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乡村地区,尤其是针对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教师们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塑造自信的人格。
一、目前乡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城乡间教育资源和教育体系的差异导致乡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未受到足够重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了解有限,缺乏自主进行心理引导的意识,在面对心理问题时难以有效调整心态和保持积极的价值观。此外,乡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应用,即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焦虑、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最后,当前的教学模式过于笼统,未充分考虑家庭因素等个体差异,难以满足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提升的需求。在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因素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心理引导方面,家校共育的教学模式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加强文化渗透,培养良好的心态
在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文化渗透在心理引导方面的作用,利用优秀文化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优秀文化的形式多样,如书籍、电影、音乐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心态的有效工具。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文化形式传达英雄文化,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和不屈不挠的心态,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2.实施因材施教,有针对地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
教师在对乡村初中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引导。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搭建班级心理互动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沟通。例如,当某学生面临家庭关系紧张、价值观冲突等心理困扰时,可以通过此平台向教师求助,教师则根据具体情况提供解决方案。其次,教师应根据不同心理问题提供系统化的心理指导。例如,对学习压力大、焦虑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放松,注重学习过程而非结果;对情绪不稳定、易怒暴躁的学生,教师应先了解原因,再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树立积极心态。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科学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还能加强师生间的心理交流,提高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认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3.开展家园共育,树立健康的人格
家庭环境因素是造成乡村初中留守儿童诸多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开展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可通过实施家园共育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具体来说,在实施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家长协商一致,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当某学生出现长期抑郁等心理问题时,仅凭学校的心理教育难以完全解决问题,还需结合学生的家庭因素。教师应深入了解导致学生长期抑郁的主要原因,并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协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此外,教师还需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鼓励他们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与义务。面对部分青春期学生逃避家庭责任、与家长对立的情况,教师可借助家园共育的策略,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双方以开诚布公的方式解决矛盾。通过心理引导,使学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4.纠正错误的行为,注重细节线索
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会直接表现为情绪或行为,而是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因此,教师在对乡村初中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除了关注学生的日常言谈举止,还应细心观察他们日常生活的其他细节线索。通过这些线索,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通过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来引导他们。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主观意识表达来了解他们的真实心理状态。这些表达包括学生的日常写作、绘画和其他艺术创作。例如,某个学生可能外表开朗、善于交际,但其绘画内容却显得阴暗、成熟,这可能意味着学生在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线索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纠正学生的日常错误行为来进行心理引导。例如,有些学生可能通过打架斗殴等叛逆行为来吸引家长和教师的注意。在纠正这些行为的同时,教师可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认知,从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文化渗透、因材施教、家园共育和纠正错误行为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乡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本文系省级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20CJC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