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

2024-06-30 22:16邓万平
师道·教研 2024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堂课文

邓万平

谈起阅读,很多人觉得简单。的确,只要拿起一本书,人人都可以进行阅读。但实际上,如何让小学生独立读懂一篇文章、读完一本书,如何让小学生喜欢阅读、喜欢语文,这么多年来却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很多小学生上了六年的语文课,并不喜欢语文。也许他能够安静地看一篇课本上的文章,或者看一些课外书,可是让他上一节语文课他却觉得很厌烦。因为我们现在的语文老师上课,对于学生是一种“折磨”:过于理性的知识点充斥着整个语文课堂。老师们或者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读课文,或者无休止地在课堂上自顾地分析课文所谓的“妙处”。整节语文课缺少情趣,缺少丰富的积累,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很累。

2.语文教师教学功利化。很多语文老师上课讲究是的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语文教师从试卷阅读理解的角度分析文本要素,机械地教授学生如何应对类似试卷上的提问,并不注重学生对课文本身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建构。在教师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语文教师把一篇课文的教学分成三大段,这便是课堂三法宝:生字默写、理解主要内容、课后问题解答。这些便是考试需要考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我们老师是常抓不懈。这种围绕考点的教学,让语文课丝毫没有乐趣可言。

3.语文课堂教学机械化。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原本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起来。但事实上,这只是方便教师,让教学变得简单与直接,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与多媒体教学的介入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比如,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能力提高,多年来学生的进步仍然非常缓慢。我们教师基本帮助学生总结并提炼了类似的方法:题目扩充法、段意串连法、六要素法等来应对,但是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原因何在?教师是用“解构”的手法费尽心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多数老师选择拆分课文,将课文内容分割、将文意肢解,归纳总结课文要素的方法只要学生重新面对新的一篇文章,往往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1.课堂三要素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备课服务于学生学习。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发现备课时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标准或高或低,以用出现教学的方法学生不适应等状况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调整。比如,在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老师一开始设定要求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可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结构、特征认知很低,对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划分也是一头雾水,无论老师怎么提问,学生的回答总不尽人意。原来,这位教师一直在高年级教学,对中年段学生的知识能力了解不清。于是,这位老师迅速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关注事故中的“五粒豆”经历,用笔将五粒豆的生活地方、所说话的句子进行圈划、批注(明确学法),再通过举手朗读的方式(尽量绘声绘色)一一呈现出来(教师适当评价),通过在黑板上划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方法)一一勾勒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实践形式有层级。首先:积累——抄写、背诵、收集。小学教材经典文本众多,老师应该指定一些内容要求学生抄写、背诵,或者根据教材,选定某个角度搜集一些相应的词、句或课外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适时让学生背诵文段内容、陈述自己了解的词句、课外知识等。这样,即拓宽了课堂学习领域,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也能让学生巩固知识,举一反三。比如,某一节课,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一些ABB、AABB式的词语。如果仅是让学生找找说说,却显得过于单调。老师可以将学生列举的ABB、AABB这些词进行分类,哪些写颜色,哪些写动作,哪些写神态等,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课外的,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删减对比的方式多读几遍这些词所在的句子,说说用上这些词后有什么感受。其次:想象——说话、造句、仿写。语文课堂要有情趣,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互动时有没有擦出思维的火花,这是语文课堂上的情趣所在。阅读教学中,从低段开始,语文老师开始注意从课文中选取比较简单、典型的句式,让学生模仿说话;在中段,老师则选取课文中关键词、难理解的词让学生造句;在中、高段,老师有意识地选取课文的典型、精彩的片段,让学生针对文段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等的进行仿写。从小学一年级起,如果持续这样的教学模式有话,学生说话、写文章也会有凭借,想象力一定也会有很丰富。最后:展示——讲述、表演、辩论。思维是语言的表现内容,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形式。任何一节课语文都要有学生的语言表达。如,讲述、表演、辩论便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最常用的一些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进行有效的语言运用。因此,根据文本的特点,只要符合条件,尽量预设一些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述、表演或者辩论,先让语文生活化,再通过讲述、表演、辩论,将生活语文化。比如,《晏子使楚》课文,课文中三个故事小片段,可分配三个小组的学生,从角色分配,到台词到动作等,自行设计,再进行课本剧的表演,第四组创编一个类似的故事情节,进行试演,并让全班学生评价,如果合格,将之形成语言文字,作为课文第三个故事后的续写。

3.了解学生阅读需求,强化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因为小学生身心特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更关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了解学生对阅读的需求,根据低、中、高年段的教学大纲分层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在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时,不能过于苛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而是重视学生参与的形式、参与的时间、参与的深度,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或家长提供帮助等问题。有效的阅读并没有什么诀窍,它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我们的语文老师不能急功近利,忙着帮助学生总结一些阅读上的技巧,要求学生发现文本中的一些语言表达形式。而是应该慢下来,尊重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重视学生的阅读过程,采用多种阅读实践形式,逐步引导学生认真参与阅读教学实践,这样,学生才会有真收获。

责任编辑 邱丽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堂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背课文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