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研究围绕南山五彩釉的独特色相与质感的起源及创新实践,探讨了其在材料、技术和釉色表达方面的创新。研究发现,南山五彩釉独特变幻多彩的釉色源于龙窑柴烧的技术,其变釉的艺术还受石湾窑历代“仿中有创”、注重手工语言表达等传统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南山五彩釉色相与质感创新在于对原料与技术的改进、釉料配方的创新及烧制技术的提升,这些创新的实践思路,给现代陶艺发展带来了新的艺术思路,如釉面颜色要层次分明、保留陶艺火痕等天然美感,追求农耕文化的意境美,确保秩序与偶然的对立统一等启示。该文的研究对于推动现代陶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南山五彩釉;柴烧;色相;质感;龙窑柴烧;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Q174;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a)-0070-05
The Evolution of Color and Texture from Ancient Craftsmanship to Modern Application
—A Case Study of Nanshan Colored Glaze
WEN Ping
(The Party School of Nanshan Town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origin and innovative practices of the unique color and texture of Nanshan Colored glaze, exploring its innovation in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glaze color expression.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unique and varied colors of the Nanshan Colored Glaze are derived from the technique of Longyao firewood firing. The art of changing the glaze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s of Shiwan Kiln, such as "imitation with creativity" and emphasis on manual language expression.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 innovation in the color and texture of Nanshan's colorful glaze lies in the improvement of raw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the innovation of glaze formula, and the enhancement of firing technology. These innovative practical ideas have brought new artistic idea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eramic art, such as clear layering of glaze colors, preservation of natural beauty such as ceramic fire marks, pursuit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beauty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ensuring the unity of order and chance. The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eramic art.
Key words: Nanshan Colored Glaze; Chai Shao; Color hue; Texture; Dragon kiln wood burning; Firing technology
在当代艺术与工艺的交汇点上,如何将古代陶艺与现代的创新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索南山五彩釉在现代陶艺领域的独特贡献及其文化意义,特别关注其从古代技艺到现代应用的演变过程中,色相与质感变化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当代陶艺和制作实践的启示。通过对南山五彩釉的艺术特性、制作工艺及文化背景的综合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传统陶艺工艺与现代艺术创作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发展。
1 南山五彩釉简介
