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审计成果转化研究

2024-06-26 13:57:12李晓燕
中国科技投资 2024年13期
关键词:成果转化商业银行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和升级,银行越来越重视审计成果的转化,以期能够降低转型升级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审计成果转化作为审计工作最后的核心与落脚点,具有与审计报告同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审计成果转化中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守好审计的“最后一道防线”,写好审计的“后半篇文章”,才能促使审计成果有效转化,发挥审计应有的效用。因此,本文从商业银行审计现状出发,结合商业银行审计成果转化的必要性,最终提出提高审计转化效果的具体路径,促使成果转化发挥最大效用,以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审计成果;成果转化;具体路径

DOI:10.12433/zgkjtz.20241310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金融机构作为与国民经济紧密相连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起到推动经济新常态形成的关键作用。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关键一环,商业银行不仅发挥着稳定的作用,更是推动体系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模式上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既要警惕“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又要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为此,商业银行正在进行新的转型调整工作,以寻求对风险管控的严格把握,商业银行审计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在2023年6月召开的金融系统座谈会上,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到审计工作“下半篇文章”的重要性,一体化推进审计“上、下两篇文章”的重要性,确保银行审计整改工作的更进一步,将审计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促进商业银行再进步。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审计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更好地发挥银行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为高层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商业银行的蓬勃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对审计成果的认识和转化运用的理解

审计成果是指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取得的有关审计监督与审计履职的工作成绩,是对审计内容和审计管理的归纳总结,具体表现为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意见书、审计信息等审计形式,同时它也作为审计部门发挥监督与咨询服务作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是指审计工作人员就已完成的审计程序中存在的审计问题进行深度开发和提炼,以生成具有价值增值效用的审计意见,并在审计部门的监督下,完成审计意见的实施与落实。审计成果转化按照运用范围与运用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操作层面,也是最基础的层面,是指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部门查出的审计问题进行处理,采纳审计意见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整改;第二个层次是管理层面,是指管理层转变传统审计思想观念,通过修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来主动完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问题,弥补缺陷,避免同类问题反复出现;第三个层次是决策层次,也是最高层面,是指审计部门提出有关加强和改善内部管理的指导性决策意见,并被领导层批准与采纳,为领导层作出进一步官方性业务活动和全局性的决策提供导向作用。

二、商业银行审计现状

随着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和升级,银行审计的责任与重要性日益凸显,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它不仅继续发挥着传统的查错纠弊作用,更开始承担起咨询评价的重要角色。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署不仅扩展了银行审计的业务范围,而且延伸了审计对象的种类和范围,查阅审计署发布的相关审计结果公告发现,审计署对商业银行的审计数量不断增多。2013年仅对中国进出口银行审计了10家单位,而到了2018年,审计署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中信集团的审计扩展到10家、8家和37家单位,且在近年来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商业银行的审计数量、审计力度、审计广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相较于商业银行审计数量等的增长来说,审计成果转化就显得不尽如人意了。2018年审计署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新增了“审计成果运用”这一章节,对审计结果运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强调了审计整改的重大意义,在此之后,商业银行才开始关注审计成果转化,但是受传统审计观念的影响,审计成果转化的效率至今仍未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在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审计内容的披露中发现,“业务操作过程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监控,加强风险控制”这一审计意见重复披露频次高达80%以上。

三、商业银行审计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一)党和国家对审计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审计成果转化的问题,相继推出一系列审计政策与相关法律文件。例如,2018年在审计规定中新增“审计结果运用”一章节,随后在2021年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上又提出将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期内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对不进行整改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2022年金融系统座谈会上再一次强调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党和国家对银行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有效利用内部审计力量和成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为商业银行审计成果运用指明了重点和方向,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和指导作用。

