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深入手、全过程”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2024-06-27 21:55:37刘尊年张效伟宋传旺卢一红刘静
高教学刊 2024年18期
关键词:学业评价课程考核全过程

刘尊年 张效伟 宋传旺 卢一红 刘静

摘  要:大学生是高校内涵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和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的作用不可忽视。紧密结合《关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通知》(鲁教高字〔2022〕4号)“试点内容(一)”,分析传统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以人为本的多方式深入手全过程学业评价理念,以弥补终结性评价仅以考试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的片面性和不足。建立基于以人为本理论的学业评价模型;建设一整套切实可行可推广的课程学业评价内容包和执行案例包。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要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原则,由关注考试结果转向教学全过程,要求记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并重,丰富课程评价方法和内容,转变和优化评价标准,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促使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进高校的内涵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全过程;课程考核;学业评价;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8-0105-06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role of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 can not be ignored 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both virtue and ability in the new era. Closely combining with the Notice of Shandong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n Promoting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Ordinary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u Jiao Gao Zi [2022] No. 4), "Pilot Content (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human-oriented multi-way in-depth whole-process academic evaluation to make up for the one-sidedness and deficiency of the final evaluation which only takes the test result as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academic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human-oriented theory is established. A set of feasible and extendable curriculum evaluation content package and execution case package are constructed. The whole process of academic evaluation should fully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student-oriented and serving for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shift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est results to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require equal emphasis on memory and ability, theory and practice, process and result, enrich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s and contents, change and optimize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so a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learn, and encourage teachers to explore new teaching methods. We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for cultivating virtues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promote the connot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 college students; the whole process; course assessment; academic evaluation; cultivation of talents

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迫切性已广泛引起高校教育界的关注。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提出要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通知》(鲁教高字〔2022〕4号),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到2024年底,全省高校所有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力争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全覆盖。紧密结合(鲁教高字〔2022〕4号)文件中的“试点内容(一):改革期末一次考试评价的方式,推行全过程学业评价,科学合理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原则,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更高要求,多方式、深入手进行全过程学业评价体系改革,以弥补终结性评价仅以考试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的片面性和不足,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也意义重大,这也是近年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成为社会研究热点的主要原因。

一  研究现状分析

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且有效的课程学业评价是教学质量好坏和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反馈内容。随着社会对人才创新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改革学业评价方式势在必行,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对于如何进行课程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国内,刘继红[1]将高校课程考试方式概括为“四多四少”,即“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终结性评价多,形成性评价少”。刘彦文[2]指出“考试目标片面化,仅局限于掌握书本知识,忽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测评,高校毕业生擅长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而缺乏动手实操的能力,使得用人单位一度质疑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陆雪莲[3]提出“学业评价既要评价学习结果,也要更多地评价学习过程;既要评价学习成绩,也要更多关注能力培养。平时作业中尽量减少对理论知识简单总结的题型,多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和拆改创新能力;适当增加以小组协作或口头答辩完成的作业类型”。谢发忠[4]提到“考试形式单一,大都是闭卷,忽略了实践技能考核,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评定单一化,只凭课程考试成绩,未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无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海环等[5]提出“要根据不同学科及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表现、作业、阶段性检验、课外科研实践成果等考核环节,评价指标的选择既要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也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朱芳毅[6]指出“高校学业评价需实现评价标准层次化、主体多元化、内容能力化和方式多样化,构建政府、企业、学生与院校联动的学业评价制度,完善目标导向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动力支持机制”。武继彪等[7]指出“大学生学业评价主要依据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观,要求学业评价主体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大学生各个发展领域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通过评价能够认知与激励自我”。亢秀平[8]从评价理念、评价体系、评价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推动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范一强等[9]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研讨式学生学业评价策略体系,主要包括课前报告/讨论提纲、预习小测验、学生自评/互评、课后评分和点评等内容。以上文献总结了目前学业评价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学业评价改革措施。

