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蕾
摘要:财务管理预算一体化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源头与核心,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功能属性及非盈利性特点,构建预算管理一体化,应在明确和剖析公共职能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健全的预算标准及制度,依托先进技术构建监控预算管理系统,切实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因此,本文论述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
DOI:10.12433/zgkjtz.20241439
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组织机构设置、制度体系建设、人员素质要求、信息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要想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目标,就要从多方面入手。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视度不断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也得到逐步完善。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方式的影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沿袭原有的预算管理模式,导致预算管理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阻碍了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因此,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简述
预算是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反映国家战略目标及服务政策,代表着发展方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实施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三大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各项业务单独开展,缺少统一的管理标准,预算全流程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模块信息统计不全面,财务数据经常出现漏报、重复上报等情况,且因口径标准不同,无法实时共享,由此产生“信息孤岛”问题,浪费了诸多人力,导致财务管理成本增加。从2019年6月开始,财政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全国一盘棋”号召,正式开启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项目;2020年3月,财政部门颁布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创建标准,将信息技术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初步实现了预算与业务的衔接,使信息资源得到共享。2022年,我国新增一批试点单位,率先实施中央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并取得了可喜成效,现已在更多领域扩展应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预算执行的实效性
从整体来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属于完整链路,包括预算目标、机制、流程、反馈等多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牢牢把控各个环节,在一体化建设中,先要明确预算绩效目标,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将各基层部门的信息整合起来,在发展战略的引导下,设立贴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对于信息化系统来说,其典型特征在于流程与机制,可将其可视化、明确化处理,减少机制中流程繁琐、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通过优化流程、增加投入等方式,以完善的机制促进预算管理实效的提升;信息系统还可将预算执行进度动态展现出来,分析执行全过程的缺陷,并提供反馈报告,便于调整与完善。
(二)有助于提高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中,为实现全过程管理,应创建预算全过程管理平台,将各业务模块紧密联系,依靠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等方式,为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此外,一体化平台还涵盖债务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与预算管理相关的业务,系统和科学的规范可有效避免在预算编制中出现盲目、虚假编写等情况,预防财政资源浪费。同时,一体化平台的应用还可以解决单位在预算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整合等方面的难题,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高效,促进整体预算精细化水平的提升。
(三)有助于确保财政数据安全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传统手工记账、人工办理票据等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应用,每位用户都拥有UKey加密设备,且使用财政专线,配备专业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人员,与以往的纸质输送相比,该平台可使财政数据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平台包含财务管理系统,内部设有电子支付模块,在单位内便可完成资金支出计划的编制、审批、报送等业务。模块操作完毕后,经相关人员审核,再利用一体化系统付款、转款即可,即便跨行转账也可快速到账。同时,系统内各模块间还可共享信息,数据传输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完成,不但传输效率高,还可保障数据安全,避免丢失或被盗取。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兼容性差,安全性不佳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因为预算管理系统缺少统一的标准,预算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之间出现无法兼容的问题。预算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经常会成为信息化推进的难点。而且,不同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平台和数据格式,导致数据的传输和整合困难,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单位通常有分散的数据存储结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系统和部门中,这给信息化推进带来了不少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预算管理涉及重要的财务数据和敏感信息,安全性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单位需要加强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包括网络安全、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此外,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基于互联网开放的特性,信息传递的环节可能存在信息丢失、传递错误或被篡改的风险,导致预算管理的不准确和不完整。
(二)一体化工作流程缺少流畅性
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预算编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预算管理工作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应用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代替人工记录、核算、分析、预测、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决策支持水平的目的。而政府机构作为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部门,其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日益紧密,对资金的控制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预算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政府预算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专业性高的管理工作,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当前形势下,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已经刻不容缓。
(三)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内控系统的衔接缺少紧密性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想高效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相关信息数据的获取至关重要。但现阶段,由于推行时间较短,很多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着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内控系统衔接紧密性不足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收支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统的对接紧密性较差,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有一定程度的欠缺,没有全面实现预算管理和业务之间的联动,一些预算业务的处理效率受到限制。
