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4-06-30 12:29李斌
成才之路 2024年17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数据创新

李斌

摘要: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思政教育研究是高校的当务之急。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特点,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环境,文章对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展开分析,对当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剖析,提出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及创新路径,指出要通过转变理念、打造大数据思维模式,优化话语、提升思政教育引导力,建设队伍、实践“三位一体”新机制,创新方法、开创思政教育新方法,共建共享、创新思政教育管理体制等路径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期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大学生。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创新;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7-004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编号:2023JKDY081)的研究成果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社会各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尤其在高等教育中,大数据的融入为其提供了无限的创新机遇。目前,在高校教育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它要求教育者在面对海量的信息过载数据时能够进行精准的判断与决策,引导大学生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捕捉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进行内化、吸收。因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努力借助大数据,探寻创新路径,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学习氛围,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一、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思政教育环境复杂化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也带来了信息筛选与价值引导层面的挑战。例如,在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发广泛,这在拓宽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给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带来了挑战。为此,教育者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进行甄别,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各类信息,提炼出有益于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内容,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要求思政教育内容一要具备开放性和包容性,二要具有鲜明的立场和正确导向[2]。因此,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精准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设计出符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的思政教育内容。同时,教育者应注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教会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中有效筛选信息,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理性分析的能力,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三观”。

2.思政教育资源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思政教育能够通过网络课程、在线讨论等形式进行,成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育者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跟踪大学生的线上行为模式,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反馈,发现大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设计出更具个性化的思政教育课程。在大数据的加持下,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材和场地,而是可以整合最新的新闻资讯、历史档案、网络文化等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平台。思政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特点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3.思政教育形式多样化

高校思政教育形式的变化和创新同样得益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教育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平台和虚拟现实等多种媒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采用线上讲座、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和大学生的参与度,有效突出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此外,大数据还支持教育者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能通过大学生的在线反馈和行为数据不断优化教育策略。大数据时代思政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特点拓展了教育的边界,创新和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增强了教育的互动性和实效性,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4.思政教育对象个性化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个体多元化的特点,他们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抱有抵触心理,渴望更加高效、精准的学习方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定制化需求上[3]。教育者可以根据大学生的个体特点调整教学方案,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大学生个体的思想状态、学习习惯、价值观念及情感倾向,进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在此过程中,大数据不仅能为教育者提供学生的基本信息,还能揭示大学生的深层次需求和潜在问题。例如,通过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网络活动和社交互动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教育者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思想动向,判断其是否存在不良的思想观念和负面情绪,以便做好后续的教学计划调整,从根源上减少大学生群体的不良事件发生,共同打造出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困境一:信息泛滥与信息过载。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大学生每天能接收到大量信息,其中包括各种观点和价值判断。这里面的一些不良信息影响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而且其影响不容小觑。接收信息时,需要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价值进行过滤和评估,然而一些大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筛选能力。同时,大学生也面临信息过剩的问题,过多的信息输入可能导致他们无法专注和深入思考,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

困境二:个性化需求与普遍规范。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需求和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望各不相同。然而,大规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难以完全满足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普遍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教育的内容水平。因此,如何在个性化需求与普遍规范之间进行平衡,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困境三:思想碎片化与思想体系建构。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之一是信息碎片化。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通常呈零散的状态,这种碎片化的信息输入会导致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碎片化的状态,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构建大学生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然而如何应对信息碎片化的环境也是一项挑战。

困境四:个人信息与安全。大数据技术的高度发展,让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成为可能。大学生在个性化的信息泡沫中极易形成封闭的认知空间,这对开展广泛、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阻碍。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其不仅涉及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更关乎教育内容的安全传输和正确引导。此外,网络空间具有匿名性和虚拟性特征,这给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性带来了挑战。比如,个别大学生可能在网络中表现出与现实不一致的行为和态度,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不侵犯其隐私的前提下,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指导。

可见,以上四大困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迫在眉睫。

三、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必须慎行,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教育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4]。

第一,要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任何利用大数据进行的教育创新,其核心和出发点都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高校应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精准分析,实现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定制。第二,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全面的、系统的,它应当覆盖大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多个维度,形成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体系。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必须基于科学的方法,确保所提供的教育策略和内容真正适合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三,要注重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教育者需发挥大数据分析的优势,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学习环境,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适应性。在收集和分析学生数据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确保学生信息的安全。对于教育数据的处理和应用,要有明确的规范和操作流程,避免对数据的滥用和泄露。第四,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反馈。教育不是单向传递,而是建立起双向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大数据背景下,应强化师生之间线下、线上的互动,鼓励大学生提出反馈,教育者则要根据反馈调整教育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第五,要持续跟踪效果并适时调整策略。大数据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浩瀚的信息资源,教育者应利用这一优势对教育效果进行实时评估,以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确保教育活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

