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建筑大师”的名号,追溯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历史,我和大部分人一样,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饶是如此,对于建筑学的相关知识,包括梁、林二人对古建筑究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我的认识都是十分粗浅的。事实上,与梁、林二人同时代的建筑师不在少数,他们在战乱年代为中国古建筑研究和保护以及建筑人才的培养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近日,读完贵刊2023年第11期的《建筑大师刘敦桢:风尘仆仆的古建复兴梦》一文后,我第一次认识了刘敦桢这位陌生的建筑大师。在作者苏艳玲的笔下,一百多年前,风雨飘摇的中国大地上,以刘敦桢为代表的一群“死心眼的建筑师……放弃了他们盖洋房的好机会,卷了铺盖到各处测绘”,风尘仆仆的身姿跃然纸上。
少年时代留学日本的刘敦桢一开始学的是机械科,由于建筑学对他更有吸引力,故而第二年就转到了建筑科。当年日本政府和民间那种注意保护古迹的氛围和努力,我想在刘敦桢心中一定留下了不小的触动。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古代建筑艺术比之日本,更加丰富多彩。“你兴趣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学成回国后的他初心不改,义无反顾地投身古建筑研究,特别是建筑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
之后,刘敦桢又在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人朱启钤的邀请下,进入营造学社担任文献部主任。尽管不再身处教学一线,但他始终重视对古建筑实地考察。当时极其动荡的战争环境和刘敦桢本人艰难的经济状况都给这份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然而他却不畏艰难困苦,奔波操劳在第一线,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记录和考证资料。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古建筑的命运再次引起了大众的关切。众所周知,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见证,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兼具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为了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各地纷纷加大对古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挖掘其历史内涵,而符合旅游业开发条件的也纷纷打起了文化牌,吸引中外游客。
从小到大,不论是跟随亲友,还是自己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大江南北的景点我去过不少。如今回想起来,真正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外乎敦煌莫高窟、西安秦始皇陵、北京故宫、苏州园林(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等处。但是游览其间时,我未曾想过这些地方竟然有不少是刘敦桢当年曾经测绘或研究过的。
读罢此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如今我们眼中“习以为常”的古建筑景点,背后都有前辈难以想象的付出,这些建筑大师在国家风雨飘摇之时为民族、为子孙后代抢救了如此多的文化遗产。刘敦桢等人艰苦卓绝的工作为中国建筑史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至今依然没有过时。所以今人在保护古建筑、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其实也在接力传承他们的古建复兴梦,他们与中国古建筑一样不朽!
作为思想还跟得上脚步的年轻人,当我再次驻足在那些古建筑旁的时候,我想我不会像以前那样走马观花、行色匆匆,而是愿意真正用心地看建筑、感受建筑文化,这才是对刘敦桢们最好的致敬!
浙江宁波 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