不同的感官视图,图形和背景也会随着人的注意力而不断变化,由于新事物的出现,在某一场景中的图形会形成背景,简言之,图形/背景具有“递归性”[2]。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利用图形和背景的分离与变化共同构造出某一特定情境或者氛围,从而使读者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内核。
匡芳涛、文旭将这一理论应用在语言事件和语言空间中,他们提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虽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但也可用来研究语言,因而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4]图形始终依存在背景上,且具有内包性。从语言方面来看,主句充当图形,从句是背景,图形和背景不根据动词来确定,而是通过特定的识解方式来确定的。运用这一理论来解读诗歌,不仅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理解诗歌,还可以从认知的视角去感受作者写作技术的高超,感受诗歌的美妙,品味诗人描写的层层递进的意境。
三、认知隐喻理论
隐喻这一概念是从认知语言学引申至认知诗学这一领域的。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遍布全部日常生活,包括语言、思维和行动。”[5]它是基于物体之间的相关性而建立的。人们对于新事物的了解总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隐喻。认知隐喻分为源域和目标域,而不似传统的隐喻那般,没有本体和喻体。
例如“怒发冲冠”不是“气得头发把帽子顶起来”,而是说“愤怒到了极点”[6],表面指的是人在生气的时候头发把帽子顶起来了,但是实际上人在生活中发怒的时候并不会有此行动,它指的是人在暴躁的情况下,“怒气是升起的头发”,升起的头发是源域,怒气是目标域,升起的头发具有方向性、具体性,怒气具有抽象性,怒气的特征被投射到头发上,使得抽象的发怒概念容易理解。英语中有很多概念隐喻的例子,“Good is up” “Bad is down”“Argument is war”“Inflation makes me sad”。
概念隐喻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其中源域大多是源于生活的基础范畴,从基础生活出发,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建构和理解更抽象的目标域。
四、认知诗学视域下的《琵琶行》解读
《琵琶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元和十一年秋天,他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偶遇一位弹琵琶的长安歌妓,便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这首叙事长诗《琵琶行》。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忍友人离别,深感自己和琵琶女经历相似,同病相怜,抒发了自己政治上功不成名不就的悲愤之情。从认知的宏观角度来看,“诗人一生所看到的风景和经历的感受有无数个”[7],但他挑选了一个在送别友人途中所听到的琵琶女的身世来进行描述,就是将送别友人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为图形显现出来,而未被描述的就是诗人在生命的长河中所经历的所闻所想所感,这些是背景。从微观层面来看,诗人特地选用琵琶声来进行描述,而其他的景色和声音就成了琵琶声的背景,琵琶声作为图形最先吸引人的注意。
《琵琶行》在第一段中写了琵琶女出场的背景,在这一部分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图形和背景来描述当下的场景和事件。从全文来看,这一段是背景,说明琵琶女出现之前的事情,而后三段则是图形,表示琵琶女弹奏琵琶,讲述经历,引起作者与她共情的事情,这两件事情相比较,后者更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从而充当全文的图形。从这段总体上看,前六句作为琵琶女出场的背景,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而后八句从正面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属于图形,前六句在第一段中充当背景,它交代了全文所描写的时间和地点,是静态的,具有常规意义的背景特征。而后八句则是诗中主要人物琵琶女的出场,而人物是动态的,符合常规意义对于图形的界定。
本诗的第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描写的是作者在浔阳的江边送别友人,枫叶和荻花被秋天的冷风吹着,发出瑟瑟的声响,秋风萧瑟,满目悲矣。其中秋日的夜晚,浔阳的江头是背景,而客人是图形,背景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图形表明了这个地点发生的事件,就是作者白居易正在送别友人,这件事情是图形。而枫叶和荻花是图形,秋日则成了背景,点明了在何种季节才会有枫叶、狄花的瑟瑟声。总的来说,浔阳江头送别客人这件事情又充当全句的图形,秋日里的枫叶、荻花又形成了背景,图形和背景的相互转换,突出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也将读者的眼光聚焦到这里。
诗中第二句,“主人下马客在船”,说的是诗人陪同友人一起骑马到江边,江边作为静态的场景,为诗人和友人的活动提供了场所,由此成了背景,主人和客人成了图形,他们是动态的,同时个头较小,而江边在人物的背后形成背景。
随着事件的发展,作者变换了角度,诗中第三句,“别时茫茫江浸月”,是客人与友人在别离之际,一轮冷月倒映在茫茫的江水中,在这句诗中,主人和客人是图形,江浸月是背景,隐含了送别的气氛,意味深沉。
前三句综合来看,浔阳的江边、夜晚、枫叶和荻花、秋日、明月、江水是背景,诗人送别友人这件事情是图形,背景给图形提供了场所和时间,图形表明在背景之上所发生的事件,诗人将清冷的月色,瑟瑟作响的枫叶,沉寂的江水构成了孤寂的画面,表现出伤感、惆怅、凄凉的氛围,为诗中的人物染色,诗人送别友人凄凉的氛围,既总结了上文,也引出了琵琶女的出现。
