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医疗纪录片《中国救护》与青年文化认同

2024-06-28 14:31帅立伟
新闻世界 2024年6期

帅立伟

【摘   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以网生代青年为主要受众的网络纪录片逐渐崭露头角。在此背景下,如何让网络医疗纪录片与青年文化产生认同,以吸引青年观众收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网络医疗纪录片与青年文化认同的视域出发,探讨网络医疗纪录片《中国救护》是如何通过叙事故事与叙事话语的询唤机制实现青年文化认同。并认为《中国救护》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内容设计,成功地在网络医疗纪录片中与青年文化产生认同,实现了对青年观众的深刻吸引,推动了网络医疗纪录片在当代媒体环境中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医疗纪录片;中国救护;青年文化

美国社会学者帕森斯首次提出了青年文化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青年通过吸取外界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并将其与自身内心的价值观融合,进而用以指导日常生活实践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同时,他还指出:“青年文化反映了青年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是处在青春期的青年在特殊的年龄阶段与为了完成具有独占性特征的一系列任务相互作用所逐步形成的。”网络医疗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重要分支之一,不仅承担着传播医学知识的任务,还起到启发、教育和引发社会反思的作用。2023年9月,《中国救护》在哔哩哔哩平台和天津卫视播出,收获9161万播放量,好评如潮且受到各大官媒推荐,哔哩哔哩评分高达9.6分。

《中国救护》以救护车为主要视角,聚焦天津、重庆、杭州三座城市的一线急救现场,通过24小时的纪实跟拍,真实记录急救工作,拍摄地从120调度中心、急救车厢到医院急诊部,覆盖多地多机位的拍摄将现场急救与医疗流程进行无缝衔接,每个阶段如齿轮般紧扣生命的重要节点,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周旋。该片通过真实鲜活的院前急救案例,展现了120急救人员在临危受命、争分夺秒中展现的专业与热忱,呈现出温暖感人的中国急救故事。《中国救护》在叙事故事和叙事话语上的革新为同类纪录片讲好中国医疗故事、传播青年文化主旋律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经验。

一、叙事故事:探寻青年文化认同

在《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一书中,热拉尔·热奈特提出:“‘故事对应叙事内容、‘叙事对应叙事文本、‘叙述对应叙述行为。[1]简言之,就是强调了对叙事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时,需要关注故事、叙事和叙述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西摩·查特曼则在《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中认为“每一个叙事都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故事,即内容或事件(行动、事故)的链条,外加所谓实存(人物、背景的各组件);二是话语,也就是表达,是内容被传达所经由的方式。通俗地说,故事即被描述的叙事中的是什么”[2],这种观点突出了叙事的两个关键方面,一是故事的内容和事件,二是这些内容和事件如何被表达和传达。

在纪录片创作中,被叙述的内容被称为叙事故事,即故事所讲述的具体情节或事件。选题是叙事故事的先决条件,而主题则是叙事故事的最终归宿。总之,选题与主题是影片成功传达信息和引起共鸣的关键因素。

(一)叙事选题:新角度挖掘,构建青年文化的新思路

当下网络视听节目的观众呈现出显著的圈层化特征。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的当代青年,在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上与前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数字鸿沟”的不断扩大,产生了深刻的分歧。网络医疗纪录片如何吸引青年用户?如何在多平台竞争中脱颖而出?选题成为《中国救护》叙事策略中关键的一环。《中国救护》打破以往传统医疗纪录片的定向思维模式,以全新的视角挖掘叙事选题,专注于描绘院前急救中最紧急的情况,并深入挖掘青年文化的内涵,通过关注青年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成功制作出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

从题材角度来看,以急救车厢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网络医疗纪录片是一个新兴类型,它解构了传统医疗纪录片“高格调”“深层次”的基调,以丰富、真实而又独特的视角记录再现院前急救中的点滴,通过人物故事反映时代风貌和精神意蕴,对医疗纪录片与青年文化的认同具有开创性意义。《中国救护》以年轻化视角为主线,生动叙述了入院前急救的各种酸甜苦辣,并通过展现青年文化的活力与乐趣,成功刻画出一批积极向上的青年医生形象,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内核。如在第一集《须臾人生》中,呈现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医疗故事,包括一位经历心梗的老人,在关键的4分钟内得到了紧急救治;一位深陷重度抑郁的男子,曾割腕吃安眠药企图自杀;一位受到恶意造谣,有意跳楼的女孩等。患者背后的故事以及急救医生在救护车上与时间赛跑的身影,正如节目导演任茹所说:“希望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急救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感受到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所展现出的伟大和坚韧。”[3]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医疗急救的关键时刻,更承载了当代青年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文化记忆。