(二)审计成果转化运用促进审计部门充分发挥作用

体现审计成效的最直接的路径是让董事会、管理层以及相关部门最大程度地采纳应用审计成果,能否跨越“最后一公里”,完成审计成果的转化,实现审计目标关系到审计的最终价值能否真正得以实现,同时也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未来发展。如果无法实现跨越审计“最后一公里”,也就不用谈审计的“有为”与“有位”了。推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转化意味着审计部门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责,确保审计部门的建议权和监督权,这是审计部门工作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强化银行内部管理,防范重大金融风险,保证最大程度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策略。

(三)审计成果转化是维护银行审计权威的手段

审计部门作为商业银行内部的监督部门,其工作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必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因此,审计部门形成的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意见、作出的审计决定应当受到银行内部管理层的重视,相应的审计问题也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并落实到位。审计成果只有在银行内部得到转化运用,对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给予客观的评价和奖惩,对管理模式起到了优化作用,防范了重大舞弊等风险,在银行内部展现出损失挽回或价值增值的作用,才能够继续得到信赖和重视,才能够进一步维持审计部门的权威性。

四、商业银行审计成果转化的具体途径

根据上述研究分析发现,商业银行审计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升级的“拦路虎”,如果仍然对这些问题视若无睹,势必会对商业银行的后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治已病,防未病”的理念应当被融入审计观念当中,强化审计成果转化的意识,提升审计成果关注度,既要提高审计成果的质量,做好审计“上半篇文章”,又要充分挖掘审计成果,促进审计成果转化落实,做好审计的“下半篇文章”。商业银行审计成果转化要坚持以高质量审计报告为依托、以审计问题为导向、以科学有效的监督为动力、以完善审计成果转化制度为重点、以成果转化落实为核心目标,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审计成果的最大效用,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升级提供经营决策指导和业务评价服务。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具体途径以供商业银行在推动审计成果转化时作参考。

(一)提高审计成果的质量,增强转化意识

高质量的审计结果和对已有审计成果转化的意识是保证审计成果有效转化的基石,是提高审计成果转化效果的必要条件,没有高质量的审计结果,一切有效的成果转化都是“空架子”,是没有依据的,一触就倒的。

首先,应当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工作经验与审计工作的质量直接相关,必须招聘具有更高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同时,应当形成鼓励机制,对于那些积极参与业务知识更新学习以匹配业务部门快速发展,能够在商业银行面对高、新、特业务上贡献一份力量的复合型审计工作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促进审计人员自发主动地进行继续教育,提升审计结果质量。

其次,要建立问题分析机制,引入成果导向的观念,提高成果渗透率,强化成果转化意识。成果导向要求审计人员必须透过审计问题表象看本质,提出能够真正解决审计问题的审计意见,为被审计单位创造增值价值,发挥审计应有的审计效果,其形成的审议意见表述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条理性、逻辑性,而不是泛泛而谈的、意见空洞的。从为被审计单位创造增值价值的高度主动开展问题研究,定期和不定期组建专门的分析队伍,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例如问题原因的探究、问题发生频率的分析、审计建议的合理性以及审计整改情况的分析等。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审计漏洞,再对此进行重点突破。

最后,应当注意从审计整改的典型问题入手,以点带面地系统完成审计整改。换句话说,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一种分析机制用以提高或者培养审计工作人员主动对审计问题进行深加工的意识,使得提出的审计意见能够克服审计成果单一化缺陷,并能从根源上加以弥补,最终用以提高审计成果的运用层次。

(二)强化审计成果根源性整改,落实审计成果转化

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审计问题年年提出、年年整改,始终达不到审计应有效果的情况,商业银行必须强化审计成果根源性整改,落实审计成果转化。

首先,领导层要加强对审计问题整改、审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视。只有领导层将审计整改落实的重要性抬高至与出具审计报告同等的地位,才能使审计问题的整改不流于形式,才能做好审计的“后半篇文章”,从而使审计效能最大化。

其次,审计部门要加大审计整改检查力度,实行审改结果和整改落实公告制度,提高审计结果和整改实施的透明度,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增强审计监督效果,促进审计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落实。

