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2024-06-26 11:59路欢欢宋敏
物流科技 2024年11期
关键词:快递包装标准体系

路欢欢 宋敏

摘  要:文章在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概念及相关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快递包装循环共用的标准化需求,提出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体系框架及实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体系

中图分类号:F618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11.011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the relevant parties study of sharing express packaging recycling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ndardization requirements for sharing express packaging recycling system, proposes a framework for the standard system of sharing express packaging recycling system,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express packaging; recycling and sharing; standard system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我国快递业务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为1 105.8亿件,业务收入为1.06万亿元。与快递业务量相伴随的是巨量的快递包装废弃物,据测算,2020年我国快递业产业的包装废弃物近2 000万吨[1]。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出台,如何减少快递包装垃圾、推动快递行业绿色低碳化发展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行业普遍认为快递包装源头减量和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是减少快递包装废弃物的两大主要途径。对于快递包装源头减量,目前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的做法已相对成熟,国家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也相对完备;对于快递包装循环共用,由于参与相关方较多、相互之间权责利界定仍不够明晰,目前社会面的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建设及运行实践仍未形成成熟的模式。

标准,既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相关方协调一致共同遵守的守则,在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建设中,可承担上下游主体之间协调一致、权责认定等职能。因此,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体系建设将有助于发挥标准对快递业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支撑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建设,减少包装废弃物和环境污染,促进我国快递业高质量发展。

1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即可循环使用的快递包装在快递服务供应链上下游多次重复使用的模式。该模式的构建涉及包装生产企业、循环包装运营企业、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快递终端、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各主体在循环共用中的职责划分如下:

(1)包装生产企业:按相关标准要求生产符合循环次数的快递包装产品;

(2)循环包装运营企业:构建循环包装运营管理平台,对循环包装进行统一调度、运输、维护、清洗等;

(3)电商企业:产品出厂时应用可循环包装;

(4)快递企业:快递运输过程中对包装进行管理、监控、反馈,同时承担部分包装回收工作;

(5)快递终端:循环包装的囤收、整理、打包、暂存等;

(6)消费者:循环包装的主动归还。

2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化需求

2.1  包装产品规范化需求

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因产品的规格、标准不一,目前投入使用的循环箱,其材质、设计结构各有不同导致可循环使用次数和周期有差异,最终单次使用成本及对环境的影响未必优于纸箱。因此,需要制定并推行统一的包装形式、材料、规格尺寸、强度要求等标准,给出满足包装循环次数要求的关键技术指标,推动包装产品的协调、统一。

2.2  循环共用体系运行管理需求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建设和运行所涉及的主体较多,需在各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以标准为依据来规范各主体之间的权利和责任,进而推动该体系的正常运行。如目前该体系运行面临最大困难的包装回收环节,可通过快递末端网点包装回收要求相关标准的制定,将循环包装回收纳入末端网点考核要求,从而促进末端回收的有序进行。

2.3  信息化管理需求

快递包装的循环共用依赖于信息化平台对包装的追踪和调度,同时也依赖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体系运行的支撑。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企业需依赖于信息平台对包装进行管理,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快递末端等需接入平台提供包装流转数据,包装编码标准、数据标准、信息平台接口标准等将有效地支撑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的构建。

2.4  运行成效评价需求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投入大量的成本共同推进,而循环共用体系建设的成效(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碳减排等方面)是衡量体系建设和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支撑。因此,快递包装循环共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碳排放核算标准、环境影响标准的制定将有效地支撑评价工作开展。

3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体系

3.1  标准体系建立原则

3.1.1  需求导向原则

以快递包装循环共用的标准化需求为导向,在系统梳理各相关方职责和业务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体系运管管理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制定相应的标准,以达到规范操作、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3.1.2  实践性原则

标准体系的建设将以快递包装循环共用实践为基础,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落地、可应用的具体标准项目,通过标准项目的制定来指导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业务开展。

3.1.3  前瞻性原则

标准体系建设不仅应符合当前快递包装循环共用实践,还应关注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循环体系运行的影响,标准体系在满足科学性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2  标准体系框架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体系框架由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信息化标准4个一级子体系构成,二级子体系是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化需求的主要方面,根据标准化业务量部分二级子体系下分三级子体系。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3.3  标准体系说明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体系框架各子体系说明如下:

3.3.1  基础标准子体系

基础标准子体系是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中需要达成共识的基础标准,涉及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中的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术语标准、图形符号标准、分类及代码标准3个子体系。其中,术语标准主要分为包装术语和包装循环共用术语两个方面;图形符合标准主要是指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运行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图形符号,如包装物符号、特殊商品识别符号等;分类及代码标准主要是包装的分类与代码,目前已有《快递包装分类与代码》(GB/T 42390—2023)国家标准。

3.3.2  技术标准子体系

技术标准子体系是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运行过程中与技术相关的标准,主要包括包装用品的技术标准和包括与环境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