佛山石湾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制陶历史的地方,凭借其深厚的陶艺文化底蕴,被誉为“南国陶都”,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盛誉。从唐宋时期的简单实用陶釉,到明清时期石湾陶工在釉色创新上的突破,石湾的陶艺工艺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釉色,如虎皮斑釉、石榴红釉,以及融合了广彩技艺的五彩釉。
第三代石湾艺术釉传承人杨英才,199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艺学院,后来来到石湾并拜师潘柏林,开始了他“石湾公仔”创作的探索。在潘柏林的引领下,杨英才得以拜见师公刘传大师,并从他那了解到石湾釉与钧窑的深厚关系,从而深受启发。经过16年的勤学苦练和不断实验,杨英才最终研发出了独特的阶砖红坯低温五彩釉,并以佛山石湾古玩行名店袁湖记所经常采用的五种颜色为其命名,创造了“石湾艺术釉(三水南山五彩)”。他的工作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将石湾艺术釉带到了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实现了异地嫁接的壮举。杨英才的创新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还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他放弃了传统的铅加入,采用了更为健康环保的材料,使作品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至2018年,杨英才在南山镇举行的立春拜师会上,收下了包括钱勇全、陈妙、叶宜宾在内的12名徒弟,及徒孙孙练英,这标志着“石湾艺术釉(三水南山五彩)”已经形成了五代传人的壮观景象。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获得了保护和认可,还吸引了更多的陶艺爱好者参与到非遗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来,通过教学、体验、活动、展览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感受乡村振兴的活力,并参与到这一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承中。
2 南山五彩釉色相与质感的古代工艺
南山五彩釉在古代为石湾艺术釉,也称石湾窑,古代工艺及现代应用分析如下。
2.1 龙窑柴烧生成的变幻多彩的釉色
在古代,南山五彩釉的前身主要是靠石湾龙窑烧制。龙窑特有的长条形结构和倾斜度,能够在烧制过程中产生不同温区,这种结构使得窑内的温度和气氛在窑体的不同位置呈现出多样的变化[1]。所谓“三分靠窑外,七分靠窑内”,这种变化为釉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可能。在柴烧过程中,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及火焰与气流的直接接触,促使釉料在高温下发生了丰富的化学反应,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釉色效果。在还原气氛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使得釉中的金属氧化物,如铁、铜、钴等,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
2.2 “仿中有创”的石湾窑变釉
石湾窑向来有“仿中有创”的艺术追求[2]。特别是仿钧釉的创新,不仅是对钧窑青蓝色泽的模仿,更在技法和表现效果上进行了创新,展现了“仿中有创”的艺术追求。在仿钧釉的实践中,结合了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的烧制技艺,通过对釉料的混合和调配,创造出了三种独特的釉色效果[3],即黄、绿、蓝釉色。石湾窑工匠通过对复色釉施釉技法的不断实验和探索,成功地将窑变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创作中的有意识控制,从而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石湾窑的釉色体系形成,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釉色的变化,如同《陶雅》中所赞:“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充满了动态之美和生命力。
2.3 保留手工语言
石湾窑喜欢保留烧制留下的痕迹。雍隆时期的《南窑笔记》所称“广窑亦有一种青白相间麻点纹者,皆瓶、钵之类。”麻点纹,即淌釉效果,一般以点、块状的结晶斑为主,犹如雨溅地上,水点斑驳。
3 南山五彩釉色相与质感的演变
3.1 自然条件和制陶环境变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自然条件和制陶环境发生了变化,原窑址已经转变为繁华的市区,失去了适合传统陶瓷制作的环境。现代的南山五彩釉传承者在南山镇,建立了杨英才土天陶工作室;在南丹山脚下,开建了新的南山柴窑,致力于继续和发展柴烧技艺。与传统石湾陶艺的柴烧不同,南山柴窑选用了当地特有的龙眼木、荔枝木等木柴为燃料,这些燃料的独特性质为釉色的生成增添了新的变数。烧制时间的延长和对自然落灰效果的追求,使得窑变现象成为南山五彩釉作品的显著特点,这种窑变效果赋予了每件作品独一无二的美。南山五彩釉的釉料组合复杂,不仅包含多种金属氧化物,还融合了其他增色或影响釉面流动性的成分。在龙窑的高温和特定气氛中,这些复杂的釉料组合相互作用,产生了独特的色彩和质感。每种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而且龙窑烧制的特点是火候的不可预测性。尽管陶艺师会根据经验精准掌握烧制的整体过程,但龙窑内部复杂的温度变化和动态的气流仍旧让每次烧制都充满了偶然性,这种偶然性不仅带来了失败的风险,也能创造出独特的釉色和艺术珍品。