国外,James[10]认为“学习成果评价是通过收集学习成果,检查学生学习经历前后的变化情况,以实现院校预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的一致性”。Janet[11]指出“学习成果评价指检测学生在完成某门课程或者专业学习后会做什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是教师所期望和预设的目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结果”。Hudspeth[12]认为“学习成果评价是搜集和分析课堂相关信息的过程,包括课堂知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师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Kevin等[13]将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方法归纳为以“标准化测试、量规、论文、毕业考试和设计”为主的直接评价方式和以“学习行为、自我认知、学习体验、学习满意度”多样化指标的间接评价。Crisp[14]提出“综合性评价”,认为应将诊断性、形成性、综合性和总结性四种不同类型的评价任务贯穿于整个学习计划中,并针对不同评价类型的结果和奖励机制给予学生清晰的解释,以达到加强学生当前和未来学习的作用。Yarmohammadian等[15]提出了以AHIP(学业质量改进计划)为核心的学业评价九个指标:一是帮助学生学习;二是完成目标;三是理解学生的需要;四是重视人的要素;五是领导和沟通;六是支持机构操作;七是有效测量;八是计划持续改进;九是建立协作关系。以上文献从学生需求和评价质量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学习成果评价的改革措施。

二  研究理论模型

分析高校传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多方位深入手探索以学生为本,理论与实践、记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并重的高校学业评价体系研究理论模型。

(一)  传统学业评价体系的缺陷

目前,学生学习的重点仍以教师理论知识的教授为主,片面化的期末考试成绩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总结起来,传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具体如下。

1  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不灵活

当前,课程成绩好坏由教师采用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来决定,没有以课程知识点应用领域探讨和综合设计为基础的实践创新活动成果或者学科竞赛获奖等第三方评价。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评价过程的简单化,无法准确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同时也阻断了师生广泛交流顺畅沟通的渠道,从而造成学业评价促学促教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2  评价观念落后,评价目标不适应社会需求

智能信息时代,对人才创新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应试教育使传统的学业评价依然倾向于以分数论成败,期末成绩通过学分拿到手,对于知识到底掌握了多少、如何应用并不知道,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全面评价,造成评价结果与社会需求无法匹配,从而也有了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高分低能”的负面传言。

3  考核方式单一,评价内容不全面

目前,多数高校的课程考核仍然以期末考试或者课程论文作为评价内容。试卷考试,以课本知识为主,学生平时就是不来上课,考前一两周突击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课程论文,学生从知网下载论文,简单组合拼凑,有的甚至直接照抄照搬,论文雷同率高,创新性差,根本无法区分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所获的能力高低。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单一,评价内容单调,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综合应用能力评价少,导致了评价结果的片面性。

4  评价标准模糊,评价反馈缺失

目前,高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制定都有各自的特色,清晰统一的标准还没有形成。现在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培养的依据,但都不包含具体详细的评价指导,缺少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和情感态度变化的评价指标,评价反馈不及时,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二)  全过程学业评价要素及模型

多方位、深入手探索课程考核方式和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建立以人为本的全过程学业评价模型(图1),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三  全过程学业评价实施方案研究

以人为本的全过程学业评价方式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考核方式探索和学业评价方式探索,最终建设一整套切实可行可推广的课程学业评价内容包和执行案例包。

(一)  全过程学业评价的内容

1  课程考核方式探索

课程考核方式可以从平时成绩、单元测试、课程实验、项目训练、期末考试、课程论文和知识点应用领域PPT汇报等方面入手。平时成绩以考勤和课堂参与度来衡量;单元测试以章为单位来设计考核内容;课程实验,如果有条件,尽可能都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一些或者取消验证性实验;项目训练要结合课程实验,进一步综合其他课程知识,完成一个功能系统的整体设计;期末考试尽量多以综合应用题目和标准答案不唯一的试题为主;课程论文要以综述性、研究型、实践性论文为主,锻炼学生初步的研究性学习和论文撰写能力;知识点应用领域PPT汇报,是“翻转课堂”的一种形式,是学生在深入理解本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点应用领域,进行广泛的文献查阅和应用场景调研,真正达到为用而学、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建议选择其中4项及以上的组合考核方式,科学设置一定的比例系数,来完成学生课程最终成绩的综合评价。

2  学业评价方式探索

学业评价方式可以从实践报告、开放课题、应用案例、学科竞赛参与度和成效、行为习惯养成、团队协作能力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入手。实践报告是在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基础上的社会应用场景调研和实践尝试,以5~7人小组形式实施;开放课题是在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基础上的项目实战和创新应用,以3~5人小组形式实施;应用案例是以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社会应用领域的调研和实践,以3~5人小组形式实施;学科竞赛参与度和成效,是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进行社会热点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学科竞赛可以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参与竞赛并获奖是考核学生实践创新和初步科研能力的有效尝试,以3~5人小组形式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是全过程学业评价方式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性主动性、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性和成熟度的体现;团队协作能力,是全过程学业评价方式实施过程中,小组各成员合作成效的综合体现;家国情怀是全过程学业评价实施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渴望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担当和奉献精神。