四、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大数据背景下,教育者需发挥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思想动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便更加精准地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还要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学习环境,引导大学生批判性地接收信息,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以更开放的姿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1.转变理念,打造大数据思维模式

大数据思维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和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关联及规律,进行决策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树立大数据思维,将大数据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实时采集和深度分析大学生的个体数据信息,如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交网络、活动参与情况,以及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信念信仰、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等更深层次的情况,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性和实效性[5]。此外,针对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育者可以设计符合学生个性化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案,从推荐学习资源到设计个性化的教育路径,都要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来实现个体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结合。在实施大数据驱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育者将大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教育决策时还应结合专业教育理念,避免采用机械化、模式化的教育方式。

2.优化话语,提升思政教育引导力

面对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浪潮,思政教育需积极抢占教育主阵地,掌握教育主动权,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者应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网络空间话语的精准分析和高效传播。这不仅涉及内容的创新,更关乎传播方式的变革。要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兴趣取向,并调整、优化教育话语,使之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更加符合大学生的接受习惯。教育者还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强化教育话语的情感渗透和文化共鸣,提升思政教育的引导力和说服力。而规范网络教育的伦理建设,是提升教育引导力的关键。网络伦理教育不仅是道德规范的传授,更是对大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引导,教育者要加强对网络法律法规的学习,主动成为网络教育的话语主体,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大数据环境下优化思政教育的话语体系,提升思政教育的引导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3.建设队伍,实践“三位一体”新机制

为把握大数据时代中的新机遇,高校要构建一支符合大数据特征的思政教育队伍,落实大数据技术人才、大数据分析人才和大数据反馈人才的“三位一体”新机制。高校可以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引入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强大的数据集成与分析能力,能够在大数据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应用中制定专业的解决方案,将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联结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精准、高效。教育者需进行跨界合作,通过实习等形式让计算机科学类的优秀教师接触企业界的大数据工作,以丰富其实战经验。跨界合作能够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平台,使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能力。此外,思政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一宝贵机会对大数据的应用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此种反馈机制有助于形成闭环管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优化和创新。通过实践“三位一体”新机制,高校会形成一个持续学习、不断创新、紧密合作的教育生态,更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4.创新方法,开创思政教育新方法

教育管理部门要运用战略眼光,整合资源,优化校园网络平台的结构,使之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有力阵地,通过增强校园官网的先进性、引导性和实用性,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6]。为此,高校可以建设专门的网络教育平台,如红色教育网站和德育网站,以及教师博客、微博、论坛等。通过这些平台,大学生能够参与丰富多样的在线活动,如资讯播报、网络课堂、读书交流会等,在交流与互动中加深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认同。此外,高校要充分利用当下热门的社交媒体软件,如QQ、微信、微博等,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同时,还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充分尊重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推陈出新,使教育内容更符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可以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开设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板块,为学生提供实时的服务和指导,并利用微博的话题讨论功能,结合当下的热搜话题,组织在校师生展开讨论,在促进双向互动的同时推广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实现思政教育的常态化。

5.共建共享,创新思政教育管理体制

高校应积极构建综合性的“数字校园”,集成教务、学工、党委、团委、后勤及就业等多个部门,形成网络化、智能化的大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应基于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整合散落的数据信息,确保信息的实时更新,打通数据流通的堵点,摒弃“数据孤岛”现象。同时,高校还要统一数据资源建设标准,以通用的技术标准为基础,制定一套适用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标识。尤其应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数据资源的规范化建设及质量评价的标准化,实现大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另外,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还要建立健全、清晰、明确的约束机制,在利用大数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同时,对可能存在的数据信息安全问题保持高度警觉,建立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应用的全过程保密体系,以确保学生的信息安全。

五、结语

总之,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场深刻的革新之举,需要高校和广大思政教育者在确保政治方向正确、教育内容创新、网络数据安全、师生互动强劲及持续评估与调整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这五大基石上稳步前行。只有这样,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期待这些创新路径能够被广泛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共同开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李响.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5):140-145+156.

[2]邓晶艳.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1.

[3]刘国龙,陈龙.大数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21.

[4]廖志理.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8.

[5]罗梦晗.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9.

[6]欧健.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5):91-98+124.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Li Bin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Dongguan Polytechnic, Dongguan 523808, China)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nnovating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top priority for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g data era and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new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proposes the principles and innovative path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points out the need to transform concepts, create big data thinking modes, optimize discourse, enhance the guid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ild teams, and practice a new "three in one" mechanism, innovate methods, create new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jointly build and share, and innovat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college students wh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Key words: bigdata;collegestudents;daily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innovation; foster character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大数据创新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