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影响的研究

2024-06-28 22:16张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

收稿日期:2023-11-23

作者简介:张军(1969—),男,重庆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规划调查设计工作。

摘 要: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是生态重建工程,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其有效执行依赖于政府、农民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合作。概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的影响,基于经济补偿机制的不完善、生计可持续性的困扰及如何兼顾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经济补偿;生态与经济平衡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3–0-03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面对土地恶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日益严重的环境挑战,全球各地普遍推广并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此工程作为国家级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其目标是通过将部分农田转为林地或草地,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并助力农村经济转型,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讨论了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生态系统构成与功能的变迁、生物多样性的复原、土壤侵蚀控制与水土保持效果以及微气候调节作用。同时,分析了该工程如何影响农民生活,包括收入变动、生活方式与生产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的成效评估。研究的目的是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改进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1 退耕还林工程的概述

1.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定义

退耕还林工程指的是将边缘耕地、坡地及不宜继续耕作的土地转变为植树造林或草地恢复的生态修复行动。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减轻过度耕作,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实现生态平衡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该工程有助于扩大森林和草地覆盖面积,提升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保水性,同时保障生物多样性。

1.2 实施背景与目标

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源于过度耕作、土地使用不当和人口增长导致的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国和地区开始推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改善环境和提升土地的生态价值。工程的主要目标包含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防治、土地生产力提升及增加农村收入,最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3 主要策略与实施地域

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步骤包括挑选合适的退耕地,种植适应当地或耐受力强的植物种类,以及实施土地管理与保护措施,如设立防火隔离带、建设水土保持设施等。政策扶持和经济补偿也是工程成功的关键,如为参与退耕的农民提供经济补助、技术指导和激励措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广泛,涵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中国、巴西、印度等地,退耕还林在大规模坡地和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广泛应用,显著改善了当地环境和农民的生活条件。

2 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生态系统构架与功能的转型

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行,引领了生态系统构架与功能的深度变化,成为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研究的焦点。此过程中,农田转化为森林和草地系统,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增长,并通过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增强了生态系统服务性能,如土壤保持能力、水文平衡调节及空气清洁功效的显著提升。森林根系的扩展巩固了土壤结构,减小地表径流,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障水源涵养,进而强化了区域生态安全的防护网。

退耕还林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尤其是在碳循环中的角色,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提供了生态策略。增强的植物光合作用将大量碳固定于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有助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同时,新生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与繁衍的场所,推动了生物多样性的复苏与丰富。

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带来的生态系统构架与功能变迁,不仅彰显在生态环境的优化上,而且在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气候变迁缓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些综合效应揭示了生态系统向更高层次稳定性和适应性的演进,凸显了人为干预下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长远价值,是未来生态学研究与环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

2.2 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作为一种关键的生态修复手段,退耕还林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再生带来了深远影响。此工程通过将先前的农田改造成森林和草地,不仅重塑了生态系统的原始构架,还极大地提高了栖息地多样性[1]。在此过程中,生态学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再生的复杂过程及生态效益。

在退耕还林区域内,新形成的生态系统结构为各种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空间,从而显著增强了生物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并不仅仅体现为物种数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善和生态功能的提升。新生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了区域的食物链复杂性,促进了生物间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生物多样性成功恢复的重要标志。

进一步的研究指出,退耕还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再生对保持生态平衡、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提高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适应力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抵抗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同时使生态系统更能抵御气候变化等环境压力。

退耕还林实践中采用的生态恢复技术,如优先使用本地物种和人工设计生境结构等,为生物多样性的提升提供了创新的策略和方法。这些独特的观点和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框架,而且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2.3 土壤保护与水土保持效果

退耕还林工程在防止土壤侵蚀和强化水土保持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且影响深远,尤其是在环境科学和土壤学的领域。通过重塑自然植被覆盖,土地表面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减弱了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植物根系的发达增强了土壤的稳定性,提升了其渗透性能。这些生态策略减慢了水流速度,减少了地表径流,大大降低了水土流失的可能性[2]。

进一步研究发现,退耕还林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植物覆盖,不仅改进了土壤的物理构造,还改良了其化学特性,如提升土壤有机物质含量,促进养分循环。这样的生态修复行动恢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自然功能,提高了土壤自我修复的能力及其对环境压力的抗逆性,这对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产力至关重要。

退耕还林的实践也展示了生态系统管理的前瞻理念,它通过模仿自然生态恢复过程,成功地抑制了土壤侵蚀,推动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管理。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土壤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也为探究土壤侵蚀机理和水土保持技术提供了实际案例和科学资料。

2.4 微气候调整效应

退耕还林工程对微气候的调适体现在降低温度和提升湿度上。植被的增多降低了地表反射率,增强了蒸发作用,导致地表温度下降,局部湿度增加。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提高了空气质量。微气候的改善对抵御极端天气、提高居住舒适度及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微气候的适应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局部环境的温度差异变化和湍流强度的控制中。由于退耕还林导致的植物覆盖度提高,土地表面的粗糙度也随之增加,这直接影响了风速的分布和近地面空气流动的模式。这种变化降低了热量在垂直方向的传递速度,有助于保持低层空气的温度稳定,从而有效减轻城市热岛现象。研究表明,植被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以及在夜间通过长波辐射散发热量,对微环境的温度产生了显著的调节效果。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局部空气的相对湿度,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降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对缓解旱情和促进水分循环具有积极作用[3]。因此,退耕还林不仅在大范围气候改善上发挥作用,也在小范围内营造了更适宜居住和生物生长的环境。

