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澄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生活性,教师将生活与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能发挥“生活即教育”的优势作用。如今,如何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的生活性,成为教师需要探析的问题。本文针对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教师需保障教育回归生活,在生活场景内提问,同时基于“社会即学校”外扩育人空间,引领学生享受文化生活,基于生活化思维设计作业,注重家校共育,继而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 生活实践
生活化思维指的是在教学中用生活元素育人,注重生活、教育高度融合,引领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进取,同时用生活经验解析问题,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生活即教育”思想源自陶行知,他认为学生要在生活中了解、获取、运用知识,并增强综合素质,做到学用结合,避免学、教、做脱钩。有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存在生活化思维不够活跃的问题,出现了教育未能回归生活、作业脱离生活等情况。基于此,为了提高生活化育人质量,教师探析生活化思维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活化思维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积极优化育人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增强教学实践的生活性,这不仅能扩充教育资源,还能打造学生熟悉的育人环境,为学生自觉思考、参与探究提供条件,学生在课上将更加活跃,善用生活经验学习知识。
有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基于生活化思维的教学效果欠佳,主要受到下述因素的影响:第一,道德与法治教学脱离生活,教师习惯用教材、大纲中的内容搭建课堂,虽引入了一些有生活案例,但生活元素总体来讲占比较小,生活氛围不够强烈;第二,有些教师在提问时过于关注学生是否记住了知识点,而未能从知识点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问题,问题未能嵌入生活情境;第三,部分教师未能在育人空间外扩的层面上花心思,并未转变课堂定位,社会空间很难链接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生活化教育范围窄、效率低等问题,影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育人效果;第四,忽视人文生活,有些教师未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炼人文生活元素,这就会造成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缺乏生活性的后果,实践证明,参与文化生活的学生更加自信、乐观、勇敢,亦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基于此,教师如何将人文生活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成为教师要解决的问题;第五,现阶段有些教师虽在“双减”要求下合理设计作业,却存在作业与生活无关的问题,作业缺乏生活实践指导功能,同时,有些作业有着内容较多、形式固化等缺陷;第六,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家校共育意识不强,家长、教师沟通效率不高,学情信息未能共享,生活化教育很难取得家庭的支持。
二、生活化思维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1.教育回归生活,营造生活氛围
教育氛围能启发人、感染人,优化教育氛围可更好地让学生动脑、讨论、实践。为了让教育氛围更为愉悦、轻松,教师需在教育氛围内引入生活元素,增强课堂的共鸣感、熟悉感,为学生回归生活学习、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给予支持。
例如,教师在进行“认识自己”的教学时,可以事先播放小视频,视频内容与不同年龄、工作、地域之人的一日生活有关。早餐店的老板总是提前一天进货,凌晨起来备料,五点就蒸好了包子;刚升入初中的小明每天不仅要上学、做作业,还要完成家长安排的一些学习任务,如练琴、做卷子等;护士在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在与他人沟通时要用智慧化解阻力。无论是早餐店老板,还是护士,或是初中生,学生均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教师借助视频营造生活氛围,引领学生观察这些人,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一说某个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学生会发现评价他人比较容易,能从好或不好两个角度出发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那么学生对自己是否做过评价,又有怎样的评价结果,将成为学生下面要探究的内容,学生可使用比较、总结等高阶思维得出自我评价结论。教师要指引学生说一说自评结果,同时鼓励其他学生提出异议,学生会发现在评价自己时总会提高标准,容易发现缺点,却很难承认自己的优点,也许学生心中发现了自己好的一面,可很难当众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要播放一些在平时拍摄的视频,视频中有的学生帮助教师发作业,有的学生在体育竞赛中获得了好成绩,还有的学生舞蹈、唱歌、演奏等才艺十分亮眼,这说明每个人兴趣、性格等方面均有独特性,要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并承认自己是独特的,同时像评价他人一样,可结合生活实例归纳总结自己的优点、缺点,进而完全接纳自己,亦可欣赏自己。教师要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制定成长计划,通过实施该计划改掉缺点,助力自我发展,挖掘个人潜力,成为有毅力、有信心的人。