《中国救护》在展示急救现场的同时,也将青年文化渗透在故事中。如青年医生许媚在面对轻生女子时,在紧急情况下首先选择进行心理疏导和耐心安抚,既展现了她细腻和体贴的一面,也让观众感受到关怀,展现了许媚等一线急救人员全心全意守护生命的决心。通过实际行动,她们践行着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场景,充分体现了“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的青年文化。《中国救护》还采用线性的叙事结构、鲜明的色彩对比以及轻快的叙事节奏,凸显了青春活力的故事基调,迎合了用户的审美。影片中故事情节与许多青年人的成长经历相契合,能够唤起观众的青春记忆,激励他们直面生活中的挑战,在启迪中寻找个人价值和认同感,从而与青年文化形成共鸣。《中国救护》不仅仅是医疗纪录片,更成为一个激励和启迪年轻一代的媒介,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在挫折中奋进的动力。

(二)叙事主题:轻量化打造,以小切口打造大主题

叙事主题是构成纪录片意义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的影像表达,不仅是对真实生活的客观记录,更是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的体现。创作者根据故事内容,深入挖掘并确立适当的主题,围绕主题构建合适的叙事结构和叙述方式。《中国救护》采用小切口的手法讲述青年文化的价值内核,以轻量化的方式迎合网生代的审美趣味,以平凡人物和敬业态度作为切入点,诠释了影片治愈与成长主题。

“治愈”一词原指治疗疾病的结果,现逐渐演变成心灵层面的净化。在“娱乐至死”的媒介环境下,“治愈文化”悄然成为青年文化的重要分支。《中国救护》摆脱了戏剧性的编排,通过心灵医疗的治愈功效将温馨简单的人文故事、安之若素的生活态度、质朴的人文关怀展现出来,从而满足青年观众的想象性构建,起到抚慰心灵、治疗情感的作用。如在第九集《用力生活》中,呈现了在面对疾病困扰时,人们所展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首先,老奶奶突然倒地昏迷,女儿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然而,当医护人员赶到时,老奶奶已经恢复意识,却反而责怪女儿大惊小怪,让在场的医生也都被这位“老小孩”的举动逗得开心。这一情节展现了在危急时刻,有些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甚至用幽默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意外。其次,老爷爷卧床多日,昏睡不醒,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老奶奶坚持要亲自陪护,在全家人中,她是最了解老伴情况的人。她不辞辛劳,用心哄着老伴吃药,全心全意地照顾着他,这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伴侣的不离不弃。最后,医生建议一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选择就近就医,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患者却表现出非常乐观的心态。尽管疾病对他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他仍然选择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这凸显了一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使身体面临困扰,内心依然充满希望和勇气。这一系列情节,不仅使青年观众产生共鸣,同时传递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积极生活态度的呼唤。

《中国救护》的主题多为见证人物成长的过程及探寻其意义,赋予影像内涵升华与价值追寻。“每个主题多少都会有所教益,这是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关键所在。”[4]《中国救护》以人文关怀带动故事,去缓解年轻人生活的压力、冲动与困惑,使其在不经意间带来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滋养和能量传递。如在第二集《心安之所》中,从急救医生的视角探讨患者与家庭之间的纽带,揭示出急救工作中的一些特殊情境。其中有被人领养后在16岁被养父母抛弃的快递小哥出了车祸因为没钱拒绝住院;有夜里给工地送货被高空落下的连在一起的几块钢化玻璃砸成骨盆骨折的阿姨;还有一位年过七旬的大爷,面对需要进行皮移植手术的挑战;特别是睡前好好的,一早已成“尸僵”了的36岁男人,家人对此所表现出的坚强与无奈。生命中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当家人挥手走出门口时,你还以为那只是平凡的一天,来不及好好说声再见,就永不再见了。尽管生命中有艰辛和磨难,但是请相信,对于这些勇敢的人们来说,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他们展现出坚韧、乐观的态度,为生命的顽强与可贵留下了深刻的注脚。这一系列对成长主题的深度探讨,使影像在情感、思想和价值上都得到了升华,青年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仅感受到生命的韵律和坚韧,还在其中找到对自己成长和奋斗的启示,建构属于自身的青年文化。