3.2 窑变釉审美需求变化
南山五彩釉在古代只是三彩,而南山五彩釉在演变过程中,基于石湾窑的这一艺术追求,继续探索和创新,在三彩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成功地开发出了五彩,即蓝、绿、黄、赭石、金晶釉五种构成。演变至今,除了五彩另外还有白玉蓝三种颜色的辅助釉,实现了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演绎和创新。
3.3 手工痕迹演变
南山五彩釉演变至今,除了淌釉效果,还有传统粗制泥的自然机理及天然火痕等元素,如落灰的痕迹[4],这些特征的保留和创新应用,不仅赋予了每一件作品独特的生命力,也使得南山五彩釉作品在视觉和触感上具有了非凡的吸引力[5]。
4 南山五彩釉色相与质感的现代应用分析
4.1 保留龙窑柴烧,改进烧制技术
技术改进方面,南山五彩釉复兴了传统的柴窑烧制技术,选用本地木柴为燃料,长时间的烧制过程加上自然落灰效果,为釉色变化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窑变技术的深入探索使得“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美妙变化成为可能。烧制过程中,温度、氧化还原气氛的细微调整及釉料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成品的预料之外的色彩效果[6]。此外,将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融入材料选择和烧制技术中,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也使作品能够更好地与自然元素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7]。
4.2 继承石湾窑变釉,创新釉料配比
古代石湾窑变釉有黄、绿、蓝三种釉色。而南山五彩釉主要由蓝、绿、黄、赭石、金晶釉五种构成,并辅以白、玉、蓝三种颜色的釉,这种复合釉色的应用,使得陶艺作品呈现出斑斓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感,体现了对传统陶艺釉色的创新与超越。南山五彩釉对传统釉色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放弃了铅的加入,选择以熔块为溶剂,新添锆金属元素来恢复陶艺的白度、亮度和强度。这种改良,不仅符合现代人对健康和环保的需求,也提高了陶艺产品的质量和美观度。同时,南山五彩釉巧妙地将钴、铁、锰、铜等传统的氧化物着色剂,通过精确的比例调配和球磨技术,实现了从单一颜色到复合色彩的转变。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南山五彩釉在高温下能够呈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色彩效果,同时也使每件作品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釉色的实际应用上,采用了手绘、叠加、喷洒等多种技法,这不仅增加了釉色在陶艺上的可操作性,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8]。通过这些技法的应用,南山五彩釉能够在氧化焰烧成后展现出鲜艳透亮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原料选择上,采用了当地特有的高质量陶土和精选的金属氧化物,这为蓝、绿、黄、赭石、金晶釉等釉色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对金属氧化物配比和使用方法的不断实验与创新,南山五彩釉能够呈现出“百变”的色彩效果,这种创新不仅局限于釉色的成分,还包括对烧制气氛和温度控制的深入理解,使色彩更加丰富和层次分明。
4.3 学习淌釉效果思路,保留了更多的手工痕迹
南山五彩釉在现代依旧以粗泥作为创作材料,体现出“重己役物”的设计思想。这种思想强调顺应材料本身的特性,尊重自然赋予材料的独特性,而非过分加工改变。粗泥因其含沙量大、可塑性强,能给予陶艺家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使得作品能够更好地表现自然肌理的原始品质。这种做法,不仅是对材料性质的充分利用,也是对自然美学的一种追求。粗制泥的使用,让南山五彩釉作品保留了泥土特有的气温、质地、肌理。这种泥料使得作品表面呈现出独特的肌理效果,如旋转、按压、褶皱、划痕等手工痕迹。在烧制过程中,这些痕迹被永久固定,成为作品独有的视觉语言,表现出泥土与人工操作的和谐共生。
在龙窑柴烧过程中,火在窑内的运动轨迹偶尔会在坯体下留下天然的痕迹,这些痕迹被统称为“火痕”。火痕不仅是烧制过程中火焰与坯体直接接触的结果,也是高温下木灰与釉料反应的产物,给作品带来了无法复制的独特效果。南山五彩釉表面保留了火痕、落灰等天然痕迹。这些痕迹不仅记录了烧制过程中火与材料的互动,也为作品增添了一层天然而独特的装饰效果。通过对窑位的精心安排和烧制技巧的巧妙运用,陶艺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火痕的形成,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
5 南山五彩釉色相与质感的创新及其启示
5.1 烧制技术