(二)  全过程学业评价的执行措施

1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施全过程考核

课程学习成绩至少由三大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随堂测试、课后作业等),单元测试(含期中考试,考核形式包括知识测验、主题论文、调研报告等),课程实验、综合应用项目训练考查和期末考试(标准答案)等。原则上期末考试成绩权重不超过50%,单元测试次数根据学分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确定,一般每门课程每学期4次左右。平时成绩和单元测试成绩应有明确的赋分标准,且具有足够的区分度和成绩占比。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可采取非标准答案形式进行过程考核,通过创新实践小论文、应用场景开放课题、知识点应用案例分析、知识点应用领域PPT答辩汇报和学科竞赛参与度等“非标准答案”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2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灵活化

大学生具有学业评价的对象和学业评价的主体双重身份,是学业评价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人,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整合评价数据,是评价结果科学可信的保证。建议将高校管理人员、班主任、家长和用人单位纳入评价主体,多方位挖掘学生在不同场合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并给予及时、中肯的评价。管理人员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中,评价学生的特长和社会活动能力;班主任最了解学生,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想素质由他们评价;家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业评价也需要他们的帮扶和建议;用人单位的评价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是全过程学业评价的重要参考。学校和任课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差异性,通过学业评价校正和改进学生的努力方向,多方鼓励、引导、激发他们钻研专业技术,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为以后继续深造或者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3  评价目标随社会需求动态调整

在学业评价系统中,评价目标是导向性因素。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多与行业企业合作交流,根据社会需求与时俱进,学业评价目标要及时动态调整,以“三全育人”的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实际的评价目标可以从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益评价两方面入手。学习效果评价,是比较简单的基础性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单侧面的直接展现,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识知识评价、专业知识评价和知识扩展度评价等。学习效益评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真实体现,包括身心发展、综合应用能力、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综合性客观指标,是评价目标的可靠性亮点展现。

4  评价内容随学生能力发展需求动态调整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生能力发展需求也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教师对评价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和丰富。学业评价内容包括通识知识掌握程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知识扩展程度、灵活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术品质和智力潜力等基础指标和素质指标。

5  根据学业评价内容,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要根据学业评价内容的特点,确定合理的学业评价标准。对于可量化的评价内容,要制定科学详尽的赋分标准,比如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要有评卷标准,课程论文要有评分细则,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不可量化的评价内容,也要有定性评价标准,并给出合理的评价依据,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确保评价有理有据,从而得出客观有效的评价结果。

6  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学业评价数据的客观指导价值

学业评价数据的分析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技术,挖掘其规律性价值,指导动态分析学生的学习和学情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探索和学业评价方式的优化。

7  加强教师培训,出台激励措施,完善保障制度

在平时的教师培训中,增加课程考核方式和学业评价方式的成功案例介绍,保证学业评价内容的科学性,提高学业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公平性。目前,各高校教师的聘岗考核压力都不小,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科研、论文、专利等方面,对于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制定和实施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激励措施(如课时奖励、教研课题倾斜等),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励,形成人人参与的学业评价氛围,再加上学校层面的制度保障,这样的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才能落地并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三)  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

课程考核方式和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优化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学习,还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推动课程建设,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

1  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设置小班化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高校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像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等公共基础课都是实行合堂教学,合堂人数基本都在100人以上,老师顾不过来,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程全过程学业评价的效果。建议实施70人以内的小班化教学,并设置以班委或者学习优秀学生担任组长的学习小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便于教师因材施教,精细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改变教学方式,需要在不断尝试中优化。全过程学业评价,通过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改变,由关注结果转向教学过程,从而也促使教师探索和优化新的教学方式,实际上也对教师“教”和学生“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习惯的改变也需要时间的打磨,更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教学方式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调整到以课外实践为中心,由以老师为中心转成以学生为中心,这不仅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琢磨,也需要学生主动去配合和适应,尽力做到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多于挫败感,近年流行的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就是全过程考核评价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3)加大对全过程学业评价方式实施的经费投入。 全过程学业评价,根据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设置综合性开放课题、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这些实操训练和实物制作,都需要购买电子器件、模型等耗材,配套经费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全过程学业评价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需要相关配套资源和政策的支持,才能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2  全过程学业评价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