二、叙事话语:建构青年文化认同

叙事话语是经典叙事学研究的普遍路径。经典叙事学研究最初关注于叙事形式,起源于俄国形式主义。这阶段主要以文学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叙述故事”。然而,随后的后经典叙事学时期,研究视角不再仅限于文学文本的内容,而是扩展到包括读者心理活动和社会历史语境等方面。这一阶段修正和创新了对当代叙事实践中新现象的理解,旨在克服形式研究的一些限制,为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而在中国叙事研究领域,江守义的《叙事形式与主体评价》、谭君强的《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等著作,在中国文化和故事编排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出了本土化的叙事形式研究。这些研究特别关注叙事结构、叙事层次以及不可靠叙述等范畴,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因此,结合对纪录片《中国救护》如何精彩讲述中国故事的思考,通过叙事手法和视听语言,对其叙事话语如何构建青年文化认同展开研究,为之后的网络医疗纪录片建构青年文化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本。

(一)叙事手法:根植网生代需求,以多样方式建构青年文化认同

“电影的叙事文本如果想赢得观众,获取利润,增强自己的可理解度,就必须尊重观众的欣赏习惯、审美趣味、阅读好恶,尊重观众经验记忆中的叙事模式,尊重他们喜欢的叙事风格和结构框架,尊重观众熟悉的叙事代码和完型。”[5]受市场化的影响,《中国救护》在传统医疗纪录片创作上进行了创新与发展,根植于网生代用户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叙事方式,不仅成功地讲述医疗故事,展现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而且达成了与青年观众对影像内容意义的共识。不仅增加了影片的可视性,而且提升了青年用户的观影体验,进一步建构青年文化的认同。

首先,从代入感方面来看。医疗纪录片叙事焦点经历了从医院、医生个体到更全面描述医患关系及患者家庭的变迁。以往,精英化的医疗纪录片通常与日常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在网络平台播出的纪录片《中国救护》则巧妙地转换了思维方式,着重将焦点集中在青年群体的偏好上,以此提高青年观众的参与度,提升他们的消费动力。如在《中国救护》第五集《一笑而过》中,呈现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肛门被塞进大蒜生无可恋的大爷、三瓶啤酒就倒了的蒙面帅气男子、招架不了女儿的话少爷爷、客客气气又啥都操心的小哥,以及为了摘个李子就被用最高规格送往医院的男人。在这些情节中,人们在遭遇疾病和意外时展现了不同寻常的情绪,包括茫然、窘迫、尴尬等,与传统的悲伤和痛苦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在救护车这个狭小的空间中,这些特殊的情绪意外地产生了一种喜剧效果,这种处理方式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生命中的挑战和困境,展现了对生病和意外的一种戏谑态度。这样的叙事手法在创造幽默的同时,也增强了观众对故事的代入感,凸显了青年文化中对生活的坚韧与乐观的态度。

其次,从对抗性方面来看。在信息加速时代,人们面对丰富的物质世界和逐渐提高的社会效率,可支配时间日渐减少,导致“快餐”“快时尚”等“加速”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这种加速文化引发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焦虑和浮躁情绪,成为一种持续影响人们生活的社会病状,在这种扭曲、紧张的生存环境下,人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症和社会现象,促使他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并寻找反思自我的救赎之路,以“慢生活”对抗“快节奏”所带来的裹挟和压迫。《中国救护》紧随时代步伐,深刻挖掘当下青年群体的审美需求,准确把握青年观众的情感缺口,用一种稍微缓慢、更熨帖的方式去讲述故事。通过提供医疗关怀,让青年群体在审美愉悦中放松身心,在审美反思中深刻感悟生活。于是我们得以在这一季《中国救护》中,看到杭州的许媚医生劝下想跳楼的轻生女孩后对她说,过了这个坎就好了;天津的申润坤医生,和被儿子气到住院的大哥聊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故事浇他人的块垒。正是这些看起来有些家长里短、“絮絮叨叨”的内容,为《中国救护》增添了暖色,也让其在科普院前急救之外,多了对具体的人的关注与关怀。此外,B站还推出了“救护小课堂”专栏,旨在为观众提供更多实用的医学知识和生活技巧。总之,这些方法不仅提升了纪录片的教育性,也满足了青年群体对多元内容的需求,为青年观众提供了更全面的娱乐体验,以此建构人文关怀。