南山五彩釉在烧制技术上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工艺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操作上,而且还体现在对传统陶艺制作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上。通过二次烧成法的优化,金属氧化物着色剂的创新使用,还原火焰烧成法的探索及土金木水火五行思想的融入,南山五彩釉将传统陶艺工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高度,实现了陶艺色相演变的新变革。
南山五彩釉的烧制技术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二次烧成法的应用与优化。与唐三彩相似,南山五彩釉采用了二次烧成法,这种方法首先通过素烧将胎体烧至一定硬度,再施釉进行第二次烧制。这种方法的优化,使得南山五彩釉的胎体更加坚硬,釉面更加光滑细腻,同时也为釉色的多样化和稳定性提供了保证[9]。通过对烧成温度和持续时间的精确控制,确保了釉色的鲜艳度和陶艺的耐用性。二是,金属氧化物着色剂的创新使用。通过深入研究各种金属氧化物在不同温度和气氛下的变化规律,杨英才和其团队创新性地应用了蓝、绿、黄、赭石、金晶釉等多种金属氧化物,以及白、玉、蓝等辅助釉,通过复合使用这些着色剂,实现了从三彩到五彩的飞跃,大大丰富了南山五彩釉的色彩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三是,还原火焰烧成法的探索。这种烧成技术通过控制窑内的气氛,实现了氧化状态与还原状态的切换,促使金属氧化物在烧制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这种方法使得南山五彩釉的色彩更加鲜艳透亮,同时也增加了色彩层次的复杂性和深度。
5.2 釉面颜色
南山五彩釉之所以能呈现出深浅不一、层次分明的颜色效果,根本在于其独特的釉料配方和烧制工艺。通过在基础釉中加入硼熔块作为溶剂,并新添金属元素锆,不仅恢复了白度、亮度和强度,更重要的是,使得釉料中的氧化物(如钴、铁、锰、铜等)在高温下能够产生丰富的化学反应,形成不同的颜色层次。此外,釉变加窑变的双重作用,使得这些颜色在烧制过程中呈现出流动和融合的效果,最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这种釉面颜色的深浅与层次的明晰,不仅为现代陶艺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法,也为陶艺设计与制作提供了重要的创新启示。
具体而言,南山五彩釉在制作过程中的改进,不仅体现了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也展示了在材料选择上的创新思维。这种环保而健康的材料选择,为现代陶艺制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即在保证艺术效果的同时,也要注重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同时,体现了陶艺家对南山五彩釉釉色管理的精细控制以及对烧制过程有着深入理解。通过对不同金属氧化物的精确配比和调控,以及对烧制温度和气氛的严格控制,南山五彩釉在釉面上形成了从浅到深、由细腻到浓烈的色彩变化。这种对色彩层次的精心布局,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为现代陶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即如何通过科学的色彩管理,创造出具有深度和层次感的视觉效果。
南山五彩釉的釉色层次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就,也是艺术创作上的探索。这种层次丰富的色彩效果,能够给予陶艺作品更多的情感表达空间,使得每一件作品都能够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对现代陶艺家而言,南山五彩釉的这一特点启示着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更自由地利用色彩和釉面效果来表达个人的艺术理念和情感,从而创造出更加个性化和有深度的作品。
5.3 保留陶艺天然美感
南山五彩釉体现了一种深刻的美学理念——保留陶艺的天然美感,包括火痕、泥土的质感等。这种美学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尊重材料本身的特性和美,以最少的干预来展现材料最真实的面貌。这种追求“真”美的理念,在南山五彩釉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应用,对现代陶艺的创新具有重要启示。
陶艺要保留天然美感,必须尊重材料本质。南山五彩釉在创作过程中,对泥土和釉色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材料本身的特性,通过对不同泥料的深入了解和应用,使得每件作品都能够充分展现泥土本身的质地和色彩。这种对材料本质的尊重,避免了过度的人工修饰,使得作品展现出一种天然、纯粹的美感。这种美不是通过复杂的装饰和修饰得来的,而是通过简单、纯粹的手法,让作品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这与道家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理念一致,强调在看似简单拙朴的形式中寻找深刻的美学价值。
5.4 农耕文化的意境美