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简单的事情,也不能一蹴而就,实践证明,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促进因素之一。全过程学业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在多方位的过程考核中,激发斗志,调动学习、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共同完成高校内涵式建设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结果过程并重,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课程期末考试综评优秀是每位学生的理想,也是学校评优树先的首要量化指标,过程性考核综合利用“平时成绩、单元测试、课程实验、项目训练、知识点应用领域PPT汇报、课程论文、期末考试”等方式,根据考核方式的难易程度,科学设置一定的比例系数,综合评定课程最终学业成绩。如此,结果和过程并重的考核方式改革,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的双丰收。

2)转变主体角色,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全过程学业评价,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由“主演”变成“导演”,学生由“观众”转变为“主演”,学生通过项目训练、知识点应用领域PPT汇报等形式展现小组学习情况。教学主体角色的转换,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对课程的探究也更加深入,学习成效也更加显著,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必然的。

3)引进竞争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全过程学业评价中,从实践报告、开放课题、应用案例、学科竞赛参与度和成效、行为习惯养成、团队协作能力和家国情怀等方面来看,各种考核方式基本都是以小组形式来完成的,在小组成果展示中,课堂成为大家的学习效果比拼战场,这种竞争机制的引入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增强,教学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学习成效事半功倍,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分工合作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全过程学业评价中,实践报告、开放课题、应用案例、学科竞赛参与度和成效、行为习惯养成、团队协作能力和家国情怀等考核方式基本都是以小组形式来落实,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展所长,相互交流,不断创新和优化成果展现形式,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全面透彻。

四  结束语

以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分析了传统的高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建立了基于以人为本理论的学业评价模型,进行了高校课程考核方式和学业评价方式的研究与探索;建设了一整套切实可行可推广的学业评价内容包和执行案例包。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为探索适应地方高校特点的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做出了改革尝试,对学校内涵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成果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普适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继红.对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0(5):28.

[2] 刘彦文.我国大学考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分析[J].河南职技师学院学报,2002(4):13.

[3] 陆雪莲.论大学生作业的科学设计[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6):75-76,105.

[4] 谢发忠.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

[5] 方海环,傅斌.“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273-274,275.

[6] 朱芳毅.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下的学业评价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9(15):35-37.

[7] 武继彪,王琳,郭丽.大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机制研究[J].山东教育(高教),2019(Z2):55-57.

[8] 亢秀平.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与创新[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8):182-184.

[9] 范一强,张懿奕.研讨式教学学生学业评价策略探析[J].高教学刊,2022(3):82-85.

[10] JAMES F V. Implementing Outcomes At on You Campus. The RP Group e Jounal,l[EB/OL].http://rp group.org/publications,e Jounal/Volume-l/Volume-l.htm.

[11] JANET F J. 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Adolescenc e, 2005(4):42.

[12] HUDSPETH D. Testing leamer outcomes in web-based instruction. In B. H. Khan(ed), Web- based Instruction.Engle wood Cliff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1997:353-356.

[13] KEVIN S, BURCU T. Exam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 Learning Outcomes Assessment Program:a Four Frames Perspective[J].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2017,42(4):305-319.

[14] CRISP G T.Integrative assessment: reframing assessment practice for current and future learning[J].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2012,37(1):33-43.

[15] YARMOHAMMADIAN M H,MOZAFFARY M,ESFAHANI S S. 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Academic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AQIP) Model[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5(1):2917-2922.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产教融合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协同柔性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SDYJG21127);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Z2020046);青岛理工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重大项目)“新工科背景下‘一四三二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F2020-001);青岛理工大学2022年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多方位深入手全过程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研究”(F2022-030)

第一作者简介:刘尊年(1974-),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电子信息技术、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学业评价课程考核全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公民与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14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01:49
机载设备课程综合性教学考核体系研究
为孩子营造一片绿的天地——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浅谈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40期)2016-11-28 04:36:33
高校课程考试模式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的错位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3:03:25
产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探索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53:25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