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荃?陈红
摘 要: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近年来,古诗在语文课本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诗歌教学也显得愈发重要。传统的诗歌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诗歌内涵。教师借助课本剧来开展古诗教学活动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本文对编演课本剧的价值、具体操作进行了论述,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完善教学策略,助力初中古诗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编演课本剧 初中古诗 教学策略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课程改革要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这种价值取向呼唤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传统诗歌教学从知识逐“一”分析、技能逐“项”训练、素养逐“条”培养的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课堂走向情境化、体验化、综合化的语言实践活动已是必然选择。课本剧作为情境教学的一种载体,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将诗歌内容以多种方式进行呈现,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能借助课本剧学习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本文以杜甫诗歌专题为例,以“课本剧”为情境载体,尝试对诗歌文本进行课本剧编演,创设阅读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作者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诗歌,语文核心素养得到真正提升。作为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创新型教学实践活动,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也会有不足之处,在这里主要和大家共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一、价值阐释:诗歌改编为课本剧的价值
(一)课本剧教学概述
课本剧是戏剧与教育结合的产物,主要是将课本中的内容借助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吸收知识。它以生动性、趣味性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课本剧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使其通过这种学习深入理解课本内容,领会文本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同时能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
(二)课本剧教学意义
1.课本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传统语文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容易导致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久而久之可能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排斥心理,而课本剧可以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讲授以生动、灵活的表演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课本剧编演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比如,教师在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若只是对其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文言知识进行解释,逐句翻译,会造成课堂沉闷、学生参与度低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和作者的情感,最终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若教师组织学生依据文本内容进行课本剧编演,可极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在编演过程中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课本剧教学能够锻炼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课本剧编演从剧本创作、演员安排到彩排表演,环节烦琐,并非一位学生可完成,需要大量人员的投入,为保证编演顺利进行,学生间必然要交流与合作,这一过程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逻辑等综合能力,更利于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剧本创作阶段,学生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安排演员时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彩排表演时学生需要全身心投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也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位学生,从而实施更有针对性的训练。
3.课本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课本剧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课本剧素材也主要源于课本,课本剧编演需要学生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对作者的情感有精准的体悟,对舞台表演有充分的准备,在这过程中,学生自身听说读写能力必然能够得到锻炼,课本知识也将不再是僵硬、机械的,而是灵活、生动的,更容易被学生吸收。
4.课本剧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传统教学方式的关注点是学生的成绩,教学以提升学生成绩为目标,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了高分低能情况的出现。而课本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除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外,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思维品质、自我认知等方面也会有所帮助。以人际交往为例,课本剧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会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升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表见解的胆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诗歌改编为课本剧的可行性
1.古诗用语艰深,不易理解
古诗距今历史久远,其中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经典事迹、名人典故等内容,且语言要素及表达方式与现在相差甚远,这些都会增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难度,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而教师将诗歌改编为课本剧,则能通过学生熟悉的语言实践活动,还原诗歌背后的故事,缩短时空差距,让晦涩深奥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理解诗歌内涵,体悟诗歌情感。
2.受篇幅限制,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作者
传统教学按照课本顺序依次学习不同的诗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者,还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的问题。而教师以课本剧的形式组织教学,可不受篇幅、时空的限制,形式灵活。教师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重新排列组合,编演成新的剧本,开展专题教学,更能够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
3.传统教学方式枯燥沉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将诗歌改编为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参与、亲自编写、亲自表演,改变以往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亲自编演对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思维发散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能够直接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学策略:诗歌改编为课本剧的具体操作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收录70首古诗,课内38首,课外32首,共涉及45位诗人,其中收录诗歌最多的诗人是杜甫,共4首,分别为《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本文以他的诗歌为研究素材极具代表性。同时,新《课标》明确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基于此,笔者以杜甫诗歌为例,尝试开展课本剧教学,具体操作阐述如下:
(一)合理选材,挖掘文本内涵
编演课本剧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课本剧活动材料若选错,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教师选择课本剧材料时需慎重,不仅要考虑题材的学习价值,还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提到《石壕吏》就必然会涉及“三吏”中的另外两首《新安吏》《潼关吏》,这三首诗歌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样,均故事性极强、画面感足且理解难度大,在内容上也互相补充,极适合作为改编素材。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角度,将四首诗整合后进行专题教学,深度挖掘文本内涵,既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也利于教学的完整性。
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独立完成剧本改编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协助,再根据四首诗的内容及创作背景,组织参与者展开积极讨论,梳理关键线索,师生共同商讨,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五幕剧:新安征兵、石壕村前夜、邺城三男、石壕村后半夜、茅屋所破歌,其中的石壕村前夜和石壕村后半夜,显然是对教材《石壕吏》的再创作,学生必须要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深度挖掘,才能前后衔接紧密、自然妥帖。
(二)任务研讨,确定角色分配
在剧本创作完成后,教师需要进行角色分配,在分配时可依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及自身个性特征进行,其中杜甫1人,邺城三男3人,官吏5—7人,南村群童3—5人,戍守士兵3—5人,其他道具若干。角色确定后,每个参演者对照各自剧本进行台词打磨、修改、丰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剧本、理解人物,并充分利用研讨环节将其价值最大化,丰富课本剧表演内涵,为之后的彩排做好准备。
(三)创设编演情境,指导课本剧表演
剧本的改编虽然紧扣文本,但不能只依靠教材,教师需要利用多种素材丰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涉及的专有名词内涵和具体人物形象,比如何为唐朝兵役制,唐朝官员职位分析,安史之乱详细介绍,吏到底是什么角色,为学生的表演提供丰富的支架,创设编演情境。同时,在学生排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多角度及时点评、指导学生的表演,比如《邺城三男》这幕剧中需要聚焦三位男子的动作、神态,以及人物对话时的语气,引导学生在表演时多注意这些细节,有效地帮助他们将表演元素与语文知识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开展自由漫谈,总结课堂得与失
表演结束并不是教学的结束,课堂最后环节可设置为自由漫谈,漫谈对象可以是对表演者演绎的点评、对文本中人物理解的思考、对文本改编的探讨,教师以问题引导式的分享来总结这堂课的得与失,为古诗课本剧教学提供优化策略。比如,教师可以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四首诗整合改编为五幕剧,通过演绎发现剧本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课本剧表演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的学生也只是浮于表面热闹,并没有真正理解文本,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再商讨;课堂活跃性有余,但紧密性不足,教师穿针引线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以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实践反思:诗歌改编为课本剧的注意事项
(一)防止教学模式僵硬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占据主体地位,即便是尝试课本剧教学这种创新型的方式,也容易过分干预学生的思想,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受限制。比如,在进行五幕剧本编排时,教师担心学生的改编能力,可能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改编,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向,不利于真正发挥课本剧教学的作用,久而久之,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心理,使古诗学习效率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二)避免编剧选材不合理
初中教材中共收录70首古诗,并不是所有的篇目都适合改编为课本剧进行教学,且不能为开展课本剧教学而强行改编诗歌,教师需要针对文本内容及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选材,否则将会影响课本剧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在学习《秋词》《晚春》《庭中有奇树》等写景类的古诗时,就很难将其改编为课本剧,容易增加学生学习诗歌的难度,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不利于古诗学习。如果换成故事性较强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将其改编为生动的故事,以表演故事的方式进行课本剧编演,效果肯定大大超过枯燥的文本讲解。在选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对作品改编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如果改编可行性比较低,学生编演难度大,那么教师就需要考虑应用其他教学方法呈现相关内容。同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在选材时,教师还应当积极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和看法,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题材,这样能够优化教学效果,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发展。
(三)学生自身编演能力有限
尽管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很多古诗,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但在依据诗歌文本进行剧本改编时,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工作的难度依然较大。教师将诗歌改编为课本剧进行教学,目的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语言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只停留在表演上,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学习,导致剧本表演和文本内容间出现割裂,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表演真正吸收文本知识,导致课本剧表演效果不佳,反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进行改编,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辅助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理解写作背景,从而让改编更加合理贴切,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好的情境设计应该是能自然地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创设一种更接近学生生活和未来工作的语言实践场所,将知识学习与学生的真实体验、真实情感相链接,充分彰显情境化教学的育人价值和核心素养提升功能。课本剧就是情境教学的一种体现,用真人来营造和表现诗歌中的环境、情节、人物,将静态阅读变为动态学习,教材由“薄”变“厚”,由“静”变“动”,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也能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2] 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3] 蒋兴超《课本剧创演:学习能力的重大攀越》,《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第19期。
(牛荃,1991年生,女,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陈红,1991年生,女,汉族,安徽合肥人,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