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3.1 农民收入变化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的收入带来双重效应,既直接又间接。直接效应表现在政府提供的经济补偿,旨在补偿农户因放弃耕作可能面临的收入损失。间接效应则反映在环境改善后催生的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为农户创造了新的就业和增收途径。不同地区和群体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困难,收入波动,尤其是在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不足的情况下。

对农民收入动态的研究凸显了退耕还林项目在推动经济多元化方面的显著作用。通过引入碳交易市场的理念,退耕土地上的植被碳汇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经济含义。这一创新激励了农民投身全球碳排放减少的行动,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收入途径。随着退耕还林导致的森林资源增长,林业产品,如药用植物、水果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得到增强,进而刺激了地方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尽管如此,这一进程也显现出农民对市场变动的脆弱性及其在新兴市场适应性的局限。尤其是在生态服务价值的实现、生态产品市场准入和技术知识的应用上,农民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未来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应侧重于提高农民的能力,并寻找更高效的方法将退耕还林的生态益处转化为实质性的经济收益,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此外,有必要深入探讨退耕还林对区域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长期影响的研究,构建出可持续的生态经济模式[4]。

3.2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

退耕还林工程推动了农户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从依赖农业转向多元化的经营活动,如植树、森林保护、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等。这一转变既提升了农户的生活品质,也带来了适应新生产方式和学习新技能的挑战。同时,该工程加深了农户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深化了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退耕还林政策在农村社区引发了深远的生活和生产变革,其影响触及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革新。农民现在更加珍视生态和谐与环保,这颠覆了其对土地的传统认知,同时也催生了乡土文化和生态旅游的融合,提升了乡村的文化魅力。此外,这种变化通过增强农户与外部市场的互动,加强了农村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结,为农村经济的开放和一体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产模式的变革推动了农业向环保友好和高价值方向转型,从根本上重塑了传统农业。这种转变减少了对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依赖,减轻了农业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宽了农民的收入途径。生态农业的推广也强化了农村社区的团结,鼓励了农户间的协作和知识交流,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

教育和培训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帮助农民学习新技能,适应新的生产模式。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是这一转型成功的关键驱动力。未来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培训,确保农村社区能充分利用新型经济模式带来的可能性,平稳地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生态农业。

3.3 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

为了保障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行并对农户产生积极影响,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保障和补偿体系。政府提供的经济补偿、技术培训等支持措施,有助于农户减轻退耕后的经济压力,鼓励他们参与新的经济活动。补偿政策涵盖现金与非现金形式,如种苗和技术指导,以增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适应新的生活生产模式。此外,通过合作社的构建和引入社会资本,部分地区为农户提供了更稳定收入和社会保障,有效缓解了退耕还林带来的短期影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4 相关对策

4.1 经济补偿机制的完善

虽然政府实施了补偿措施以缓解退耕还林对农民的影响,但仍存在补偿标准不一致、发放效率和公平性待提升的问题。为了保证补偿体系的有效落实,需要构建一个更为公正且透明的补偿基准,确保其准确反映农民的实际损失和期望。同时,考虑引入多元补偿模式,如技术援助、职业培训等非货币形式,助力农民转型至可持续生计路径。加强监督,确保补偿迅速、公正地惠及所有受益农户。

4.2 推动生计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为了帮助农民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实现长远发展,需探讨并推广多元化的生计途径。这涵盖了发展本地生态适宜的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环保工艺品等行业,作为传统收入的补充。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就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提供实时信息平台,帮助他们掌握市场动态、新科技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通过合作社等机制分享绿色经济的收益[7]。

4.3 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

在实施退耕还林时,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项复杂任务。既要确保生态目标的达成,又要顾及农民的经济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此,可以引入市场机制补充生态补偿,如通过碳交易或生态产品认证,让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享的价值。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扮演关键角色,投资于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的协同进步,确保长远的可持续性[8]。同时,强化跨部门和区域间的合作,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策略,避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生态环境受损。

5 结束语

作为一项关键的环境修复策略,退耕还林工程在维护生态稳定、提高森林覆盖率及优化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已展现出显著成效。深入探讨其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发现该工程在生态领域的成功之余,也深刻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模式、收入结构,并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长远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演变,以及建立健全的补偿机制,共同展示了退耕还林工程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影响。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如经济补偿机制的不完善、对持久生计策略的需求以及如何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这些问题提醒相关人员在未来执行退耕还林工程时需更精细且全面的规划,重点应放在强化政策扶持、提高农民参与度和技能,以及确保工程的长期效益上,保证工程的持续性和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付孜,关健超.广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建议[J].南方农业,2023,17(13):68-71.

[2] 康舒禹.建昌县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23.

[3] 岳颖.南疆阿克苏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D].阿拉尔:塔里木大学,2023.

[4] 罗龙泉,任琳,林玉芳,等.新一轮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与消费的影响[J].林业经济问题,2023,43(3):250-259.

[5] 赵文枢.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益的评价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22.

[6] 李益敏,李盈盈,刘师旖,等.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以云南兰坪县为例[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13(1):359-367.

[7] 栗慧珍,张升,高建中.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22,42(5):508-515.

[8] 石彩蕊.退耕还林的现状、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河南农业,2022(20):46-47.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
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从社会问题视角看转型期人的发展的失衡
鞍山生态矿山平台构建的对策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