南山五彩釉的创作实践,为现代陶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陶艺不应仅追求技术上的创新和视觉上的美感,更应深入探索和体现文化的深层价值。将农耕文化的意境美融入陶艺创作中,不仅可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能够激发现代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南山五彩釉的创作灵感源于南山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农耕生活。将阳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等自然元素融入陶艺中,南山五彩釉作品不仅呈现出自然之美,也富含了对农耕文化深厚的情感和尊重。这种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生,为现代陶艺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同时,南山镇特有的“老娘土”,以其优良的黏性和独特的颜色,成为烧制南山五彩釉的理想材料。这种天然的资源优势,不仅使得南山五彩釉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色彩,也体现了农耕文化中对天地资源的珍惜和利用。在现代陶艺的创新中,这种对本土材料的深度挖掘和应用,启示着设计师回归自然,寻找与本土文化紧密相关的设计资源。
同时,其利用当地丰富的荔枝木作为柴窑烧制的燃料,不仅是对传统烧制技艺的传承,也展现了农耕文化中物尽其用的智慧。这种古法烧制技艺的现代演绎,不仅赋予了南山五彩釉以独特的艺术效果,也让现代陶艺更加贴近自然和生活,富含故事性和文化价值。
5.5 秩序与偶然的对立统一
在南山五彩釉的制作中,秩序体现为对陶瓷制作过程中物理和化学规律的深入理解和精确应用。这包括对烧窑温度的精确控制、气氛的调整、釉料配比的科学计算等,每一步都基于对材料性质和烧制技术原理的深入研究。秩序还体现在艺术家对作品设计的严谨考虑,从泥料的选择到釉色的调配,再到作品在窑中的摆放,每一个决策都遵循着科学原理和艺术创作的内在逻辑,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与秩序的可控性相对,偶然性则是南山五彩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柴烧过程中,火焰的不确定路径、草木灰的随机落置、高温下化学反应氧化物颜色的多样性等因素[10],都使得每一件作品带有不可预测的独特性。这种偶然性,使得每一件陶瓷作品都成为一次独立的自然与创造力的碰撞,赋予了作品无法复制的独特价值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
艺术创作是一场秩序与偶然、科学与自然、控制与释放的协奏曲。这种对立统一的原则,不仅赋予了南山五彩釉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为现代陶艺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方法论,指引着艺术家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自己的道路。艺术家不仅要深入掌握陶瓷制作的科学技术,精确控制每一个可控因素,还要学会接纳和利用偶然性所带来的创造机会。这种对立统一的观念,鼓励现代陶艺家在创作过程中既要有科学的严谨性,又要有对未知和偶然的开放态度,让作品在秩序的基础上留有自然变化的空间,从而创造出既符合人的审美又充满自然力量的艺术作品。
6 结束语
通过对南山五彩釉创作理念的分析,本文揭示了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理念结合,以达到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自然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南山五彩釉不仅是对色相与质感演变的一种探索,也是对陶艺创新路径的一种启示,展现了陶艺在当代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王斌.浅议龙窑的结构特点及其烧制优势[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57(8):38-39.
[2] 尹钰.石湾窑釉色对石湾陶文化的影响[J].佛山陶瓷,2023, 33(11):138-140,143.
[3] 张碧娟.石湾陶的传统工艺探讨[J].佛山陶瓷,2023,33(4):158-161.
[4] 虞健.论现代柴烧陶艺中的偶发性表现[J].美术学报,2021(6):116-120.
[5] 吴俊卿.对现代陶艺泥性本体语言的思考[J].江苏陶瓷,2018,51(1):31-32,36.
[6] 黄晓蕙.古代石湾窑产品特色及成就[J].文物天地,2020(4):54-61.
[7] 詹媛.岭南文化对石湾陶塑的影响[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57(4):24-25.
[8] 张迎甫.吸纳与转化:“一器两瓷”创作探索与实践[J].美术观察,2023(9):154-155.
[9] 王静雪.汝窑与南宋官窑制作工艺对比[J].中原文物,2021(6):129-136.
[10]郭锦山.天赐火痕落灰成釉:探析现代柴烧艺术之美[J].东方收藏,2021(4):50-51.
作者简介:文平(1984,7-),女,广东英德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