(二)视听语言:契合市场语境,以多元元素建构青年文化认同

新纪录片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杂糅各种电影传统手法以生成新的美学文本。[6]网络纪录片天然具有商品属性,因此需要深刻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与需求。《中国救护》在内容制作上注重满足当代青年群体在消费社会中的多元需求和审美体验,同时受到后现代主义叙事风格的影响,其内容生产偏向游戏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娱乐化、网感化。在创作方面,《中国救护》进行了实验性的探索,对视听手法进行创新。在平台调性的基础上,重新布局与安排叙事画面、声音以及声画结合,采用融合化的表达方式。这种实验性的探索不仅突显了医疗纪录片的差异化走向,也展示了多元化的制作优势。

首先,配音解说词的归属感营造。在《中国救护》中,解说词的呈现打破了以往庄重的播音腔调,转而采用诙谐幽默、暖心有度的语言风格。这种革新不仅颠覆了传统解说词的刻板形象,更是以温馨幽默的文案内容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青年归属感。诸如“不会有人真正习惯告别,所以我们总是带着叹息与遗憾”;“人生只在须臾,本来寂静无声,在不断上演的悲喜交加里,急救医生是一群必须要保持清醒的人……”;“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死亡是注定的分别,可以悲伤,但还要擦干眼泪,继续好好生活”等鼓舞人心的叙述,展示了解说词的温情、深度和感人之处。以及“纵横牌局厮杀,麻将馆的事故和故事一样多,麻将没胡,人差点糊”;“十字路口,三轮车里,半匹生猪,两脚朝天,车头坐着个‘断臂维纳斯”;“新手上路,难免翻车,但好在还能一起面对” 等轻松风趣的语言,这种幽默风格既为观众带来笑点,也更贴近青年群体的口味,增添了一份轻松愉悦的感受。整体而言,这样丰富多彩的解说词表达不仅保留了纪录片的庄重主题,更在语言层面上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和幽默元素,使得青年群体在感受救护工作者责任与担当的同时,也能够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建构属于自身的青年文化。

其次,声画结合的沉浸感体验。中国的纪录片叙事深受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影响,追求创造影像中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在当下短视频充斥的年代,人们已经习惯于信息的大量传递,经常被罐装的音效和大量的文字弹幕所包围。这种观看习惯也逐渐影响到了长篇内容的制作,包括纪录片。许多创作者都希望在每一帧画面里塞入更多的内容,以此吸引并留住观众。然而,《中国救护》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展现出相当的克制。这部纪录片几乎没有字幕特效,画外音的出现也是短暂的,有时仅仅只是呈现画面来记录事物,没有额外的声音或解说。如在某一故事情节中,一位老人生病需要叫120,医生在忙碌,家人在哭泣。突然,一个小小的孩子露出半张脸,注视着这群大人们,接着,他亲了亲人群中的一个中年男人,也就是他的父亲。这个男人安抚好自己的孩子之后,走向哭泣的母亲,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段画面没有任何画外音,甚至没有音乐,但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从重孙子到孙辈再到子辈之间的亲情纽带与力量传递。正如导演所言:“我没必要告诉大家这一家人是怎么相处的,好的画面自己会说话。”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纪录片中的画面得以留白,给予观众思考的空间。与其从头到尾填满内容,这种“空下来”的处理不仅没有影响节目的表达,反而达到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效果,更为深刻和感人,激发出人们心中深藏的记忆。

三、结语

网络医疗纪录片《中国救护》在叙事故事和叙事话语上的革新为观众呈现了独特而非凡的叙事体验。通过成功建构青年文化形象,该纪录片实现了与年轻观众的深度连接,青年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青年观众更容易找到共鸣点,同时也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虽然,随着医疗纪录片数量的增加,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如故事质量的参差不齐、医疗人文关怀的不均衡等,但是《中国救护》作为网络医疗纪录片的一个典范,通过对故事质量和人文关怀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青年文化的传达,更好地为之后的医疗纪录片创作提供典型范本,为观众提供启发与思考。

注释:

[1]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 王文融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

[2]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 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M]. 徐强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

[3]张洁.当120警笛响起 为生命争分夺秒[N].天津日报,2023-10-17(10).

[4]哈特.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M]. 叶青,曾轶峰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5.

[5]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39-140.

[6]孙红云.真实的游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2.

(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文化)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