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富
信阳市新县宏桥小学(以下简称“宏桥小学”)是2004年在县城东新建的一所学校,建设标准高,环境优美,硬件设施齐全。
如何立足本土教育资源加快学校发展,让老区孩子在家门口接受好的教育?这是我担任校长后心心念念的事。在反复研读教育名家治校策略、多次前往名校取经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基础上,我们结合宏桥小学发展现状,从“高定位、快发力、办名校、育新人”角度出发,实践创新,最终提出了“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办学理念,以此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教师,做强第一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多年学校管理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办学诸多要素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学生、学校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动力。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修养高度决定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只有教师进入第一境界,才有可能让学生成为第一;只有教师和谐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和谐发展。“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是校长应该全力以赴做好的事。
作为校长,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在工作中,我们尽其所能为每位教师营造综合发展、积极向上的空间,让全体教师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2.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学校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教师之大。”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是校长工作的主要抓手。我们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师发展:全员发展,指学校老中青教师的齐头并进发展;公平发展,是让全体教师在一个平台上学习研讨、展示才能,享有同等机会;均衡发展,是学科间、教师间同向同质发展;全方位发展,是专业提升与品德修炼同步同等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并调动教师积极性,达到科学发展教师的目的。
一是让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起跳的平台。积极探索实施名师工程,组建学科名师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引导校内有影响力的带头人担纲,依靠团队影响力、吸引力,将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凝聚在一起,互助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先行一步提升这一部分教师能力,再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和辐射拉动,带领全体教师抱团成长、共同进步。2023年11月,宏桥小学被新县教师发展中心授予“红色园丁”基地校,语文、数学、英语和名班主任工作室承担了全县部分学科小学教师培训任务。目前,全校有5位教师登上国培大讲堂,15位教师成为省、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二是让综合素质培训成为教师发展的新动能。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传统教育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在新育人理念的背景下,学校对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时代化、专业化、多维化的综合素质培训,成为学校发展教师的新任务。我们实行“两抓”策略:一抓人文素养提升。以学校“道德大讲堂”为载体,组织教师职业道德、日常礼仪和健康生活系列讲座,引导教师崇德尚义,修炼师德。二抓业务能力提高。通过开展课标教材教法培训、教师基本功训练和现代教育技能培训,将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能不断融于教师教学行为当中,与时俱进,站在前沿。
3.夯实先进的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接受不同的教育。我们要允许个体差异的存在,并根据这种差异,对学生实行“量体裁衣”“私人定制”的教育。在平时的听评课中,我们坚持把“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三维目标落实”作为评课的主要依据,来衡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少教多学,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互助学习、向师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发展情感和悟感。在这种“以生为本”教学观引导下,学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质的变化,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活,掀起高效课堂探究高潮。例如语文、数学的“121课堂”、英语的“七步法”模式等,得到省、市教育专家的一致认可,尤其是英语课堂模式在豫南地区遍地开花。学校教育科研也打开了一扇窗口,有20多项教育课题获省、市奖项。学校教师还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和《美丽的红土地》等。
二、发展学生,铆定第一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始终把发展学生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诉求和终极目标,以满足老区群众希冀子女成才的期盼。办学过程中,我们持之以恒铆定第一目标,按照“怎样培养人”要求,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让孩子们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1.落实“儿童为本”理念
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情怀,用博爱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教师与学生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力,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顺势而教。
2.搭建多元起跳的平台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先天因素各不相同,他们的个性、爱好和特长也不尽一致。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我们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找到了办学灵感。学生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课程,宏桥小学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出发,抓好文化课学习的同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门别类组建多种社团,开发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球类、棋类等二十多项课程,千方百计发展学生潜能、爱好和个性特长,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为他们的幸福人生起步奠基。
3.建立综合素质考核机制
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的“六年影响一生”强调了夯实小学基础的先导性和重要性。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我们考核学生素质的标准应该重构,不能仅把目光盯在学生文化课上不放,要进一步拓宽办学视野,聚焦人才培养质量的宽度和厚度。我们以“坚持五个育人,培养八好习惯”为宗旨,通过组织“新时代好少年”评选、“露一手”才艺展示、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拉动学生成长,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并从道德品质、习惯养成、文化知识、动手能力和特长展示等方面,考评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好人生底色。
三、发展学校,激活第一平台
学校是文化的殿堂,是学习的净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并形成的地方。发展学校既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校长应该追求的主要目标。多年工作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目标不仅仅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武装,一种精神支撑,一种文化积淀,一种特色形成。办成“孩子成长的乐园,学生成才的摇篮,教师成功的舞台”,这才是校长应追求的最高境界。
1.突出校长的引领作用
校长是引领教师成长的班主任。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见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校长是学校的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作为教育者,校长永远不变的身份是教师,担负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其次是引领教师共同成长,是学校教师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的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理清头绪,分好工,抓好落实很重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
作为领导者,校长要依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规划好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千方百计营造育人环境,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贯穿于日常管理之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带动教师,让这种思想转化为教师的具体行动。我们认为,校长就是学校的大班主任,一定要公道正派,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贫,守得住学校。校长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成为教育教学中的权威乃至专家,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导师。
2.打造校园文化高地
文化是滋养生灵的沃土。一所好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这种文化是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决定着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因此,我们认为,真正有思想的校长一定是学校文化建设行家。宏桥小学建校近二十年来,始终咬定“三个发展”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了自己的校园文化名片。在学校,有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校歌《宏桥之歌》,有引领学校发展的“一训三风”,有规范评价教师工作的系列制度,有随处可见的校园文化标语。我们认为,要发展好学校,首先是理念先行,“三风”引领,其次是制度规范,文化熏陶。
3.开辟弯道超车通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所学校的发展要实现弯道超车,校长必须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魄,要有借鸡生蛋、借力发力的智慧。校长只有在管理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才能为学校的弯道超车找到切入点。
一是优化常规管理机制。我们轮流组织班子成员外出学习考察,用现代管理新理念治理学校,变指手画脚的管理者为领跑示范的服务者;细化学校班子成员职责,分工更明确,责任更到位,让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用规章制度约束,用德行品质感化,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正能量引领人。
二是提升人文管理效能。我们充分发扬民主,遇事认真商量,并广泛听取教师意见,营造了和谐共进的校园氛围,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学校出台重大决策前都要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这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心情舒畅了,干劲也就更足了。
三是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我们和省内外一批名校联手,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借鉴他们的先进办学经验,拉动学校快速发展;家、校、社拧成一股绳,共同担负教育孩子的责任,比如开办“家长成长学院”等,提升家长素质,提升学校品位。
总之,教师的持续发展拉动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又促进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宏桥小学持续发展提升,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河南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研学旅行实验学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家长学校”“第二批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第十批河南省绿色学校”等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