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探寻写作教学新思路

2024-06-26 12:29朱晨怡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4年5期
关键词:作文活动教师

朱晨怡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立德树人原则,探索教学新思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其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积累多元素材,树立高洁人格

1.研读诗词,丰富语言素材

《标准》着重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鼓励他们大胆地记录所见所闻和内心想法”,“提倡在写作中巧妙运用日常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那些富有新意的词句”。积累多元化的素材不仅能丰富作文内容,学生还能从资料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的多样性,从而提升自身道德水平。此外,还可以将古诗词融入作文中,以丰富文章内容。

在“整理归纳”环节,学生可以从“写景、状物、叙事、颂人、述理”这几个不同的角度入手,收集归纳古诗词名句,并思考如何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写作中。如“状物”类作文可以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学生要标注出它所咏之物:“梅、雪”。“反思自我”环节中,学生要深入解析诗中蕴藏的深层含义。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为例,这句诗不仅描写了梅花与雪花的独特品质,更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两面性的辩证思考,这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并要思考如何将这种表达方式运用到作文中。如在写《多彩的活动》时,有学生写了观看歌唱比赛的经历,在评价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哪一种更好的时候,便可引用此诗句:“正如古人所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种唱法各有其独特之处,只要能够真挚地表达情感,都是值得赞赏的。”

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搜集诗词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学生深入领悟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深层意义。

2.搜集人物事迹,拓展故事素材

翻阅历史书籍,或上网搜索热点新闻,可以找到很多知名人物的素材,学生可以讲述人物故事、学习人物精神、模仿人物行为,不仅能丰富其写作素材,还有助于端正其品行。

写“形形色色的人”时,学生的素材匮乏,只会围绕老师、同学、家人写作,写作范围较窄。对此,教师要做出引导,先让他们思考自己想写的人物类型,然后从史书或热点新闻中找类似的案例。如以“敬业的人”为主题,学生可以上网搜索一线医护人员的事迹,看看他们有什么故事,试着将他们的事迹写下来。如果在医护人员的相关资料下看到“某医务工作者在烈日下穿着防护服工作数小时”,就说明这符合作文主题,可以参考借鉴。所以学生在搜集材料时要将经典人物和自己要描写的对象联系起来。小学写作以记叙文为主,教师在引导学生挖掘人物素材时,可以先让学生描写典型人物的人生经历,并思考他们的故事对自己的启迪,最后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叙述下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更具有感染力。

3.联动影视,点燃情感素材

小学生比较擅长形象思维,影视剧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思考。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写作课上巧妙结合影视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写出情感丰富的作品。

在学完《小英雄雨来》后,教师让学生续写故事,想象雨来之后还会有哪些爱国行动。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写出原作者那样的情感。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小兵张嘎》等抗战影视剧,让学生观看。看完之后组织学生互动讨论,说一说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们的衣食住行具有什么特点,言行举止上又有哪些独特的地方等等。通过交流探讨,学生能深刻感受到当时老百姓最朴素的爱国情怀,以及他们在敌人面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就会与故事主人公产生共鸣,这样在续写时就能够写出更加真实可信的故事。

二、引入传统文化,启迪人生智慧

1.选择经典语言,明晰处世原则

《标准》提出文化自信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学习语文,学生会更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珍视中华传统文化,并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写文章时,他们可以巧妙地融入经典古诗文,写出富含文化底蕴的优秀作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解读经典,体会处世哲学”“融入创作,展现个性想法”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同时学会合理运用。如《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耐人寻味,巧妙地传达了人们应超越固有视角,从多个角度审视事物的观点。在写作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种方法是直接引用古诗词,例如,在写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时,就可以引用经典语句来表达自己在成长路上的深刻感悟。另一种方法是运用逆向思维,对经典语句进行新颖解读,并表达个人独到的观点。例如,学生可以思考:“若想真正超越庐山的局限,不仅要了解它的大小,还需警惕自我认知的局限性,以免在迷雾中迷失方向。”

学生将经典词句巧妙地融入作文中,能使文章内涵更为丰富,更能体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2.解读典籍典故,提升思想修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典籍典故,并鼓励他们随时记录感想,不仅有助于提升思想修养,还能培养他们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能力。

在学习了《自相矛盾》之后,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己解读文本,说说从该故事中学到了怎样的人生智慧。一名学生说道:“该典故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要过于夸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例如,学生可以从卖矛盾者和买主的角度分析,有学生便提出:“我觉得卖主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分夸大,如果他只是单纯说自己的矛锋利、盾坚固,不要加上‘最字,也就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这位学生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写作方向——“适度”,围绕“适度”这一话题思考,我们要注重讲话的分寸,做到既不夸张又符合实际情境。

在解读典籍典故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他们崇尚新知,勇于创新,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3.分享自我经历,树立责任意识

德育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讨论,分享个人经历,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理解。也要鼓励学生与父母、邻居交流,用他们的经历加深自己对责任重要性的认识。

在组织学生参加“学写倡议书”的活动时,就可以让学生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教师先让学生互动交流,说说自己做过哪些对保护环境有利的事,当时的感受是什么。紧接着,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写倡议书时,学生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将自己和环保工作者的亲身经历写下来,用具体经历激发他人的参与热情。另一个方面,可以着重写自己参与活动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变化,以唤醒他人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三、参与社会实践,提升适应能力

1.安全实践,学会自我保护

《标准》提出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有趣味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还要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学生要在观察和体悟之后用书面或口头表达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随后教师根据“自我保护”主题设计实践活动,以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设计相关场景,让学生思考该如何应对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例如,在野外探险迷路时如何安全返回?面对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有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遭遇不歹徒侵扰时又应如何机智摆脱?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并分析交流,说说哪一种方法更科学,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活动结束,教师以这次安全实践活动为题材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详细描述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思考如何提高警惕、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2.积极实践,传承爱国精神

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其参加实践活动,并让他们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参观革命遗址,不仅能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能切实体会到革命先辈为社会发展所做的伟大贡献,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在教学“多彩的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革命遗址,让他们深切感受革命者的爱国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了解历史故事”“在烈士墓前宣誓”以及“畅谈个人未来规划”等活动。在活动开始阶段,学生需要搜寻与烈士相关的故事,深入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随后,教师带着学生参加庄重的宣誓仪式,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之后,鼓励学生互动交流,说说自己的职业规划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最后,让学生围绕本次活动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悟。

坚定爱国信念,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这是德育工作的关键内容之一。通过研学实践活动,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家国情怀的厚重和深远。

3.公益实践,懂得感恩奉献

为了让学生能在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参加公益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感恩社会、奉献社会的重要性,然后把这份对社会的爱写进作文里,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便诞生了。

在以“笔尖流出的故事”为主题的作文中,需要真情流露。但是,部分学生因为生活经历不够丰富,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比较生硬。对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如去敬老院做义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做社区志愿者等。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们互动交流,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感悟。在这些深刻的感悟中,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印象尤为深刻的事件写进作文。作文应着重展现人物的情感变化,凸显感恩与奉献的主题。例如,有学生提及,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位曾荣获劳动模范荣誉的老者。通过这次服务,学生深切体会到了爱的传承与延续。

参与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有助于逐步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意见》提出要“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其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设计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提升这些必要的品格和能力。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核心目标,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以丰富其文章内容,进而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作文活动教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最美教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