第二,单位预算管理缺乏必要的绩效评价机制,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并未实现与内控系统的有效衔接,无法全面、准确、系统地收集业务和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相关信息,更不能有效实现预算绩效考核,难以真实反映预算管理的实际成效。
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策略
(一)构造高兼容性与高安全性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时,要将不同业务单位和部门的数据整合在一个系统中,提高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同时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和系统的监控审计,确保预算管理的高效性和合规性。
首先,设计和开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时,应考虑到不同业务单位、部门和机构的特殊需求,确保系统具备高度的兼容性。采用开放式的架构设计,能够与现有的系统和数据库进行良好的集成,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和交换。
其次,预算管理涉及机密性较高的财务数据和信息,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在系统的架构和设计中,应加强数据的加密和权限控制机制,确保用户和数据的安全。例如: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可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设置细粒度的权限控制,可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操作相应的数据和功能。同时,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不同业务单位和部门的数据可以互通有无。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可以包括数据格式、命名规则、数据字典等内容,以确保数据在预算管理系统中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此外,为了确保预算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应建立多层次的数据备份与容灾机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采用多地点、多节点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容灾和恢复,确保系统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最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具备强大的监控和审计功能,以实现对预算管理过程的监管和控制。通过日志记录、操作审计、安全审计等方式,对系统的使用情况和操作行为进行监控和审计,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通过报表和告警机制,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预防和解决潜在问题。
(二)一体化工作流程的优化与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预算编制管理机制,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彼此间相互配合。
一是健全预算组织管理体系,将其作为整个预算管理系统的核心环节予以强化。二是构建全面规范的预算编制机制,通过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力度,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并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三是加快建设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四是要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和税收法律体系,实现税收法定原则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统一。五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六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大税收征管力度,降低纳税遵从度,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七是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八是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确保预算资金安全运行。九是要做好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工作,使之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而高效的综合系统。要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以实现预算全过程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目标。
(三)增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内控系统衔接的紧密性
单位应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嵌入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衔接,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接口与单位收支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端口对接,以便更好地实现预算与内控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实现预算管理与其他业务之间的内外联动,切实提升预算管理效率。此外,在现有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绩效评价模块,努力构建以项目库为源头的全链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机制,通过嵌入内部控制系统信息全面分析和评价预算执行情况,有效实现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及时发现预算管理风险与问题,并采取一定的优化和完善措施,切实提升预算管理工作质量。
(四)强化预算项目支出全程管理
在财务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预算管理体制也发生了一定改变,单位的发展成果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这就要求领导层注重预算管理工作,紧跟时代潮流,革新管理思路,立足于现今的项目支出管理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全程管理方案。
首先,认真开展前期论证工作,探究最新的预算政策内涵,针对重点项目提前安排,非重点项目可从缓。在预算管理阶段,应充分展现行政事业单位的优势,创建特色项目,便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其次,整合预算管理项目,并将其精简处理,在项目开展中注重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调整等,使项目全程得到精细化管理,促进预算效率的提升。
最后,应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优势,创建项目库,使预算管理更加清晰、透明。在预算编制期间,应注重职能履行,综合分析资产配备、人员构成、采购等工作,将其与电子支付、一体化预算编审系统有机结合,以各项指标为依据,交付日常财务支出,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经过后台的数据分析,可在短时间内准确分析财务数据的正确性,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率。
五、结语
概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系统兼容性差、安全性不佳、一体化工作流程缺少流畅性、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内控系统衔接缺少紧密性等,使得当前的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为了使预算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应结合新时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目标,进而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肖亚南.关于预算一体化平台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影响的几点思考——以湖北省预算一体化为例[J].商业观察,2023,9(31):105-108.
[2]陈美静.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3(10):164-166.
[3]王新明.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9):86-88.
[4]何健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及实施策略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9):46-48.
[5]孙道靖.预算管理一体化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优化探讨[J].财经界,2023(28):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