2.问题链接生活,受到生活启发
教师通过提问与学生交流,师生围绕问题可各抒己见,打造平等、活跃、开放的教育环境,在学生理解与解决问题的进程中传导知识。问题会影响师生交流的效果,因为问题链能保证师生在同一时空维度下思考与探讨,在相同生活背景的支撑下提高探究效率,所以更利于借助问题导出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活出生命的精彩”的教学时,可以将“广场上的肆意人生”作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广场上的中老年人,同时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老年人会参与跳广场舞这项集体活动”“中老年人在广场上都有哪些娱乐方式,那些娱乐方式有怎样的意义”等,学生可以在聚焦中老年人、广场时空的基础上链接生活并回答问题,在中老年人悦享生活、活出精彩这种精神的启发下探索个人如何绽放生命之花。
再如,教师在进行“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教学时,可以将“生命奇迹”作为主题,引领学生关注高原、冰原、火山口及其他极端环境中的神奇生物,在探究时空统一的条件下提问,如“生命为何进化,在新时代我们又要如何‘进化”,使学生能受到自然界中生物的启发,认识到适应环境、自我提升、坚韧不拔的重要性,进而强化敬畏自然、珍视生命的意识。
3.育人空间外扩,善用社会空间
陶行知教育理念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息息相关,学生应在社会生活中探索发现,展开求知活动,坚持“做中学”。基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师需善用社会空间,关注学生的社会生活,重新定义课堂,将一切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益的空间均视为一种课堂,实现育人空间外扩的目标,同时拓宽生活化教育渠道。
例如,教师在进行“积极奉献社会”的教学时,可以将课堂搬到社区,指引学生化身为志愿者,参与社区普法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讲解、敬老爱老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深度理解人、社区、社会乃至国家的关系,提升协作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素养,成为友善、文明、团结的人,在志愿者活动中产生幸福感、成就感,强化学生的责任观念,实现健康成长的目的。
再如,教师在进行“建设美好祖国”的教学时,可以将“了解本地区乡村振兴实况,归纳总结乡村发展经验,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意见”设为主题,把课堂搬到本地区的村镇,组织学生实地调研,从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角度着眼发现村镇发展成果,亦可探究取得相关成果的原因,进而强化“四个自信”,认识到跟党走的必要性。在社会实践进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村镇发展意见,用以解决农田管理、自然资源开发等现实问题,使学生能心系祖国发展,肩负社会责任,坚定为建设家乡而学习奋进的理想信念。
4.享受文化生活,传统文化浸润
文化生活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在潜移默化中指引学生关注文化、保护文化、继承文化,亦可在文化中吸收对个人价值思想、行为习惯、心理健康、能力发展有益的养分。生活中的文化元素随处可见,生活为学生了解、传承文化搭建了平台,同时助力教师达成文化育人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师需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指引学生传承文化,并增强文化自信,基于此,教师需在生活化思维的支撑下带领学生融入文化生活。
例如,教师在进行“守望精神家园”的教学时,可以在线组织学生游览红色景观,探析红色文化,借助红色油画、歌曲、舞剧等载体穿越时空,感悟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延安精神。在此前提下,学生要探析红色文化对新时代的生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围绕“新时代是否应该传承革命精神”这一辩题深度交流,关注生活中的红色文化,认识到勤俭节约、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及其他革命先辈精神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并能增强爱国敬党意识。
再如,教师在进行“促进民族团结”的教学时,可以在线组织学生欣赏一些少数民族艺术作品,如苗绣作品、侗族大歌、藏族傩舞、傣族吊脚楼等,在此基础上分享艺术赏析感受,同时说一说自己身边的少数民族,以及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观念等,使学生能了解更多的民族,接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熏染,对苗绣、扎染等手工艺产生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实践中与传统民族文化亲密接触,迸发热爱、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热情,同时强化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有些地区传统民族文化资源较多,教师可带领学生深入民族聚居地体验当地的生活,在参与农耕、美食制作、歌舞表演等活动的过程中享受文化生活。若是学校所在地区少数民族较少,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后服务环节组织学生借助“民族生活乐趣多”系列微课参与民族体育游戏活动、民族美食制作活动、民族歌曲学唱等活动,优化民族文化传播效果,保障学生能在文化生活中成为尊重少数民族、喜爱民族文化、维护祖国统一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将多彩文化生活搬到课后服务课堂上可以实现劳育、体育、美育、德育与智育并举的目标。