诗中第四句,“忽闻水上琵琶声”,诗人和友人在离别之时,突然听到了弹琵琶的声音,在此刻,琵琶的声音作为图形,引起了诗人和友人的注意,而江面作为背景凸显琵琶的声音,琵琶声和江面一动一静更容易引起反差,吸引读者的注意。
诗中第五句,“琵琶声停欲语迟”,琵琶声停了很久却迟迟不语,琵琶声成了背景,琵琶女迟迟未做回应这件事又形成了图形。这句和上句中的琵琶声一个作为背景,一个作为图形,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水平,动静转化,将当时的情景跃然纸上。
在本诗的第六句,“移船相近邀相见”,“我们”(作者和友人)移船靠近,邀请她(琵琶女)出来与“我们”见面,“我们”和“她”作为人物,易于移动,是图形,而船作为物体,是背景,充当“我们”的工具。
诗中第七句,“千呼万唤始出来”,指的是琵琶女在“我们”的百般邀请下,才缓缓走了出来,琵琶女在这句诗中是图形,有一个动词“出来”表现她的动作,“我们”千呼万唤的声音形成了她出现的背景,简言之,她是在“我们”千呼万唤的邀请声音中走出来的。这句话体现了年老的琵琶女不再似年轻时那般,已然心灰意冷,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
第二部分描写了琵琶女的高超演技,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将他所感受到的音乐旋律形象地再现出来。第三段描写的是琵琶女讲述了她一生的经历。而第四段作者将二人的遭遇结合,感慨自己时运不济,与琵琶女同病相怜,抒发自己的愁苦之情。
作者在文中建构了大量关于琵琶声的暗喻。“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写的是弹奏的琵琶声隐含着沉思,好似在陈诉着琵琶女一生的不如意。在这里,作者使用了“音乐是人”的隐喻,人是源域,音乐是目标域,将人所独有的诉说情感、讲述故事的功能投射到了音乐上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写的是弹奏的琵琶声,大弦声音沉重抑扬顿挫就像是狂风暴雨来临,在此句中,作者建构了“音乐是雨”的隐喻,雨是源域,音乐是目标域,把生态自然现象狂风暴雨产生的声音投射到音乐上。“小弦切切如私语”,作者建构了“音乐是人”的隐喻,与前句所描写的琵琶声相反,在此小弦与大弦发出的声音形成对比,就像是人们在低声耳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指的是弹奏的琵琶声就像是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在玉盘上的声音,作者建构了“音乐是珍珠落下的声音”的隐喻,珍珠掉落的声音是源域,音乐是目标域。“间关莺语花底滑”,指的是“音乐是黄莺啁啾”,演奏声像黄莺鸣叫,黄莺啁啾是源域,音乐是目标域。“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声不断变换,一会儿像黄鹂鸣叫,一会儿又像是冰下面的泉水滞涩,难以流动,在这里建构了“音乐是泉水”的隐喻,泉水是源域,音乐是目标域。“银瓶乍破水浆迸”,指的是突然间琵琶声急转高昂,好像是银瓶炸裂,水浆奔迸,建构了“音乐是水浆”的隐喻,水浆是源域,音乐是目标域。“铁骑突出刀枪鸣”,指的是琵琶声一会儿又像杀出一队铁骑,挥舞刀枪,建构了“音乐是铁骑刀枪”的隐喻,铁骑刀枪是源域,音乐是目标域。“别有忧愁暗恨生”,也建构了“音乐是人”的隐喻,指的是弹奏的琵琶声似乎暗暗滋生出忧愁怨恨,但是这种情感是人所独有的,只有人才会有这种不悦的情感。诗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指的是京城的富家子弟争着抢着要给琵琶女赏赐,而琵琶女弹奏一曲,收到的彩绸数不胜数,作者建构了“音乐是商品”的隐喻,商品是源域,音乐是目标域,把音乐弹奏投射到商务交换的过程中,便是商品。
从全文来看,作者将自己比作琵琶女,全文讲述琵琶女的演奏声和其自身经历,用琵琶女这条明线来暗示自己。琵琶女原是教坊红人,盛极一时,白居易原是朝中大臣,位高权重;时过境迁,琵琶女的亲人相继离去,年轻时的名门望族也不再登门拜访,最后嫁给了商人,白居易被奸臣陷害,被贬任江州司马;商人重视利益而对离别看得很淡,所以琵琶女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这同时也是白居易被贬之后的真实生活写照;最后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这句诗中,两人的经历相似,明线和暗线进行交叉。作者在这首诗歌中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与琵琶女的合二为一,说自己也是在指琵琶女,说琵琶女实则也是在讲自己,自己与琵琶女的命运相同。全文建构了“琵琶女是我”的概念隐喻,作者是源域,琵琶女是目标域,作者与琵琶女的心情境遇相呼应。
五、结语
本文主要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和概念隐喻来分析唐诗《琵琶行》。从认知诗学这一全新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探讨了认知诗学视角下的唐诗,阐述了图形/背景理论和认知隐喻在唐诗中的体现。从作者角度出发,跟着其视角体会不一样的创作,并从中发现作者潜在的思想感情,用音乐来叙事,用琵琶女来讲述自己的感受经历。
参考文献:
[1]Stockwell,Peter.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2.
[2]熊沐清.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04):299-305+321.
[3]蓝纯.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2011,27(01):39-43.
[4]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04):24-31.
[5]祖利军.《人生颂》的认知诗学解读[J].中国外语,2008,(04):105-109.
[6]徐明.形神兼似殊途同归——浅谈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的异曲同工之妙[J].长春大学学报,2005,(03):32-35.
[7]夏艳萍.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唐诗《枫桥夜泊》[J].外国语文,2014,30(01):48-50.
作者简介:
宋怡静,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