最后,可以借助审计整改问责机制所形成的一种刚性约束,让审计成果转化应用从主动转变为硬性规定,借助外力来大大提高对整改问题的重视,利于走完审计“最后一公里”。

(三)完善审计成果转化应用的机制建设

首先,要构建全过程监督整改机制。从审计项目开展至审计报告提交再至审计建议整改效果,需要对审计进行全过程监督,并且要就整改执行细节作出研究分析。

其次,健全统筹管理制度。针对常规问题,制定一套弹性管理措施,包括制度和机制;按照审计分类结果,将问题分配给领导及相关部门成员,适当放权而非所有决策集中在管理层;形成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全面统筹。

最后,建立有效的监督工作机制,增强对审计后果后续利用的跟踪程度和力度。一方面,将审计整改放在突出地位,要求商业银行从制度和机制上给予审计部门实际的监督权和处理权,让审计成果整改真正做到“有人管”“管得了”。另一方面,全面推行整改销号制度和审计问责制度,审计部门应该根据整改结果对审计问题标记整改状态,例如,未整改、整改中、未整改三种状态划分,对已经整改完成并经过审核确已整改的问题实施销号管理,未整改的不得进行销号,整改中的问题要持续关注。而对于那些长期得不到整改的问题要追根溯源,找到负责部门并给予惩罚,责令整改责任人按期完成有效整改,并定期向审计部门汇报整改落实情况。

(四)拓宽审计成果使用渠道

商业银行想要发挥审计成果转化的最大化作用,就要根治“走不出”审计部门的这一通病,让审计成果转化成能够为银行日常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或是为业务部门提供咨询服务的实物。

一方面,建立统一、完整的商业银行审计资源管理库,实现成果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开发利用高科技审计软件,构建审计平台,形成审计资源管理库,进行审计结果动态的、实时的分析和管理,提高审计结果转化效率,拓宽审计成果使用渠道。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当考虑推行参与式审计,加强决策者与管理层、审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形成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协调机制,及时将审计分析结果及审计管理建议抄送给相关管理部门,分享审计检查成果,扩大审计成果共享范围,促进成果资源整合,畅通审计成果转化利用渠道,从而达到审计成果转化给其他相关部门可能带来价值增值的效用。

此外,还应建立审计结果运用的长效机制,通过对审计结果运用综合分析制度、考核评价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机制、审计结果报告与公告制度等的完善,采用灵活方式扩大审计利用渠道,提升信息共享度。

五、结语

新发展阶段下,商业银行审计工作有了新的使命任务,将审计“前半篇文章”和“后半篇文章”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必须聚焦在审计成果这一价值的输出点上,从成果质量到问题分析再到整改落实,成果价值的延伸需要更进一步的系统性的研究。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必然需要通过多方协调共同提升成果转化应用的效果,同时集思广益拓展应用渠道与路径,促使审计效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以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系统性审计成果转化的高效应用,更好、更稳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真正展现出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凤元,吕平章.金融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探究——基于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的分析[J].会计之友,2020(08):49-54.

[2]魏向晖.审计成果到审计效果的转化路径[J].中国内部审计,2018(07):60-61.

[3]周立云,谭伟.内部审计成果转化应用的途径及方法研究[J].审计文摘,2022(05):153-157.

[4]徐文海.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22(26):131-133.

[5]田娜,沈依祎,时培新,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防范化解风险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3(06):86-88.

[6]陈寰.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转型与增值[J].会计之友,2017(16):113-116.

作者简介:李晓燕(1991),女,浙江杭州人,本科,授信审计岗,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型审计的实务运用。

猜你喜欢
成果转化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适应新常态,推动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传播(2016年16期)2017-01-03 21:15:4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工程咨询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科技传播(2016年13期)2016-08-04 22:46:49
浅谈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系统的构建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辽宁省技术市场发展现状浅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