5.作业关联生活,指导生活实践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科学设计作业,作业既要总量合理,又要形式多元,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减小作业压力,还能优化学习体验,并能提高综合素养。基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可设计生活实践类作业,让作业关联生活,使学生可以在生活实践进程中进一步领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涵,同时用所学知识辨析生活现象,理解事物本质,找到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实现学用结合的育人效果。
例如,教师在进行“与世界紧相连”的教学时,可以将“深入生活探寻世界文化、科技等元素的影踪,立足地球村提出各领域发展意见”设为一项作业。我国持续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对医疗、教育、音乐、电商等领域发展均产生着影响,小到圆珠笔上的钢球,大到飞机、火箭,均有世界各国理论、技术、材料等元素的踪影,教师要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紧相连的必要性,同时能从钢琴音乐艺术本土化发展、中医与西医融合发展、低碳生活等角度出发提出有可行性的建议,助力学生强化国际意识,并肩负助力民族复兴的责任,进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教育、生态教育、“四史”教育,使学生可以在完成道德与法治作业时获得更多的收获。教师在安排作业时要考虑每位学生的作业能力,提高作业的开放性,指导学生自选角度进行生活实践,避免出现道德与法治作业“一刀切”现象,把学生的生活感悟、探究兴趣、活动空间转变成学生高效完成作业的发力点,实现生活实践作业、学情、教学目标高度匹配的目的。
6.注重家校共育,优化教学体系
新《课标》指出,只有在学生具备法治观念、提升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增强政治认同并强化责任意识的情况下,教师才能落实育人目标。为了确保学生能多路径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教师要注重家校共育,一方面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人格塑造、理念发展、心理健全的阻力与成因,另一方面通过家校共育增强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育人活动的触底性,使家长可协助学生参与各类生活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累积经验、磨砺意志、提升修养、增强能力。
例如,教师可从学生健全人格的角度出发,展开“我是教师/家长好帮手”家校共育活动,指引家长给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的机会,教师还可将组织家庭聚会、郊游的权力交给孩子,使孩子能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尊重,能理性表达意见,并提高适应力,在解决家庭生活问题时形成同理心,立足家庭生活认识自己、学会沟通、热爱生活。教师可引领学生参与校园种花种草、更新板报、广播、维修桌椅等活动,充实校园生活,让校园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强化主人公精神,主动爱护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并能学会合作,成为友善、团结、勇敢的人,助力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健全人格。无论是从责任意识强化角度出发,还是从法治观念培养维度着手,家长、教师需要目的一致,统一站位,给学生获取生活体验的机会,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用电话询问、问卷调查、家访、家长群内沟通等方式维系共育关系,携手设计与实施育人方案,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增强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需强化生活化思维能力,主动将多种生活元素引入作业设计、问题设计、教案设计等育人环节,还要把现实生活视为学生感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平台,将社会空间看作拓展性课堂,为学生生活实践、个性化探究提供更多机会,继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育人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瑜瑜《基于新〈课标〉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样态》,《亚太教育》2023年第13期。
[2] 祝惠素《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现代农村科技》2023年第6期。
[3] 张晓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亚太教育》2023年第6期。
[4] 林硕辉《联系生活 活化课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优化》,《亚太教育》2023年第5期。
[5] 陈婉玲《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研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