包装用品技术标准主要是指快递包装所用到的各类物品的技术要求,纸质类用品包括包装盒、包装箱等;塑料类用品包括封套、集装袋等;封装用胶带以及包装填充物。目前,快递包装废弃物主要指的是包装用品,以标准为技术依据保证快递包装的可降解、可循环是减少快递包装减量、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该子体系中所涉及的包装用品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

环境技术标准主要是衡量包装与环境之间关系及包装降低环境影响方面的技术要求,如包装系统优化、包装废弃物污染控制技术等。

3.3.3  管理标准子体系

管理标准子体系由运行管理标准子体系和评价管理标准子体系两部分构成。运行管理子体系主要是支撑快递包装循环共用运行管理的标准,涉及所有相关方,其目的在于界定相关方的权利责任,规范操作;评价管理子体系主要是对于快递包装循环共体系的评价,旨在评估体系运行情况、对环境影响等方面,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运行管理标准子系主要包括体系建设标准、流通管理标准、回收管理标准和相关方管理标准4个部分,其中,体系建设标准主要是指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从系统角度解决快递包装循环共用运管管理问题;流通管理标准主要是快递包装在循环过程中的操作、管理相关要求,如包装调度要求、包装物清洁要求、转运中心作业要求等;回收管理标准主要规范快递包装的回收管理,包括快递末端的回收、消费者端的回收等多种回收方式;相关方管理标准主要是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中各相关方的管理要求。

评价管理标准子体系主要包括体系评价标准、相关方评价标准和环境评价标准3个部分,其中,体系评价标准主要是评价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的运行状况,识别问题,提出改进;相关方评价主要是对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的相关方的作业、运营管理、操作规范等开展评价,可作为相关方准入和考核的依据;环境评价标准主要是对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如碳排放评价等。

3.3.4  信息化标准子体系

信息化标准主要是指支撑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运转的信息相关标准,包括编码标准、数据标准和信息平台标准等。编码标准主要解决快递包装调度、管理的问题;数据标准主要解决数据共享、统计分析、平台对接的问题;信息平台作为循环共用的载体,快递包装循环共用的数字化管理和应用。

4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体系实施建议

4.1  建立政策引导机制,推动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体系建设及实施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模式的建设和实施,虽为市场行为,但是在倡导快递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包装废弃物减量的政策要求下,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参与到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建设之中,运行政策的手段对循环体系建设加以支持,通过标准的支撑推动循环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可借鉴商务部开展的托盘循环共用标准化试点模式,通过推动托盘标准的实施和鼓励企业参与托盘循环共用试点项目,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标准托盘的应用,同时也带动了在商贸流通领域托盘循环共用模式的应用。

此外,在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政府应发挥资源调动优势,推动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带动标准体系的建设。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等,宜由政府部门组织相关技术机构研究制定,特别是包装材料的技术要求,将对该模式下的碳排放有直接的影响。

4.2  借助产业模式创新,联动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实施

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标准的制定应以支撑产业发展为目标,避免为了做标准而做标准,因此快递包装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推进应以产业模式的发展和创新为主要依据。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模式的发展应以循环包装运营企业为核心,串联包装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形成“企业联盟”,而“企业联盟”间的权利责任的界定则通过标准来实现,解决包装循环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接口”问题,从而实现循环体系的运转。

在具体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由包装运营企业牵头,联合包装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共同制定包装循环共用体系中的运行管理标准、评价标准和信息化标准,在包装循环信息平台建设和流通作业过程中贯彻标准的实施。

4.3  倡导消费者监督机制,协同推进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实施

消费者是快递包装循环共用体系链条中的末端,是关系着快递包装回收的最重要环节,也是目前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对于如何激励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循环共用已有诸多学者和企业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如通过积分奖励等模式,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倡导消费监督机制的建立,通过消费者监督各级电商平台及卖家、生产企业、快递企业包装循环共用体系实施及标准实施现状,同时将消费者监督结果纳入包装循环共用的消费者奖励体系中,推动标准体系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李权云. 近两千万吨快递包装如何“瘦身”[Z]. 2023.

[2] 张琛,武金朋,英琪,等. 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模式研究[J]. 绿色包装,2021(5):60-62.

收稿日期:2023-06-05

基金项目:上海市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专项项目(21DZ2206800);2022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项目(2022-63)

作者简介:路欢欢(1984—),女,辽宁阜新人,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高工,硕士,研究方向:物流标准化;宋  敏(1985—),女,山东威海人,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高工,博士,研究方向:物流标准化。

引文格式:路欢欢,宋敏. 快递包装循环共用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 物流科技,2024,47(11):48-50.

猜你喜欢
快递包装标准体系
基于标准化包装设计的我国快递包装回收机制探讨
我国快递包装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问题研究
电商环境下的快递绿色包装对策分析
河北省旅游标准体系建立研究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
浅析我国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构建
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审核流程探析
关于网购产品快递包装材料选择的分析及研究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面向标准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标准化信息系统研究